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互助会

    从事发现场拜祭回来之后,宁卫民的心总也落不到实处。

    那些沪海留学生们说过的话,像一道道触目惊心的伤口,把东京不堪入目的一面揭示给宁卫民看。

    让他看到了灯红酒绿,繁华都市的阴影背后,也藏着无数感到绝望,垂死挣扎的脸,和数不清的白骨皑皑。

    不是所有人都像他这么幸运的,看见的都是日本人的笑脸。

    今天接触到的这些人,让宁卫民明白了,对于大多数的华夏留学生而言,他们面对的日本人,通常都有着如同当年关东军一样的虚伪、冷漠和残忍的嘴脸。

    不管是房东、用人的老板,还是一起打工的日本同事,对他们的欺压和剥削,甚至是歧视,几乎都是不加掩饰的。

    哪怕在外国劳工里华夏人也是排最底层的,正如同宁卫民在施工现场重新见到刘洋高空作业的那一幕。

    虽然在宁卫民的心里,一直认为出国吃苦是必定的,谁要是吃不了苦,那他就不应该来。

    但吃苦归吃苦,并不等于无条件的接受欺凌和压迫。

    日本社会不公平的尺度居然在这个无比繁荣的年代就这么大,这么把华夏的留学生不当人,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

    尤其自己过着养尊处优生活,对比这些同胞们岌岌可危的生存处境,就更是让他心痛,仿佛抽搐一样。

    在这个本应该放松吃喝,享受年末悠闲的日子里,他忘不了那些同胞们蜡黄、疲惫的脸,忘不了他们那些无奈的消极的牢骚。

    一种愤懑和烦躁就像即将喷发的熔岩一样在他的心头汩汩涌动,让他头脑始终无法忘怀,无法专注于其他的事情。

    于是12月31日的除夕夜,宁卫民没有选择和日本的家人一起过,而是又把东京的这些同胞们都召集到了坛宫饭庄来,包括不久前在坛宫聚餐刚认识的那些人,以及去拜祭方萍时,遇到的那几个沪海人。

    说实话,对于这次见面,宁卫民邀请大家聚餐迎新年还在其次,这只是他的借口而已,真正的用意,其实是他有一个已经逐渐成型的新想法要当面和大家商量。

    “不好意思,在今天这个特别的日子,我想先跟大家聊几句不那么愉快的事。12月28日的报纸,不知道大家都看了没有?我想问问,还有人不知道沪海女工方萍在东京跳楼惨死的事情吗?”

    当大部份人都到齐后,宁卫民直接开门见山提起了死于非命的方萍。

    在坐的人中,只要是沪海人,全都点了点头。

    孙五福他们这些河北人都少言寡语的,默默看着宁卫民没言语,只等他的下文。

    唯有李小江、王艳、苏悦、安雯还有和其他两个青岛来的同胞,当场摇头表示不知道,他们都露出一副很意外的神态。。

    这也不奇怪,毕竟每个人更多的是关注于自己眼前的生活,于是宁卫民便又大致把事情描述了一遍。

    李小江登时就误会了,马上就开口表示,“这沪海姑娘还真是够惨的。宁总你的意思是要大家能帮就帮一把是吧?没问题啊,哥们儿我支持,这样吧,我和王艳,我们俩日子还过得去。可能比大多数人都好一点,那我们捐个二十万円。你看行吗?”

    说着他就要掏钱包儿。

    有他这么一带头,其他人似乎也只能跟着做出表率来。

    “那我就捐一万円吧。”

    陈颂最近的日子好过了些,何况宁卫民张罗的事儿,他必须捧场,便大方了一次。

    而这就更是等于给大家做了榜样,谁也不好再比这个数再少了。

    “还有我!我也捐一万円。”

    苏悦跟着表态,他在国内已经写出了《血染的风采》这样的歌,算是知名音乐人了。

    虽然手头不富裕,但也不愿意栽面。

    尤其是在有女人在场的地方,哪怕打肿脸,也得充这个胖子。

    “那我和张丽玲一起捐一万円吧。”

    安雯比较聪明,知道拉个人,能少点压力。

    而她和张丽玲又都是姑娘家,没人会跟她们计较。

    “我们每人也捐一万,成不?”孙五福更实诚,一开口就替自己的人全做了主。

    而他这个承诺也让不少人对他们刮目相看,谁都没想到他们这些看着没什么文化的人,也会这么大方。

    只是毕竟还有真正的劳苦大众。

    两个青岛人就感到了一种难掩的窘迫,他们以相当不好意思的声音说,“我……我们捐两千円行吗?每……每人两千……”

    说实话,他们说出这话,连他们自己都不好意思。

    毕竟也来蹭好几顿饭了,就算饭钱也比他们的捐款要多。

    可问题是,人穷志短马瘦毛长,他们自己的难处只有自己知道,就这点钱他们还得想办法四处去凑呢。

    然而让大家伙都没想到的是,宁卫民反而紧急叫停。

    “等等,等等,大家先别着急,千万别会错意,我并不是想让大家捐款。实际上,据我所知,我们的使馆已经在联系逝者的亲属,在走正常程序了。而我个人也跟使馆打了包票,说好由此产生的一切费用,大家的捐款覆盖不了的部分,都由我来承担。所以对这件事的善后工作,大家完全可以放心了。至于我今天把大家找来,其实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想跟大家好好讨论一下,我们怎么才能不让类似的悲剧在我们的身边再次重演。我可不希望明年再看到或者听说,咱们的哪怕同胞客死异乡了。”

    宁卫民这番话,那可真是份量十足,掷地有声,一下子就把场面给镇住了。

    现场的这些人,包括刚才充大方出风头的李小江,全都瞪圆了眼睛,合不拢嘴。

    不为别的,谁都没想到宁卫民行事风格这么局气,这么大方。

    就只因为八竿子打不着的华夏姑娘死在了东京,他不但跟使馆那边联系,主动承担了后续所有费用,而且居然还有这样的圣人情怀,这样的宏伟目标。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想法虽好,却实在不切实际。

    所以很快,从震惊中回过神来,大家就纷纷发出了泄气的回应。

    “什么?真能完全避免此类事件吗?谁不想这样啊?可……这……这怎么可能呢?”

    “是啊,东京又不是天堂,每个人在这里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那个沪海姑娘错就错在她自己轻信他人,别人即使想救她也不可能啊?我们再替她难过也于事无补,等我们知道这事儿就已经晚了。”

    “哎,要不说,福祸不由人,富贵天注定呢。这种事儿啊,只有老天爷才说了算……”

    甚至有人对宁卫民直言相告,“宁总啊,我不是想和唱反调,我很理解你的心情。在座的每个人都不想自己的身边发生类似的事儿,可问题是,我们又能怎么样呢?说句大实话,我们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借钱出来的,连自己的生存都成问题,又哪儿有余力去替别人操心,更别提给予什么帮助了……”

    却没想到宁卫民听了这些话,是既没表现出什么不快来,也不见丝毫因被大家反驳而难堪,反而点头称是。

    “我明白,大家都不容易,各有各的烦恼,这都是事实。可你们有没有想过,正因为这样,我们才需要团结起来啊。俗话说,一人计短两人计长,三个臭裨将就能顶个诸葛亮。俗话又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像我们这些华夏人,在这里最亲近的,最能信赖的,最能依靠的,也就是我们彼此了。我始终相信,人多力量大。如果有困难,也许一人确实克服不了,但不代表我们大家一起克服不了啊。你们说呢?”

    没错,道理确实是这个道理,不过问题恰恰就在于宁卫民的设想好像太理想化。

    按他的意思,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真能这样,那当然是好。

    可关键就在于,每个人活得都不轻松。

    没有人真的能够保证在别人需要帮忙的时候,自己就真能腾出手来帮忙啊。

    时间,经济,都是代价。

    而且即使自己出力帮忙了,那下回自己需要帮助了,就真能得到别人的帮助吗?

    要是自己帮了别人,到时候没人帮自己,那才是最大的傻瓜呢。

    所以这一席话,直接让大伙儿沉默了。

    就连褚浩然和刘洋、陈颂这些人,也是面面相觑,都感到不好接话了。

    毕竟宁卫民没提前给他们打招呼,他们也有点猝不及防。

    倒是李小江颇懂得察言观色,他看出宁卫民多半已经有了具体的想法了,而且也相信宁卫民这样的人做事必定是有章法的,绝不会无的放矢。

    于是便很识趣的为宁卫民下面的话递了把梯子。

    “宁总,道理其实我们大家都懂,可我们这些人见识有限,要是问为你们,怎么去实现这一点,我们这些人一时真想不出来。你要是有什么具体的措施,好主意,干脆直说好了。只要具有一定可行性,别人我不敢说,我李小江肯定全力支持……”

    果不其然,他如愿以偿获得了宁卫民的好感,宁卫民明显带着微笑冲他点了点头。

    “好,那我就直说了,我的想法是,我们大家伙组成一个正式的社会性团体,然后我们就可以通过这个团体把大家伙每个人聚拢起来。如果谁以后遇到什么困难,这个正规团体就是我们每个人可以依靠的对象。如果能团结起群体的力量,或许就能帮助个人去解决问题。”

    “哦,你的意思是,我们这些人组成一个同乡会?”

    李小江觉得自己似乎有点明白了。

    日本是个允许存在社团的社会,宁卫民提出这么个主意来,分明是不打算再低调了,看来是要在这些同胞里当出头鸟,拿到一定的领导权了。

    不过,这也只是他觉得而已。

    其实他总带着市侩的认知,仍旧存在着不少的片面性。

    实际上,宁卫民马上就摇了摇头,纠正他的用词,“不,不是同乡会,而是互助会。”

    “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吗?”李小江问。

    “当然,日本原本就有许多同乡会,早年来日本的老华侨们也没闲着,福建同乡会、广东同乡会都是由华人注册的较大社会性团体,但同乡会多是以地域性为主,具有一点的片面性。而我打算注册成立的团体,应该是所有来日本的大陆内地同胞都可以加入的。而且我的初衷是为了团结大家伙,解决实际问题的,因此这个团体还应该具备一些实实在在的用途,在必要的时候能够为大家提供资源或支持,真的能够帮助大家才行。否则又有什么意义?”

    或许是因为他这话越说越夸张了,吹得点大了,立刻就有人追问。

    “什么?真能解决实际问题吗?那……难道我缺钱用,也能解决吗?”

    然而说这话的人却没想到宁卫民毫不犹豫的许诺,“当然可以,如果有了这个团体,你当然可以申请借款,只要理由得当,那你就不会失望。除此之外,在我的设计里,这个团体,还应该为大家提供法律援助、医疗援助、信息交流、物资交换的服务。我甚至可以这么说,如果你们之中,有谁在工作被老板欺负,那就该来找我们的团体,自然会有人帮你主持公道,哪怕是打官司咱们也会打到底。如果你想要换个住处,缺少担保人,也该来找我们的团体,自然会有人出面为你作保,甚至帮你寻找更符合你需求的房子。如果你失业了,重新需要找份工作,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团体,我们一定会帮你解决这个问题。哪怕工资不会很高,但至少也会保障你不会被骗。”

    “不会吧,说的这么好,都快赶上社会主义了,宁总,你确定没开玩笑?”

    “当然可没有。我是非常认真的。”

    说到这里,宁卫民顿了顿,然后神色肃然地说,

    “不知道你们大家都是什么感受,反正在知道方萍的事儿之后,这几天来我总是忍不住在想,究竟是什么才是让这个姑娘决定结束自己生命的真正原因?仅仅是因为没有钱吗?受不了债务的压力?还是因为受了侮辱,受了同胞的欺骗,实在没脸见人?”

    “不,我不是这么想的。在我看来,梦幻的一切被残酷的现实所代替,虽然凄凉,但人只会悲痛、悔恨,还不至于绝望,不至于让人完全丧失生的欲望。但最惨的就是当一个人最要帮助,最要救援的时候,却因为言语不通,寸步难行,又无人可以向她伸出救援之手,才会真正的泯灭一切的希望。”

    “换句话说,是举目无亲的恐惧感和无依无靠的孤独感才让这个姑娘不再留恋人间,一心赴死。如果说,她要知道在东京有一个团体能向她提供帮助呢,如果她只要打一个电话,就有咱们这些同胞可以为她报警,可以找上门来营救她呢?那她还会去选择死吗?……”(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国潮1980不错,请把《国潮1980》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国潮1980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