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庶出妹妹

    第四十六章 钱不够的烦恼

    打发走了老七,苏礼才将自个儿带来的下人都叫进屋来,半夏、书雪和司言三个丫头,以及宋妈和赵妈两个妈妈,,几个人一起进来倒也显得屋里有些局促。平时进屋伺候的,大多都是半夏和宋妈,书雪多在书房和外间,司言针线活极好,除了做屋里的活计,还偶尔教教苏礼针线,而赵妈原本在南边儿不过是个外头粗使的,到这边儿来反倒是享了福,手下管着粗使婆子和外务之类。

    “半夏,给宋妈妈看座。”苏礼吩咐道,宋妈是从小看着自己长大的,虽然不是奶妈,却也算是管教妈妈,而且人向来忠厚老实,所以也一直很受尊重。

    宋妈推脱两句,见苏礼坚持,便谢恩后在绣墩上偏坐下。

    苏礼朝地下扫一眼,见书雪还是瘪着嘴,不大痛快的模样,便先问她:“书雪,还为那月钱心里不痛快呢?”

    “奴婢不敢!”书雪忙跪下回话。

    “你心里别扭也是难免的,就是因为如此我才罚你,因为这样你才会长记性。”苏礼也不叫起地说,“进京的路上我就让半夏嘱记过你们,到了老宅要安分守己,不管你们家里头在宅子里有什么头脸,外头说起来,也只会说你书雪是我房里的丫头。怎么就那么管不住你的嘴,顶嘴是给你钱还是给你脸?不搭理就那么难?”

    “奴婢知错了。”书雪噙着眼泪道。

    “虽然没什么大富大贵,但我自问不是苛待下人的那种人,我也不要求你们多么八面玲珑、四方讨巧,只指望你们谨言慎行,办事周详妥帖,要求倒也并不为过吧?”苏礼的眼神在屋里几个人的脸上一一扫过。

    “姑娘言重,这本就是咱们的本分。”宋妈见其余几个人都屏气敛声,便只得开口应诺。

    “今天的事儿,你们想必也是略知一二的,别的我也不说了,单问问你们,自己心里头想想,若是再来这么一次,摊在谁头上,谁敢保说自己能有这么好的运气便能平安无事?到时候自己挨板子不说,还要连累一家子,你们自个儿心里也掂量掂量,别觉得我这里清闲,便好混日子万事不上心了。别寻思着,自己是家生子,我这边失了势,你们不过是换个主子罢了,可也仔细着想想,那些个朝秦暮楚换主子的丫头,有几个得了好下场的?”苏礼最后扔出句重话,屋里头的人都忙不迭地跪下口称不敢,连宋妈都忙起身跪在一旁。

    她挨个儿打量一遍,看着个个脸上都挂着思忖,没有不当回事的,便知道她们是听进心里了,让众人都起身,待宋妈又再坐下后,苏礼端起茶盏喝口茶压压气又说,“今日之事,虽说里头有我大意的过,但只有我一人谨慎仔细能顾得到几分,你们一个个的也都要用上心思才行。我寻思着,都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便也立几条规矩给你们守守,免得日后是赏是罚,都找不出个依据来。”

    “日后我屋里的人,严禁与别人口角,无论你有什么理由,便只想着狗咬你一口你不能再去咬狗一口,受了什么委屈来同我说,不许自己去蛮干。”苏礼伸手指指下头的几个人说,“你们几个都归宋妈妈管着,谁犯了规矩便扣一个月的月钱,若是谁半年都没犯规矩,便给二两银子的赏钱,若是一年不犯,年底再给五两。”

    底下的两个丫头都是二等的,月钱不过五钱银子,一听有这么厚的赏,连书雪都忘记自己刚被罚了的事儿,欢欢喜喜地磕头谢恩,嘴里都说着定然会好生地守着规矩。

    将一众下人打发下去以后,秦亦抬手揉揉额角,却见半夏苦着脸站在一旁不声响,便问:“这又是想起什么了,怎么还苦着脸?”

    “姑娘,这如今又加了花销,咱们这可是坐吃山空啊。”半夏苦着脸在心里不住地盘算。

    额,银子问题,苏礼的钱一直都是半夏管着,也不是说她自己管不明白,主要是比较懒,除了刚开始见到那么多钱觉得挺兴奋,之后她便觉得厌烦了,半夏用什么还要到她这里来支,她干脆教了半夏简单的记账法子,然后把银钱一股脑地都丢给半夏料理。

    最近事情繁多,已经好些天没看账本了,便奇怪地问:“不是每月都有月钱,怎么还会坐吃山空?”

    “姑娘这阵子是没看账本,每月十五两的月钱,奴婢和宋妈的月钱各二两,两个小丫头和赵妈的月钱各五钱,这便去了不少,再扣掉吃喝,便也就只剩不到五两的样子,若在添个胭脂水粉,园子里哪个姑娘生日什么的,都少不得要自己添钱,哪里还能省的下钱,这样下去,少不得的要动用家里带来的银子。”

    苏礼一听她说,觉得也确实是这么回事,再接过账本看看,就越发的觉得问题有些严重,总不能一直靠着家里给的银子贴补。

    那边半夏还在不住地抱怨:“旁的都不论,那都是不得不花的,但就说三姑娘那边,一同去学规矩礼仪,今日借纸、明日借笔、后天又借丝线,真是没有她不借的东西,姑娘恒是还不知道,三姑娘还打发四喜来借过茶叶,怎不知道府中怎么就这么短了她的用度。这些虽说是公中发的,但若是不够用了,便也只能自己买来填补,哪里有再去要的道理,她自己倒是会省钱,平日里都是盘剥别人。”

    一听到苏禅的这些个事儿,苏礼就觉得十分闹心,赶紧叫半夏打住别再说了,心里却愁得很,自己本就不是什么会做生意的材料,也没那个时间和精力去打理,但是钱不够花却又是个实实在在摆在眼前的问题。

    第四十七章 先斩后奏的武试

    苏礼这边还在为银钱闹心,外头就听到一阵喧闹,只见秀兰着急忙慌地一头撞进来,还不等她说话,就喘着粗气道:“姑娘,快去正房看看吧,大老爷要打咱们爷呢。”

    苏礼听到这话,也是一惊,忙问:“这是怎么了?哥哥可是闯了什么祸?”

    “没有啊,这几日除了进学,在园子里练练身手,也没做什么旁的事情。”秀兰一边说着,一边也上前帮着半夏给苏礼换衣服、梳头发,收拾齐整以后匆忙朝正房赶去。

    还没等进门就听到里头传来骂声,正是大老爷苏浩的声音:“你爹娘将你托付于我,如今这么大的事情你都不跟家里商量,却让我如何跟你爹娘交代。”

    说起大老爷,苏礼只见过一次,觉得人没什么话但也并不凶,却不知道苏祈到底做了什么,惹得他这般生气。

    苏礼快步进屋,只听苏林氏在一旁劝道:“老爷,您莫要动这么大的肝火,看把孩子都吓着了。”

    “你个妇道人家懂得什么,这里有你说话的地方吗?”苏浩没个好气地训道。

    “那是不是也没有我说话的份儿?”苏礼刚进屋,正好迎面瞧见,老太太也被人扶着,从另外一边进得屋来,听见儿子这样的话,面带不悦地问。

    “母亲大人,儿子不是这个意思。”苏浩听到老太太这么说,忙上前赔罪。

    “真是一点儿也不让我消停,刚刚歇下就听说你在这边发脾气,祈儿做了什么要你这样大呼小叫的?”老太太在榻上坐下,看着下头跪着的苏祈问。

    “母亲大人,老四他不声不响地自己跑去考了武试。”苏浩余怒未平地看着苏祈说,“这么样的大事,他连跟长辈商议都没有,就自己决定了,等三弟回京后,我要如何跟他交代。”

    老太太一听这话,也沉下脸来,半晌才说:“由着去吧,有什么可交代的,若不这样自作主张,反倒不是他的儿子了。”说罢也不管这边,起身便径自离开。

    苏礼此时顾不得揣摩老太太话里的意思,走到苏祈身旁也跪下道:“哥哥顽劣,让伯父费心,侄女在此给您赔罪。”说着还用手偷偷扯苏祈的衣襟,示意他也别直挺挺地跪着,先陪个不是再说别的。

    “礼儿你起来吧,本就不关你的事情,你赔的什么罪。”苏浩嘴上虽然这么说,但是神色间却缓和许多。

    “无论怎么说,惹得长辈气恼,便定然是我们小辈的不是,尤其哥哥还是这般先斩后奏,更加是大不该的,也不怪大伯跟他动气。其实此事侄女也有责任,哥哥先前就流露过,想要去参加武试的念头,但侄女并未太过上心,若是当时能多加留意,多问几句,今日便不会弄成这般模样。”苏礼扭头嗔怪苏祈道,“哥哥这回实在是大不该,大伯向来是通情达理之人,你喜欢武举不喜文举,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细细与大伯分说,难道大伯会硬拗着你的心,让你去做不喜欢的事情吗?偏生要弄这般的先斩后奏,若不是怕大伯气坏了身子,妹妹我也不会上来劝慰,实在是希望你多挨几句骂,让你也长长记性。”

    苏祈听着妹妹这番话,明着是在责备自己,实际上却等于是在帮自己开脱,心下一喜,便也不再犟着不说话,也磕头道:“大伯莫要动气,都是小侄一时想岔了心,才做出这大不该的错事,大伯若是还有余怒,便着人打小侄一顿,千万别气坏了身子。”

    苏浩在官场打滚多年,哪里听不出苏礼话里话外的意思,但见两个小辈都跪在眼前服了软,武试虽取了成绩登记在案,可武举的时间却还早得很,现在计较也没什么用处,便挥挥手道:“罢了罢了,待我修书一封送去给三弟,看他是什么计较,你们先下去吧。”

    二人便磕头退出正房,出了月亮门,苏礼理也不理苏祈,扭头自顾自地上车准备回房。谁知道苏祈也上前,拦住要上车的半夏,自己钻进车里,略带讨好地叫了声:“妹妹!”

    “别来叫我妹妹,现在记起我是你妹妹了?武试这么大的事情你也都不来跟我商量,便自作主张地去了。你是借着进京陪我的由头来的,现在弄得这般,日后爹娘岂不是要埋怨我。”苏礼扭头朝里不去看他。

    “不会的,爹娘素来都知道我顽劣,哪里会怪妹妹。”苏祈只得陪着小心劝。

    “顽劣?我可是没看出来,我只瞧着你心里有大主意呢。”苏礼想起刚才老太太的态度,只觉得一阵心烦意乱,自己小心谨慎地想要弥补关系,却又被苏祈一杠子事儿给搅合得前功尽弃。

    “其实这回去参加武试,真不是我刻意瞒着妹妹。今日我去进学,见沈兄跟夫子请假,说是下午要去参加武试,我一问才知道,原来这武试,便是筛选能够参加武举的人选,武举两年一次,武试却每半年都有,交五文钱谁都能进去考,我心里一动,便跟着沈兄一同去了,谁成想录了不说,出来时还正碰上大伯……”苏祈的声音越说越低。

    “合着你的意思,若是不碰见大伯,你便一直瞒着我们不成?”苏礼真想上去捶他几下,然后又想起武举的事儿,便问:“哥哥真的是下定决心日后要做武官?”

    “那是自然,妹妹你是最知道我的,我什么时候耐烦读那些个经史子集,能征战沙场才是男儿应为之事。”苏祈一说起这个,立马就来了精神,滔滔不绝地说什么边陲的局面,朝廷的打算,反正说来说去,总体意思就是,朝廷几年内一定会对外用兵,到时候便是他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

    苏礼瞧着他满是憧憬的面孔,叹气道:“哥哥,不是妹妹说话不好听,沙场上生死难料,你只瞧见那凯旋而归的,却如何不想想还有多少埋骨疆场的。妹妹只劝你,武功什么,当作强身健体的本事便好,读书进学才是正途。”

    不料苏祈听了她的话登时恼火起来:“若是人人都似妹妹这般考量,那岂不是都没人保卫国土?我原以为妹妹是个有见识的,没想到却也跟别人一样。”说罢也不叫停车,便掀开帘子跳下车去。

    第四十八章 兄妹间的小别扭

    苏礼也被他气得够呛,一路气着回到自己屋里,不顾半夏地劝阻,连喝了好几口凉茶,心里一个劲儿地告诉自己,跟个十几岁的孩子计较什么,这才稍稍平复下心情。

    她想起自己当初高中的时候,几个老师轮番劝导,说你文科成绩那么好,文理分科一定要选文科,进了文科班就是重点培养的苗子,以后考重点大学就不成问题……就是这样一劝,把原本在文理科之间摇摆的自己直接推去了理科。所以现在的情形,首先要帮苏祈弄明白他真正的心意,而不是一味地反对他。

    虽说道理是如此,但难道苏祈真实的心意就是想去打仗,就也由着他不成,苏礼在心里暗骂,那个呆子,喜欢什么不好,哪怕是个喜欢美女的风流少爷,也比喜欢去真刀真枪拼命的好。

    忧心着一夜都没睡好,第二日清早起来便顶着两个硕大的黑眼圈,只好涂些脂粉遮掩起来,这才去老太太房中请安,却意外地看见苏祈刚从里面磕头出来,跟没事儿人似的冲自己挤眉弄眼,也不知是什么事情美成这样。

    苏礼进去给老太太磕头的时候,只听老太太在上头说:“刚才老四来说,今日学里的先生有事,给他们歇一日,说想跟你去城里逛逛,我寻思着你到京城以后,也没出去逛过,有老四跟着我也放心,嬷嬷那边你自己去告个假,莫要去些不该姑娘家去的地方,也莫要回来的太晚。”

    “是,孙女明白。”苏礼心道,自己这二哥也不知是太大大咧咧,还是个混不吝,昨个儿老太太那样的态度,他今天也真敢就来讨恩典要出府去玩儿。

    “碧菡,从我屋里给四丫头拿十两银子。”老太太吩咐过身边的丫头,又扭头对苏礼道,“看见什么喜欢的物件自己买来顽吧。”她倒也跟苏祈一般,好像昨晚上的事儿都没经过似的,态度虽说不上和蔼可亲,却也算得上是温和,出去逛街还给了十两银子,这种跟苏禅相当的待遇。让苏礼心里只觉得不踏实。

    手里攥着十两银子,苏礼满腹疑问地从屋里出来,见苏祈还在院中等着自己,便也挪动脚步过去,还不待说话,就见他对自己一揖到底说:“昨个儿是我犯浑,妹妹莫要同我一般见识,今日只当是给妹妹赔罪。”

    苏礼先是板着脸不说话,但见他又是作揖又是可怜巴巴地瞅着自己,到底还是消了气:“看你还知道赔礼,便原谅你这次,只盼着你莫要再犯,凡事咱们都商议着来才好。我去跟嬷嬷请假,等下换了衣服去偏门找你,今日还有事要与你商议。”

    “妹妹可要打扮得好看些。”苏祈见她不似还在生气的样子,便笑着说。

    苏礼奇怪地瞧他一眼:“哥哥这话什么意思,难道我平日都很难看不成?”

    “瞧,妹妹多心了不是,我哪里有这个意思,不过既然要出门,精心打扮打扮,总是没错的。”苏祈一叠声地叫冤。

    “反正也是要戴帷帽的,打扮得那么好看给谁瞧。”苏礼嘴上说着,但回屋之后,却还是摊开好几件衣服挑选起来,爱美对于女孩子来说,都是难以免俗的。

    半夏见她罕见地有兴致,便也在一旁出谋划策。她看了半天,想穿那身天青色的衣裙,被半夏嘟囔着:“姑娘,进京前夫人给您做了好几身儿的新衣,结果到了京里您却只管穿旧的,就算是要谨慎行事,也不至于连穿身新衣服都不行吧。”

    “好,那今个儿就穿新衣服。”苏礼好脾气地应着,刚想伸手去拿那套月白色的,却被半夏直接塞套桃袖色的到怀里:“姑娘平日里穿得太素,稍微有点儿颜色才好。”

    苏礼在家时候的衣服都是偏冷色调的,头一回穿这么鲜艳的颜色,由着半夏给穿好衣服绾起长发,对着镜子瞧瞧,心道也就现在是十四的模样,虽然衣服鲜艳,却并不觉得喧宾夺主,反倒衬得脸色袖润,带着几分喜气儿。

    半夏见自家姑娘头一回这么听劝,也越瞧越觉得欢喜,伸手就要拿那套珊瑚袖的头面,被苏礼一把拦住:“衣服鲜亮头饰就要简单素净,从头到脚都袖着的那是灯笼,再说等下还要戴帷帽,头饰简单些就好。”

    等收拾停妥来到偏门外,只见苏祈已经命人准备好马车,自己却坐在高头大马上等着,一见半夏扶着苏礼出来,便眼前一亮地说:“妹妹早就该这样打扮,平日里素净得都快要不食人间烟火了。”

    苏礼隔着帷帽的纱幔,见苏祈今日也是刻意打扮过的,显得人极其精神,便也打趣他道:“看哥哥今日这番打扮,妹妹却只觉得可惜。”

    苏祈刚下马过来扶苏礼上车,听她这话奇怪地问:“可惜什么?”

    “可惜今个儿不是上元节。”苏礼见二哥这么殷勤,便也不跟他客气,扶着他的手坐进车里后说。

    “上元节?”苏祈有些没反应过来,疑惑地摸摸鼻子。

    半夏忍着笑说:“姑娘的意思是说,爷若是在上元节这样上街,定然会有许多姑娘家给你塞荷包香囊的。”

    “好啊,连你个小丫头都敢取笑我!”苏祈佯装不满。

    “奴婢可不敢取笑爷,不过是替姑娘说出来罢了,爷可莫要错怪了奴婢。”半夏笑着钻进车里。

    “再不出发怕是要误了时辰,此番便先饶过你。”苏祈自己找着台阶朝马儿走去。

    苏礼心里只想着不知京城都有什么好玩的东西,却没注意苏祈的这句话,等车走到坊门口,听到外头传来熟悉的声音:“能陪苏家四姑娘逛京城,沈某不胜荣幸。”她这才知道原来苏祈还约了沈青昊,登时便气不打一处来。她闹心的却并不是什么规矩,只是气苏祈怎么就如此想把自己跟沈青昊撮合到一起,若不是顾忌着还有外人,她真恨不得就此回家去。

    第四十九章 凭空冒出的荷包

    除去心里的不悦,公平地说,沈青昊的确是个不错的向导,不仅对京城十分熟悉,还很会揣摩别人的心思。

    苏祈喜武,他在介绍的时候,就偏注于一些建筑古迹曾经发生过哪些历史事件,尤其是在哪里抗过敌军,哪里是出征的地方,哪里是点兵的地方,那里是凯旋回朝接受嘉奖的地方。而对苏礼却更多介绍的是奇闻异趣,或是民间流传的故事。

    他声音好听,讲故事也条理清晰,所以让苏礼也渐渐听得消了心头的气,开始抛开烦心事,专心享受这次出行了。

    三人在城外转了一上午,基本将几处名胜全都逛了个遍,这才拨转马头回到城中。

    沈青昊笑着说:“苏老弟,四姑娘,咱们先去找个清静素雅的酒楼用过午饭,下午再逛这城中如何?”

    “如此甚好,沈兄不说还罢,说了我才觉得自己已经饿了。”苏祈笑着应诺,“我们对这京城也不熟,哪家好吃还请沈兄挑选,算我们兄妹请你。”

    沈青昊不置可否,又往前走了大半挑街的样子,一挑鞭梢指着前头不远处地一座酒楼道:“听说这家的酒菜都做得别有风味,不过我倒也没去吃过,不如咱们去试试看如何?”

    苏祈只要有的吃就好,从来不挑剔,苏礼就更不可能反驳,三人便下马、下车进入酒楼,小二立马迎上前来,口齿伶俐地问:“给爷请安,给姑娘请安,您几位?是想坐在大厅图个热闹呢,还是上楼去咱们的雅间求个清静呢?”

    “自然是去雅间。”苏祈说着便朝楼上走去。

    苏礼见自家二哥蹬蹬快步上楼,反倒是沈青昊侧身请自己先行,心里无奈脸上却又不好表现出来,忙推说自己走得慢,让他先行。

    沈青昊以为苏礼是觉得,自己跟在身后看见她上楼的姿势比较不雅,便也没在坚持,微微拱手后便朝楼上走去。

    见沈青昊已经上楼,苏礼忙让半夏掏出三两银子递给小二道:“这是今日吃食的定钱,我先放在这儿,待吃好后多退少补,莫要让别人结了账,你可明白?”

    “小的明白,不管谁来问,小的只管说这钱已经结了。”小二反应也快,手里又攥着半夏给他的十个铜板赏钱,自然是满口答应。

    苏礼这才迈步上楼,小二也很快上茶、上热毛巾,并且躬身问:“请问二位爷和姑娘想吃些什么?”

    三人推让半天,最终还是沈青昊一比二不敌,没的推脱便点了几种招牌菜,然后说:“再配四样凉菜、四样果子,来一小角酒,便也差不多了。”

    等着上菜的时候,苏祈跟沈青昊聊得火热,苏礼插不上话也并不想插话,便小口抿着茶水。小厮都在屏风后的门口候着,里间只有半夏伺候,所以苏礼进屋之后便已经摘下帷帽,反正跟沈青昊又不是没见过,便也懒得弄那些烦人的规矩。

    沈青昊倒真是很有风度的人,见苏礼不吭声,便渐渐将话题带到近日京城的新鲜事上,而后又问:“不知苏老弟和四姑娘下午想去何处逛逛?又有什么想买的东西呢?”

    “我这妹妹,别的都不上心,只要给她本书,那便万事大吉,不看到尾都不舍得挪开眼睛。”苏祈笑着说,“家里的书都快堆成了山,所以你只要给她丢在个书铺子,那便美死她了。”

    “哦,原来四姑娘喜欢读书,倒是个不错的爱好,却不知平日都喜欢读些什么?”沈青昊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笑意,让人觉得他确实是发自内心地称赞,但苏礼却总觉得他的态度疏离而且说不出的怪异。

    “不过是些杂书罢了,譬如游记、杂记、史书倒也看看,不过却只是当故事来看,可没学到什么大道理。”苏礼也中规中矩地回答道。

    “倒是些寻常姑娘家不常涉及的门类,不过博览群书总还是有好处的。”沈青昊稍稍停顿一下,装作无意地说,“四姑娘如此涉猎广泛,女袖却还如此精湛,实在令人佩服。”

    苏礼一愣,心道他却是如何得知自己女袖精湛的?下意识地便扭头去看苏祈,心道定然是这家伙又背着自己做了什么事情。

    “别,别看我啊。”苏祈见妹妹投来的目光十分不善,忙不迭地摆手否认道,“妹妹给做的香囊扇袋都在家里没带来,本想央求妹妹重新做给我的,这不还没来得及说,所以我可真是什么都没做。”

    他见苏礼的目光中还是充满怀疑,忙去找沈青昊求证道:“沈兄,你可莫要害小弟,我可从未给你看过我妹妹的手艺,别说看,提都没提过半个字。”

    沈青昊的神情也有些疑惑,看看苏祈着急的模样,开口道:“四姑娘莫要错怪苏老弟,确不是他,不是姑娘自己差丫头送来的吗?”

    苏礼一听这话,登时满头黑线,难怪一直觉得他对自己的态度十分诡异,难道竟是这个的缘故,不过自己却从未做过这样的事,皱眉问道:“实在不明沈公子说的是什么,我何时差丫头给沈公子送过东西?”

    “就是这个荷包。”沈青昊从怀中掏出一个绣工的确精湛的荷包,上头不是平常的花草蝶鸟什么的图案,却绣的是幅纵马疾驰,掠起漫天落花的样式。

    “恐怕沈公子是搞错人,我从未绣过这样的荷包,更别说是让丫头拿去送人。”苏礼板起脸来冷冷地说,“敢问公子何时收到这个荷包?”

    “前日傍晚。”沈青昊思忖着说。

    “从入京后,我屋里的丫头只半夏出府过一次,还是前几日的上午,这些都是有据可查,还望沈公子莫要凭空乱说,实在担不起。”

    “这,当时来送东西的丫头,只说是苏四爷的妹妹,难道是我搞错了……”沈青昊一脸的尴尬表情,“实在是苏老弟每日只把你挂在嘴边,那丫头说是妹妹,我便直接认为是四姑娘……实在是对不住了,姑娘莫要跟我一样计较。”他语无伦次地说罢忙起身作揖赔礼。

    第五十章 依旧别扭着回府

    苏礼这下是彻底没了兴致,但在外头却不好发作,只得压着性子吃过饭。下午逛店铺她便借口要买些姑娘家用的,只约好时间地点,便领着半夏走了。

    “姑娘,您说那荷包到底是怎么回事?”半夏手里抱着苏礼刚买的书,虽然看见自己姑娘心情不好,却还是忍不住问道。

    “府中自我之下,其余姐妹都比哥哥小,都能自称是妹妹,但若是在外头特意说是四爷的妹妹,那除了我还能有谁?”

    “姑娘,会不会是又有人陷害您啊?”半夏心里总还是习惯性地把苏祯当作个胆小的孩子,“六姑娘不像是有胆子做这种事情的。”

    “若是只为陷害我,那随便弄个荷包还不简单,再说咱们刚来的时候,也给了姐妹们不少荷包做见面礼,用那个岂不是更能陷害我?刚才你也看到那荷包了,无论是样子还是绣工,分明都是花了心思的。”

    “姑娘这话说得倒是有理,既然不是针对姑娘的,那咱们便不用理会了。”半夏听了苏礼的分析便放下心来,将注意力放在了身旁的店铺上,京城的繁华可是她从未见过的,看到什么都觉得新鲜。反倒是苏礼兴趣缺缺,只由着半夏闲逛,心想,难道老六只见过那一面,就看上沈青昊了?

    “姑娘,姑娘,您想什么呢?”半夏见自家姑娘眼神呆呆地,忙唤道,“您不是说要买点心嘛,听说这儿是城中最大的点心铺子。”

    苏礼这才抬头,发现自己已经随着半夏站在点心铺子门口,面前站着一个满脸堆笑地伙计:“姑娘,您打算买点儿什么?”

    “你们铺子的老板是谁?”苏礼抬头看见门外挂的牌子,没挪步却忽然问。

    “哟,您真是问着了,我们铺子的老板说起来,在京城可是鼎鼎大名。”伙计虽然眼神中露出不解,但见苏礼主仆的衣服不似小门小户,继续殷勤道,“正是苏家四老爷,我们铺子开张不到两年,便做到京城最大了……”

    谁知道苏礼听了伙计的话,竟说:“忽然不想吃点心,咱们去看看丝线吧!”说罢扭头就走。

    “咦,姑娘,您不是说要买些点心孝敬老太太的,怎么……”半夏忙追上去,不解地低声问。

    “你也知道我是要买给老太太的,若这点心是四叔家里的买卖,你说老太太会高兴?”

    待苏礼买好东西,来到约好的会面地方的时候,只见苏祈和沈青昊已经在等着自己。

    苏祈见到妹妹过来,忙放下手中的长剑,迎上来帮忙拎东西,嘴上还说:“妹妹不让我跟着,还买了这许多的东西,万一累着可怎么是好。”

    “若不分头走,还指不定要逛到什么时候呢,且不说咱们,今日都耽误了沈公子一整天,难不成还让人家陪着你到天黑。”苏礼将手中的东西都递给苏祈,扭身向沈青昊俯身行礼道,“我们兄妹今日真是偏劳沈公子了。”

    “四姑娘莫要见外,我与苏老弟脾气相投,这点小事可当不起谢字。”沈青昊估计还在为中午的事情尴尬,所以一听到苏礼说话就有些慌乱,想要回礼,却发现自己手中还举着兵刃,又手忙脚乱地放下长剑,这才抱拳俯身。

    与沈青昊告别之后,苏礼便板着脸不再说话,看着半夏把买来的东西都收拾到车上,自己也踩着踏脚凳扭身上车,吩咐车夫这就回家。

    苏祈忙也反身上马,亦步亦趋地跟在车窗便,吭哧半天才问:“妹妹还生我的气呢?”

    “昨天的气已经消了。”苏礼还不等他高兴,又说,“现在生的是今天的气。”

    “额,今天……”苏祈一顿,忙叫冤道,“今天那荷包的事儿,确实不怪我啊!”

    “原来连自己怎么惹我生气都不知道,那我还跟你说什么!”苏礼哼了一声。

    “好妹妹,就是因为我不知道,所以才问你的,你就告诉我吧,我一定记着,以后定然不犯的。”

    “哥哥今日真是胡闹,这是能随便乱来的事情吗?妹妹如今尚未定亲,与自己哥哥出去倒也罢了,却又有别家的公子,这算是什么事情,若是传扬出去,妹妹以后如何做人?”其实苏礼虽然这么说,但是真正闹心的并不是规矩,而是她总觉得苏祈似乎很热衷于把自己跟沈青昊撮合在一起,便觉得心里不舒服。

    苏祈见状忙赔着小心说:“妹妹莫要生气,是我考虑的不周到,其实昨个儿武试结束,本来是跟沈兄说好,今日他领我出去逛逛京城。这不是昨晚惹得妹妹不高兴,我才想把妹妹也带出去转转、散散心的,谁知道这又犯了别的错处,左右都落不是。”

    苏礼听说他不是刻意将自己和沈青昊凑在一处,心里稍稍觉得舒服,见现在也没有外人,便说:“哥哥对我好,我自然是知道的,只不过京城老宅不同自己家中,要处处讲规矩,哥哥也该多注意才是。先不说人家如何看咱们,要是被人抓住什么错处,岂不是给爹娘抹黑,待年底爹娘回京,咱们怎么有脸面去见他们。”她在后宅被算计的事儿,她半点儿都不敢告诉苏祈,生怕他一时怒气上来,做出什么过激的举动,如今也只能旁敲侧击地劝。

    “妹妹说的极是,我今后定然留意。”苏祈见妹妹说话的语气缓和下来,忙不迭地应诺。

    “还有武举之事,听说还离着挺远,所以我也劝哥哥好生想清楚,就算自己喜欢,也要替爹娘和兄妹想想,古人云,父母在,不远游。更何况是去从军,爹娘在家该如何担心,大哥和我会如何挂念,哥哥就全然都不顾及吗?”

    “妹妹莫要说这个了,我自有计较。”一提到这个苏祈便马上转移话题道,“礼儿,刚才沈兄将荷包给我,说让我去还掉,这我去哪里还啊?要不还是给你吧……”

    “我……”苏礼刚想说,又不是我的,给我做什么,转念又想,说不定什么时候能派上用场,便转口道,“不管是哪个妹妹绣的,还回去总归是伤人家的面子和心,但放在哥哥身边也的确不合适,拿来我先收着吧。”

    第五十一章 大家一起牵红线

    转眼来到京城已经月余光景,忙碌准备了几日后,便迎来了端午节,家中老少早就已经佩上香囊,大清早的时候,半夏就在门外悬挂上艾草,这才回屋伺候苏礼起身,嘴里还止不住地说:“悬艾草,驱蛇蚁;佩香囊,避五毒。”

    苏礼赖在床上笑着说:“你当我是小孩子呢?”

    “多念叨几句总归是错不了的。”半夏也笑着说,“姑娘赶紧起身吧,今个儿要去老太太屋里用早饭,然后一起去看赛龙舟。”

    一听说有龙舟看,苏礼登时来了兴致,以前只在电视上看到过,不知道这古代的赛龙舟是个什么样子。

    梳洗完毕先去给老太太请安,早饭倒也简单,软糯的粥,配上各种小菜,然后就是摞得老高的一盘五毒饼,苏礼从来没吃过,心里有些担心,还不会是把五毒包进去的饼吧?看其他人都吃得很自然,她才也拈起一个放在嘴边,咬掉一个小角朝里头瞧瞧,黑乎乎的也看不出是什么馅儿,只好硬着头皮咬了一口,味道倒是出乎意料地不错。

    早饭用过之后,苏礼悄悄问半夏:“那五毒饼里头包得到底是什么?不会就是五毒吧?”

    半夏扑哧一声笑出来,半晌才回说:“姑娘还真是敢想,若是包着那五毒,哪个还敢吃?我昨个儿问过宋妈,她说其实五毒饼就是玫瑰饼,只不过上头印了五毒的花样罢了。”她见苏礼脸上有些讪讪,忙又说,“不过也怨不得姑娘不知道,这五毒饼只有北方才吃,姑娘怕也是头一回吃呢。”

    早饭过后,家里便开始忙碌起来,外头的下人套车、备马,里头的丫头媳妇子们备吃食、用物,忙了大半个时辰,这才所有人上车的上车,上马的上马,浩浩荡荡地朝河边赶去。

    河边早就搭起了棚子,外头也都悬挂着艾草,苏府被分到的位置还算比较不错,地势平坦而且视线开阔。众人先将老太太扶下车安顿好,然后才按照辈分一一分配座位。这样的场合老太爷自然也不会缺席,也不好各坐各的,便也来到一处,只不过二人互不说话。老太太将一帮孙女叫到眼前说话解闷,老太爷便将几个孙儿叫到身边,说他的生意经。

    苏禅腻在老太太身边,其余几个姑娘都规矩地坐着,苏礼见这边也没自己什么事,便悄悄起身来到隔壁的棚子,一眼就瞧见老五抱着本书正看得出神,忍不住凑上去问:“妹妹在看什么?”

    “杂书罢了。”老五似乎不太习惯别人来搭话,茫然地抬头左右悄悄,才确定苏礼的确是跟自己说话。

    “妹妹真是好性情,什么时候都能静下心来看书。”苏礼这话倒是实话,她自己也喜欢看书,但是却也喜欢凑热闹,比如今天的赛龙舟,她便一直雀跃地等着开场,哪里还看得进去书。

    “看的久了便能静下心来,外头的人和事太过纷乱,唯有这书里才是真正的清静。”老五说着不符她年纪的话,又继续埋首看书,不在理睬苏礼。

    苏宁氏不知什么时候走到苏礼身边,叹气道:“这孩子从小由我带着,识字读书的早,但瞧她如今这副痴相,却也不知是不是我误了她。”

    “二伯母快别这样说,我瞧着五妹妹不过是看书太过入迷,其实心里什么都清楚呢!”苏礼不知道为什么,一直都觉得老五其实才是有大智慧的人,她沉溺于书的呆相不过是遮人耳目罢了。

    “若真是这样,那便是她的造化了。”苏宁氏感慨一句,忙又说,“你瞧我,把来意都给忘了,姑太太带着思家的姑娘过来,现在在老太太那边,正寻你呢。”

    苏礼忙起身随着苏宁氏又往老太太那边去,只见棚子中间已经不知何时挂起了帷幔,将爷们和女眷分隔开来,在老太太身边下首坐着的,正是好久没见的思小朵。

    思小朵一见苏礼,忙招呼道:“四妹妹过来坐,我特意磨着婶子领我过来找你的,反正我若是不来找你,你也都不惦记我。”

    “小朵姐姐这话可是错怪我了,若是不惦记你,我干嘛还打发丫头去给你送香囊。”苏礼过去给老太太和姑太太见礼后,才笑着回话道。

    苏漩挥挥手道:“我在这儿陪着老太太,你们小孩子家的都自己顽去吧,在这里平白的拘束着。”

    思小朵一听这话立马眉开眼笑,行礼告辞后便扯着苏礼朝旁外走去。

    “小朵姐姐这是要去哪里啊?”苏礼见她扯着自己朝别处走,忙招呼半夏将自己的帷帽拿来。

    “去我家的棚子,那边正好对着终点,等下咱们去看哪条船是第一。”思小朵拉着苏礼一路快步走到自家的棚子跟前,进去便叫,“三哥,给我们端两碗冰镇的酸梅汤来。”

    苏礼登时便心下了然,这丫头,还惦记着上回赏园时候拉袖线的事儿呢。她三哥倒是听话的很,果真端了两碗酸梅汤进来,放在她二人面前,便直愣愣地站在一旁。

    苏礼见这样也不太像话,便拉过半夏低声吩咐了几句。

    半夏听罢便快步离开了棚子,不多时便见苏祈一掀纱幔进来道:“我听说有人躲起来喝冰镇的酸梅汤,怎么都不想着叫上我的?”

    思小朵忙问:“这位是?”

    “小朵姐姐真是贵人多忘事,这是我哥,上回赏园的时候不是见过。”苏礼笑着说。

    “额,是吗?”思小朵似乎有些不好意思,慌忙起身准备行礼,却不小心又碰倒了酸梅汤碗,自己朝后躲闪不及,眼看就要摔倒。

    苏祈一个箭步上前,左手挡开了碗,右手一伸正好揽在思小朵的腰间,帮她稳住了身形,便立马放手退后作揖道:“在下鲁莽,若是唐突了姑娘,还望见谅。”

    “没、没唐突,啊,不是,多谢公子援手。”思小朵的脸袖得像外头的太阳,低头搓着衣角语无伦次地说。

    苏礼在一旁小口抿着酸梅汤,心道,小丫头,牵袖线这种事儿,你可真是不如我。

    第五十二章 不着调的姑父

    苏祈坐定以后,棚子内的气氛登时便活跃不少,连思小朵那闷葫芦似的三哥,也时不时地能说上几句话凑兴。思小朵一开心,便打发下人道:“好不容易过一回节,都自己出去乐呵吧,这边暂时用不着你们伺候,等龙舟赛完再来。”

    几个下人瞅瞅自己主子的神色,瞧着都没反对,便都千恩万谢地走了。

    不多时便只听见外头锣鼓喧天,好不热闹,苏礼朝外张望着问:“这怕是要开始比了吧?”

    思小朵听她这么说便笑着摇摇头:“还早着呢,别看锣鼓现在就开始敲,差不多还得大半个时辰才开始。那龙头都是在屈子祠祭祀过的,装在船头后,皇上会亲自为龙头点睛,并且取酒撒江,能保佑一年风调雨顺,没有邪魔作祟。”她本就是个闲不住的,见时候尚早便又开始讲前几年龙舟赛的趣事。

    大家正嘻嘻哈哈的笑闹,只听棚子外一阵纷乱的脚步,一个中年男子揽着妾侍打扮的女人闯进棚子,登时一股酒气迎面扑来。

    苏祈立马起身护在妹妹面前,喝道:“哪里来的大胆狂徒,也不看看你冲撞的是谁家的棚子。”

    “哪家?你个黄口小儿来问我是哪家?”那男子打着酒嗝斜眼瞅着苏祈,语气中满是不屑地问,“我还要问你是哪家的呢,跑这里来做什么?”

    “你莫要在我这里闹,回你自己的棚子去。”思小朵起身跺着脚恼道。

    “小丫头片子,反了你啊!连声大伯都不叫,还敢撵我走?”那男人歪歪斜斜地稳不住身子,旁边的侍妾只能苦苦支撑着。

    而他这句话一说,苏祈和苏礼才知道,原来这人竟就是他们的大姑父,也就是苏漩的丈夫思大老爷。苏礼躲在二哥身后,上下打量这个醉醺醺的男人,心里实在为苏漩不值,那么娟秀的一个女子,最后却落得与这种人相守终身,也难怪她要回家去哭闹。

    思小朵本就不喜欢这个大伯,如今又觉得在朋友面前丢了面子,更加恼火道:“你若是不走,我便去告诉祖父祖母。”

    “切,还有别的本事没?别仗着老头子老太太疼你,就不知道自己算那根儿葱,以后还不都是要嫁出去的货。”思大老爷看来果真是喝多了,身旁的妾侍怎么扯他,他都不肯离开,反倒嘴里胡说八道。

    “你……”思小朵在家如何受宠,也不过还是个姑娘家,被他说得不知如何还口,登时气得掉下泪来。

    思大老爷把自己侄女气哭不但没有收敛,反倒又将注意力放在苏礼兄妹身上,眯着眼睛打量半晌道:“难怪撵我走呢,在自己棚子里跟相好幽会,被我撞见抹不开脸面了是吧?”

    这话说得苏祈的脸色更加难看起来,但碍着对方是长辈,先前若是不知倒也罢了,如今心里知道已是无法动手的,只沉着脸说:“大老爷此话万万不可混说,于小可无妨,别平白连累了思姑娘的名声。”

    “嘿嘿,你小子不错,对我的胃口,知道怜香惜玉,走,咱哥俩一起喝几杯去。”思大老爷说罢就伸手来拉苏祈,被他错身躲过,但身后的苏礼却没那么好的身手,他这一错身刚好将苏礼闪了出来,被那思大老爷看了个正着。

    “啧啧,小子挺会享福啊,勾搭了我家大姑娘不说,身后还藏着个小娘子,来,给爷瞧瞧,这小模样倒是还过得去……”他说罢就要上手来拉苏礼。

    苏礼此时身后是桌子、身旁是椅子,来不及多想扑通跪倒在地,先躲开了那伸过来的手,而后叩头道:“侄女苏礼见过姑父,给姑父请安。”

    思大老爷有些发懵,手半伸着站在原地想了半晌:“这是哪儿冒出来的侄女?”

    “你个逆子,这是漩儿的嫡亲侄女!”这边正闹得不亦乐乎,门口传来一个十分威严的声音,循声望去,门口站着一位年老的老妇人,鬓发花白但是精气神儿极佳,底气也十足。而站在她身旁扶着的,却正是刚才还在棚子里的思家老三,却也不知他何时走的,还算好知道去搬救兵,不算无药可救。

    思大老爷虽然犯浑,但还不至于连自家老娘都不认得,忙一挥手将怀里的妾侍甩到旁边,自己踉跄几步上前想要作揖,却脚下发软直接跪在思老太太面前道:“孩儿见过母亲大人。”

    思老太太理都不理他直接走到苏礼跟前,颤巍巍地伸手要扶,苏礼忙道:“见过思家老太太。”说罢自己起身正好握住她伸过来的手,“今个儿的龙舟赛真是没白来,刚见着姑父,如今又见着老太太了,以前只听小朵姐姐说起,却是一直没找到机会拜见,如今总算是让我得偿所愿,若是老太太不嫌我们闹,便同我们一道看龙船赛吧。”她绝口不提刚才的事儿,却只说是在拜见姑父,等于就是将刚才的乱子一语揭过。

    苏祈虽然心里不乐意,但是自己妹子都这么说了,他自然也知道该如何做,上前招呼思家老三道:“思家三哥,咱们也将大老爷扶上来坐着。”

    思老太太本还酝酿着该如何哄亲家的这两个孙辈,没料到却被人给了台阶,自己还没回过神来便已经被苏礼扶着在正座坐下,不禁将她扯到身边细看:“嗯,看模样就是个不错的,难怪上回小朵去了你家,回来就挂在嘴边不离口。”她说罢便将腕上的玉镯脱下,硬是给苏礼戴在手上,按着她的手道,“不许跟我推让,给你就拿着,是看你懂事赏的。”

    苏礼瞧着思老太太坚持的眼神,知道若是不收下,她该以为自己还为刚才的事儿介怀,便只得俯身谢过。

    思老太太又回头看看孙女,虽说是心疼却也不能现在哄,只说:“大过节的板着个脸做什么,过来陪我看龙舟赛,正好我这老眼昏花的瞧不清楚,你们两个讲给我听才好。”

    可龙舟还没开始,半夏便急匆匆地进来行礼道:“姑娘,老太太打发人来叫您赶紧回去呢,说是宫里有赏赐下来,让回去领赏谢恩。”

    思老太太笑着拍拍苏礼的手道:“去吧,我这儿还有小朵陪着呢,回去问你家老太太好,说我有空去瞧她。”

    苏礼行礼出了棚子,便气道:“让你去玩儿还真就玩儿没影了,刚才要找结果外头连个人都没有。”

    “奴婢刚才一直在棚子外候着,结果后来刘妈妈来叫奴婢,这才走开了会儿。”半夏不知道自家姑娘为何语气不好,只得陪着小心解释道。

    “刘妈妈不在老太太跟前伺候,好端端的跑出来叫你做什么?”苏礼想着刚才思小朵刚才打发人的时候,自己也没表示反对,如今来埋怨半夏也不合适,便又放缓语气问,“可是为了的等下领赏谢恩的事儿?”

    半夏瞧瞧左右无人,凑近些压低声音道:“就是这件事儿,刘妈妈让奴婢告诉姑娘,她听说今个明着是来给赏赐,实际是太后派宫里的嬷嬷来瞧各家的姑娘们,好给明年年初的选秀做准备呢。”

    第五十三章 苏禅大大的露脸

    半夏挑起帘子,苏礼微微偏头回到自家的棚子,然后收拾齐整,才挪步到老太太那边。只见老三和老七早就打扮得体体面面,端端正正地坐在椅子上,一眼瞧过去还真都有大家闺秀的风采,看来都是提前知道消息的。

    苏祯今日似乎格外低调,清素的衣服、简单的头饰,看上去清汤挂面却又似乎有点儿清纯佳人的感觉。她坐在屋里靠角落的位子,也不知低头在想着什么。

    苏礼不愿意引人注意,给老太太见礼后,也朝苏祯坐的角落走去,二人还未等说话,就听见外头有人先来通报,说嬷嬷马上就来,让众人准备。

    大家匆忙起身,不多时一个瞧着不过四十多岁的嬷嬷,身后跟着几个端着托盘的宫女,笑盈盈地就进得棚子里来,径直走到老祖宗面前说:“娘娘有命,今个儿过节,分些时令吃食玩意给老太太、太太还有府中的奶奶姑娘们。”

    香案是一早就摆好的,老太太领着一众媳妇孙女跪下叩头谢恩,然后就听那嬷嬷嘴里不住地报条目,其他宫女将托盘一一放在案上,众人再次对着香案叩头谢恩,这才算是谢过恩典。

    见礼节行罢,那嬷嬷忙上前亲自搀起老太太:“老太太赶紧地起来,娘娘在宫里总念叨您,说您也不进宫去看她。”

    “老身在家也天天惦记着娘娘,早晚诵经只求娘娘身体康健,只是年纪大这身子越来越不中用,出个门太难。”老太太见那嬷嬷一味地客气,便也笑着应和。

    其实大家都明知道只是个场面上的话,进宫去拜见娘娘哪里是谁想去就能去的,但被娘娘身边儿的嬷嬷这么一说,全觉得十分有面子,似乎连腰板儿都更加挺直了几分。

    这个嬷嬷模样瞧着年轻,却十分会说话,老太太、几位太太全都没有落下地闲话几句,那话又说得极巧,既奉承到位,却又显得亲厚而不阿谀。

    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就把棚子里的气氛弄得十分热络,她这才转向正题:“这几位就是家里的姑娘吧?总听人夸苏家的姑娘们,如今瞧见,真真儿都出落得都跟朵花似的,平日里我也没空出来,今日好不容易赶上过节的恩典,倒是要多跟姑娘们亲近亲近。”

    “还不赶紧来给嬷嬷行礼。”老太太见几个孙女都还愣着,忙催促道。

    “便按着年岁过来,也好让我认认人儿。”那嬷嬷也插话道。

    听到这话,苏禅登时高兴起来,朝总想往前挤的老七微微一笑,步履款款地走在前头,苏礼等人依次跟上,就听老太太介绍说:“老三苏禅、老四苏礼,老五苏裬、老六苏祯还有老七苏祺。”

    谁被叫到就俯身行礼:“见过嬷嬷。”那嬷嬷身后的宫女,便挨个都塞个香囊到手里,大家又忙谢赏。

    苏禅个子高挑,皮肤白皙人又漂亮,站在姐妹五人之中,总是十分抢眼。这回也不例外,仍然被嬷嬷第一个拉过去道:“这个怕就是老太太挂在心尖子上的三姑娘吧,瞧瞧这容貌气度,难怪老太太爱不过来呢。”

    老太太脸色微微僵了一下,随即便笑着说:“哪里有嬷嬷夸的那么好,不过是家里就她活泛,总给我逗个趣解个闷,偏疼了些,倒是也宠出来几分娇脾气。”

    “这京城里的名门贵女们,哪个没有几份娇脾气,那真正有的您可是没瞧见呢,老太太不要一味地谦虚,我倒是瞧着三姑娘挺温婉懂礼的。”

    “三姑娘可读过什么书?”嬷嬷拉着苏禅的手问。

    “回嬷嬷的话,只小时候读过些启蒙认字的本子,长大后跟着祖母读过列女传、女戒之类的,再就是自己偶尔翻几本厨经药理的书解闷。”苏禅今日连说话都是细声细气,若不是知道她素日的模样,怕是连家里人都要被骗过去的。

    苏礼半垂着头,无意间瞧见老七正死死攥着拳头,似乎已经快要忍不下去似的。不过苏礼倒是乐得如此,她巴不得有个人来吸引宫里嬷嬷的注意力,让她继续低调再低调地呆着。

    就在她低头乱想的时候,嬷嬷已经拉着苏禅问了许多的话,看样子是十分满意,笑眯眯地说:“老太太,您真是生了个好孙女!”

    苏禅此时已经掩不住眼底的喜色,一双杏眼闪亮亮地似乎能漾出水来,脸上却还挂着浅笑,含羞低头道:“小女何德何能,不敢当嬷嬷这样的夸奖。”

    嬷嬷的面色也十分高兴,又闲话了几句才放过苏禅,转头来看苏礼的时候,眼中似乎就带了几分敷衍:“这是四姑娘吧,瞧着就是个知书达理的模样,都读过什么书啊?”

    “回嬷嬷的话,跟姐姐差不多,也是学过认字的读本和列女传、女戒等,平日闲暇喜欢看看前人的诗赋。”苏礼知道自己这么回答肯定挑不出毛病来,但喜欢念诗看赋的女孩儿,应该不会受这个嬷嬷的喜欢。

    果然,那嬷嬷露出不置可否的表情,又问:“其他都会些个什么技艺?”

    “女袖和厨艺都略懂,琴棋书画都只略知皮毛。”苏礼依旧垂首中规中矩地说话。

    嬷嬷对她没了兴趣,随便应付两句,便朝下一个瞧去,不料却是个比苏礼看上去还要呆呆的,脸上却又不能表现出来,只得几句话打发了,又朝后头瞧去。

    如今她面前只剩苏祯和苏祺,一眼凑过去,就觉得她俩立分高下,苏祯的淡扫蛾眉清素可人的模样,远比苏祺的花枝招展要讨人喜欢的多。

    第五十四章 心巧手也巧

    苏礼刚退到一边,心道这下自己算是功德圆满,估计应该会被第一轮淘汰了吧。

    谁知还没站稳就被苏林氏扯到一旁,压低了声音道:“礼儿,你搞什么,刚才在嬷嬷面前那么拘谨不说,平日那么会说话的一个人,今天怎么都不知挑拣应该说的话说。”

    “大伯母,侄女……”苏礼心里叫苦,刚觉得松了口气,却又要打起精神应付她,只能垂着头也低声回道,“都怪侄女没见过大场面,一听说是宫里来的嬷嬷,还是娘娘身边儿的,这心里就直打鼓,连自个儿说了什么都不知道。”

    “唉,你这孩子……罢了,你也别难过,别太往心里去,这一次没什么打紧,以后还有机会就是。”苏林氏不敢总站在后面跟苏礼咬耳朵,说完这话便悄悄挪动脚步去了别处。

    苏礼听了这话登时觉得哭笑不得,自己何曾有什么难过的模样,但随即又觉得担心,什么叫这一次不打紧,以后还有机会,难道这回连个预选赛都算不上,只不过是个赛前慰问?

    她这里还没等多想,就见那嬷嬷起身准备告辞,老太太也起身要送,被嬷嬷一把拦着:“可不敢劳动老太太相送,若是让娘娘知道,还不得剥了我的皮。”

    老太太忙招手叫身边的碧菡提着袖木提盒过来,打开盒盖给嬷嬷看着:“没什么好东西,不过是家里姑娘们的针线,做了些香囊和五毒荷包,正好应着端午节的时令,嬷嬷带去给娘娘看个新鲜,算是姑娘们的孝心了。”

    苏礼的眼尖,隔着老远就瞧见最上头的那个荷包是自己绣的,登时觉得老太太这一盒子礼物,绝对是别有用心的。当初她拿到图样子的时候就觉得奇怪,那样子上头除了五毒,还有衬底的花纹,而一圈的花边都是些蝌蚪文似的怪字。当时她还纳闷,不过是个端午节挂个一两日的玩意儿,为什么要自己绣得那样复杂,还特意给了她金线银线,但见几个姐妹各自的样子都不同,便也没有多心,以为老太太不过是找个机会刁难自己,最后加班加点总算是大功告成。因为怕被挑剔,所以这荷包她绣的十分上心,连王嬷嬷都破例夸奖了几句,不过老太太也依旧没什么表示,谁成想竟是拿到这里来派上用场的。

    那嬷嬷果然一眼就瞧见了荷包,也忘了自己正准备告辞,伸手拈起来细细端详,而后赞不绝口地说:“这不知是府中哪位姑娘做的,真是巧,心巧手也巧,难为是怎么想得,也难为她这份功夫了。”

    “这里头都绣着给娘娘祈福的吉祥话,还有她们各自的名字。”老太太说罢笑着朝苏礼招手道,“礼儿,听见嬷嬷夸你还不赶紧过来道谢。”

    瞧着她笑得一脸慈祥,瞧着跟一个听见别人夸自家孙女开心的老太太没什么两样,若不是苏礼早就知道其中的猫腻,几乎都要当她转了性子,开始对自己放在心上了。但她此时也没别的选择,只得在几个姐妹各异的眼神中穿过,走到嬷嬷跟前俯身行礼道:“多谢嬷嬷夸赞,不过是在教导嬷嬷的指点下绣得,苏礼不敢居功。”

    那嬷嬷是宫里摸爬滚打出来的,年纪轻轻便能在娘娘身边做嬷嬷,心里头更是九转八回不知多少道弯弯绕,到这会儿哪里还会瞧不出苏老太太的用意,看着苏礼的眼神顿时就多了几分关注,上下略一打量说:“四姑娘是个耐得住看的,这模样猛一瞧不惊艳,但是越看越觉得有味道,看着就让人想亲近。”

    苏礼也只能扯动面部皮肤,让自己露出恰到好处的笑容,心里想这个嬷嬷确实是个会说话的,不像有些人,睁眼瞎一样满嘴胡夸,让人听着就那么假,没几尺厚的脸皮还真是承受不起。但是她夸人都并不是一味地拔高,听到人耳中心里的就觉得十分受用,旁人也听着顺耳。

    “难得是老太太和姑娘们的心意,我自然也不能随便推辞……”嬷嬷边说边在盒子里挑拣着荷包看,其他荷包都不过是寻常样子,她便没了兴趣,刚打算抽回手来,却不知在盒子里摸到什么东西,微微抬眼朝老太太看去,神色间似有了然,随即将荷包都放回盒子笑着说,“那便越矩替我家娘娘收下了,也幸好都不是什么外人,娘娘看到姑娘们的手艺,肯定也是要高兴的。”

    苏礼此时站得最近,她估摸着那嬷嬷摸到的应该不是金银就是首饰,反正是给她的人情,不过是带回去一盒子荷包,再说上几句好话,左右没她的干系,她又何乐而不为。

    送走了嬷嬷,屋内的气氛就变得十分微妙,各房的太太、奶奶们各有各的算计,都神色各异地不知在想些什么,而几个姑娘就更是不安分,彼此间眼神横飞,不住地在空中交汇,简直都快要碰撞出火星子似的。

    老太太瞧着这一棚子的人就觉得闹心,歪靠在榻上道:“龙舟马上就开始了,都散了各自顽去吧,等会儿我让碧菡把赏赐分到你们各自手里,别都杵在我眼前了,这么多人挤在一处太过气闷。”

    众人听言都上前行礼后各自散去,苏祯走到苏礼身边笑着说:“姐姐咱们一处去看龙舟吧。”

    “那自然好,咱们去隔壁的棚子,看看还有没有什么果子吃,刚才喝得酸梅汤太消食,结果这还没到午饭,我就觉得胃里头发空。”苏礼知道她肯定有别的目的,不过也不点破,只等着见招拆招便是。

    果不其然,刚在隔壁棚子坐定,苏礼挑了块芙蓉糕还没等吃,就听苏祯说:“以前妹妹只知道姐姐心思巧,今个儿瞧见姐姐绣的荷包,才知道姐姐不但心巧而且手巧,日后妹妹还要多跟姐姐学着才是。”

    “妹妹就快别臊我了。”苏礼放下手中的点心,笑的一脸无邪地说,“我的手哪里算巧,妹妹是没瞧见,我前些日子看到一个荷包,绣的是一位少年武将,纵马疾驰,掠起漫天落花的荷包,那才真真儿地叫心巧手也巧呢。”

    第五十五章 苏祯病倒了

    说这话的时候,苏礼眼神一直注意着苏祯,心想是不是你,这下总该是诈出来了。

    苏祯果然被她的话吓到,但还极力撑着不显露出来,唯有脸上的笑容微微走样,若不细看还真是瞧不出来。

    还不等苏礼在心里赞叹这丫头心理素质倒是还不错,却见她伸手去端茶盏,可能想喝口茶平复一下情绪,但心思完全被别的牵扯去,平端起来的茶盏一歪,茶水登时顺着手浸湿了半个袖子。

    苏祯脸上一袖,讪讪地放下茶盏,也不知该解释什么,干脆不提,只由着雁秋给自己擦拭袖子。又犹豫半晌,最终还是忍不住开口问道:“姐姐说的荷包样子倒是新奇,却不知是在何处瞧见的?”

    “是在四哥哪儿瞧见的,瞧见时我还当是哪家的姑娘送他的,正准备好生笑他一笑,谁知道这一问,竟说是在学里不知道跟谁混拿回来的。我当时就说他,书啊本的有听说拿混的,没见过连人家腰间的荷包都拿混,妹妹你说是不是这样?”苏礼当作没看见苏祯的心急和失态,抿着茶水笑嘻嘻地说着。

    “是,姐姐的话有理。”苏祯胡乱应着,帕子在手里搅动不止,最后还是忍不住又问,“那荷包现在可还给人家了?”

    “还什么还啊,他都说不清是跟谁拿混的,只说也没人寻这荷包,又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东西,便放家里吧。我瞧着样子喜欢,针脚又细致,便干脆让半夏收着,有空看着好生学学。”苏礼正说着,就听外面忽然人声鼎沸,也隐约传来喊号子的声音,“妹妹你听,龙舟赛开始了,咱们也起身过去看看,凑个热闹……咦,妹妹,你这脸色可是不好看,怎么突然变得这么白呢?”

    “我、我突然觉得有点儿不舒服……”苏祯这时候心里已经方寸大乱,她听出了苏礼话中暗含的意思,又气又急,便觉得人头晕冒汗,胃里也一阵阵地翻腾。

    “别是中暑了吧?妹妹素日里身子就弱,今天外头大太阳的,又人多嘈杂。”苏礼见她那模样不像是装的,脸色越发的难看不说,满头的汗珠擦去一层又冒出一层。

    这棚子里只有她们二人并各自的贴身丫头,苏礼只好打发雁秋出去找人,让半夏帮她把几张椅子拼到一起,扶着苏祯过去躺下,跟半夏一边一个地给她扇风。

    不多时雁秋领了人回来,手脚麻利地挂起帘幔,这才又引进来一位年过半百的大夫。

    诊脉后大夫捋捋胡子道:“不过是一时心慌气急,并暑热外侵所致,不碍事,略施几针,再开一方连服七日便可。”

    这大夫家中本就是世代行医,被苏家请来在府中供奉,专供阖府上下看病之用,虽说医术传男不传女,传子不传媳,但府中毕竟女眷甚多,尤其是一些针灸、按摩的法子,他终归还是要避讳,只得浅显地教给了自己夫人,此时便是他在外指点穴道及施针深度,他夫人在帘幔内为苏祯治疗。

    苏祯此时心里恨的要死,刚才那大夫说什么‘一时心慌气急,并暑热外侵’,这到时候肯定要传到老太太耳朵里的,万一这大夫去回话的时候,还有旁的人在,那用不到两天便府中上下都知道了,到时候还不给人背后议论自己为何气急。

    所以说很多时候病由心生,她心里的气急非但没有消退,反而更甚,施针后的效果自然也不会明显,整个人依旧昏沉沉,不住地出虚汗,到最后都有些恍惚不清。

    这可把雁秋吓了个半死,哭得满脸是泪,跪在地上不住地给大夫磕头:“先生,您行行好,快救救我家姑娘,快救救我家姑娘吧!”

    “你莫要吵,待我再诊脉看看。”那大夫见没能立刻见效不说,反倒更加严重,脸色也有几分凝重,重新诊脉后道,“这位姑娘气血淤滞,郁结于心,中暑只是表征,实为心病。”

    苏礼站在一旁有些不太自在,她是气苏祯平时装模作样、喜欢耍小心机的性子,却没成想自己这几句话竟能把她气得病成这样,但此时人都已经这样,她自然也不能还因为不和便不管。

    “大夫,既然是中暑的表征,是不是应该先对症施治,再寻病源?”苏礼在里头瞧着人真是不怎么好的样子,实在忍不住开口问,“这人已经不知出了多少汗,再不给些水分补充,任谁也吃不消的。”她是不懂什么中医的大道理,只记得以前中暑就是通风、阴凉,喝温糖盐水。不过话一出口她登时就后悔不迭,自己在大夫面前班门弄斧,即便自己说的没错,也肯定是得罪人的。更不要说万一这儿的医术跟自己知道的有什么观念上的冲突,那就更加要被当作胡言乱语了。

    不料那大夫脾气倒是不赖,非但没气恼她的插话,反而问:“请问这位姑娘,病人可是浑身湿冷,出汗不止?”

    “正是!”苏礼这才想起,那大夫不过是隔着道帘子诊脉,哪里能知道病人的真是症状,中医不还讲究望闻问切嘛,这只有一个切脉,怎么可能对症下药。

    大夫又问了几个问题,苏礼一一查验后回答,他这才回身开了药方,吩咐立即抓药煎药,并且在喝药之前,要多喂病人喝温水。

    见大夫离开,苏礼一把拉住要去倒水的雁秋道:“你在这里看着你家姑娘,让半夏去倒水。”

    她出来嘱咐半夏道:“你去倒些温热的水来,想法子找些糖和盐掺进去,不用多,稍微有些咸甜的味道即可。”她记得中暑最要紧的还有补充电解质,如今只能用糖盐水顶替。

    半夏自以为明白地说:“姑娘,你是想整治六姑娘是吗?那奴婢都加盐巴好了!”

    “胡闹,你看我是那样的人吗?”苏礼气得哭笑不得,狠狠地拍了她一巴掌,“回头在跟你解释,快去!”

    第五十六章 原来定要有一人入宫

    两小碗糖盐水喂下去以后,苏祯的状况稍微好转,但还是脸色苍白、精神萎靡,似乎时好时坏,雁秋急得都慌了手脚,除了哭什么都指望不上。

    此时苏林氏也打发人来看情况,先前雁秋去找她求请大夫的时候,她还以为不过是日头毒中了暑气,也没往心里去。此时听说似乎人不大好,这才忙不迭地去回禀老太太。

    老太太正歪着听苏禅讲龙舟赛的赛况,听说这个状况,皱着眉道:“雅琴,你去瞧瞧,那边都是些孩子家,没个能主事儿的,她父母也不在身边儿,你这些天多照看吧。”

    苏林氏忙应诺道:“老太太放心,我这是刚听着信儿,准备回了您就过去呢,现在也不知是个什么状况,真叫人担心。”

    “不是说叫大夫瞧了吗?怎么说啊?”老太太又问。

    “只说是郁结于心,又被暑气冲了,这才发作,要不把大夫叫来回禀?”苏林氏心里奇怪老太太怎么突然对老六这么上心,但表面还是一副发自内心的关切模样。

    “那倒不用了,你去问问就行,我是担心大夏天的,再过个什么病气,那咱们家里那么多姑娘丫头的,可不是闹着玩的。”老太太说罢挥手打发道,“行了,你去吧。”

    苏林氏见老太太这么说,心里也有些担心,没敢直接去棚子,而是先让人将大夫叫过来问问,听说不碍事,这才领着丫头婆子一行人过去。

    “哎呀你瞧瞧,这才多一会儿没瞧见,人怎么就成这样了?”苏林氏瞧见苏祯难看的脸色,也吃了一惊,刚才谢恩领赏的时候瞧着人还好好的,这才多一会儿的功夫。

    “谁说不是呢,我正跟妹妹说话呢,就见她额头冒汗,脸色惨白的,真是吓死个人。现在是比刚才好些了,但还是昏沉沉的不认人。”苏礼一直在旁边守着,见苏林氏来了,忙问,“大伯母,不知可不可以先将妹妹送回家,这里日头烤着棚子本来就热,还要抓药煎药也实是不方便的。”

    “对,对,礼儿说的极是,你们赶紧去套车,都收拾妥当了,再把六姑娘抬上去,回家以后赶紧煎药给姑娘服下,谁敢怠慢了,仔细你的命!”苏林氏将一众下人指使得团团转,扭头瞧见雁秋哭哭啼啼的模样,登时就不乐意地上前训道,“哭,哭什么哭,你这是成心咒你家姑娘不好还是什么?”

    “奴婢不敢!”雁秋吓得赶紧跪下,但眼泪还是止不住地往下掉。

    “唉,真是个指不上的。”苏林氏皱眉,回头吩咐自己的丫头道,“若云,你跟着一起去吧,凡事多照看,要是有什么事儿赶紧来回我。”

    “多谢大伯母,侄女想跟妹妹一同回去,也好有个照看。”苏礼见马车已经停在外面,便起身说。

    “你个小孩子家,回去能顾得上什么?这若云是我身边还算得力的,做事也还周全,有她看着不会有事的。”苏林氏却一口便驳回她的要求,招呼着人将苏祯抬上马车,又叮嘱几句,这才放行。

    屋里的人这下就去了大半,苏林氏又将其他的都打发出去,才扭头对苏礼说:“礼儿,你父母现在不在京城,虽说你素日里都是稳重懂事,但毕竟还是个孩子,在一些事情上,我们这些个做长辈的,还是应该多帮衬和提醒你。”

    “伯母您实在是太客气,来京前娘就嘱咐我,到京城后要好生听祖母和伯父伯母的话,您有什么吩咐便与侄女说便是。”苏礼见苏林氏是一副话里有话的模样,就十分体贴地接话,等等着她接下来要说什么。

    “礼儿,我瞧着你,似乎不太想入宫?”苏林氏提起的果然是这件事。

    苏礼在心里撇撇嘴,心道,我傻了我才会想入宫,跟那么多女人争一个男人不说,受宠不受宠的都过不上安生日子,一不小心说不定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虽说是这么想,她表面却还是装得孩子气一些,低头揉着衣角道:“宫里规矩多,而且一旦进去了,都没什么机会跟爹娘见面。”

    苏林氏笑着拍拍她的手说:“宫里规矩是多,但王嬷嬷平日教导你们的,可不就是宫里的规矩,我也一直都听说你学的不错,还有什么可担心的。虽说入宫的确难再见父母,伯母也知道你是个有孝心的,但也并不是时常的承欢膝下才叫孝心,你能在宫中站住脚,便能提携爹爹和兄长,让家里头日子好过起来,这岂不也是你的孝心。”

    “京城里那么多大家闺秀,论样貌、论才艺,哪里就能轮得到我呢。”苏礼听着苏林氏的意思,是铁了心要劝自己入宫,便暗含试探地说。

    “我的傻姑娘,这可是用不着的担心,这宫里头挑人,第一看的是家世人品,第二才是模样才艺。”她说到一半压低了声音凑近些道,“伯母也给你透个风,宫里娘娘那边早就说过,咱们府中定是要挑一位进去的,所以有老祖宗给你撑腰,你还怕什么呢!”

    苏礼一听这话心下着急,原来这里头还有这样一桩缘故在,怕是苏禅和老七都早已知晓,才那么不择手段地想争这个名额,唯有自己没路子,弄得到现在才知道消息。

    这回被老太太扔出去的荷包弄得出了头,自己到底要如何把好印象扳回来,却又不做什么出格的事儿呢?

    “礼儿,你听到我说话没?”苏林氏在一旁稍稍放大声音道。

    “啊?”苏礼这才从刚才的思索中回过神来,不好意思地垂头道,“对不起,侄女刚才走神了,伯母说什么了?”

    “不碍事的,你是该好生想想,到底应该如何表现才好。”苏林氏以为苏礼在打算该如何出风头,便笑眯眯地说,“我只是说,再过半个月是娘娘的寿诞,到时候说不定老祖宗会带上一两个孙女进宫贺寿,到时候就不止是家里人在,你可不能再像今天这般,愣头愣脑的没个机灵劲儿。”

    “是,侄女明白。”苏礼心里万般无奈,面儿上却还要撑出笑脸儿来。

    第五十七章 该给你定下人家了

    苏林氏走后,苏礼独自坐在棚子里发呆,连半夏什么时候进来的都不知道,她心里一直在琢磨,如果老太太打定主意要自己进宫,而自己又不能明显地表现失常,那便只有在外祖母那边下功夫才行。  l9E

    先打定这个主意之后,她便开始寻思该找什么借口尽快去见外祖母,今日的午饭要在这河边用,那是不是下午可以跟老太太说一声,去看看外祖母?唉,要是外祖母今儿也来看龙舟赛就好了,自己也用不着这么纠结。 F'`L~!F

    “妹妹自己一个人在这儿叹什么气呢?”苏祈的大嗓门老远的传来,话音将落人才刚走进棚子。 8[zP2L!-

    “哥哥是跑哪儿去了?”苏礼一见他就忍不住责怪道,“刚才祯儿身子不舒服,看那样子吓死个人,也找不到你,最后所幸是大伯母过来主事,不然我这儿走不开身,都不知该如何是好了。”

    “我刚才去找沈兄,顺便拜沈伯母,总是承蒙他照顾,平日里没必要特意去家里拜会,但今日有这个机会,便去见礼。”苏祈先对妹妹解释了自己的去向,而后略带关切地问,“祯儿病了?可是中暑?如今人在何处,好些没?” [Ma&=2h

    “看着像是中暑,但大夫说不过是暑气勾起了心病,郁结于心什么的我也听不大懂,不过刚才实在是凶险的很,连人都不认得,只一个劲儿地出虚汗,人跟刚从水青捞出来似的。”苏礼见苏祈是去做正事的,便没再多说,只叹了口气道,“后来稍微缓解些,大夫也给开了药方,如今已经派车送回家去了。” .F}ZP0THnZ

    “她小小年纪,好端端的有个什么心病。”苏祈皱眉,又见妹妹愁容不展,便劝慰道,“妹妹也不必如此担忧,既然说是心病,总归就不会是有什么凶险的,大不了多调理阵子,心里想通了人便也就好了。” @ e8kS

    “ 希望是如此吧!”苏礼心里愁的不止是老六这一桩事儿,见苏祈也在自己对面坐下,便斟酌下与他商议道,“哥哥,今个儿过节,我原本以为外祖母也会来看龙舟赛,这样咱俩就一起过去给请安,结果派半夏去问竟说是嫌吵闹,所以没来,你看咱俩是不是应该过府去看看她老人家?” z26zl[.

    “还是妹妹心细,我竟都没想到这事儿,只不过若是想去,还是要跟祖母请示过才行的。”苏祈端起茶盏大口灌了一杯道:“等下用过午饭,咱俩一同去跟祖母说说,想必是会许的。” :uhvDYp(-

    苏礼见自己只提了个头,苏祈便这么上路,心里稍稍不那么烦躁,笑着说:“正是应该这样,等下我跟着你去。” @T]g J

    苏祈大大咧咧,没察觉苏礼话里带着的小伎俩,直接就点头将差事揽在自己身上。 % NX

    就在众人前去准备用午膳的时候,老太太忽然说:“祈儿,礼儿,刚才你们外祖母打发人来说,你们姨表妹这几日刚到她府上,今个儿又正好过节,想叫你们两个过去聚一聚,你们且吃过饭就去吧!” 241YJ

    “是!”二人起身行礼应诺,苏礼心里觉得高兴,这可真是瞌睡递过来个枕头,今日的事儿倒是顺利,希望自己要跟外祖母商议的事儿,也如此的顺利才好。 OQ #BBet@

    午饭用过,老太太又吩咐人备下一份礼,让一同带去并问好。苏祈打发人去备车,自己护着妹妹朝文家赶去,所幸现在河边的龙舟赛还没散场,人们大多还都在吃饭戏耍,路上人车不多,所以一路走的顺当。 /$&~0pk

    刚进大厅,苏礼就瞧见文老太太身边的位子上,坐着个白白净净的女孩子,鹅蛋脸,大眼睛,高挺的鼻梁,瞧着就一副文静气质,但一身缟素,不知是家里出了什么变故。 ^ylJ_lN&=1

    文老太太依旧是爽朗的性子,但神色间还带着几分忧容,只说:“都不用虚礼,过来见见,这是你们的姨表妹,叫白棠,她如今父母俱故,我这儿正好没个人做伴,便给接了过来。前几天就到了,我见马上过节,索性今个儿一起叫你们来见见。” -NiFO

    虽然文老太太说不用虚礼,但二人还是上前给老太太磕头问安,这才起身跟表妹见礼,苏礼拿出刚才打发人回家取的匣子道:“第一回跟妹妹见面,也没什么贵重的物件儿,这里头除了端午时令的荷包香囊,还有几件首饰,给妹妹带着顽吧!外祖母的性子素来是极好,只是舅舅们都在外地任上,她老人家便总说没人陪她,如今妹妹来了,就别想那些个以前的伤事,只看眼前和今后,日子会越过越好的。”她嘴上劝慰着,心想别再寄人篱下的出来个林妹妹就好,瞧着这个白棠虽然文静,但看神色气色不像个心窄之人,再加上外祖母性子爽朗,估计自己是瞎担心了。 FspI[g UN,

    “谢过礼姐姐。”白棠不止模样文气,连说话也都细声细气,弄得苏祈都不敢大声说话,生怕吓到表妹似的。 &zb_8y,

    大家各自坐定说话,苏礼被老太太拉到自己身边坐下,没聊多久,文老太太就说:“祈儿,你表妹一直想出去买东西,家里就我这个老婆子闲着又懒得动,让她自己领人出去我还不放心,今儿个你既然来了,就陪她出去一趟,也顺便领她瞧瞧京城的风貌。” YPf&y“E&H

    “是!”苏祈起身抱拳应道,“祖母放心,孙儿定然会护得表妹周全。”  vRn^n

    “表妹这么文静老实,哥哥可莫要吓到人家,要不……”苏礼刚想说要不回来定然给你好看,却感觉自己的手被文老太太用力一捏,虽然没想明白缘故,但后半句话登时便吞了回去。 3::DURkjf

    待那二人走后,文老太太才说:“我今个儿是特意找你来的,这才想个辙把他俩打发了去,我刚才生怕你说要跟着去,幸好你倒也机灵。” ;u!>( QQ

    苏礼一听这话便笑了:“外祖母,咱们祖孙真是心有灵犀的,我在龙舟赛上,就琢磨着下午来看您,有事儿跟您商议呢。” \\iSaxU_

    “可是为了宫里来瞧人的事儿?”文老太太歪在榻上说。 |XLx6E2F

    苏礼便简要地将上午的事儿跟她复述一遍,又将苏林氏的话也一并说了,然后才问:“外祖母看孙女应该如何才好?” #gUM%$

    “倒也难为你了,小小年纪便要自己考量这种大事,只不过到底还是年轻,你今个儿做的就有些过头,平日里都是个周详的,怎么偏偏宫里来人就木纳了?也难怪你大伯母说你,只怕是个用心的就能瞧出你的敷衍,不过你后来遮掩解释的倒还算好。现在瞧着你家老太太是打定主意想送你进去,不过如今时候尚早,陛下也还没出孝期,太后和几位太妃也不过就是瞧瞧,在心里有个数罢了。你也用不着心慌,就依旧照你素日里的行事,莫要刻意藏着掖着,那宫里的都是些什么人,还能被你个小丫头的伎俩唬过去不成。” 9“I/jd0B

    苏礼一听这话,登时觉得有理,那宫里都是些心思九转十八弯的,光是个嬷嬷就那么八面玲珑,四处周详的,更何况是主子,自己去跟人家抖机灵,再加一个自己都不是对手。 k8GcHqNHx

    “上回赏园,可有瞧着顺眼的人?” bU pD(

    苏礼正琢磨呢,冷不丁的听见文老太太问出这么一句,害她差点儿被自己呛到,那天的赏园,自己只顾着看孩子,除了原本就认识的沈表昊,其余人连个高矮胖瘦都没留神去看。见文老太太笑吟吟地还等着自己的答复,只好佯装害羞地垂头道:“外祖母竟拿人家打趣,那天光看戏了,也没瞧见谁家公子是什么模样。” HfFP4#C,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有个什么不好意思的?我寻思着,你这事儿也不能再一味地拖延,我进宫去,总也要有个说辞,才能跟娘娘开口不是。” OHdC t

    听了这话,苏礼心里稍安,总算是知道外祖母会进宫帮自己说项,但听她的话,却又还要找个事由才好开口,便试探着问:“外祖母的意思是……” 21O!CvX

    “前几日接到你娘的信,说是过几个月就要进京,我就琢磨着,到时候跟她商议,也该给你定下个人家了,两家说妥贴以后,我进宫跟娘娘面前,便也有了个说辞不是?若是那家也在宫里算是有头脸的,那事情就更好办了,说不定还能让娘娘直接指婚呢!” {9q~bt

    苏礼还没等轻松起来,心气儿就又被那句‘给你定下个人家’打了下去。但想着自己的婚事,祖父母尚在,哪里就那么容易,能让外祖母和娘做主定下呢?尤其是当初哥哥私自去参加武试,祖母当时便冷冷地扔出一句,‘若不这样自作主张,反倒不是他的儿子了’她一直对这句话十分介怀,若是这回婚事又跟祖母拗着,那估计自家以后在宅里,怕是难以翻身了。想到这里,她的心不禁又觉得沉了几分,但又不好在外祖母面前表露,只盼着娘能快些进京,好歹能让自己有个讨主意的人。 :@a8>i1&

(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名福妻实不错,请把《名福妻实》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名福妻实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