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7

    印度是一个地理概念。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相对封闭,地理单元,发展出来相当成熟,稳定的农业社会,封建控制系统。

    它的能量的收集,与分配使用。与清王朝是不同的,更加碎片化,受到内部山脉阻隔,宗教冲突,环境制约影响。

    所以不具备成熟增定的大一统,封建王朝,也就相对增定(受内部,外部环境制约),没有持续优化政治的这个过程(现代国家的政治优化,都是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应激,变化。但农业社会一般是发展到统治机构的极致,底层对统治机构不断起义,统治机构为了维持增定,不断妥协,才有的政治优化),所以政治上相对落后,更加阶级,封建,贵族,宗教,血缘化。

    只有一些相似,比较大的,省级,邦国核心,也许原来有稳定的大一统中央核心,但随着英国在印度殖民,持续吸血,像清末一样中央财政破产,迫不得已的碎片化了,变成了以省为单位,毕竟一个中央行政机构需要的能量消耗可不是小数目。

    所以我认为印度的问题是封建残留太多,像俄国苏维埃革命前的沙皇俄国。

    比农奴制更加封建的种姓制度,加上宗教弱暴力统治。

    西方的工业化之路是被研究透了的,东大的工业化有浓厚的精英治国,英雄史观的色彩。

    但简单来说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就是从能量的收集,从粮食为主的税收,变化为工业品,一般等价物的税收转变。

    因为工业化可以上交更多的能量,所以政治上偏向工业化集团。

    抛弃传统的农业社会主导政治集团,贵族(西方革命史),地主(中国革命),地主和贵族(俄国革命)。

    但西方革命的前提是商人有钱,比贵族有钱。

    中国革命的前提是有成熟的政治集团去完成政治路线的选择,背后有外部势力支持,日本投降,一些地区统治真空期的窗口(东北在日本治下,只有埋头苦干,上交粮食的自由,没有成熟的地主阶级,党的人有其田,反压迫的政治主张,是受到欢迎的)。

    成熟的政治集团,组织能力是几十年战乱打磨出来的。外部势力支持,是环境。物质基础,有了一定体量,是机遇。上了牌桌,对手水平也烂,是努力。清洗地主,是对的政治路线选择。农民的牺牲,农民的奉献,是持续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基础。后面转向,进入自由世界建立的自由市场,更是机遇。

    很多原因,很惊险,很天命,很多血汗牺牲。

    俄国革命的前提是因为一战,旧的统治阶级受到了重创,改良主义兴起,政治不稳定,列宁夺取政权的过程,惊心动魄,后续一连串的英雄主义主导历史般的史观发展叙事。

    后发农业国家,想要发展工业就需要社会主流思想确认,需要财政倾斜,需要政治稳定。需要旧的农业贵族退出政治舞台,释放对人和粮食的控制权利。

    随着农业贵族的消亡,到资本家登上舞台,人民化作推动国家工业化,动力炉中的薪柴。

    好难,没深刻理解人类社会前,以为到了近代进入资本主义工业化就是自然而然的东西。随着深入了解,后发国家的工业化之路,尤其是人口数量爆炸的成熟的农业国转型,真的是尽人事听天命的感觉。给人一种知道正确答案,也不一定能答对题的感觉。

    印度的内在我不了解,但没有社会革命,从农业贵族演化来的封建权利,还在主导政治路线。没有稳定的政治,它是民选国家,而旧势力是最强大的势力,会割肉支持新的工业化势力?工业化势力掌握权力的第一件事,就是消灭旧的农业贵族(英国法国革命,俄国革命,中国革命,美国内战)。农业没有牺牲,大量出口粮食,进口工业品(消费型),没有向内部工业集团输血的政治提现(买性价比不高的国内工业品就是支持国内工业集团)。

    所以其实就是旧势力一边对内镇压,一边对外献媚(买苏联军火,工业品。搞美式民主,输出移民,人才。对东大扩大贸易逆差。)

    国家政治是对各个阶层,能量的分配,是对未来路线的选择,是不同诉求团体永不停歇的斗争。

    印度的财政,政策只说了一件事,存在主义,牺牲一切可以牺牲的东西,维持存在,对下层尽量压迫,通过牺牲未来的可能性,来维持当下。当维持不下去了,就跑路。

    看起来越是强大,坚不可摧,倒下的时候越是速度。

    但也是需要一个临界点的,或者是需要外部环境的。

    它的政府姿态太低了,没国家有动它的欲望。

    或者就像我的一些奇怪想法,美国几百个亿下去,推动印度革命,印度开始工业化,以它的体量可以制衡东大,可以提高国际市场中资源的价格,又是一个吞噬,粮食,石油,矿藏的黑洞,又是西方几十年的好日子。

    又或者随着工业的发展,现代战场中,工业化杀人效率,性价比的提高,旧秩序还将持续下去,狠狠的压迫印度人民。

    又或者印度精英认为,没有快速工业化的可能,参考我书里,推动工业体系提供多少岗位,工业化过程消灭多少旧的人力岗位,随着工业化加深,消灭旧的岗位,出现大量没有岗位,没有价值,不能生存的流民,太危险了,与其强行推进工业化血流成河,不如做裱糊匠。时代过去了,人口没被控制住,工业化没完成,动不了了,两头怕,只能被动一点一点的改工业,一点一点的让马尔萨斯发力。

    印度可以出首富,却给不了工业化,提供不了岗位。

    所以土地改革,消灭地主,确立工业化路线,然后突然右拐的含金量非常高,受到国内资源的限制,受到人口的压力,(警惕右,防止左)可以和日本韩国一样,慢慢老去,996也是一种福报?

    就像春秋时候,五代十国,历史非常抽象,现在也非常抽象。

    都不是抽象,细看简直现实魔幻主义,受现实环境的影响限制,随随便便就可以对****,玩纯理论逻辑的文化人打出暴击伤害,所以没有具体事件具体分析能力的主流媒体也就变成了这个模样,一个个像个说书人,天天哄孩子?

    也可能是益粗不益细,现实操作充满了诡诈,不确定性,不能量化评价,所以只能看未来后续,除非现在看来就是错的离谱,怎么都说不过去,要不然闭上嘴,别说话?

    精英的思路你跟不上?

    但要相信精英,先要确定自己到底是在东大,还是在印度!

    有的精英是尸山血海,闯过来的,经历过实践的考验,有的精英就是血缘,关系造出来的,最好保持怀疑态度。(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清末1895看观你好不错,请把《清末1895看观你好》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清末1895看观你好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