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抵达晋阳城

    前往晋阳城的马车上,沿途中,伏子厚与武士棱、武士彟不断交谈着。

    从武士棱、武士彟询问伏子厚,得知清河县一战,二人满心惊叹,再到伏子厚询问武士棱、武士彟晋阳城的事情。

    渐渐的,武士彟对伏子厚的称呼,也从伏校尉,变成贤侄。

    “贤侄去到晋阳,定要先去拜访几个人,其一是鹰扬郎将潘将军,其二是晋阳令刘文静,其三是唐氏唐宪……”

    感受着马车的轻微摇晃,武士彟认真的告诉伏子厚,等到晋阳,一定要去拜访的人。

    将军潘长文不用说,伏子厚的顶头将军,但让伏子厚没想到的是,大名鼎鼎的太原王氏,在武士彟嘴里,居然都排不上号。

    武士彟似乎知道伏子厚的疑惑,于是相继说出原因。

    “唐宪曾任东宫左勋卫,太子杨勇被废,唐宪被罢免回家,但唐宪此人不拘小节,喜欢打猎,藏亡命,结交的都是赌徒和轻生重义而勇于急人之难的人,其弟唐俭在皇宫中担任卫军将军……”

    或许是伏子厚的有礼谦卑,或许是伏子厚是商贾子弟出身,总之武士彟很少对一个少年如此有好感。

    这也是为何武士彟会告诉伏子厚,日后在晋阳城,甚至是整个太原郡领兵,与这些人的关系,乃是重中之重。

    一个是上面的将军,主管晋阳所有兵马。

    一个是主管晋阳城的县令,掌管晋阳城的权利,往日多受世家豪杰人情。

    最后一个则是家族有权有背景,多年以来,在晋阳广结亡命之徒的人。

    若能得到这三个人的帮助,伏子厚在晋城领兵,就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多谢叔伯,子厚定当谨记!”

    伏子厚抬起手,对着武士彟感激道。

    眼下在听到武士彟的话,伏子厚心中不由得想起自己的老师刘智远,说起来晋阳令刘文静还是老师的姐夫。

    不过想到日后在武士彟口中的刘文静,会因为老师的原因,而被抓起来,关在晋阳城的牢狱中。

    伏子厚可不敢把这关系,告诉给刘文静。

    很快。

    听到马车外的马夫,说已经来到晋阳城,伏子厚闻言,忍不住微微侧身,抬手掀开小窗布帘。

    当看到小窗外,远处那座巨大高耸的城墙,伏子厚有些忐忑。

    晋阳城!

    这个事关后世数百年天下权力变迁的起源之地,自己终于来到这里。

    “铠曹大人,可否查探一番?”

    马车缓缓停下后,前方布帘外便传来声音。

    武士彟闻言,伸手轻轻掀开车帘,瞬间伏子厚与武士棱,便看到一名四十多岁的守城将士,正在打量着马车内。

    “可有通函?”

    守城将士打量武士棱与伏子厚一眼,随后目光看向伏子厚问道。

    伏子厚见状,从怀中掏出木牌,以及将印,交给士卒观看。

    “淮阳人,伏子厚!”

    伏子厚轻声说道。

    早在见到伏子厚掏出将印的瞬间,守城士卒便瞳孔一缩,本来挺直的腰间,都本能的微微弯下。

    双手接过木牌与将印,守城士卒看到后,神情一变。

    “刘儿,拜见校尉!”

    四十多岁的守城将士行礼道,随后看到伏子厚点头,连忙双手把木牌与将印还给伏子厚。

    “有劳!”

    伏子厚拿回东西,抬手对着这些将士回礼道,没有丝毫架子。

    不过让伏子厚有些疑惑,为何看向窗外,这些守城的士卒,年纪最小的,都已经快四十岁,其中更是有五十岁的人。

    但眼下伏子厚没有着急询问。

    随着检查过后,车帘放下,伏子厚乘坐武家的马车,缓缓进入城内。

    很快,透过车窗,看到城墙的规模,以及透露出的古朴、泰山压顶之感,伏子厚不由得心情泛起丝丝激荡。

    自己要在这里领兵,说起来,还真不是个小地方。

    思绪间。

    不一会儿,马车进入街道上。

    伏子厚看着这座陌生的晋阳城,比起当初的宛丘城、蓨县,晋阳城的规模,无疑还要大上许多,沿途的商贾、百姓络绎不绝。

    密集的房屋、商铺、酒楼、小舍陈列街道两旁,就连街道旁的摊贩所售卖之物,也多是北方、西域之物。

    而最让伏子厚瞩目的,莫过于马车行驶许久后,看到的晋阳宫。

    在淮阳的时候,伏子厚便听老师刘智远提过一次晋阳宫。

    晋阳宫始建于六十多年前权臣高欢之手,而后在二十五年前,当时还是晋王的杨广,下令扩建晋阳宫,并在晋阳宫外筑周七里、高四丈的宫墙。

    而后在十九年前的时候,杨广又下令在晋阳宫西边建筑仓城!仓城周八里、高四丈。

    再到八年前,杨广再次下令,重建晋阳宫。

    以前只在老师刘智远嘴里,听过晋阳宫的规模,如今亲眼见到,伏子厚终于明白到底有多华丽。

    没多久。

    马车便来到鹰扬府,随着马车缓缓停下,伏子厚与武士棱、武士彟走下马车。

    在伏子厚的道谢声中,武士棱与武士彟在道别后,就继续乘坐马车离开。

    伏子厚看着自己的马车,转身对着四名看守的将士,掏出自己的将印。

    “潘将军可在府邸内?”

    伏子厚轻声询问道。

    “回校尉,潘将军不在府中!”

    将士对着伏子厚禀报道,得知伏子厚是校尉,他们可不敢怠慢。

    伏子厚见状,只能让一名将士,先带着自己去住所。

    如今伏子厚的官职是从六品,不仅有俸禄,也有相应的职务住所,不过校尉的住所并不大,属于随着职位变动而变动。

    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流水的校尉,铁打的房屋。

    片刻后。

    在距离鹰扬府不远的一条巷子里,伏子厚来到自己的住所,等将士离开后,打量这个小宅院。

    一个不大的小院里,有一棵老树,院子里满是凌乱的木具,以及一些木柴,除了正屋休息的地方,院子左右还有两个小屋。

    伏子厚推开房门,一股老旧的味道便扑面而来,显然上一任校尉是在很久之前被调走,没留下什么东西。

    伏子厚解下腰间的佩剑,放在木桌上。

    转身回到院外,伏子厚从自己的马车上,取出包裹,里面都是昔日母亲给自己路上准备的衣物,随后把皇帝赏赐的金子,以及绸缎,全都搬到屋子内。

    弄好之后,看着房屋内空空荡荡,只有木箱、绸缎、以及母亲准备的包裹。

    在异地他乡独自远离亲人的生活,像睡觉所需的被褥,以及食物、盐之类的,还要去城内买回来。

    伏子厚不由得想起以往,有母亲、伯母她们在身边的日子。

    看着眼前什么都没有,听着四周安安静静。

    伏子厚突然觉得有些孤单,不过对于在鄠县,让刘老跟着李靖节返回蓨县的选择,却并不后悔。

    刘老不仅仅年纪大,还有很多暗伤,与其让刘老跟着自己在这里涉险,不如让刘老回蓨县,陪阿翁喝酒闲聊,好好享受日子。

    “算算路程,刘老应当也快要回到蓨县!”

    伏子厚心中想道。

    伏子厚不知道,刘老回到伏家,阿翁,父亲、母亲他们得知自己如今是奋武尉,会是什么表情。

    但伏子厚很清楚,母亲得知自己要留在太原,一定会很难过。

    想着想着。

    伏子厚不由得看向一旁木桌上的佩剑,望着佩剑上的绑带。

    不过这时候,身后院子里,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等停下来后,便听到士卒的声音。

    “校尉!潘将军让你过去!”

    伏子厚闻言,拿起佩剑,佩戴好之后,便走出屋子,关上房门。(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唐功不错,请把《唐功》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唐功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