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袁逢便与程立细细商议了要做的事情以及一些突发状况的应对方式。
等商议的差不多了,袁逢心里有底,便让程立返回,去联系袁树那边的部下们,让他们统一认知与口径。
程立点了点头,很快便找到了贾诩,将这件事情与贾诩分享了一下。
贾诩与程立多年配合,颇有些默契,关系处的也不错,得知此事,颇为惊讶。
“不想你居然能说服袁公!我还以为这件事情必须要让公子来说。”
“公子日理万机,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我等身为臣属,就应该为主分忧。”
程立缓缓道:“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件事情还是有些难度的,别的不说,袁太仆那边就是个问题,这些年,袁太仆与党人们走的很近,他们的心思也越发的明显,无非就是想扶持袁太仆登位。
而袁太仆这边除了党人,还有袁本初为之羽翼,袁本初之妻乃李膺之女,在党人中颇有声势,这两兄弟联手对抗公子,倒也的确是有了一些势力,不得不防。”
贾诩点了点头。
“此前,袁司空一时不察,让袁本初领兵平叛,掌握了一些兵权,眼下看来,他们这也算是文武兼备了,依我来看,咱们最先要做的事情,还是要把袁本初的兵权拿掉,不能让他继续掌握一支人马了。”
程立对贾诩的意见很是赞同。
正始四年年中的时候,颍川郡和汝南郡出现了一些盗贼、山匪作乱,朝廷决定讨伐。
当时最好的人选自然是太尉段颎,段颎也请兵出战,袁逢答应了。
结果没成想刚刚结束太守任期、返回雒阳担当议郎一职的袁绍也请兵出战。
袁逢考虑到袁绍在太守任上有过几次领兵平定叛乱的成功经验,也是出于对袁绍的一点愧疚、补偿心理,便允许袁绍以校尉的身份随同段颎出兵讨伐叛乱。
之后叛乱顺利平定,袁绍也立下了一些战功,待他返回,袁逢便让袁绍担任长水校尉的职位,掌握了北军五营当中的一营兵权。
袁逢当时还没有想到袁基和袁绍居然凑到了一起,关系颇为亲近,等此后袁隗将这件事情告诉他的时候,他才后知后觉,觉得自己好像犯了一点小错误。
但是袁绍立下功劳,也没有犯错,无端拿掉他的职位显然不合适,袁逢也就没有动手,但是为了警告袁绍不要乱来,便找来袁绍,明里暗里的警告他不要和袁基凑的太近。
后面袁绍的确是在明面上减少了和袁基的往来,但是暗地里他把这件事情告诉了袁基,使得袁基对袁逢更生不满之感,愤恨之情油然而生。
这件事情倒是没人知道,贾诩和程立也不知道,但是这并不妨碍贾诩和程立把袁基袁绍看作穿一条裤子的人,一起警惕他们。
此番,按照计划,是要让袁逢先去告诫袁基,或者说劝说袁基主动让出继承人的位置,让袁逢可以顺利的将继承人的位置确定给袁树,届时也可以让袁基获得一个退位让贤的美名。
然后袁逢再宣扬一下【兄弟情深、兄友弟恭】的概念,让外人觉得袁氏内部和谐美满,进而让袁树善待袁基,确保几个儿子之间不至于走到关系破灭的那一步。
虽然程立觉得这么搞成功的可能性不大,但是袁逢毕竟是一位父亲,他对袁基还是有感情的,不希望袁基袁树会因为这件事情闹得互相敌对乃至于兵戎相见。
他不希望袁氏家族闹出内乱以至于骨肉相残,所以还是希望能够和平解决此事。
等袁逢和平解决这件事情之后,稳定了袁氏内部的关系,再集合袁氏内部的所有力量一致对外,把程立上表建议的事情办成,开始着手削弱汉室刘氏的统治根基,正式为袁树铺路。
也就是正式开启袁氏的代汉之路。
如此,也算是他们这些做臣属的能为袁树办成了一件事情。
“公子待我等甚为亲厚,而我等却甚少能为公子办成什么事情,此番大事若成,也算是回报了公子的大恩大德,所以此事我无论如何也要办成,外人如何阻拦且不说,但是内部如有人敢于阻挠,我定不饶他!”
程立的眼中闪出点点寒芒。
对于程立的这种决意,贾诩也是认同的。
他们这些人受到了袁树太多的优待和提拔,一路走来,如果没有袁树,他们根本走不到这里,也不知道还要经受多少苦难。
现在袁树自己在北边吃苦受罪、顶着鲜卑的威胁打生打死,而把他们这些部下放在雒阳享福,要是连这点事情都不能为袁树做了,他们干脆集体自刎算了!
外部的困难暂且不说,最多重拳出击、铲除充值,可要是内部也出现了蛀虫、败类,那可就是天诛级别的事件了。
别说程立会做些什么,贾诩也不会手软,他可是凉州修罗场里成长起来的人,脑子聪明不假,手上功夫也绝对不弱。
不过想到这里,贾诩忽然注意到了一件事情。
“仲德,这件事情,你告诉了公子没有?你不会瞒着公子办事吧?”
程立摇了摇头。
“我当然不会瞒着公子,我只是告诉公子这件事情我一定会为他做成,请他不要担心,至于公子会怎么想,甚至会不会回来一次雒阳,我也不知道。”
贾诩听后,没有再说什么。
只要袁树知道这件事情,他也就没什么可担心的了。
袁树确实知道了这件事情。
程立告诉他刘悝死了之后,他接到了程立送来的又一封信件,信中,程立明确把自己要做的事情和盘托出,全都告诉了袁树。
还说这是他们这些做臣属的想要主动为袁树做的事情。
他们深受袁树多年栽培之恩,实在是无以为报,只能用这样的方式来报答袁树的恩德,希望袁树不要怪罪他自作主张。
袁树一开始有些惊讶,不过想到这件事情是程立主动要去做的,他也就觉得不奇怪了。
只是这件事情到底能不能办成,能不能在自己不在场的情况下成功,的确不太好说。
袁基和袁绍现在全都在雒阳,这几年他在北边搞大经营,袁基和袁绍在雒阳也没闲着,程立每个月都会给他送消息,把袁基和袁绍在雒阳做了什么全都告诉他,所以这两人一直都在袁树的监视之下。
他们兄弟联手,亲近党人,结交名士,利用自己的身份地位给党人子弟安排职位,与袁树的一心会集团在袁氏集团的大框架之中展开了一定意义上的竞争。
袁树为一心会集团争取了大量基层职位,使得大量一心会员得以出任基层职位、锻炼自己的能力,但是占据的位置太多了,也会惹人嫌话,对长远发展不好。
所以在袁树的指示下,一心会集团做了一些退让,让出了一些职位交给袁基和袁绍,但这并不是认输,而是从长远发展考虑。
但是这也在某种意义上助长了袁基袁绍以及党人集团的嚣张气焰,随后,他们进一步向兵权伸手,让袁绍以军官的身份随着段颎南下讨伐叛乱,结果还真让袁绍获得了一些军功,得以出任长水校尉。
说实话,袁绍是有点军事才能的,尽管段颎有意限制他,打着为他好的旗号不让他上战场搏杀,但是他还是找到了机会立下了功劳,钻了段颎的空子,让段颎十分尴尬。
现在这两兄弟在政治层面有一些势力,在军方还有了一支人马听命行事,显然是经营出了一番气候。
要是袁树自己下场与他们争斗,这兄弟两人绑一起再乘以十都未必是他的对手,但是袁树现在不在雒阳,一心会集团最大的杀器用不上,只靠程立和贾诩这两个一千石官员,真的能办成此事吗?
袁树觉得不好说。
但他也不是很担心,因为毕竟是程立和贾诩,这两位著名的狠人,不缺计谋,也不缺决断力,真要惹急了,这两人完全有胆量下狠手,甚至是下死手。
因此袁树回信给程立,让程立确保袁基和袁绍的生命安全,不要闹出这两人的人命,然后任命程立为一心会第二副会长,正式把一心会在雒阳的全部权限交给了程立,助力程立办事成功。
属下充满了主观能动性,想要主动为他这个当老大的办点事情,他虽然人不在,但是也不能不做点什么,一点权力还是要给的。
此前他和卢植都在并州,一心会在雒阳的总部分成了四个班子各自管事,没有统一的领导,而现在袁树觉得是时候集中力量办大事了,是时候集中一心会的力量,让袁树看看自己这么多年的投入是否值得了。
至于他本人是否会返回雒阳……
袁树觉得,有待商榷。
刘悝之死不重要,刘礼登基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接下来的政治风波能否以自己的全胜而告终。
如果说程立真的能办成此事,能够击败袁绍和袁基以及那些党人,那袁树觉得自己的确没有必要回去了。
感激的属下想要回报恩情、年轻的部下想要建功立业,作为领袖,他应该给这些人一些机会。
但是如果程立办不到,他尚且不能成功对抗那些人的联手反击,那么袁树觉得自己还是有必要回去一趟的。
总不能眼睁睁看着部下失败吧?
至于并州局势……
以及随时可能南下的檀石槐……
袁树觉得还是加强防御和探查,希望檀石槐不要那么快南下,但他真要南下了,也确实没办法,只能随机应变。
而另一边,在雒阳,被程立说的心潮澎湃的袁逢终于下定决心,要真正去做好自己这个“周文王”的职责,为好大儿袁树真的做点什么事情。
这个儿子给了他太多感到骄傲的事情,这一回,他希望能做个让儿子感到骄傲的老爹。
尽管他需要面对的是自己的另一个儿子,多少有点尴尬,但是不得不说,这个儿子这段时间做的事情,还真是让他感到不满。
他三令五申,多次告诉袁基不要和那群党人走得太近,虚与委蛇就可以,不能和他们真的混成一团,可貌似袁基并没有完全听他的话,还是和那群党人打得火热。
雒阳城里不单单只有袁树有自己的情报队伍,袁逢其实也有,当他特别关注起袁基与党人们走得很近这件事情之后,袁基在这他这个老爹面前就几乎没什么秘密可以说了。
再说了,袁基也的确没什么保密意识,更没有什么情报意识,很多事情都依靠他的盟友、部下们,而不是他自己。
所以当他被袁逢喊到尚书台办公室里的时候,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被袁逢喊过来。
然后,他就被袁逢绷着脸斥责了一顿。(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