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魏小明,你很得意是吧

    燕京本地人,军人家庭,年龄相当,个子高?学历高中,脾气温和,长得斯文,能说会道,而且会赚钱。

    梅文化完美符合魏明外婆找孙女婿的要求,甚至远超预期。

    随着梅文化冲动的一声“二姑,奶奶”,云云捂着脸害羞地跑进卧室,他们俩的关系就这么定了下来。

    甚至之前梅文化都没跟云云正式表白,但她就知道,早晚会有这一天,她已经做好了答应的准备。

    晚上吃饭梅文化也被留了下来,虽然不会做饭,但他进进出出忙里忙外,一副一直在忙的样子。

    餐桌上魏明外婆表示离开京城之前要不要跟小梅家里见一面,商量商量两个孩子的婚事。

    这个速度让魏红哑口无言,自己才走了三天,世界变化这么大吗!

    梅文化惊讶中带着一丝喜悦,没想到老太太这么快人快语,魏明想拦一下都没拦住。

    小梅表示没问题,他这几天就跟家里人说,还说第二天来接云云上班。

    魏明立即批评:“外婆来燕京了,不得给云云放一天假让她陪陪老人啊。”

    梅文化忙自我批评:“对对对,是我想的不周到了,不过明天发工资,那我私底下把钱给她?”

    听说要发工资,云云和小红立即从房间里出来,表示明天准时上班。

    晚上跟云云一个被窝里的魏红对表姐严刑拷打,问他们这三天都做了什么,说具体点。

    “就是一起上班下班吃饭工作啊。”云云觉得没什么特别的,但因为少了一个小红,两个人的气氛就完全不一样了。

    “那你们有没有,有没有做不该做的事?”魏红想到了《庐山恋》里男女主角的那个亲亲,还有哥哥《双驴记》里那些事,那个就更严重了。

    “哪有,没有的事,你不要乱说啊。”云云矢口否认,但似乎有所期待。

    另一边魏明在书房里拆开了老魏的信,信里讲了好利来开店的盛况,还说不日就能把借用他的港币如数送还。

    另外他还提到了阿龙爸爸柳斌叔叔的投靠。

    “他是个大学生,又懂外语,正是我们需要的人才,我决定赚他入伙,可以负责财务这一块。”

    魏明当即开始写回信:“柳叔在你那里我就放心了,之前还担心他出来后再入歧途呢,至于那笔钱您不用在意,就当孙儿孝敬你的。”

    自己在汇丰还有一笔外汇呢,也不在乎这几千港币了,更何况还有东方新天地这样的现金奶牛,钱多的都没地方花。

    不过魏明并没有因此磨灭了写作的热情,做生意有赔有赚,这些印在纸上的文字才是自己最后一道保险。

    之后魏明又汇报了小红高中省状元这件事,有这样的孙子和孙女,他就偷着乐吧。

    第二天魏明起来的时候魏红正在接电话,是平安叔打来恭喜她的。

    两位北大校友有说有笑的样子,魏明等到最后才跟平安叔聊了两句。

    因为今天小红和云云要去上班领工资,魏明就准备带外婆和老娘去四合院的家看看,认识一下第二个家。

    知道外孙在燕京还有一个宅子,外婆直呼外孙有大出息了。

    魏明难得说了句梅文化的好话:“外婆,小梅也准备买一套呢,到时候用来做他和云云的新房。”

    听到表哥调侃自己,云云羞得头都抬不起来了,外婆则笑得合不拢嘴。

    这次魏明没骑摩托,陪二老坐公交走了一趟,以后老娘想去就可以自己坐车了。

    “那里是不是就是故宫啊?”许淑芬诧异。

    “对啊,就在故宫不远,隔着一条护城河。”

    听到这话许淑芬感慨道:“跟皇帝做邻居,你爹知道了估计尾巴都能翘到天上去。”

    另一边,东方新天地,在正式开店营业前,梅文化给五个正式员工和小红发了7月份半个月的工资和奖金。

    其中工资最高的就是梅文化看好的销冠黄英,他也有意培养这个女孩当经理,15天一共拿到了45块钱,这都能顶上过她爸一个月的工资了。

    第二名是销售额仅次于黄英的许云云,梅文化还是很公正的,并没有因为云云现在是自己的女朋友而徇私。

    云云拿到了41块钱,她已经计划好了,给家里寄30块钱,11块足够自己到下个月的开销了。

    小红因为请假等原因拿到了38块钱,不过她自己挺知足的,这是自己第一次赚钱,她想用这笔钱给哥哥和爹娘外婆买点东西,尽尽孝心。

    即便是后来入职的几个导购员的收入也有将近30块钱,这个收入让她们非常惊喜,并坚定了留下来的决心。

    说是一个月开30块钱,可如果算上奖金,一个月能有六十,甚至更多!

    然而人工成本在梅文化看来实在是不值一提的成本,六个员工就算整个月的工资和餐费也不会超过1000块。

    要不是担心过于震撼,他肯定想把工资提高一个档次,毕竟是生在红旗下的青年,剥削起来还有点不大适应。

    但他也在努力适应新身份。

    接下来梅文化又讲了一下他最新完善的规章制度,包括休班、请假以及提成等规则。

    在保证每人都能有充足的休息和私人时间的同时,还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她们的工作积极性,也让东方新天地的运行越来越正规化。

    当开门营业后,哪怕个工作日依然有大量客人慕名而来,尤其是女性消费者,而销量最好的就是海报上的龚樰和朱霖两人穿的那件。

    两位姐姐妥妥的带货达人。

    这时一个男顾客的到来引起了梅文化的注意,他从这人身上嗅到了类似杨昊的气息,这不会是个记者吧。

    “你好,请问你是这家店的负责人吗,我是《燕京晚报》的记者,我能问几个问题吗?”

    ~

    下午快要下班的时候魏明骑着摩托车过来了,他带来了几本时尚杂志。

    “小梅你过来,这个拿着。”他把杂志连包一起塞给他,上面都是繁体字,不宜被人看到。

    中午他收到了阿敏的包裹,这个小姑娘真是让人惊喜。

    在自己说了开服装店这件事后,她竟然买了几本香港服装时尚杂志寄给自己。

    “你把这些给彪妈,让她选一些合适的衣服仿制出来,我们的衣服也需要更新款式,否则顾客们就没新鲜感了。”

    “其实我也想说这个事呢,现在有一些国营成衣店开始模仿咱们的款式了,这些杂志来的太及时了!”梅文化小心收好。

    “我也有个事跟你说,”随即梅文化压低声音,“今天《燕京晚报》有个记者来咱们店里,还采访了我。”

    魏明表情郑重起来:“他问咱们的营收了吗?”

    “何止,他甚至直接问上个月的赚了多少钱,我只能含糊其辞,然后把开店能自食其力,同时解决就业这方面带,还重点把芹姐的事迹介绍了一下。”

    梅文化没有应对媒体的经验,能做到这些已经很不错了,就是不知道《燕京晚报》会怎么说,以及最终会引起多大的关注了。

    不过魏明知道起码这段时间相关政策是“放”的状态,燕京好几家不同类型的个体商户都是这个时期冒出来的。

    魏明看了一眼忙碌的小红和云云:“我还有事,先走了。”

    梅文化:“还有个事,晚上我和彪妈能去你那四合院吗,咱们分一下钱。”

    给员工发了工资,接下来当然就是老板分钱了。

    “不太方便,还是去彪子家吧。”魏明果断拒绝。

    也不知道雪姐什么时候就要回魔都了,而且自己接下来也要去山东和四川,所以今天他和雪姐有约,没见自己手上的表都换了吗,而约会地点就在四合院。

    ~

    当龚樰再次来到四合院的时候,她问:“现在装修完了吗?”

    她又想到了那一天早上两人的慌张。

    “修完了,锁都已经换了,”魏明晃荡了一下锁,随即他搂住龚樰的腰肢,“看来姐姐今晚又不想走了。”

    “才没有呢,你让我看完你的宝贝可要负责把我送回去。”

    魏明反锁了院门,那个就再说吧。

    他们没进卧室,而是进了魏明用来创作的书房,不过和卧室是相通的。

    这里面还挂着魏明今天刚带过来的齐白石叶隐闻声花卉工笔草虫册。

    一共十八幅,三幅一个相框,魏明带了三个相框过来,另外在华侨公寓还留了一半。

    就这九幅画就足够雪姐看的了。

    “给。”魏明还贴心地准备了放大镜,就是跟霖姐玩过的那只。

    “神乎其技啊!”龚樰用放大镜盯着一只蝉的翅膀看了起来,而此时屋外应景地响起了蝉鸣声,魏明又想吃炸金蝉了。

    没有金蝉吃,吃个小肉包也行啊。

    “哎呀,你别闹~”龚樰看得认真,却遭到了某人的偷袭,一双大手四处作怪。

    然而当魏明说出:“我后天就要去山东了。”

    听到他可怜兮兮的语气,雪姐也就由他去了,上面碰就碰吧,但下面绝对不可以,要不然自己站不稳的。

    站不稳还怎么欣赏这些画。

    魏明一开始答应地好好的,但越来越不对劲,龚樰只看完两幅就无心欣赏了。

    刚刚还在后面的魏明已经到了前面,脑袋深埋其中。

    龚樰把放大镜放在桌上,紧紧抱住了他的脑袋。

    “小魏,我们这样是会犯错的……”

    魏明:“我们之前又不是没犯过。”

    他已经把娇小的雪姐抱了起来,迈步向卧室走去。

    雪姐讨价还价道:“还是用手吧。”

    不知道为什么,看着她小鹿般柔弱的眼睛,魏明狠不下心去,本来想着今天就让她追上霖姐进度的,可强硬的话到了嘴边,最后却变成:“那今天不盖被子。”

    他要她看着。

    雪姐含羞答应。

    最后魏明还是把雪姐送回了她们单位宿舍,时间尚早,她再不走,等自己恢复了,她可能就走不了了,就她这个小身板,可能明天都走不了。

    当魏明钻进后海附近的一个大杂院的时候,梅文化和彪妈已经等了一会儿了,就他们两个人。

    彪子并不是单亲家庭,不过彪爸支援三线建设了,几年都回不来一次,上次回家已经是三年前了,要不是定期都有工资和来信,彪子都要以为自己丧父了。

    不过这次彪子去四川拍戏没准能见到他老子。

    梅文化道:“你可算来了,大妈已经看过账本了,你再查验一下。”

    魏明简单扫了一眼,毕竟也是干过买卖的,账本还是会看的。

    不过这玩意儿太费神,他就看了个大概,确定税务没啥问题就成。

    “哟,除掉一年的租金和其他成本,一个月净赚了一万五千多啊!”

    梅文化得意道:“咱们最初的成本已经赚回来了,这要是让人知道了得多少红眼病啊。”

    魏明问:“那你们打算分多少?”

    彪妈道:“你来之前我们商量过了,既然你觉得现在最好不要扩张,那就把一万块分了,账上不用留太多。”

    “也行,这么分着简单。”

    于是魏明拿到了5100块,梅文化2500,彪妈2400块。

    下个月的利润没有了房租、装修这些,又是一整个月,分账起码翻一倍,大家都看到了美好的未来。

    不过做生意赚钱跟写作赚钱的成就感还不太一样,前阵子《狮子王》给魏明带来了四百块的稿费,那种兴奋还在这5000之上。

    大晚上的,魏明拎着装有五十一捆十元大钞的布包在胡同里骑摩托车还有点紧张。

    梅文化同样如此,所以魏明先把他送回家,然后才回华侨公寓。

    虽然有点晚,但老娘还在等他。

    “怎么现在才回来啊。”她担心道。

    魏明:“哈哈,开股东大会了。”

    魏红从房间里冒出头来:“你们分钱啦!”

    “少打听,当你的小工吧。”

    魏红:“那今天有人给你打电话,你想听吗。”

    “嗯,谁啊?”

    魏红告诉他:“我回来后接到了朱霖姐的电话,找你的,听说你不在就挂了。”

    许淑芬问:“小明,这个朱霖同志是谁啊?一开始是我接的电话。”

    她觉得电话那头的姑娘挺紧张的,尤其是当得知自己是魏明他妈后。

    小红促狭道:“朱霖姐姐是个大美女!”

    魏明:“一个朋友,娘你明天可以去我们店里看看,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说完魏明就进了自己房间,他没打算把钱存银行,就放在了床底下。

    前阵子他还在为手上人民币不够而发愁,还去黑市用美金换了点,现在不愁了,这笔钱可以用来收点破烂儿了,家具字画啥的,四合院好几间房子还是空的呢。

    霖姐给自己打电话估计是《伤逝》选角的事有眉目了。

    所以第二天等小红带着外婆和老娘出门后魏明第一时间给朱霖的单位打了个电话。

    等了一会儿才等到了朱霖。

    她语气中带着得意:“我正在跟单位请长假呢。”

    “哦,要进组拍戏了?”

    “嗯!先培训一段时间,正式拍摄可能要等一两个月。”

    魏明松了口气:“恭喜你啊朱霖同志!”

    这次霖姐通过自己努力和特质拿到的角色,魏明由衷为她开心。

    “还要感谢魏老师教导有方呢~”朱霖还有一句:如果教自己的时候不做坏事就更好了。

    之后魏明约定中午去找她庆祝一下,然后再详细说说,随即他换了手上的表。

    到了中午魏明知道了水华导演放弃了王心刚,确定更换一个年轻一些的男主角。

    “定了谁啊?”他问。

    “还没定,说是要找一个40年代出生的男演员,”朱霖道,“不过随便谁来我都无所谓,就是我们单位领导不太高兴,今年我在单位一共也没待几个月。”

    魏明笑道:“看来你这个工作干不长久了,可以考虑几大电影制片厂和话剧团了。”

    朱霖沉思道:“也不知道北影厂要不要我。”

    魏明:“现在北影厂倒是不缺优秀女演员,李秀明,刘小庆,张金玲。你进去了那就是四朵金花了。”

    朱霖:“那你觉得哪朵花最漂亮啊?”

    “当然是你啊,论演技你肯定不如她们三个,但论长相她们跟你没得比。”

    其实这个时期那三位都是那种所谓国泰民安的长相,非常讨人喜欢,朱霖觉得魏明说出这番话纯属情人眼里出西施,心中自然甘甜似蜜。

    再加上魏明说了句:“明天我就要走了。”

    朱霖当即低声问:“那现在去你家方便吗。”

    魏明想了想,摇摇头,小红今天没上班,和老娘外婆不知啥时候就回来了,华侨公寓的家太危险了。

    她们轻易倒是不会去四合院,但那里有不少雪姐存在的痕迹,也很不妥。

    现在魏明意识到自己的家还是不够多啊,说好狡兔三窟的,才两个的自己算什么狡兔啊。

    所以今天两人就是逛逛街,魏明还要避开西单以及雪姐单位附近。

    逛着逛着到了书店,魏明问了一下,加印的《天书奇谭》和新出版的《自古英雄出少年》都有货,另外还看到刚刚上架的魔都《少年文艺》。

    魏明收到了《少年文艺》编辑的来信,虽然八月有些仓促,不过他们还是极力促成了《狮子王》在八月刊和小读者们见面。

    当然,只连载了三分之一的部分,不过目录上加粗展示,方便小读者发现。

    魏明买的时候就看到旁边有一个初中模样的小男孩在翻到目录的时候惊喜道:“是魏什么啊,魏什么出新作了!”

    旁边的同学忙问:“写的什么啊?”

    “狮子王,我要一本!”

    听到这番对话的朱霖碰了碰魏明,小声问:“是不是很得意?”

    魏明:“还好,这篇故事主打的是海外市场,如果国内小朋友能喜欢当然好,如果觉得没意思我也能接受。”

    听到海外市场,朱霖就想到了英国的梅琳达,看来他们的羁绊是斩不断了。

    大家都有前任,咋偏偏他这个前任阴魂不散呢。

    ~

    第二天魏明来到火车站,即将去山东的《牛与牛二》剧组探班。

    在车站报刊亭他买到了两份报纸。

    一份是《燕京晚报》,一份《中国青年报》。

    这一期的《燕京晚报》上,“东方新天地”出现在一篇报道的标题上。

    这应该就是梅文化接受采访的那位记者,文章主要介绍了个体户商铺“东方新天地”崭新的商业模式以及热闹盛况。

    在这份报纸上魏明也看到了关于其他个体户的报道,篇幅都不如东方新天地,甚至还有配图。

    虽然态度是完全鼓励和正面的,但也容易树大招风,接下来肯定会有其他媒体接棒讨论这一现象,说不定现在就有记者跑去问梅文化赚了多少钱,是不是已经是万元户之类的尖锐问题了。

    还好自己是幕后老板,头疼的事就让小梅来承担吧。

    接着他又看《中青报》,买这份报纸是因为他看到了自己的笔名。

    在魏什么新作《狮子王》正式推出市场后,《中青报》的记者朱伟也再度推出他准备已久的第二篇关于魏什么的报道。

    这次主要讲到了《勇敢者的游戏》海外成功的另一个功臣梅琳达,也是他曾经的异国恋人。

    能在国外市场获得成功已经是非常扬我国威的事了,但竟然还能交往一个外国女朋友,这就更厉害了。

    尤其是对那些中学生读者,魏什么在他们心中估计能直接成为文坛偶像,民族英雄。

    也就在这两天,远在伦敦的梅琳达收到了魏明寄给她的新书手稿。

    拿到手稿的时候梅琳达正要启程去美国参与《勇敢者的游戏》北美推广活动。

    于是她把手稿带上了飞机,在几个小时的行程里几乎看完了这部关于非洲,关于自然,受到《哈姆雷特》启发的中篇故事。

    而梅琳达对这个故事的评价是潜力远在《勇敢者的游戏》之上。

    虽然这个故事就是俗套的把《哈姆雷特》从人变成了动物,而且最后改成了正义战胜邪恶的光明结局,论故事新奇和曲折完全不如《勇敢者的游戏》。

    但别忘了他们是做童书的,对于儿童读者,有时候简单轻松是更重要的品质,而且魏明的写的非常轻松流畅,仿佛让人置身非洲大地。

    尤其是这部还有莎翁背景,梅琳达甚至都想好到时候该怎么做宣传了。

    就凭莎翁在家长心中的号召力,梅琳达有信心让《狮子王》在英国的销量在《勇敢者的游戏》的基础上翻个倍!

    ……

    (保底二合一)

    (本章完)

(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激荡1979!不错,请把《激荡1979!》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激荡1979!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