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十三在严党中人缘好的不得了。
以前林十三未发迹时,严党官员谁家宠物有个病、灾,都找他来帮忙调理。
如今他大小也算在朝堂上有一号了,却从不摆皇帝红人、内相外甥、小阁老义弟的架子。
谁家宠物犯了毛病,他还是像以前那样随叫随到。
这样谦逊、低调的人,人缘自然差不了。
这日,赵文华母亲养的一只波斯猫又呕又沁。林十三来了之后一番调理,波斯猫立马活蹦乱跳。
办完事儿,赵文华请林十三喝茶。
赵文华感慨:“唉,胡宗宪是我提拔的,唐顺之也是我提拔的。”
“胡宗宪从一个巡按御史升到了浙直总督。唐顺之今年也高升了凤阳巡抚。”
“这么多年,我提拔的人个个步步高升。我却在工部尚书的位置上徘徊不前,未能再进一步。”
“难不成我是给他人做嫁衣的丫头命?”
不得不说,赵文华绝不是一无是处。他很有识人用人之明。胡宗宪、唐顺之若没有他提携,恐怕到如今还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官呢。
林十三笑道:“明日严阁老八十大寿。赵部堂把百花仙酒给严阁老敬送上去。严阁老一高兴,您入阁的事情不就水到渠成了?”
赵文华道:“但愿吧。”
林十三突然压低声音:“不过赵部堂,小弟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赵文华道:“林老弟,咱们是一家人。有什么是不能说的呢?”
林十三喝了口茶:“依小弟看,想入阁,不能光讨好严阁老。还得讨好皇爷。”
赵文华道:“我又岂能不知?但普天下的官员谁不想讨好皇上?难得其法啊!”
林十三道:“赵部堂眼下就有一样东西能讨好皇爷。若将那东西贡上去,皇爷一定龙颜大悦。”
赵文华赶忙问:“什么东西?”
林十三答:“百花仙酒啊。”
林十三开始按照裕王府那边的吩咐,给赵文华下套。
赵文华连连点头:“你这不是让我触皇上的霉头嘛?皇上年轻时修的是正一派,能喝酒。”
“但自嘉靖二十九年之后,他就改修全真派了。戒荤戒酒。”
林十三笑道:“人间俗酒皇爷不喝。但您怎么忘了,那百花仙酒里有一个‘仙’字。”
“此酒乃是三清赐给险山熊仙的。险山熊仙自觉无福消受,托付有缘人转赠当今皇帝。”
“喝了这仙酒,不但可以助长道力,还能延寿。皇爷此生最大的愿望是得到成仙,退而求其次是长生。”
“您若将百花仙酒献给皇爷,皇爷一准龙颜大悦。”
赵文华一拍大腿:“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啊!这两坛子酒,我一坛送给严阁老。一坛送给皇上。”
“来啊,给我更衣,我要入宫献酒。”
林十三却道:“赵部堂稍安勿躁。小弟以为,您应该先送给严阁老。严阁老一高兴,写下举荐您入阁的奏疏,呈递给皇爷。”
“那时您再入宫,给皇爷献酒。皇爷一高兴,顺水推舟准了严阁老的奏疏。”
“内阁阁员的金交椅,就成了您的啦!”
“我大明还没有父子先后做首辅的先例。且小阁老官职不过一部副堂,连入阁的资格都没有。”
“等阁老百年之后,内阁首辅的位置板上钉钉也会是您哒!”
“到那时啊,我要尊称您一声赵首辅啦!”
林十三画的这个饼又大又圆,让赵文华兴奋不已。
兴奋之下,他竟丧失了理智,听从了林十三所言。
赵文华道:“好。就按你所说,明日我先给阁老献酒。再给皇爷献酒。”
翌日,严嵩大寿。
之前严嵩便放出话来:此次大寿,不收一切金银财宝之类的俗物寿礼。若贺寿之人要送,便送文人之间平常馈赠的风雅之物。
老严嵩心中有数,最近嘉靖帝要打压严党,不宜招摇。
但八十大寿又不能不办。若不办,朝中那些墙头草立马就会认为严家要玩完,转投徐阶。
严府大堂,一众严党官员齐聚一堂。开始献寿礼。
罗龙文笑道:“阁老。为了给您贺寿,我花费了一年光阴,亲手制了一块极品歙墨,名曰太清玉。”
罗龙文是本朝第一制墨大师。他随手造的歙墨,盖上他“罗小华”的款儿,拿到市面上轻易能换千两白银。
何况是花费一年光阴所制极品?
严嵩拿到这块“太清玉”后仔细端详,爱不释手。只见墨背上还刻着:“寿山福海”四个字。
严嵩夸赞道:“好!好!好!含章(罗龙文字),你有心了!”
众人纷纷夸赞:“罗小华亲制,在市面上一墨难求。这一件更是极品中的极品。且以墨贺寿,雅量高致。”
“是啊。老罗这寿礼送上来,我的寿礼简直拿不出手。”
大喜的日子,喜鹊成精的林十三岂能沉默?
林十三高声道:“寿礼献墨,简直寓意非凡!”
“顶级歙墨的墨香千年不散,正应着严阁老‘松柏长青’的吉兆。”
严党武管家方祥笑道:“林老弟,你早晨吃了蜜蜂屎后才来的寿宴吧!”
万寀笑道:“林老弟不去礼部当个唱礼的郎中,真是埋没人才了!”
众人大笑,大堂中充满着快活的空气。
严嵩却发现了端倪:“这墨.似乎用过?”
严世蕃笑道:“是,儿和庭儿、鹄儿用过。我们合写了一副百寿字作为寿礼。”
说完严世蕃和他的俩儿子严绍庭、严鹄上前,为严嵩献上了百寿字。
百寿字顾名思义,是用一百种字体写的“寿”字,不带重样的。
严嵩是书法大家,他笑道:“字写的中规中矩。难得的是我儿和我两个乖孙的一片孝心。”
众人又开始狂夸严嵩的两个孙子有出息。
天下哪个祖父不爱听别人夸自己孙子?严嵩满面红光。寿堂氛围其乐融融。
赵文华上前:“义父。孩儿给您献上一坛酒。名曰‘百花仙酒’。此酒世所罕见,古籍有载。服之可长寿。”
严嵩是何等的朝堂老江湖?他早就知道赵文华觊觎内阁阁员的椅子。
可严嵩已经打定了主意,绝不会举荐赵文华入阁。
原因很简单,严家的势力之大已经让嘉靖帝起了戒心。
如今嘉靖帝正在打压严党,这当口把自己的干儿子塞进内阁,等于去踩嘉靖帝的底线。
赵文华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花五万两银子换来的百花仙酒,严嵩甚至不愿多看一眼。
严嵩平静的说:“你有心了。严年,收起来把。”
赵文华刚要开口说几句贺寿的吉祥话,严嵩却故意打断他,转头问林十三:“你小子小嘴抹了蜜一样。我且问你,你给我准备了什么寿礼?”
林十三拍了拍手。孙越提着一个玉杆镶金鸟架上前。鸟架上站着一只鸽子。
严嵩好养鸽。当初胡宗宪想投靠他,献上的就是一只极品白羽弓尾鸽。
严嵩是懂行的,他站起身:“竟是凤翎雪隐鸽?”
白羽弓尾产自南洋。凤翎雪隐则是产自西域雪山脚下。
之前碧云替林十三准备了几样给严嵩的寿礼。林十三都不满意。
最终林十三从一个西域“捧油”那里买下了这凤翎雪隐鸽。
西域“捧油”做买卖时好宰“捧油”。正所谓捧油见捧油,一定宰个够。
林十三整整花了两千八百两银子。
林十三从孙越手中接过鸟架,把凤翎雪隐鸽呈到了严嵩面前。
严嵩伸手摩挲着鸽背:“果然是极为罕见的凤翎雪隐。好,好。哦对了,小十三,你给我献这件寿礼有什么说头没有?”
林十三夸别人献的寿礼夸出了花。夸自己的自然也得字字珠玑、口吐莲花:“凤翎雪隐不是凡鸽,乃是《千鸟经》里记载的‘九皋寿客’!”
‘诸位请看它的玉喙金睛,恰应《礼记》‘福禄寿考之相’。”
“有诗赞曰:喙衔昆仑玉,眼纳日月辉,振翅能传三山信,归巢必带五岳祥。”
“此鸟羽藏乾坤,颈生银环纹,暗合北斗延年阵。”
“尾梢缀墨青,恰似蓬莱不老松。”
“晨起绕家飞三匝,便是《周易》三阳开泰的活卦象。”
“暮归踏云衔一枝,正应《楚辞》之中‘饮兰露兮寿无极’的好谶语。”
一众严党官员目瞪口呆:林十三这厮真是个堂贴校尉出身?他娘的就算正儿八经的两榜进士,也编不出这等吉祥话。
稀有的鸽子嘛,不稀奇。但配上他这一嘴蜜糖似的话,简直把罗龙文献的太清玉都给比下去了。
严嵩听了林十三的话,高兴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线:“好,好,好。小十三的这件寿礼,真合我心意。”
“更合我心意的,是他那张巧舌如簧一般的巧嘴!”
“这真是——鸟中巧嘴属百灵,京中巧嘴属十三!”
罗龙文笑道:“三弟,旁人都说你是喜鹊成精。今日阁老给了你考语,你是百灵成精。”
严世蕃伸出了大拇指:“三弟啊,不愧是你。”
众人狂夸林十三。赵文华却分外失落。
老赵心中暗道:就那破鸽子,撑死几千两银子。我那两坛百花仙酒可花了整整五万两!这一坛子就是两万五千两!
阁老竟连看都懒得看。更别说品尝了。
这是一次团结的寿宴,胜利的寿宴,凝聚严党人心的寿宴。
裕王、徐阶、吕芳等大人物虽未到场,却都给严嵩送上了贺礼。
嘉靖帝更是赐了严嵩一顶香叶冠。
已近午时,按理说应该结束献寿礼的环节,众人入席吃寿宴。
然而严嵩却迟迟没有开席。像是在苦苦等待着一个人的寿礼。
终于,一声通传响起:“浙直总督胡宗宪派员来给阁老献寿礼!”
严嵩的老眼中顿时迸发出了狂喜:“汝贞送的寿礼?快呈上来。”
一名浙直总督府的千户入得大厅,手中拿着一个长条状的礼盒。
罗龙文猜测:“看礼盒的形状,应是书画。”
严世蕃猜测:“江南第一才子徐渭诗、书、画三绝,独步天下。他如今在胡汝贞幕中。”
“我想,应是胡汝贞让徐渭给您老写的贺寿书画。”
严嵩颔首:“快,拆开看看。”
千户打开了长条礼盒,里面竟是一柄刀!倭刀!
严党官员们大为吃惊,窃窃私语:“寿礼哪有送刀的?”
“是啊,刀剑不详之器,大不吉也!”
千户高声道:“五月初一,戚继光率浙兵新军、俞大猷率闽兵于宁海大破登陆倭寇。斩级千余。”
“此刀乃是倭寇主将西乡十六郎的佩刀。据说是百年前倭王赐西乡十六郎祖先的。”
“胡部堂说,将此刀赠予阁老,给府上马厩斩草料用。”
林十三笑道:“倭王赐刀,到了严府只配给在马厩里斩草料。妙,妙啊!”
千户又道:“胡部堂还说,若无皇上的运筹帷幄、阁老的鼎力支持,浙、闽两军岂能得此大捷?”
“愿皇上万寿无疆,阁老长命百岁,庇佑东南百姓之福泽!”
严嵩心里五味杂陈。一方面他十分欣赏胡宗宪,真心拿胡宗宪当自己的学生。
另一方面,之前他让严世蕃给胡宗宪写了一封信。信上只有区区十个字“倭寇不可不剿,不可全剿”。
这柄缴获的倭刀代表着胡宗宪的态度:在剿灭倭寇这件事上,学生不能听您的。
严世蕃看到这倭刀脸色霎变,心中暗骂:我爹真是糊涂,养了胡宗宪这条白眼狼!这厮明摆着是不想听严家的号令。
严嵩却是强颜欢笑:“好。我这几年最欣慰的一件事,就是收了胡宗宪做关门弟子。他拜我为师时,仅是一块未雕琢的璞玉。”
“如今,璞玉却已成为了东南之柱!”
“朝廷一日不可无东南,东南不可一日无胡宗宪。胡宗宪,真能臣也!”
其实,岂止是朝廷一日不可无东南?严党同样不可一日无东南。
众人又开始大拍马屁。夸赞严嵩慧眼如炬、用贤如神之类。
献寿礼结束。众人入席,觥筹交错自不必说。
寿宴一直到傍晚时分才散。
林十三回了家,碧云边帮他脱靴边问:“严阁老对你的寿礼可还满意?”
林十三笑道:“满意的很。今日我那寿礼不是头彩也是次彩。”
就在此时,张伯走了过来:“工部的赵文华赵部堂来了。”
林十三连忙吩咐碧云:“快去给我取两万五千两银票来。”(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