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看到顾明远一副本来很难受,但是又要装的自己很好的表情,就感觉有些好笑。
他们也看出来了,顾明远就是那种死要面子的人。
他表面客客气气,但是实际上处处都在竞争,暗中想着较劲。
而且这个人还很装,不管是什么时候都要保持自己的姿态。
对方言的成就心怀嫉妒,试图通过贬低他人抬高自己,但缺乏真才实学支撑,只能依赖话术拉踩。
刚才因权限问题被当众“打脸”,现在的表现反衬其虚荣心强,且缺乏实际能力。
之前李正吉就评论过这个人,“坏的太低级,一眼就看穿。”
现在大家对这种感觉更加深刻了。
只是这种人真的认为自己能够成为方言的对手,那他也是真的想多了。
他根本就和方言不是一个级别,能够在这里对着方言阴阳怪气,完全是因为学校给了他这个平台,要不然他这种人,大概率是没机会在方言面前大放厥词的。
刚才的陈科冀某种程度上也让他认识到了这件事儿。
但是他能不能自己意识到,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看到他脖子上青筋都鼓了起来,太阳穴一突一突的跳,很显然他这会儿的心情是没办法意识到这种事儿的。
估计这会儿想的更多的,还是刚才让他丢脸的一幕。
这会儿正在脑子里无限循环。
“大夫?能看病吗?”这时候一个人打破了现场的气氛。
让众人将目光都投向了门口。
方言也把那本书收了起来。
现在他也懒得理会一旁的顾明远了,今天来这里的重要目的是为了学习陈科冀治病的。
门口的是个五十出头的和中年人。
他身上还穿着首钢的工作服。
陈科冀对着他说道:
“能啊!你挂号了吗?”
男人走了进来,拿出兜里的单子:
“挂号了,您瞧,是这里吧?”
陈科冀一瞧,点点头:
“嗯,对,是这里。”
说罢对着他指了指椅子:
“您请坐吧。”
对方说道:
“不是我,是我老婆。”
“哦?”陈科冀朝着他后面看去,没有看到门口有其他人。
男人转头就跑出门,对着过道里说道:
“进来吧。”
很快一个同样五十出头,穿着首钢工作服的妇女走了进来。
这种不在自己单位看病跑过来挂号看病的人,十有八九是因为自己身上的病比较重,在原单位看不好才会跑到这里来的。
妇女一进门方言就和其他人一样,开始仔细观察起她来。
一般到陈科冀这里治病的人,大部分人是心脑血管病,或者是老年疾病。
方言发现眼前的这个女的嘴唇有些发黑。
眼袋有些水肿,大概率这是心脏或者是肺部方面的问题。
中年妇女一进来就先对着站在陈科冀身后的众人打量了一眼。
看到都是年轻小伙,她一时间还有些紧张。
陈科冀对着妇女说道:
“他们是我这里见习的大学生,你别管他们的。”
“直接说是哪里不舒服吧。”
听到陈科冀的话,妇女回过神来,坐下后对着陈科冀说道:
“心脏不舒服,都到你们医院看了好几次了。”
听到还是在医院看过病的人,陈科冀问道:
“谁看的?不是我吧?”
中年妇女说道:
“一个女的,四十多岁的。”
陈科冀像是想起了谁,他没有说人家的名字,而是问道:
“之前治疗效果不行吗?”
中年妇女说道:
“不行,我心疼好多年了,治疗过后只能好一阵,病根一直都在。”
“两年前的时候大痛过一次,然后就住院治疗了好几个月。”
“最近这段时间我感觉又和两年前要发作大痛的时候差不多了,心痛的频率更高了,去查了血压结果又说是正常的……对了那个怎么说来着?”
说到后面她转头看向自己的丈夫。
后者立马掏出个本子,然后在里面翻了几下,找到记下来的数据说道:
“哦……110/70mmHg!”
陈科冀点点头问道:
“你今年多大了?”
“五十。”中年妇女回应道。
这时候顾明远对着身边人小声说道:
“正常女性46-50岁,收缩压和舒张压应该在128/79mmHg左右,她这个有点低……”
听到这话,其他人都看向他。
就连中年妇女都一脸诧异的看了过去。
和顾明远一起的同学问道:
“顾哥连这个都知道?”
顾明远得意的说道:
“那是,我来之前可是做过功课的!”
这时候方言有些绷不住,直接“噗嗤”一声笑了。
就在顾明远有些气愤想要质问方言笑什么的时候,陈科冀也转过头来,有些不满的说道:
“这位同学,你要是不懂,就不要在这里乱说!”
“她这个完全符合正常血压标准,属于理想范围。”
“而且我们中医,也不看这个东西,望闻问切你没听过?”
“我不知道你是做了个什么功课,但是我劝你下次别做了。”
“……”顾明远顿时整张脸都红了。
他今天来之前,就想到优先查询了关于心血管方面的资料。
以便于能够在陈科冀面前留下一个好印象。
结果现在陈科冀告诉他,他看的东西完全不对,而且甚至根本就没必要看。
现在搞的他就很蛋疼。
现在医院不都是中西医结合吗?
看西医的检查报告,现在好多医院的中医都要学习。
他不过就是提前预判了一下要遇到的检查报告,然后准备在人前装一波。
结果没有装到,反倒是被方言嘲笑,被陈科冀讽刺了一番。
“我就说嘛,吓我一跳。”这时候病人也回过神来,对着顾明远投去一个不满的眼神。
本来生病就烦,你这个大学生还在这里捣乱。
真是没事儿找事儿。
还好两口子都是工人,又穿着工作服,考虑到单位影响没有多说什么。
但凡是换成个暴脾气,或者今天没穿工作服,少说也得骂他两句脏话。
“行了,别管他,您继续说。”陈科冀对着患者说道。
患者一怔,问道:
“说什么地方了?”
陈科冀说道:
“说了血压了……您直接说现在有什么症状吧。”
患者反应过来,说道:
“哦,是这样,我发病的时候症状主要是头晕,感觉呼吸短促,胸口发闷,心里烦躁。”
“一般发病时间大概在一个小时左右,最近严重一些时间稍微会长一点,而且人没有力气不能起床,只能躺着。”
陈科冀一边点头一边写医案,然后问道:
“吃饭,睡觉,大小便呢?”
患者歪着头想了想:
“吃饭、睡觉还有大小便的情况……应该还算正常。”
陈科冀记录下来,又问道:
“现在还有月经吗?”
“一年前停了。”患者回应到。
陈科冀点点头。
记录下来后,对着患者说道:
“舌头伸出来我看看。”
患者按照他说的伸出舌头,所有人都看到她舌头颜色深红。
接着陈科冀对着患者指了指手:
“手都拿到桌子上,我把个脉。”
患者问道:
“两只手?”
“对。”陈科冀点点头。
周围的人都有些诧异,这是要双手开弓?
他们好些人都看傻了。
只有方言稍微好点,毕竟他是网络时代过来的,又熟读各种古籍,还是知道这一手的。
明代御医《万病回春》作者的龚廷贤,就独创了一门双手切脉的手法,他能通过双手把脉检测心脑血管疾病。
曾用此法发现某官员左寸沉细、右尺洪大,确诊心阳虚衰合并相火妄动,处以交泰丸加减治愈。
他的后代也会他这一手,方言还见过他后人,叫做龚洪海,中医研究院博士,国医大师翁维良的学生(注意是学生不是徒弟)。
其双手把脉可根据患者左手与右手脉象的微妙变化即“阴阳脉”做出比较鉴别,从而得出更精确的诊断结果,并对疾病的发展预后做出准确判断。
那还是方言第一次见到真人双手号脉。
另外相传民国时期的名医张简斋,也可以双手诊脉,不过他是同时给两个病人搭脉,且从不自己写医案,都是口述处方,医案也由人代记,从无差错。
1935年为汪精卫会诊时,左手诊汪,右手诊其秘书,当场指出秘书右关濡滑提示胃癌先兆,后经西医确诊。
传统单手续脉需3-5分钟/人,双手诊脉可压缩至 1.5-2分钟,张简斋日门诊量达 300人次,创民国医界纪录。
今天没想到在陈科冀生身上还能看到这一手。
双手诊脉的难度对于大多数人其实还是很大的,需要同时处理双侧脉象信息流,合格掌握的中医师根本没有几个。
方言还是学生的那会儿,就专门询问过周围的老师和同学,反正没听到过类似的中医师,老师还叮嘱方言,不要想这些花里胡哨的。
因为对于一个普通的中医师,这学习成本实在太高了。
其实这双手诊脉也绝非炫技,用方言的观点来看,这是中医整体观与辨证实质的极致体现。
“我怎么就没想到,还能双手诊脉呢?”
“这样的话效率提高很多啊!”
就在这时候,顾明远装逼的声音又响了起来。
在场的其他人,除了背对他的陈科冀,都纷纷看向他。
顾明远很享受成为人群核心的感觉,他说道:
“我回去就练习练习,争取早点加入到切脉的手法里。”
“我认为,应该把这个技术推广起来。”
众人无语:“……”
哥们儿你真是好装啊!
刚才血压都在乱说,这会儿又开始要学陈科冀双手切脉了。
你十几分不装逼,浑身难受?
“要看就好好看,不要说话!”陈科冀明显有些受不了这个家伙了。
自己刚才还在聚精会神的算脉数,这个顾明远一开口就把他思路断了。
方言摇了摇头,对着身边其他人打了个眼色,示意他们看都别看这小子,顾明远你越搭理他,他就越来劲,整个就是一表演性人格。
其他人都心领神会,目光落在陈科冀身上不再朝着顾明远看一眼。
顾明远装逼不成,又被陈科冀打断,虽然心里有些不爽,但是刚才被众人注视的感觉还是让他成功的感觉到了一丝畅快。
笑着朝着方言那边看去,想要给个挑衅的眼神,结果发现方言和身边的四个人都没看他。
又过了一会儿,陈科冀的诊断完毕,然后就开始写起了医案来。
患者症见头晕,气短,胸闷,心烦,不能起床只能睡卧,食欲、睡眠及二便尚属正常。一年前断经,舌质红绛,脉细弱。
辨证为:发病多年,气血双亏,心主血脉,阴血不足,肝失所养,故头晕、心烦、疲极多卧,因疏泄失司,气机不畅,故胸闷时发心痛。又因阴虚火旺,故舌质红绛。
方言看到他的辨证,基本上和自己的脑子里差不多。
治疗方法,方言如果来治病的话,会养心柔肝,交通心肾。
养心柔肝是修复心肝失养的核心病机。
交通心肾是改善阴虚火旺的体质基础。
这时候陈科冀写完后,他顿了顿,然后又提行写道:
治疗方案,养心和肝,调理气血。
方言看到这里,发现陈科冀没有选择交通心肾,而是换成了调理气血。
其实也行,通过气血调理重新建立阴阳平衡,也是办法。
核心病机这块儿,他们的治疗想法是一样的。
然后就是看怎么开方了。
之间陈科冀接着拿出一张处方单,垫好复写纸后,开始在上面唰唰唰的写了起来。
好家伙,他写的非常快。
那行书写的非常潦草。
方言饶是见过不少潦草的字,也惊叹于他这潦草程度。
怎么形容这个潦草程度呢?
那一圈圈的环和线条,就像是海盗的藏宝图似的,生怕谁看明白里面的内容一样。
方言也就面前能够看个大概,靠猜测推断出一些看不懂的药。
大概能看出,应该是有化栽养心汤、瓜蒌薤白汤、四逆散、生脉散诸方,加用三七、丹参、琥珀,活血化瘀、养心安神。
当然了这个还需要向陈科冀求证才能知道对不对。
至于其他人就更是直接看傻眼了。
就完全看不懂。
只看一堆线条在处方单上飞舞。
“你们拿着单子去找药房里的孙师傅,他会给你们把药捡好。”陈科冀把处方单撕下来,然后递给了对方,复写纸那份的印在他的医案笔记上。
患者接过他的单子后,看了一眼上面的“鬼画符”,要不是陈科冀说要去药房,他们都要以为让拿回去烧了兑水喝了。
“就只有孙师傅看得懂,你们找他就对了。”陈科冀对着患者和其丈夫确认道。
这下俩人才不得不相信了,对着陈科冀告别,然后离开了这里。
等到人走了之后,陈科冀打开自己的茶缸盖子,喝了口茶水。
然后转过头来对着众人说道:
“刚才看明白了吧?”
众人一脸懵逼的看着他,你刚才故意写成那样,还问我们看懂没有?
“忘掉我刚才的方子,我也知道你们看不懂,就按照我刚才辨证的逻辑,你们自己根据里面的内容写个方子出来给我。”
“我看看你们到底会怎么开药。”
“来吧,一人一张处方单子,自己拿去写,这是我这里专有的课堂作业。”
说完他撕下处方单递给众人。
等到众人拿过后,都分别分成两个圈子,开始开起了药方。
这时候陈科冀还说道:
“不要抄别人的,也不要问别人的,自己怎么想的就这么开。”
方言写的很快,因为他早就有想法了,这会儿直接写出来就行了,其他人就稍微慢了点。
张延昌和杨景翔紧随其后,他们是跟着方言治疗过这类似的病症的,心里也有数,回忆一下就能想起个七七八八,虽然不是完全准确,但是思路上肯定能对得上,而且这都辩证清楚了,其实难度还是比较小的。
不过就是要揣摩一下陈科冀到底想怎么样。
“陈主任,我写完了。”这时候,谁都没想到,顾明远第一个站了出来。
直接晃了晃自己手里的东西。
然后一脸得意的看着方言。
他身边的人还没写完,他就第一个交卷了。
方言没理会这家伙,继续等着其他人。
现在又不是比赛谁开药方快,学习就要有个学习的态度,他就喜欢在这些无关紧要的地方搞竞争。
方言也不知道他到底是在什么环境长大的,好像是不赢就要死似的。
这时候陈科冀走了过去,拿过顾明远的方子看了一眼,赞叹到:
“八味药,你这方子挺狠啊!”
顾明远笑了,总算是夸自己了。
“方言你写完了没?”谁知道这会儿陈科冀直接转身就朝着方言走了过去。
方言拿出自己的方子,说道:
“写完了。”
陈科冀来到方言面前,看到了一眼方子。
上面写的很详细。
益气养阴通络方
组成:
西洋参9g另煎兑服(气阴双补,改善心肌代谢)
麦冬12g(滋阴润燥,清虚火)
五味子6g(宁心安神,收敛固脱)
丹参15g(活血通络,改善微循环)
赤芍9g(凉血散瘀,抗血小板聚集)
郁金9g(疏肝解郁,行气止痛)
炒酸枣仁30g(养肝宁心,改善睡眠)
生龙骨30g先煎(潜阳安神,平肝熄风)
炙甘草6g(调和诸药,缓急止痛)
配伍逻辑:
西洋参搭配麦冬和五味子组成改良生脉散,针对气阴两虚核心病机。
丹参和赤芍形成活血化瘀对药,改善舌质红绛的血瘀状态。
生龙骨重镇潜阳,制约阴虚火旺导致的虚阳上浮。
“挺好!”陈科冀看完就两个字。
然后其他人陆陆续续的也写好了。
陈科冀一个个把开出来的方子拿到手。
然后统一铺开在了桌子上。
接着开始说道:
“其实大部分人开的都还还行,最好的要数方言,他配伍逻辑很明确,各方面的用药细节也照顾到了,理、法、方、药思路完整,处方里该标注的也标注出来了。”
说完还将方言的药方展示了出来,让所有人都看了下。
众人发现方言这药方写的简直就是教科书类型的,里面讲的清清楚楚,该备注的地方全都备注了。
就连不服气的顾明远也说不出任何不对劲来。
只能是感觉这也和自己的思路差不多嘛,有什么好拽的?
下次自己也写详细点。
然后陈科冀说道:
“此外其他同学的各方面也都还可以,只是有些地方不没有注意搭配。”
就在这时候,处处都要和方言比的顾明远有些绷不住了,问道:
“陈主任,我的呢?您不是说我那个挺狠吗?”
“你?”陈科冀挑眉看向他。
问道:
“你确定我要说你的?”
顿时顾明远有点不好的预感。
啥意思?
自己出错了?
他和方言的几味药还是一样的,这能错什么地方去?
虽然心里有点发虚,但是他性格就是这样,依旧硬着头皮,点点头说道:
“我是来向您学习的,能够受到您的点评,那是我的荣幸。”
听到这这话,陈科冀说道:
“好吧!那我就说说你的方子。”
“你这个方子确实挺狠,党参12g、麦冬10g、五味子6g、丹参15g、赤芍9g、当归12g、茯苓15g、炙甘草6g。”
说完看了一眼周围众人。
其他人听到后都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来。
陈科冀说道:
“这个方子在我看来,有三个错误的地方。”
他伸出手指说道:
“第一错:党参补气却升温,患者阴虚火旺,这等于给烧红的铁块吹氧。”
“第二错:当归号称'血中气药',但舌红绛者用当归,如同给失眠者灌浓茶。”
“第三错:茯苓利水却不护阴,患者绝经后本已'天癸竭',你这是要抽干最后一滴津液?”
说完,他毫不客气的点评道:
“你这方子就像给干裂的土地浇开水,看着热气腾腾,实则越治越糟!”
“如果按你的来,三剂后患者口干加重,夜间出现潮热盗汗。”
“你就是知药不知证,缺乏临床火候,开的药方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PS:6000字基本章更新完毕。
接下来还有哟。(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