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三章 汉人胡风甚重啊!

    并州郡县惊愕之际,同样受到影响的就是塞外鲜卑部落。

    当初步度根投靠袁本初,便想借袁氏的势力压制轲比能,让他能像祖父檀石槐一样,重新统一鲜卑。

    主动与袁军交易马匹,以求购得射程更远的长箭大弓。

    他还想联合并州匈奴、三郡乌桓,一齐攻灭中部的轲比能,再融合其部落牧民,好占据更多水草肥美的草场。

    结果还没来得及动手,雄踞北方的袁氏就已经被刘氏以摧枯拉朽之势,彻底给干没了。

    与鲜卑接壤的数千里土地,也换了一个新邻居,而且这邻居一点也不好惹。

    不仅在兖州让他帐下骑兵吃尽苦头,如今其势力扩到长城附近,更不时遣汉军斥候,跑进草原探看鲜卑放牧动向。

    汉骑手持轻弩,背挂环首刀,从远距离射杀鲜卑斥候打完就走,一骑双马跑得又快,不过一会儿十数人就消失在了天边。

    偷袭扰乱的次数多了,鲜卑牧民大怒,直接上千人翻身上马,同样带两匹马轮流替换,携带大弓前去追击。

    没料到这一追,追到了汉军骑兵的埋伏处,三马一骑的数百名汉军,策马径直汹涌而来,以疾速冲杀过来,把追赶的鲜卑人打蒙了。

    用马不披甲,人披甲的迅猛之势,直接贯穿鲜卑松散的阵形,中间的汉军更是追着鲜卑部落的贵族方向,一路猛打追着不放。

    鲜卑牧民连调整的时间都没有,瞬间土崩瓦解,然后开始溃逃。

    而数百汉军立马分成二十余人的小队,以锥形继续追杀,用黏字战法,只要黏到了对方,就要把这部落打垮为止。

    以最强的机动速度,不给对方拉出间隙调整的时间。

    看似以少打多,实际是以多打少,从三个方向进行掩杀,使对方疲于奔命,任何降下速度想要调整战法的牧民,皆被汉军从数面杀穿,这样一来,人多也只能逃跑。

    后面有些部落学聪明了,也开始引诱汉军斥候,奈何汉人甲胄、弓弩都胜过鲜卑,马匹也是良马,还用胡人水草放牧,有优势则战,无优势则撤离。

    左边的部落偷袭完,你以为汉军会偷袭右边的部落,结果他到了草原,立刻折返再度前往左边,用这种恶心的打法,打得许多已划分好区域放牧的鲜卑部落皆是苦不堪言。

    等到临近并、幽的鲜卑部落遭到了汉人的反袭扰的讯息传到步度根的牙帐,让他忍不住地吃惊。

    来的到底是汉军,还是胡人的军队,怎么胡风这么重?中原引以为豪的车阵战法,怎就不用了?

    而且全是小规模的冲突,汉军从来没同时出动上千骑兵。

    即便如此,也把靠近汉土的鲜卑部落打得大有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之感,都不敢再靠近放牧了。

    步度根立刻派人前去打探消息,才得知汉家重整了幽州突骑,将袁氏的幽州降卒与白马义从,合编成了骑兵,还由新任乌桓校尉阎柔接纳了在草原放牧活不下去的鲜卑与乌桓人。

    用大量缴获袁氏的马匹,组成了近七千人马的突骑,分散活跃在并、幽各郡,跟他们抢夺水草放牧。

    不仅是他遭受到袭击,连轲比能部落也是如此。

    这些幽州突骑完全舍弃了步军与战车,还吸纳了汉、胡优点,无论马战与步战,骑射和肉搏,都是非常强悍。

    更要命是对方重申了军纪,不但汉人军纪强,连骑兵里的胡人,也能严格遵守军令,不畏劳苦与战死,就算鲜卑人数众多,汉军中的胡人也敢主动出击。

    数年下来,汉人变得不像汉人,胡人变得不像胡人,汉军还以战养战,反过来和他们争夺水草放牧马匹。

    如今听说汉家天子还要来并州,步度根哪还能坐得住,刘备摆明了是冲着他来的,早就听闻刘玄德极爱胡酋头颅,喜欢以此充功绩,匈奴於扶罗的头骨还被做成了酒杯,才把呼厨泉吓得不战而降。

    这一次莫非,刘备又盯上了檀石槐之孙的人头么?

    鲜卑可汗的牙帐内,有着黑黄肤色,粗卷浓密胡须模样的步度根,不觉盘算着汉家天子的想法。

    他平时沉默寡言,不喜声张,却能给人一种难以揣度的威严,行事作风又冷酷。

    使鲜卑老贵族见到他,也会失神惊呼其与檀石槐极似。

    “可汗,汉人屡屡侵犯草原,此刻汉人天子更兴师动众而来,只怕名为巡视并州,实则为了突袭鲜卑啊!”

    牙帐之中,一名体态肥硕的鲜卑大人,放下马奶酒,神色焦虑说道。

    匈奴和鲜卑的称呼不同,“可汗”源出于鲜卑部落,且意为君长,是鲜卑人对贵族的尊称,后来逐渐成为部落最高首领的专有称呼,意如匈奴“大单于”。

    “可汗,汉人利用我们与轲比能之间的矛盾,一边挑拨鲜卑各部落,一边夺水草丰盛之地,恐早有伐我之心,不如派人联合匈奴,两家各出三万控弦之士攻并州,以此震慑汉人?”

    鲜卑大人话音落下,就有人出言打岔,反驳道:“可汗不可,幽州突骑游走在塞外,熟悉长城以北的数百里草原,我军攻打县城不利,欲要撤回草原之时,幽州突骑绕到身后掩杀而来,岂不有大败之危?”

    “再者轲比能对我们虎视眈眈多年,听闻我军大败,极有可能趁机夺取部落牧民,届时进不能进,退无可退,我军必遭倾覆。”

    说话的是汉人模样,留有山羊胡须的文士,此前被袁绍派遣到鲜卑来监视步度根。

    因此人对幽、并二州了解甚多,袁绍身故没多久,便遭步度根直接羁留在鲜卑,不允许其返回汉土,强令对方在鲜卑娶妻生子,又留下数名守卫名为保护,实为监控。

    时间一长,山羊胡须的文士也渐渐熄灭了回去的心思。

    当然这也跟他听说,在冀州的宗族被刘备剿灭殆尽,有很大的原因。

    心底既怨恨投降的袁氏,也愤恨在冀州度田的刘玄德,只要能给刘氏找不痛快,为胡人效力又如何?何况子嗣还能延续下去。(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不错,请把《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