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中,贞观殿。
李承乾站在巨大的松漠道地图之前,神色凝重。
一身银白色雀纹长袍、男装打扮的武媚娘,从东上殿走入,手里捧着数本厚重书籍来到了一侧。
李承乾看着地图上的广阔的草原和丘陵,侧身问道:“媚娘,你说为什么,契丹人为何会突然起兵反唐呢,是不是高句丽的事情,让他们感到唇亡齿寒了?”
高句丽,百济和新罗,说到底都是大唐属国,虽然李承乾用了种种手段,但还是难以掩盖大唐吞并属国的事实。
所以,其他国家看到这些难免有些担忧也是难免的。
“陛下还是在想契丹人为什么会被吐蕃人说动的事情吗?”武媚娘走过来看了地图一眼,想了想,她开口说道:“臣妾以为,其实没有那么复杂,或许仅仅是因为这些年陛下移民辽东,河北府兵同样被迁移到了大半有关吧?”
“你是说河北空虚,所以契丹人看到了这个机会,就不顾一切的动手了?”李承乾有些难以置信的看向武媚娘。
武媚娘平静的耸耸肩,说道:“大体应该是这个原因,而且陛下没有觉得吗,若是契丹人在秋后动手,或许他们能得到的更多,但现在动手,臣妾以为更多的是受到了大贺窟哥之死的影响……若是大贺窟哥秋后病死,就是另一回事了。”
李承乾恍然的点头,道:“的确,在吐蕃人的算计当中,契丹人是秋后动手才更符合他们的利益,但可惜,大贺窟哥的死,让一切发生了意外,大贺阿卜固担心消息泄露,所以提前起兵。”
武媚娘微微福身道:“虽然贼辈狡诈,但陛下安排极为妥当,阿史那·忠是突厥人,对草原地形熟悉,还有营州的张延师,和右金吾卫将军,魏州刺史房遗直居后监督,控制全局,更是神来之笔。”
房遗直是房遗爱的嫡长子,虽然为人木讷了些,但是他的能力,却是实实在在的继承了房玄龄。
有他出面,这里面可能会出现的任何意外,都会被提前发现,然后快速解决。
这才是李承乾对战场胜负真正的保证。
“若不是薛仁贵和苏定方,李德謇朕都要用在吐蕃身上,不然何至于在契丹之事上如此苦心。”李承乾摇摇头,道:“有件事媚娘看的不错,朕让丘神勣去契丹,就是杀人去的。”
“陛下!”武媚娘轻轻低头,她之前刻意略过丘神勣,本身就是对杀戮成性的丘神勣下意识的忌惮。
“若是以往,契丹单独反叛,朕或许还会给契丹一些体面,但是现在不行,大唐接下来数年的重心都在吐蕃,朕不想让其他任何方面,分走大唐的重心。”李承乾眼神冷峻,道:“谁都不行。”
“是!”武媚娘微微福身。
李承乾笑笑,神色平和的说道:“媚娘的目光敏锐,甚至有些朕都没有看到的地方,你看到了,着实不错。”
“谢陛下!”武媚娘微微低头,不知道为什么,皇帝的神色明显赞许,可武媚娘却总感到有些怪异。
就在这个时候,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殿外而来。
徐安面色凝重地出现在殿前,对着李承乾拱手道:“陛下,长安奏报,在兰州发现有商队运送铁器至吐蕃。”
李承乾疑惑的侧身,问道:“此事照律处置了便是,何至于报到朕这里?”
徐安躬身,说道:“陛下,是徐婕妤家里的商队。”
“哦!”李承乾淡淡的应了一声,然后走到了御榻之上坐下,抬头道:“确认吗?”
“确认!”徐安拱手,说道:“徐家商队已经有三次将超量铁器走私到了吐蕃,这还是刚查到的,其他更深入的还在深查。”
“徐家啊!”李承乾轻叹一声,侧身看向武媚娘,问道:“媚娘,你觉得他们是被贪婪蒙住了眼睛,还是被陷害利用的?”
武媚娘呼吸微微停顿,但还是躬身说道:“妾身以为,徐家应该是被利用的。”
“哦!”李承乾惊讶的抬头。
武媚娘想了想,说道:“臣妾虽然不通外事,但也知道,徐家出身湖州,湖州商队应该走安东才对,怎么去了吐蕃,而且这一路上太远,徐家应该没有能力打通这条商路才对,所以徐家应该是被冤枉的。”
“媚娘真的令朕刮目相看啊!”李承乾实在没有想到,武媚娘竟然在为徐家求情。
以李承乾对武媚娘的了解,武媚娘恨不得直接让徐慧和徐艺姐妹,完全消失在宫中才对。
不过……
现在的情况,徐家终究是出错了。
徐慧和徐艺姐妹在宫中的地位不可能再有任何的提升。
这样将来杨宓成为德妃的时候,武媚娘就可以借用杨宓的宫中力量,来打压徐慧和徐艺姐妹。
小心翼翼,就直指核心,这才是武媚娘。
所有人都看错了她。
武媚娘从来就没有要和徐慧,在李承乾眼皮子底下,斗得你死我活的打算。
李承乾一时间感到有些好笑,骆宾王看待武媚娘和徐慧之间的仇恨,都是从当年贞观朝时的局面来看待的,然而现在不同了,现在是李承乾在做皇帝。
尤其如今是大唐在和吐蕃开战的关键时刻,李承乾根本不会让这件事情扩大化。
谁扩大,谁倒霉。
武媚娘看到了这一点,而骆宾王仅仅是靠自己顶级的才智在猜,只有李承乾才是掌握一切的人。
李承乾侧过身,看向徐安,说道:“传旨下去,让戴至德前往兰州,亲自查查,另外,此事涉及到的徐家众人,从今日起,开始闭门自守,不得随意对外联络。”
“喏!”徐安躬身,然后立刻转身而去。
李承乾看向武媚娘道:“媚娘,你回去吧,一会该有人来了。”
“是!”武媚娘小心的福身,然后退出了贞观殿。
……
贞观殿前,李承乾目光越过乾元殿,看向整个洛阳城,然后扬起手里的奏本,说道:“兰州急报,武家被查获走私铁器到吐蕃,朕已经让兰州方面全面去查,究竟是只有武家和徐家两家,还是说有更多的世家参与到对吐蕃的走私事中。”
长孙无忌和于志宁,还有孙伏伽三人站在李承乾身后,相互对视一眼。
最后,长孙无忌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臣觉得有些不对劲,这里面似乎有人要挑起冲突。”
没有人是笨蛋,好好的,什么时候早不发生这种事情,偏偏现在这个时候发生。
长孙无忌是怎样的老狐狸,他迅速的就捕捉到了异样的味道。
“查吧。”李承乾轻叹一声,说道:“传旨下去,让武家涉足此事中的人,从现在开始闭门自守,另外,让柳奭也去兰州,所有的案子,一律以实据为主,查实一个人处理一个人,只要没有任何证据,就不做惩罚,朕这里不做株连。”
“臣等领旨!”长孙无忌等人齐齐躬身。
李承乾站在殿前,目光越过洛阳城,看向洛阳城东,洛河上游。
似乎都看到一丝波光粼粼。
……
水下的倒影中,一艘乌篷船停在水中央。
水面之上,骆宾王已经戴着斗笠,似乎在遮挡头顶的烈日。
快舟从远处而来,最后黑衣男子将一封密信交到了骆宾王的手里。
骆宾王看了一眼密信,眯着眼睛说道:“不下狱,仅仅是闭门自守,李承乾啊,你果然有先帝的风采。”
现在,走私铁器到吐蕃,在眼下大唐和吐蕃的战火眼看着就要燃起的关键时刻,绝对不是小事。
但他依旧能够冷静的处置,这份气量绝非一般人能有的。
闭门自守,能够最大程度的避免混乱,避免相互弹劾,斗争升级。
同时引而不发,将事情最终的处置权限,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里。
这就是皇帝的帝王权术。
黑衣男子有些拱手道:“郎君,这会不会是皇帝的一个局?”
“不会。”骆宾王摇摇头,说道:“他如果要布局就应该将人下狱才对,这样才能做的更真一些,现在其实是他在用力的维持平衡,只要事情没有更多的真凭实据被查出来,那么事情他就可以无限期的拖延。”
稍微停顿,骆宾王冷笑,说道:“也不需要无限期拖延,他只需要拖延到将来吐蕃动手就足够了。”
“可惜宫中没有消息。”黑衣男子有些愧疚的拱手。
“不用自责,皇帝的后宫不是那么好容易窥伺的。”骆宾王摇摇头,说道:“而且皇帝后宫也不可能出事,武媚娘和徐慧,说到底不过是先帝的嫔妃罢了,甚至徐慧早已经不是先帝的嫔妃了,所以就算是将两人囚禁起来,外人也不会知道。”
黑衣男子缓缓点头,然后对着骆宾王拱手道:“郎君,那么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投封信。”骆宾王抬头,说道:“新任监察御史狄仁杰,从调回朝中开始,已经弹劾了十几名朝中官员,而且都有实据,胆大包天啊,如此,就让他替我们探探水吧。”
“喏!”黑衣男子躬身,然后就要转身离开。
“等一下。”骆宾王抬手,说道:“日后不要来这里了,我要走了。”
“郎君要离开洛阳吗?”黑衣男子有些诧异。
“不错!”骆宾王点点头,说道:“李治的事情,马上就要传到长安了,再不走,恐怕就走不了了。”
“是!”黑衣男子拱手,然后问道:“那么属下呢?”
骆宾王从袖子里面掏出一封信,说道:“你也离开洛阳吗,南下去荆州,等到李治出现在逻些的消息传到你的耳中的时候,你就将这封信,秘密送到褚遂良的手里。”
“是!”黑衣男子眉头一挑,神色认真的拱手。
“记住,若是你没有收到这个消息,就什么都别做。”骆宾王轻叹一声,说道:“那么就意味着吐蕃人在高原的战事彻底失败了,一切就都没用了。”
骆宾王神色凝重。
这一次他做了这么多的布局,实际上的目的只有一个,吐蕃人能够将大唐从高原上赶下来,之后大唐凶猛的反扑,这样,他才会被吐蕃人更加的需要。
可是一旦吐蕃人从一开始就没有能将大唐从高原上赶下来,那之后的一切就不好说了。
不一定就是他们被皇帝算计了,而是在东西吐谷浑的某个环节出了问题。
毕竟他们对于东西吐谷浑大唐实力的了解来自于吐谷浑人,若是大唐有什么他们所不知道的隐秘布置,那才是要命的。
“是!”黑衣男子拱手,然后说道:“属下告退。”
骆宾王轻轻摆手,看着远去的快舟,骆宾王轻叹一声。
没有人能够保证计划一定能完成,就必须契丹人的突然动手。
骆宾王知道吐蕃人不仅联系了回纥人,联系了契丹人,联系了奚族,相约秋后动手,但他也没有想到契丹人竟然提前动手了。
这下子,奚族和回纥人,就更不可能动手了。
走了,他也该走了。
他如果不走,一旦李治消失的事情传到洛阳,那个时候,皇帝说不好会发疯了。
还好,他还有最后一手。
……
六月十五,乾元殿中。
李承乾坐在御榻上,看向群臣道:“如今马上就要秋收,各地方刺史县令,务必抓紧此事,不得延误。”
“臣等领旨。”群臣齐齐拱手。
李承乾微微抬手,看向一侧。
内侍省典仪向前一步,高声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陛下,臣监察御史狄仁杰有奏。”狄仁杰从群臣后列走了出来,站在殿中拱手道:“陛下,臣前日接人投书,言说徐氏走私铁器之利,有分得萧氏,还有张氏等族,武氏走私铁器之利,有分得窦氏和苏氏诸族之事。”
殿中一瞬间静谧了起来,所有人都惊讶的看向狄仁杰,满眼难以置信。
这种事情,狄仁杰竟然真的直接翻了出来。
李承乾抬头,问道:“此事可有查实?”
狄仁杰拱手,道:“臣查过,徐氏商路,每月都有固定分红给到萧氏张氏等族,武氏商路,每月都有固定分红给窦氏和苏氏等族,若是按照朝制,当以严查。”
李承乾听到了狄仁杰话语当中一丝不一样的味道,问道:“若是,何意?”
“回陛下!”狄仁杰拱手,说道:“臣才能询问过其中分红比列一如往常,没有多少增减,所以臣断定,萧氏,张氏,还有窦氏和苏氏,对此中之事并无所知,但按唐律,相关诸人有失察之罪。”
李承乾轻轻笑了,满意的点头道:“狄卿敏锐,朕心甚慰,先这样吧,相关诸人,一律暂不做处置,全部闭门自首,等待兰州之事彻底查清之后,再按照实据依律处置。”
“臣领旨!”狄仁杰拱手,然后又从袖子里面取出两封信,抬头道:“陛下,这是臣所收到了两份举告信……此中之事,便连兰州方面都未曾察查清楚,可是却有人将其中详情牵连了出来了,臣以为有人要搅乱朝局,以为吐蕃谋利,请陛下严查。”
“为吐蕃谋利。”李承乾朝着一侧的张阿难摆摆手,然后又看向满殿群臣道:“大唐与吐蕃开战,诸事总是与东西突厥,高句丽不同,舅舅,你觉得这其中是因为如何?”
长孙无忌从群臣中站了出来,拱手道:“陛下,早在贞观八年时,松赞便派遣禄东赞率众前来大唐求情,其人居长安久矣,先帝曾许其与国子监读书半年,等候贞观十三年,其人再来时,谈吐已经大有长进,同时整个吐蕃行事都有所变化。”
“他们在学我们啊!”李承乾轻叹一声,看了眼张阿难从狄仁杰手里接过,又放在桌上的奏本,平静说道:“孙子兵法,朕看他们已经学过许多,而且在吐蕃传扬了开来。”
“是!”长孙无忌认真拱手。
“传旨,许天下举告吐蕃细作,有查实者,举告人可授从九品上散官文林郎。”李承乾抬手,说道:“让天下人去搜寻吐蕃细作的踪影,朕要他们寸步难行。”
“臣领旨。”长孙无忌凛然拱手。
李承乾看向狄仁杰,手按在密信上,开口道:“狄卿,这里面的蹊跷是你找出来的,那么就由你顺着这条线查下去吧,朕授你特权,大理寺,刑部,还有洛州府,全部予以配合!”
“臣等领旨。”相关众人全部站了出来,拱手领命。
“好了,退朝吧。”李承乾松了口气,刚要站起,这个时候,急促的脚步声从殿外传来。
殿中群臣的脸色不由得微微一变。
发生了什么事情。
如今是皇帝大朝之时,按照朝制,非要大事不可相扰,所以一旦有事,必然是大事。
李承乾已经重新在御榻上坐了下来,脸色在这一刻冰冷的可怕。
一名风尘仆仆的千牛卫从殿外而入,然后进入殿中,单膝跪倒叩首道:“臣左千牛卫备身张俭,参见陛下!”
冕旒之下,李承乾淡漠的开口,问道:“何事?”
“回陛下。”张俭躬身,说道:“回陛下,黔州急报,有人突袭了庶人李治居所,然后劫走了庶人李治。”
“你说什么?”长孙无忌忍不住的站了出来,脸色一瞬间阴沉的可怕。
“有敌百人杀入黔州,将庶人李治劫走,护卫其居所的千牛卫战死三十人,斩敌十八人。”稍微停顿,张俭拱手道:“劫走庶人李治的,是吐蕃人,被斩杀的尸体确认是吐蕃人。”
长孙无忌忍不住的转身,对着李承乾拱手道:“陛下!”
李承乾开口问道:“如今情况如何?”
“臣北上上,黔州刺史已亲自率人去追,结果尚未知晓。”张俭沉沉躬身。
李承乾抬头,开口道:“安俨,人带下去,问清楚里面的细节。”
“喏!”一身红衣金甲,手按千牛刀的左千牛卫将军李安俨,从丹陛左侧走出拱手,然后带领张俭一起离开。
……
沉重的脚步声逐渐消失,李承乾这才抬头道:“传旨,令代国公梁建方即刻返回西昌州,准备开战。”
“喏!”长孙无忌站出拱手,神色平静了下来。
他是知道的,梁建方其实早已经秘密返回西昌州了,皇帝如今这么安排,怕是在迷惑吐蕃人的视线。
不过,长孙无忌低头之际,面色无比的凝重。
皇帝已经确认,李治是追不回来了。
刚才张俭的话虽然说的不多,但基本还是能够听出一些问题来的。
在黔州护卫在李治身边的,基本都是千牛卫中的好手,一共五十人。
以五十敌一百,自身损伤三十,斩杀十八人。
天下间能够有这样一份战力和大唐千牛卫媲美的,只有吐蕃影子军。
光下无影,称影子军,称光军。
李承乾继续开口,说道:“传旨,从即刻开始,停止大唐和吐蕃一切往来,西昌州,关中,河洛诸地,各城门,关卡,全部严查吐蕃细作,朝中全面备战,粮草军械加快送往西昌州。”
兵部侍郎韩瑗站出拱手道:“臣领旨。”
“传令天下各州府县,地方主官督促秋收,今年秋税必须提前送往洛阳长安。”李承乾目光冷漠。
尚书右仆射赵元楷,中书令杜正伦,户部尚书薛仁方,三人一起站出拱手:“臣领旨。”
“传旨。”李承乾继续开口,道:“传英国公李勣,还有武义县公苏定方,至洛阳,商议出兵大策。”
李承乾看向长孙无忌,长孙无忌拱手站出:“臣领旨!”
……
夜色之下,整个西北逐渐的回复宁寂。
定西城南,山脚庄园之中。
赞悉若放下手里的急报,看向长安方向,说道:“皇帝将李勣和苏定方叫到了洛阳。”
“李勣去洛阳,应该是稳定人心和制衡长孙无忌的。”骆宾王坐在对面,平静的斟茶道:“毕竟长孙无忌是晋王的亲舅舅,皇帝应该会防着他一些的。”
“也就是说,李勣不会成为西征大军的主帅了。”赞悉若轻轻点头。
若是说在战场上,吐蕃人除了李靖以外最忌惮谁,那么除了李勣也不会再有别人了。
“李勣功劳太大了,皇帝轻易不会让他再立新功,所以不用担心李勣,但是需要小心苏定方。”
骆宾王神色严肃起来,说道:“梁建方现在左卫大将军,而苏定方是左屯卫大将军,早在十几年,他就是皇帝的亲信,当年更是第一个杀入颉利牙帐的,灭高句丽,新罗和百济,虽然苏勖是主帅,但实际上他才动手的那个人。”
“你担心,他会取代梁建方?”赞悉若摇摇头,说道:“时间上来不及了。”
骆宾王停顿下来,说道:“梁建方已经启程,不出意外,三日之后,就能抵达兰州,至于苏定方,洛阳那边已经完全断了消息,现在也不知道那边具体怎么样了?”
“李治的事情一出,皇帝一定会警惕起来的。”赞悉若看向骆宾王,道:“其他的我或许不懂,但皇帝的多疑,史书上不知道写了多少,李勣去洛阳,不就是因为皇帝开始猜忌长孙无忌了吗,而且还有更多的关陇贵族。”
骆宾王点点头,是的,他们这一次赌的就是皇帝的多疑。
一个多疑的皇帝能够做出什么来,谁都想不到。
甚至都不用他们多做什么,皇帝自己就会在洛阳杀个血流成河。
武媚娘和徐慧说到底不过是先帝的后宫而已,走私铁器的事情,他们都看的清楚。
武家,徐家,杨家,苏家,萧家,张家,所有涉及到其中的人,最多不过是闭门禁闭而已。
事情一点也没有激化。
真正让皇帝变色的,还是李治的失踪。
李治终究是先帝之子。
“他现在严查关中和河洛来往之人,说明他已经开始警惕有人会在关中和河洛做文章。”骆宾王摇摇头,道:“可惜了,我们的消息通道因此也被断了,不然我们能够知道更多的细节。”
李承乾下旨天下关卡严查,这还仅仅是表面上的,甚至于就连原本在山野间培训好的信鸽也彻底的断了消息。
现在的骆宾王和赞悉若等同于对河洛一片黑暗,便是长安,他们知道的也不是太多。
如果不是他们在关中的驿站安排了人手,不然现在什么消息都得不到。
“梁建方不需要担心,天水是他的必经之路。”赞悉若抬头,看向天水驿站的方向,轻声道:“他想要活着回到西昌州并没有那么容易。”
“你打算在天水刺杀梁建方?”骆宾王顿时明白了过来。
东西吐谷浑动作在即。
只有杀了梁建方,才能让西昌州彻底的群龙无首。(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