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三章 传旨:调狄仁杰回京,任监察御史(今日一更)

    除夕之夜,红灯高挂。

    朱雀大街上到处都是来往的人群。

    父母领着儿女,穿着新衣,在街上尽情的欢闹。

    马车之内,骆宾王目光扫过车帘之外,警惕地看着任何一个可能会靠近的人。

    “你太谨慎了。”赞悉若看了骆宾王一夜,知道他虽然胆子大到在除夕夜进长安城,但依旧每时每刻都关注着车外。

    “毕竟我们在谈的是谋反的事情,小心些不过分。”骆宾王收回目光,看向赞悉若道:“不管是武氏,还是徐氏,在吐蕃都有生意,但如果不出意外,明年来往吐蕃的商旅就会少上许多,后年……走的就都是有心人了。”

    “嗯!”赞悉若点点头,从丹增扎西代表赞普来求娶大唐永康公主开始,大唐和吐蕃之间的关系,就注定了要开始走下坡路。

    “所以,即刻传信逻些,拉拢,收买,威胁,乃至于彻底将武氏和徐氏商队的一些伙计,转为细作。”骆宾王抬头,认真看向赞悉若道:“利用他们和皇室的关系,走私铁器。”

    “走私铁器?”赞悉若一愣,说道:“若仅仅是伙计的话,怕是走私不了多少吧?”

    “第一回,十把刀;第二回,二十把刀;第三回,四十把刀。”骆宾王面色冰冷的开口,说道:“看他们的运气,谁先被抓到,算谁倒霉,然后你让另一方,将他们之前走私过多少次,还有走私过多少数量的兵刃铁器,翻十倍,举告到官府。”

    “十倍。”赞悉若眉头一跳,随即低声说道:“仅仅是如此,恐怕两家人瞬间就会成为生死仇敌。”

    “我们要的不就是如此吗?”骆宾王冷笑的看着赞悉若。

    赞悉若轻轻点头,然后问道:“那接下来该如何,如何才能从他们两家人的身上牵连到后宫,牵连到更多的人?”

    “后宫你别想。”骆宾王直接摇头,说道:“大唐百骑司不是放在那里吃干饭的,但凡你的手,有一点介入宫廷的迹象,很快,你就会被百骑司发现,被皇帝发现,最后一切筹谋,彻底化为泡影。”

    “那该如何?”赞悉若紧紧的盯着骆宾王。

    “这不简单。”骆宾王有些无趣的摇摇头,说道:“武家背后是杨家,而许家背后,和张家萧家关系都不错,找个伙计走关系的时候送笔钱过去就是了。”

    “这的确能牵连到杨家和张家萧家,但这还不够。”赞悉若直接摇头,说道:“我们要的,是尽可能牵连到整个关中门阀,牵连到整个江南士族。”

    骆宾王深深的看向赞悉若,冷不丁的问道:“你还记得晋王李治吗?”

    赞悉若顿时感到背后一阵脊背发凉,他难以置信的看着骆宾王:“这就是你的杀手锏?”

    “皇帝那个人,可怕如太宗皇帝,贤明如太宗皇帝,冷血无情如太宗皇帝,若仅仅眼下的手段,他会果断的杀掉武媚娘,杀掉徐慧,将武家和徐家所有在官场上的人全部都免职,然后在最短的时间内暂停风波。”

    骆宾王身体靠后,面色冷漠的说道:“所以,你想要将事情无限扩大,那么就必须要将李治牵扯进来。”

    “李欣不行吗,他是李泰的儿子,而且他就在长安。”赞悉若有些为难的摇头道:“李治在黔州,那里可不好动啊!”

    “正是因为李欣就在长安,就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所以才不好动。”骆宾王摇摇头,说道:“李欣就是皇帝放在长安,就来吸引别人的一颗棋子,只有李治,远在黔州的李治,太宗皇帝的儿子,才能彻底的搅乱朝局。”

    “还是那句话,李治在黔州,不好动啊!”赞悉若面色凝重。

    “没有什么不好动的。”骆宾王平静的开口,说道:“我知道,你们和五诏关系紧密,派三百精锐,带着我的人,从五诏到黔州,然后从黔州再杀回五诏,至于之后,你们可以将他带到逻些,让他见见文成公主。”

    骆宾王的手下都是唐人,在一些地方行动,他们要比吐蕃人要方便得多。

    而吐蕃人的人数,又弥补了骆宾王人手不足的劣势。

    三百吐蕃光军,走五诏到黔州。

    快速杀入,快速撤走。

    谁都阻止不了。

    “这真是一招不错的棋啊!”赞悉若有些感慨,随即他抬头问道:“但这些和之前的那件事情有什么关系?”

    “很简单,在李治的住处,放一封快烧毁的信就足够了,信的落款是武媚娘。”骆宾王淡淡的回道。

    看着骆宾王这样一副智珠在握的模样,赞悉若就知道骆宾王早就将所有的事情从头到尾算计了一遍。

    “李治谋逆的时候,里面有些细节就是武媚娘参与的。”骆宾王稍微解释,说道:“当年那个时候,徐慧已被打入冷宫,她和李治之间没有任何往来,所以只能够牵扯武媚娘。”

    骆宾王当年就在李治身边,很多事情也都是他参与的。

    如今他的很多判断,都是根据当年的事情,以他顶级的聪明才智判断出来的。

    说多智近妖有些过分,但他是骆宾王啊!

    ……

    “李治从黔州逃走,武媚娘走私铁器到吐蕃,你是想设局,让人以为武媚娘在勾连李治谋反,所以她才会走私吐蕃。”赞悉若沉吟着看向骆宾王,说道:“这样,皇帝就会怀疑,这里面牵涉的会不会更多,尤其弘农杨氏,乃至于整个关中门阀?”

    “是这样。”骆宾王平静的点点头。

    赞悉若看着骆宾王,皱眉道:“你的计划虽然周密,但不知道为什么,总是给人一种哪里不足的地方,还是说你有所保留?”

    骆宾王神色平淡下来,然后才开口道:“我能得到什么?”

    赞悉若一愣,下意识的问道:“你说什么?”

    “我能够得到什么?”骆宾王重复了一遍,然后说道:“我帮吐蕃将大唐从高原赶出去,之后呢,我能得到什么?”

    赞悉若直直的看着骆宾王,他没有想到,骆宾王竟然说出了这样的一番话。

    我们大家都是大唐的敌人,联手起来削弱大唐,这样不是大家都能够从里面获得好处吗?

    看着神色依旧淡漠的骆宾王,赞悉若平静了下来。

    他知道,骆宾王想要的更多。

    吐蕃得到了整个东西吐谷浑,而骆宾王呢,不过是大唐追查他的力量削弱了而已。

    实际上如果不是吐蕃将他找出来,骆宾王现在还藏的很好。

    当然,借助了大唐在高原大败,骆宾王能够得到许多,但是,那些东西相比于整个东西吐谷浑又算的了什么!

    赞悉若思索了半天,最后还是摇头道:“你想要什么,你可以直接说,若是我能答应,我都可以给你。”

    “你给不了的。”骆宾王看着赞悉若,抬头道:“我要李治。”

    “李治?”赞悉若眉头微皱,说道:“你不是说要让李治去逻些吗?”

    “是啊,之后,我要你们将李治送到安西。”骆宾王眼神微眯,看向赞悉若道:“有些事要看长远,不能只看眼前。”

    “你说。”赞悉若深呼吸。

    “西突厥叛乱,党项叛乱,若是你们还能够联手三国遗族,同时加上长安内乱,的确足够将大唐的力量从高原上赶下来,但是……”骆宾王坐正起来,说道:“但是之后呢,大唐一定会反扑,一定会竭尽一切力量的反扑。”

    赞悉若眼神肃然起来。

    “皇帝是什么人,他是那种百折不挠,永远也不会放弃的人。”骆宾王轻叹一声,说道:“一旦西昌州出事,他会在第一时间平息掉朝中的所有纷争,哪怕将所有人都杀光也在所不惜。”

    赞悉若轻轻点头,皇帝的确是那样的人。

    “再来,松州的党项人不难处置,西域的突厥人在反唐之后,他们第一时间做的,绝对不会是越过茫茫沙漠杀向敦煌,而是会自己内乱一阵,选一个大可汗,然后休养生息。”骆宾王轻轻冷笑,说道:“他们巴不得吐蕃替他们引走大唐的怒火。”

    赞悉若的呼吸已经重了起来。

    “还有,西昌州只是高原,而没有在高原深处,那里的高原瘴没有高原深处那么严重,大唐如果反扑,不需要担心太多高原瘴的问题,所以,之后的一战,将会十分的血腥和惨烈。”骆宾王神色严肃起来,问道:“你确定吐蕃要独自承受吗?”

    “那你呢,你要李治做什么?”赞悉若直接问道。

    “立国。”骆宾王咬牙,说道:“我要在西州和庭州立国,以李治为皇帝,继承太宗皇帝的皇位,和李承乾争夺大唐正统,只要能够如此,那么大唐必然要放一半的精力在西域,而我则可以以沙漠为屏障,抵挡大唐。”

    “你,挡得住吗?”赞悉若眼神凝重起来。

    骆宾王轻轻笑了,说道:“西突厥若是不怕大唐灭了我之后,直接攻西突厥,那么他们最好借我点兵,还有你们。”

    “不错,你若是能在西域站稳脚跟,我们的确能够在吐谷浑减轻不少压力。”赞悉若抬头,说道:“好的,可以,我可以答应将李治给你。”

    骆宾王笑了,笑容中带着一丝轻蔑的说道:“不,你的答应不算数,我要达玛仁增的许诺,我要赞普的许诺。”

    “所以,你藏的最后一手是什么?”赞悉若开口,问道:“你总得给我一句话什么?”

    “李治,武媚娘,加上弘农杨氏,湖州徐氏,还有江南世家,的确能让大唐乱一阵,但仅仅是乱一阵。”骆宾王抬头,说道:“但这很难撼动皇帝的根基,我手上的,是能够重创他根基的东西。”

    “好,我去说服赞普。”赞悉若用力的点头。

    “在下静候佳音。”骆宾王躬身,说道:“其他诸事,可以开始推进了。”

    “好。”赞悉若点头。

    马车之外,已经是敦义坊了。

    骆宾王对着赞悉若点点头,一个闪身,人已经消失在了马车之中。

    赞悉若轻叹一声,目光抬起,看向吐蕃方向。

    骆宾王的要求,恐怕吐蕃不会那么容易答应,毕竟他们这些人也不是那么说的算的。

    但是最后,也一定会通过的。

    除非他们不想击败大唐。

    “噼里啪啦”一连串的爆竹声在车外响起。

    赞悉若轻轻看了一眼。

    长安城中的安定喧闹顿时映入眼中。

    而在喧闹的长街深处,背对着赞悉若的骆宾王,嘴角闪过一丝冷笑。

    不知道是对眼前繁华的大唐,还是对马车上精明算计的赞悉若?

    ……

    永惟十二年,正月初一。

    正旦大朝,皇帝以崔仁师任安东大都护府长史,同中书门下三品成为宰相。

    这是大唐自开国以来,第一次真正的以河北顶级世家子弟为宰相。

    之前不管高士廉也好,其他人也罢,都不是河东崔卢郑王李五家之一。

    这意味着到了今天,大唐对河东士族的态度,相比于建国,甚至是贞观年间,都有极大的进步。

    天下间一时间疯传皇帝圣君之言。

    不过更多人在崔仁师赴任安东的时候,紧密的跟了上去。

    崔仁师最知道皇帝想要什么,所以,他前赴安东的时候,不知道多少河北世家,被崔氏带着一起去了。

    当然,他们去安东这一趟绝对不亏。

    在安东不知道有多少财富在等着他们发掘。

    关中门阀之所以能够成为天下鼎盛,最重要的,便是他们的背后有着整个丝绸之路在手,而江南世家的背后,有着通往南海丝绸之路的通道,甚至就连河南世家,早年间也走从登州到高句丽,百济和新罗的海上商道。

    只有河北世家,被牢牢的控制住了,他们只能够和突厥人打交道,然后和高句丽人稍微走私一些。

    可是如今,这条商道彻底的在他们眼前展开了,甚至商道的另外一侧也可能会被他们占据。

    这种情况下,谁不心动。

    ……

    正月初三,贞观殿中。

    李承乾握着手里的奏本,终于稍微松了口气。

    河北世家开始投资安东,那么将意味着他们对河北本地的剥削会加大的减缓,继续清查田亩也会变得容易,河北百姓的日子,总算是能好过一些了。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殿外传来,李安俨很快出现在殿门殿内。

    李安俨对着李承乾认真拱手道:“陛下,骆宾王进城了。”

    李承乾猛然抬头,惊讶的问道:“什么时候?”

    “除夕夜那日。”李安俨拱手,说道:“消息周转了一些,所以才刚送到臣的手里。”

    “他带了几个人进城?”李承乾紧跟着问道。

    “三个。”李安俨稍微平静下来,说道:“三个人,一个人先进城传递消息,后面的两人在确定安全之后,才将骆宾王迎进城,最后他们将他送到了永宁坊,之后一辆马车就将骆宾王接走了,而他们三个奉命出城在城外接应他。”

    “他是突然决定进城的吧?”李承乾沉吟。

    “是!”李安俨躬身。

    “他是在查自己到长安的消息有没有泄露。”李承乾轻轻点头,说道:“他不相信吐蕃人。”

    “是!”李安俨点头,说道:“毕竟吐蕃人在长安城那么久,一直都被盯着,所以很容易消息泄露。”

    李承乾点点头,说道:“我们的人,没出什么意外吧?”

    “没有,我们行事一向谨慎,即便是在长安,消息也是传了三天才到了臣等手里。”李安俨微微躬身,道:“陛下教导,下面的人从不敢忘。”

    李承乾笑笑,说道:“知道骆宾王进城见了谁吗?”

    “不知道。”李安俨面色凝重,拱手道:“他们没有跟着那辆马车,所以不知道马车当中的人是谁,至于吐蕃那边,三十那夜的记录臣查过,整个吐蕃使团所有人都在监控之列。”

    “也就是说,有不在吐蕃使团名单上的人负责和骆宾王见面了。”李承乾轻轻点头。

    “是的。”李安俨躬身,说道:“那辆马车后来被废弃在一条街坊的深处,雍州府所查是某一家人前日就丢了的。”

    “大年三十啊!”李承乾轻叹一声。

    整个新年期间,长安城全部免宵禁,所以大多数地方都可以随意往来,想查很不容易。

    “算了,吐蕃那边不好查,光查骆宾王这边就足够了。”李承乾侧身,问道:“骆宾王那辆那车的路线查清楚了吗?”

    “查清楚了。”李安俨点头,说道:“武元庆的府邸就在永宁坊,武元爽三十那夜在应国公府邸。”

    “他们开始对那条线动手了。”李承乾微微闭上眼睛,说道:“他们在查武元爽的背后,究竟是不是一个陷阱?”

    “仅仅是看上一眼,就能看的出来?”李安俨有些诧异。

    “能的。”李承乾点点头,说道:“若这是一个针对吐蕃的布局,那么整个大年三十夜,武元爽哪里都去不了,他应该是随时被人盯着的。”

    “原来如此。”李安俨恍然了过来。

    “骆宾王现在还在武功县,对吧。”李承乾抬头。

    “是!”李安俨很肯定得点点头。

    “武元爽暂时过关了,也就是说,他们对武元爽的计划要开始了。”李承乾深吸一口气,说道:“应该会是吐蕃那边动手,不过在长安这边,他们也需要一个在关键时候推波助澜的人。”

    “有这样的人吗?”李安俨神色严肃起来。

    “抓把柄,然后做些不重要的事情,在关键时刻来上这么一下,也是挺要命的。”李承乾摇摇头,说道:“也有可能是一个什么都不知道的人,在关键时刻,被他们狠狠的利用一下。”

    “嗯!”李安俨面色凝重。

    “狄仁杰现在在什么地方?”李承乾突然抬头。

    李安俨拱手,说道:“狄怀英入仕五年,刚从开封县尉,升任开封县丞,如果不出意外,几年后会任开封县令。”

    狄仁杰是明经入仕,而且位置前列,所以直接从县尉开始任官,一任之后,调任地方县丞,若是能转任地方县令,那么他的仕途才算是彻底打开。

    李承乾最初没有过多干预,就是因为他希望狄仁杰能有足够的地方磨砺,这样将来才能走的更远。

    李承乾没有犹豫,直接开口道:“传旨,调狄仁杰回京,任监察御史。”

    “是!”李安俨肃然拱手。

    李承乾神色放松下来,说道:“他们需要有一个性格执拗的人,在关键时刻,能够顶住压力搅乱局面,而能够被他们要挟和收买的人,在关键时刻,是会出问题的,所以,一个刚正不阿的人,反而最容易将局面搅乱。”

    “所以,是狄怀英。”李安俨缓缓点头。

    狄仁杰虽然不是他们那一科的状元,但却是他们那一科吏部考绩最好的。

    整个开封县所有的大小刑案在他到任三年时间内,全部都被彻查干净。

    他在任县尉的最后一年,整个开封县再没有一件案子发生。

    本来这样的人才是要调任刑部和大理寺的,但是硬被汴州刺史给留了下来,最后从从九品上的开封县尉,升任从八品上的开封县丞,如今调任监察御史,恐怕整个长安城都会掀起一番风波来。

    可惜他们会知道狄仁杰很强,但不会知道狄仁杰究竟有多强。

    “让阎立德去办,不要说是朕的意思。”李承乾抬头,说道:“骆宾王和吐蕃人联手,这一次不会那么简单的,将从骆宾王那里收回的消息仔细审核,骆宾王要做事情,最依赖的,还是我们的人。”

    “是!”李安俨点点头,不管骆宾王要做什么,他要动手,能动用的最信任的,还是密卫的手下,不管他想要做什么,最后消息一定都会送到李承乾的手里。

    “还有便是吐蕃方面。”李承乾轻轻冷笑,说道:“他们既然有不在名单之列的人,那么做个不经意的样子,仔细的查一查,朕要知道吐蕃究竟有谁有这份能力。”

    “是!”李安俨肃然拱手。

    李承乾轻叹一声,道:“吐蕃从不易于,他们对大唐的威胁,还要在东西突厥和高句丽之上,这一次他们要搅乱大唐,必会从我们想不到的地方着手。

    骆宾王身边虽然有消息,但终究会慢一步,最后是我们自己先分析出来,他们要在哪里动手。”

    “臣领命。”李安俨拱手,见李承乾没有其他安排,这才躬身退去。

    李承乾一个人坐在主榻上,脑海中思虑着和吐蕃有关的方方面面。

    就在这个时候,徐安的声音在前方响起:“陛下,贺兰美人已到殿外。”

    李承乾微微一愣,刚要抬头,突然一道灵光闪过他的脑海。

    李承乾直接站了起来,说道:“让她先去内殿,朕还有点事情。”

    “喏!”徐安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但还是转身到殿外将一身红绿嫁衣的贺兰敏月送进了内殿。

    李承乾这个时候已经来到了后殿的隐书房之中。

    一名黑影从近角落里站了出来,神色平静的拱手道:“陛下!”

    李承乾点点头,说道:“晋王现在在什么地方?”

    “在黔州洪杜山下!”黑影眼中忍不住的闪过一丝诧异。

    李承乾神色一凝,说道:“派人去黔州。”

    黑影眼神惊骇,但随即就平静下来,认真拱手。

    “派人去黔州,将晋王一家隐秘的迁移到成都,交由益州大都督李道宗看管。”稍微停顿,李承乾说道:“但是在原地进行布置,找一个和晋王身形相似的人,还有他的妾室,伪装成他的一家,让他们做好出事的准备。”

    “臣领旨。”黑影躬身,然后从隐书房秘密通道,快速的离开了贞观殿。

    李承乾走到了桌案之后坐下,不由得长松了一口气。

    如果说他在这个世上还有任何一个破绽的话,那么就只有李治了。

    以骆宾王的身份,他从李治的身上着手也最正常不过的。

    一想到李治落入到吐蕃人的手里,和文成公主在一起,李承乾就不由得感到一阵头皮发麻。

    以吐蕃人的手段,能够在这件事情上,玩出花来。

    李承乾目光看向前殿,然后淡淡笑笑。

    好在,有人提醒了他这一点。(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不错,请把《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