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八章 李世民:朕的时代结束了(第一更)

    封禅,封为“祭天”,禅为“祭地”。

    刻石纪号,著己之功绩以自效。

    天地所命,功成事遂。

    ……

    嵩山山顶,祭坛之上。

    李承乾站在李世民身后,面前的御案上,摆着玉石,五谷和牺牲。

    最重要的,是一封密密麻麻写满了字迹的诏书。

    前方的铜鼎之中,无数的祭品在火焰的燃烧下,化作袅袅青烟,直冲天际。

    李世民的声音也随着青烟,逐渐的高昂。

    他的这封诏书中,记住了他自己一生的功业。

    从大唐开国,到贞观登基。

    依旧是熟悉的将玄武门一笔带过。

    之后是灭东部突厥,吐谷浑,高昌,收复辽东,治理天下,人口增长,国库丰盈,四夷宾服。

    甚至上下皆上尊号曰天可汗。

    李世民将他自己一生的功业,能够借助于嵩山之高告诉上苍的,他全部都说了。

    然而,他自己真正认为自己能够封禅的,是在自己年老之后,主动退位,禅让皇位于皇太子。

    这是他最为满意和自豪的

    皇太子诚孝。

    登基之后,为他这个太上皇举办了封禅大典。

    这事看起来有些荒唐。

    自古以来,哪有皇帝为太上皇举办封禅大典的事情。

    但是,他是李世民。

    他李世民就有资格封禅。

    李承乾这个刚继位的皇帝没有意见,甚至积极推动。

    天下百官,四方藩夷,全部都没有意见。

    甚至所有人都觉得非常合适。

    这才有了今日的封禅之事。

    封禅。

    封,祭天。

    在嵩山山顶,祭祀昊天和皇帝,以高祖皇帝李渊为配享,太上皇李世民主持献礼,皇帝李承乾为亚献,其他朝中百官和诸王为终献。

    头戴冕旒,身穿黑色衮龙袍,李世民一句句的念完祭词,最后一句“盛飨”之后,他长长的松了口气。

    侧过身,李世民看向一旁李道宗。

    礼部尚书李道宗上前,将放在皇帝面前圆盘大小的玉册封入祭坛之中。

    李世民最后将手里的高香,插入香炉之中。

    然后青烟杳杳。

    礼成。

    或者说,此番封禅,关于他的部分已经结束。

    明日,在嵩山山脚,要祭祀后土和神农,以太穆皇后窦氏为配享,以同安大长公主主持献礼,皇后为亚献,诸王大妃和诸公主为终献。

    这便是皇后和诸公主,王妃的事情了。

    后日,还要在朝觐坛下诏立“登封”、“降禅”、“朝觐”三碑,称封祀坛为“舞鹤台”、登封坛为“万岁台”、降禅坛为“景云台”。

    这些便是李承乾这个皇帝的事情了。

    ……

    李世民从登封台上走下,脚步平稳。

    李承乾和李道宗两人跟在身后。

    禄东赞站在无数外国使节和酋长中央,看到这一幕,牙都快咬碎了。

    之前从种种方面传出来的消息,基本都可以肯定,太上皇李世民已经瘫了。

    这样,太上皇在封禅嵩山的时候,就必须要被皇帝背着上嵩山山顶。

    这虽然有些不合礼仪。

    但上一次封禅,还是在几百年前,其中的礼节谁知道。

    而且,皇帝背太上皇封禅,这是大孝啊!

    最关键的,是他是李世民啊!

    天可汗,不管怎样做,都不会有人觉得不合适。

    禄东赞这才有之后的计划。

    但是太上皇到了嵩山脚下的时候,他竟然从御驾当中走了出来。

    白玉冕旒,黑色衮龙袍,然后一脸平静的登上了嵩山。

    诸般有礼。

    太上皇,皇帝,先后从陷阱的位置踏过。

    甚至禄东赞也是一样。

    他们陷阱做的很用心,除非是一个人背着另一个人,单脚踩在陷阱上的时候,陷阱才会破裂。

    其他时候,哪怕是三个人,四个人同时踩在上面,陷阱也不会破裂。

    只有如此,他们才能够避开封禅之前,一轮又一轮的巡查,然而……

    太上皇,李世民。

    他的身体竟然好了。

    从嵩山脚下,一步步的走到嵩山山顶。

    全然无恙。

    他的身体是什么时候好的?

    他的身体是怎么好的?

    为什么好了之后,还装出一副什么都不能动的模样?

    陷阱,这一切都是陷阱。

    禄东赞虽然明白这一点,可他又不得不和儿子一起,陪同皇帝和太上皇一起登上嵩山山顶,祭祀昊天。

    禄东赞在心里无比痛苦的呐喊。

    有李世民在的大唐和没李世民在的大唐是两回事。

    只要他还在,大唐的战士就能发挥出超乎寻常的战斗力。

    更别说,这一次他们将李世民身体好转的消息瞒的死死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引诱他人上钩。

    谁?

    不就是他们吗?

    大唐在西边边境虽然有所准备,但禄东赞笃定李承乾不过是吓唬他们罢了,他根本没有做好全面开战的准备。

    所以,禄东赞才向松赞建议,趁着这个时候,狠狠的在大唐身上咬上一口。

    但是他没有想到,皇帝的身体竟然好了。

    若是太上皇不在了,皇帝掌权,那么军中将士必然会有疑虑和不服。

    大军行进之间,相互缺少沟通,甚至冲突。

    你退我进,你进我退。

    这里面有太多的破绽可抓了。

    但只要太上皇还在,哪怕他不亲赴军前,只要他安然无恙的消息传到军中,军中将士的战力立刻就会凭空增加三成。

    禄东赞甚至都能想到,一旦赞普率大军杀下高原,他将面临怎样的局面。

    不,还有时间,还有时间……

    只要及时的将消息通知到军前,那么他们就还有机会。

    回去之后,立刻将消息传出去。

    ……

    一身黑色衮龙袍,头戴冕旒的李世民平静的走下祭坛,越是往下,他的神情就越发的轻松。

    当李世民彻底走下祭坛的一瞬间,无数群臣,内外诸夷,全部齐齐躬身:“圣人!”

    李世民神色轻松的笑笑,看着群臣,很随意的开口道:“诸卿,朕于贞观初年登基,到今日,凡二十二年,诸般行事,天下安定,内外宾服,四夷上尊号曰‘天可汗’,朕感怀备至,但到了今日,朕该做的一切已经做完了。”

    长孙无忌站在下面,莫名的感到一阵鼻酸,眼眶中已经充满了泪花。

    “朕的时代结束了。”李世民平静的笑笑,看着从山顶往下密密麻麻的群臣,他微微点头道:“从今日开始,一切都是皇帝的时代了。

    日后,朕会在后宫修养身体。

    含饴弄孙,颐养天年。

    诸卿若是想要找朕聊叙往事,朕备好美酒美菜,欢迎至极,但若是有朝中之事,就不要来找朕了。

    去找皇帝,以后就都是他的天下了。”

    在场群臣的目光不由得跟着李世民的声音,看向了站在李世民身后,一身赤黄色蟒袍的李承乾。

    “噗通”一声,群臣最前的长孙无忌突然间跪了下来。

    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长孙无忌满是哽咽的叩首道:“臣等领旨,圣人万寿无疆。”

    群臣紧跟着全部都跪了下来,叩首道:“臣等领旨,圣人万寿无疆。”

    “好了,便到此吧,日后有大宴的时候,朕还是会来和诸卿一起饮宴的。”李世民笑笑,然后摆摆手,大踏步的朝着山下走去。

    跪倒在地上的群臣立刻让开一条路,在李世民从他们中间走过的同时,再度沉沉叩首,同时用最高的声音呼喊道:“臣等拱送圣人,圣人万寿无疆,圣人万寿无疆,圣人万寿无疆……”

    禄东赞跪在地上,浑身一阵阵的战栗。

    现在的他,终于彻底的明白这一场封禅的真实目的。

    太上皇,天可汗。

    他在用一场封禅,和天地,和百官,和天下众人做告别。

    自从隋末,到大唐立国,到玄武门,到贞观盛世,到今天。

    太上皇李世民,他在天地间的职责已经结束了。

    从今往后,皇帝,也就是李承乾,将会接替太上皇的职责,担负整个天下。

    权力在这一刻,完成了最后的过渡。

    ……

    冬日的冷风中,李承乾平静的上前,神色从容的开口道:“诸卿,封禅之后,父皇和朕都有赏赐赐下。”

    “谢陛下!”群臣再度叩首。

    “都平身吧。”李承乾微微抬手,房玄龄,长孙无忌等人这才站了起来。

    “另外,明年三月初一,朕要封长子李象为皇太子。”李承乾看向群臣和诸外使,说道:“诸卿若是不那么急的话,可以留在长安观礼。”

    “臣等领旨。”群臣齐齐拱手。

    “最后。”李承乾眼神突然那冷冽起来,站在嵩山山顶,他语气强硬的说道:“诸卿,父皇登基凡二十二年,以贞观盛世统领天下,祭告上苍,今日在上苍和天神的瞩目下,朕最后一遍告诫诸卿。”

    “臣等恭听圣训!”群臣神色顿时肃然起来。

    “朕之履新,以贞观大策不变,延续贞观盛世。”李承乾一句话,奠定自己登基的基调,紧跟着他继续说道:“这天下大责,是父皇交给朕的,也是父皇交给诸卿的,所以,朕要奋力,诸卿也要奋力。”

    “喏!”群臣躬身。

    “日后,诸卿但有建言,可通过上奏于中书通事舍人官廨,然后由中书省上上奏于朕。”

    “喏!”群臣继续躬身。

    “凡于国有利之事,于国有利之言,朕都会听。”李承乾抬头,冷声说道:“但天下百官,凡有于国不利之言,于国不力之行,危害贞观盛世延续之人之行,朕都会下重手整治,到时候若是落到诸卿身上,不要怪朕言之不预。”

    “喏!”群臣躬身凛然。

    “好了,平身吧。”李承乾微微抬头。

    群臣立刻叩首道:“臣等谨记陛下教诲!”

    看着群臣起身,李承乾的目光落在后方的诸藩夷身上,继续开口道:“父皇曾有圣训:内外诸夷,敢有称兵者,皆斩!”

    “斩!”

    “斩!”

    “斩!”

    嵩山之上,无数红衣金甲的金吾卫,立刻高举手中长槊,然后重重的砸在地上。

    高声呼“斩”的同时,冷冽的目光也同一时间落在了在场每一名外番使者,甚至是国主的脖颈之后。

    所有人一瞬间都感到一阵阵的寒意。

    仿佛下一刻,皇帝就会下令直接将他们斩首。

    尤其禄东赞,他甚至都不敢抬头,因为他知道,皇帝的眼神,这一刻一定是盯着他的。

    站在他身后的贺鲁也是一样,他们明白,大唐的这位新皇,是一个狠角色。

    所有人都沉沉拱手,不停战栗。(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不错,请把《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