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李世民,他站起来了(第三更)

    千牛狱在皇宫西南角。

    偏僻,阴森。

    不管是长安,还是洛阳,都是如此。

    朝中百官基本不到这一片来。

    李承乾也很少来,但他可以肯定,自己以后往里面送人的次数绝对不会少。

    常何带着李承乾进入到千牛卫的一间牢房之外,一名白发苍苍的老人被绑在架子上。

    “这就是徐师谟。”李承乾神色冷漠的看了徐师谟一眼。

    “是!”常何拱手,说道:“臣认得他,当年他们那一批人,臣都认得。”

    常何看了一眼站在稍后方的李安俨,相比于他,李安俨对徐师谟更加熟悉。

    “问到什么了吗?”李承乾抬头,说道:“朕要知道他所知道一切关于隐太子一党的真实情况。”

    “他不肯说。”稍微停顿,长安拱手道:“臣没法上大刑,臣怕一个不小心,就将他给弄死了。”

    徐师谟毕竟上了年纪,动手稍微重一点,就可能死掉。

    人死了就什么也问不到了。

    李承乾点点头,说道:“在长安,他的孙子还活着,让人带到洛阳来,告诉他,他全招了,朕就放过他的孙子,让他的孙子改姓,然后送到洪州,让他在洪州平淡的过一辈子。”

    “陛下仁慈。”常何拱手。

    李承乾看向一侧的李安俨,说道:“安俨,你去查,孙施那里一定有线索的,还有他的那个私生女,他们所有的来往信件,平日里接触到的人,全部查。”

    “喏!”

    ……

    徽猷殿中,李世民看着面前的奏本,感慨的摇头道:“朕真的没有想到,徐师谟竟然还活着。”

    “当年他任汉王司马时,将私生女嫁给了汉王家令孙施,然后找机会假死,遁入山林,潜藏在暗中,通过汉王府的商队收敛钱财,然后勾结当年那些人的余孽。”李承乾摇摇头,皱眉说道:“这是已经查到的,但是剩下的,徐师谟已死,已经很难知道了。”

    是,徐师谟死了。

    见了他的孙子一眼之后,他就直接咬舌自尽了。

    “他自尽了,说明他的背后还有更重要的人物,很有可能就是骆宾王的藏身地。”李世民看向一侧的长孙无忌和房玄龄,说道:“所以,很有可能,这个骆宾王,就是元吉的私生子。”

    李承乾愣住了。

    长孙无忌点头,说道:“只有这样才说的过去。”

    “也可能他们之前没有关联,但是长安的事情之后,他们之间必然有了联系。”房玄龄抬头,说道:“公孙常是河北人,徐师谟兖州人,他们背后各有势力,而巢刺王之前是齐王,能联系起来。”

    “查吧,将人查出来。”李世民转身看向李承乾,说道:“还有嵩山那边,他们说不定会动什么手脚,皇帝派人去查,查清楚。”

    “儿臣亲自去一趟嵩山吧。”李承乾稍微停顿,说道:“封禅之前,嵩山要封山,恰好借着这个时候,好好的查一查。”

    “还有吐蕃人。”长孙无忌看向李承乾,说道:“陛下,吐蕃人说不定就是通过商队联系到徐师谟的,他们相互之间说不定就有联手在嵩山,乃至于整个洛阳捣乱的计划,也要查清楚。”

    “舅舅和朕一起去趟嵩山吧。”李承乾点头,有些方面,他的人没有长孙无忌的人老辣。

    “喏!”长孙无忌拱手。

    李世民靠在软靠上,开口道:“还得去查,这些年有多少人通过假死的手段,逃脱了百骑司的视线,都查清楚。”

    “喏!”李承乾和长孙无忌全部凛然拱手。

    ……

    御驾缓缓的行驶在嵩山山道之上。

    两侧无数的千牛卫持槊肃立。

    李承乾看了一眼外面的景色,然后看向对面的长孙无忌,问道:“舅舅,为什么那些人,就始终都清理不干净呢?”

    “这是必然的,陛下!”长孙无忌神色淡然,平静的说道:“徐师谟虽然当年是隐太子的死党,但是玄武门事件后,他被陛下宽恕,有一阵必然是充满了希望的,但是后来他的仕途不顺,恐怕也是那个时候,才重新拾起了隐太子的事情。”

    李承乾沉默了下来。

    片刻之后,长孙无忌才轻叹一声,说道:“不是每个人都是魏征和韦挺的。”

    魏征是李建成的太子洗马,韦挺是李建成的太子左卫率。

    他们在玄武门之后,很受重用,甚至韦挺最后还因为公孙常而死。

    “每一阵,不,每一年,甚至是每个月,都有一批人仕途不顺,甚至是彻底断绝仕途。”长孙无忌抬头,说道:“这是没有办法的,朝中的官位,越往上走越少,每个人都是从厮杀中走出来的,剩下的失败者,只有坠入尘埃,陷入绝望。”

    朝中的官员体系结构就是个金字塔型的,越往上人越少。

    而在整个金字塔最顶端的,是李承乾。

    便是他这个皇帝,也是在和李泰、李治的争斗中最终获胜才登基称帝的。

    甚至在这一步当中,他也用了很多不光彩的手段。

    “能够接受的,保持现在的官位,或者说外迁。”长孙无忌轻叹一声,说道:“不能不接受的,贪赃枉法,有的人做了一辈子的清官,到了最后一步,却毁了一生的清誉。之前的淮州刺史陆善宗不就是这样吗?”

    李承乾轻轻点头赞同。

    “所以,一些位高权重,或者是位卑权重的官职,陛下一定要保证那些人都忠诚。”稍微停顿,长孙无忌说道:“其他人,即便是朝争的失败者,也要给他们一点重归朝堂的希望,同时敏锐监察,一旦有人欲行不轨,立刻雷霆诛杀。”

    “是!”李承乾微微颔首。

    他做了皇帝,最大的缺点就是杀人太少了。

    “唐律是陛下手中最有用的武器,只要唐律执行妥当,那么任何人的谋乱,都难以掀起大的风浪。”长孙无忌眼神凌厉起来。

    “多谢舅舅教诲。”李承乾神色肃然,唐律是他最有利的武器,而朝制朝规,是他最佳的助手。

    “还是陛下聪慧。”

    “呵呵!”

    ……

    嵩山山顶,李承乾站在北风中,远眺洛阳城。

    城池井然,清晰可见。

    李承乾稍微转身,看向李道宗,问道:“一切都查过一遍了?”

    “查过了,但没有发现任何问题。”李道宗拱手。

    “从今日开始,每日早中晚各查一遍。”李承乾神色凛然,自从徐师谟活着出现在他眼前的时候,他敏锐的认识到,这个世界还有更多不在他掌控当中的隐秘。

    如果他真的自以为是,说不定他会死的很难看的。

    “臣领旨。”李道宗肃然拱手。

    “真人。”李承乾看向跟在侧后的潘师正,问道:“这些时日,真人没有察觉到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吗?”

    “没有。”潘师正摇头,说道:“前些时日,前来嵩岳观祭拜的百姓不少,说实话,贫道能看顾的地方有限。”

    “嗯!”李承乾点点头,最后看向李道宗,说道:“王叔,父皇封禅前一日,尽可能多查几遍。”

    “是!”李道宗肃然拱手。

    “陛下!“潘师正站在一旁,躬身道:“到时嵩山少林寺那边,派人来询问,封禅之日,他们是不是可以派人过来?”

    “他们能过来这边做什么,诸礼中有天神祭祀,所以有道门诸位高功,佛门的人在天神祭祀时能做什么。”李承乾摆手,说道:“传旨下去,让他们用心的去准备七日佛道水陆法会,祭祀战场亡灵和天下无辜,不要乱想。”

    “喏!”李道宗微微躬身。

    “走吧,回长安!”李承乾转身,目光看向了眼前这条下山的唯一通道。

    山脚之下,长孙无忌坐在马车内,低声说道:“这一次的确没有查出什么问题,或许禄东赞他们没做什么手段,也或许他们的手段不在这里。”

    “还有六日了,舅舅!”李承乾抬头,说道:“禄东赞不管怎样,都难以掀起大的风浪,朕担心的是松赞。”

    “陛下的意思,是松赞可能会提前动兵?”长孙无忌顿时凛然起来。

    “嗯!”李承乾靠在马车上,眯着眼睛,一直到天津桥前,李承乾才突然睁开眼睛,看向长孙无忌,说道:“舅舅,传令下去,从今日起,从鄯州,松州,到兰州益州,岐州汉中,所有前往吐蕃的渠道一步步全部封闭,朕要将他们的消息彻底闷死。”

    “喏!”长孙无忌认真躬身。

    “等吧,快了。”

    ……

    腊月二十三日,小年。

    御驾从长安而出,过定鼎门,然后从城东前往嵩山。

    禄东赞和噶尔·钦陵随在大队之中,朝着嵩山而去,他们的目光不时的落在前往的马车里。

    “今夜,不管多晚,成或不成,消息一定要送出去。”禄东赞神色严肃。

    “是!”噶尔·钦陵肃然点头。

    “天可汗啊!”禄东赞目光越过绵延群山,落在嵩山之上。

    他们的陷阱做的很隐蔽,除非是两个人,一个背着一个,同时踩上去,才会踩踏陷阱,跌入刀阵之中,之前不管怎样,都弄不塌陷阱,自然也就找不到陷阱。

    只要皇帝和太上皇两个人同时出事,吐蕃立刻就会以皇帝谋害太上皇,清君侧,替天行道的借口杀入鄯州。

    很快了,很快了。

    不知不觉中,一行人已经来到了嵩山脚下。

    禄东赞虽然在稍后一些的地方,但是目光却始终紧盯着前面。

    就在和这个时候,皇帝率先从马车上下来,而紧跟着,从马上下来的,是太上皇。

    太上皇自己从马车上走了下来。

    禄东赞愣了。

    太上皇不是瘫了吗?

    但瞬间,禄东赞就面色一变。

    不好,这是个陷阱。

    赞普……

    ……

    通天河上,一排的船只被冻死在河面上。

    一名名吐蕃骑兵,从船上越过通天河,登陆通天河南岸。

    密密麻麻一看,起码有上万骑之多,甚至在后方,还有更多的骑兵赶来。

    而这里,已经是大唐地界。

    吐蕃大军,登上了大唐地界。

    远处的丛林之中,一名身穿黑衣的哨探趴在地上,远远的盯着这一切。

    直到两万骑兵全部过河。

    直到天下彻底的黑了下来。

    他才小心的从丛林后方退下,然后疯狂的朝着松州方向跑去。

    远处的通天河南岸的松赞,对此却一无所知。(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不错,请把《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