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孙思邈:太子的腿,可完全康复(第三更)

    东宫,光天殿。

    李承乾平静的躺在床榻上,看着鹤发童颜,身形灵活的孙思邈,在他的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阳胆经三条脉络上不停的按动。

    他没有多说什么,哪怕他如今是腿骨断了,而不是经脉断了,但孙思邈的医术,压根就不是他能够比拟的上的。

    哪怕他这段时间以来,一直在不停的研读医术,但这种事情,也不是他能够弄得清的。

    “所以,你们的打算,是将已经长大的腿骨再重新敲断,然后再度接上,对吗?”孙思邈面色沉吟的看向后侧的李秦。

    头发中带有一丝金色,声音古怪的李秦点头道:“是的,太子的腿伤,其实更多的是接位不正,只需要将不正的位置重新接正就可以了。”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实际操作不成。”孙思邈直接摇头,看向李承乾说道:“太子腿伤这一年半来,很多地方都骨骼都有延张,即便是将太子的腿骨重新敲断,再接也对不齐了。”

    “啊!”李秦顿时一阵惊讶,他之前似乎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床榻上的李承乾神色依旧平静,他看向孙思邈,问道:“真人,难道孤的这条腿,就再也没有复原的可能了吗?”

    “倒也不尽然。”孙思邈突然笑了,转过头看向李秦,说道:“他的法门倒是给了贫道一些启发,断腿可行,但需要提前将多余长出来的腿骨头捏碎,然后将这些碎骨头取出来,然后再对齐就是了,理论上行的通。”

    “所以就是疼痛和取碎骨头的事情了。”李承乾顿时恍然,随即他平静的说道:“真人,这里面的疼痛,孤能够承受得住,至于取碎骨头的事情,就劳烦真人多想想办法,详细的写一篇奏本,需要做什么,父皇一定都会提供的,同时,也请真人写好康复需要的时间。”

    孙思邈诧异的抬头,随即他顿时就明白了过来,点头道:“原来如此。”

    何事如此。

    当然是李承乾康复需要的时间。

    断腿重接,这里面光是康复就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而如今陈大德已经从高丽返回,不出意外的话,皇帝征伐辽东,就在这几年的时间了。

    也就是说,皇帝从辽东回来,李承乾的腿会刚刚好。

    孙思邈是什么人呢。

    西魏时间,他就已经是名传天下的“圣童”,便是独孤信都对他十分器重。

    北周静帝时,他已经精通无数老庄学说,道家典籍,医术惊人。

    时任朝廷重臣的杨坚执掌朝政,召孙思邈任国子博士,孙思邈拒绝,没有多少年,杨坚就已经篡立隋朝。

    隋立国三十八年,孙思邈在山中研习医术,研习了三十八年。

    直到大唐立国,才逐渐出山,更是到了贞观年间,才被召入朝中为皇帝诊病。

    到了如今,他……他已经是九十九岁高龄了,但行走之间,比一般的年轻人还要利索。

    他这样的人物,朝廷皇室之间的勾心斗角,你死我活,他什么没有见过。

    更别说,他这样的人物到了地方,更是地方刺史的座上宾,便是大军征伐辽东之事,也未必能够瞒得住他。

    李承乾的这点小心思,他同样能一眼看透。

    ……

    “疼痛的问题,老夫这些年虽然没有完全复原麻沸散,但使用不成问题。”孙思邈平静的看了李承乾一眼,说道:“其他有什么困难,老夫也会找陛下商量,但问题在于,打断重塑,到重新完全复原的这段过程,太子的腿,不能再有丝毫损伤,若是再断了,就彻底无救了。”

    李承乾的腿本身就断了一回,再断一回,本就使的他的腿更加的虚弱。

    若是这个时候被人趁虚而入,李承乾的下场会很惨的。

    “孤记住了。”李承乾面色凝重的点头。

    “那臣先告辞。”孙思邈微微点头,然后转身朝着殿外而去。

    “安俨代孤送一送。”站在殿门口的李安俨,立刻拱手。

    “臣也一起去吧。”李秦拱手。

    李承乾微微一愣,随即笑着点头道:“劳烦李卿了。”

    “殿下客气。”李秦拱手,然后快速的追上孙思邈,然后低声讨论起了李承乾的病情。

    躺在床榻上,李承乾顿时紧紧的握住了拳头。

    有了孙思邈的保证,还有李秦的外科医术,他的左腿就能够彻底的复原。

    他终于能够做回正常的自己了。

    正常的登基为帝,正常的治理国家,这才是他一直以来真正想要的。

    一阵轻快的脚步声在殿外响起,李承乾赶紧侧过来,然后稍微按了按有些沾湿的眼眶,转过身,他的神色已经严肃冷峻了起来。

    “殿下!”李安俨神色激动的拱手。

    “你听到了,刚才孙神医说了,孤的腿,只要断折重接,那么三年之后,就能彻底的好转。”李承乾转过头,看向李安俨。

    “是!”李安俨用力的点头。

    “那就将话传出去吧。”李承乾平静的抬头,说道:“也该是让东宫,还有长安,乃至于天下的无数臣民,再对东宫充满信心了。”

    李承乾的腿一旦好转,那么天下臣民就不会再有多少人去议论废太子的事情。

    李泰的基本盘将会被极大的削弱。

    “喏!”李安俨肯定的咬牙点头。

    “另外,孙神医的治疗方案,还有其他各项需要注意的禁忌,一定要严格保密,除了直接相关的几人之外,其他任何人不许知晓。”

    稍微停顿,李承乾神色冷冽的说道:“孤授权于你,若是有外人随意窥探孤的治疗之事,孤许你即行处断之权。”

    “臣领命。”李安俨肃然拱手。

    “青雀,青雀,他要是永远都待在洛阳不回来该多好啊!”李承乾不由得轻叹一声。

    李泰并没有随着皇帝一起返回长安,洛阳的龙门石窟,还有一点没有收尾。

    等到年底,一切彻底结束之后,他才会回到长安。

    ……

    两仪殿中,李世民将奏本递给长孙无忌。

    看着长孙无忌打开阅读,皇帝这才开口道:“孙真人已经开始做准备,断腿重接,一旦重新接续,太子需要有三年的时间,才能够完全康复,有些晚了啊!”

    “是啊,若是在陛下东征之前,太子就能够康复,那么一切就都方便了。”长孙无忌不由得轻叹一声。

    “不过应该也差不了许多,或许朕回朝之后,就能够见到一个康复的太子。”李世民满意的点点头。

    “是!”长孙无忌低头看了一眼奏本。

    从现在开始准备,到重新治疗,起码还需要好几个月的时间,如果真的算一算,等到他们重新回朝的时候,太子的腿刚好痊愈。

    这样就刚好。

    长孙无忌刚松了口气,突然,他皱着眉头说道:“陛下,若是如此的话,太子在长安虚弱,那么若是有人心存不轨,太子也拦不住。”

    李承乾腿好的时候,他们担心李承乾。

    李承乾腿不好了,他们就开始担心李承乾担负不了治国的重任。

    “无妨。”皇帝平静的摇摇头,说道:“稚奴这些年也长大了,正好让他帮助太子多负担一些,更别说,还有青雀。”

    李承乾,李治,李泰,三个人恰好相互制衡,相互又支撑。

    这样对外,又能够足够的保证稳定,到时候,只需要派一个重臣辅政就可以了。

    “那么李德謇呢,到时要不要顺带也一起调回京。”长孙无忌抬头,目光谨慎的看向李世民。

    皇帝平静的摇摇头,说道:“李德謇,还有东宫的那些臣子,既然到了外边,那就让他们在外边多历练几年,不要着急调回来。”

    “是!”长孙无忌点头赞同。

    “不过既然在外面了,要用就要好好的用,承乾居中长安,外面的人千里拱卫,若是遇到急事,吴国公他们也能及时到放人回来。”李世民不经意的瞥了洛阳方向一眼,随即很快收回目光。

    “是!”长孙无忌稍微松了一口气。

    “好了,说正事吧。”李世民的脸色凝重起来,然后说道:“这一仗过后,薛延陀式微,几年之内不会对大唐构成威胁,现在就需要为调动各族兵力征伐高句丽做准备。”

    大唐出兵高句丽,所需要调动的,不仅仅是大唐内部的士卒,吐谷浑,党项,突厥,契丹,仆骨,回纥,靺鞨,还有薛延陀的兵力。

    大唐出兵十万,那么其他各族起码都要出兵五千到一万,尤其是突厥骑兵,可能还要更多。

    所以各族兵力抽调,如何抽调,这些都是需要谨慎处理的事情。

    “臣知道了。”长孙无忌点点头,他回去会先做一个预案,然后提交皇帝。

    “另外,就是河北道的那些事情了。”皇帝起身,摆摆手说道:“你回去吧,无忌,处理外面的事情,朕也需要回宫,处理宫里的事情。”

    “喏!”

    ……

    洛阳,魏王府。

    书房

    李泰看着手里的书信,“砰”的一声按在了桌案上,低着头,他的眼中闪过一抹血丝。

    随即,李泰抬起头,呼吸沉重的看向眼前的柴令武,说道:“表兄,太子的腿,经过孙真人诊断,可以完全复原。”

    “哦!”柴令武平静的看向李泰,摇摇头,说道:“殿下,镇静,太子的事情,伤势能够痊愈是好事,这是应该恭贺的事情。”

    李泰惊讶的看着柴令武,他不敢相信,这种话是柴令武说出来的。

    柴令武轻轻笑笑,说道:“臣曾经看过太医令谢季卿拿到的医案,太子的腿,即便是重新治疗,也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完全康复……所以我们应该提醒太子殿下,小心别再出意外。”

    李泰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不错,请把《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