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8章 谋算

    “本王身体究竟如何?”

    待太医号完脉,赵璩倚在榻上,慵懒地问。

    太医赔笑道:“大王体内余毒,已经基本清理干净了。太医院再开几贴药,大王坚持服用就是。”

    赵璩撇撇嘴,懒洋洋地道:“真的毫无问题,不等本王问,你们早就表功了。说吧,究竟如何。”

    那太医的笑顿时僵在脸上。

    赵璩脸色一沉:“说吧,太皇太后年纪大了,皇太后也不省得前朝之事。

    本王必须对自己的身体,了解清楚。”

    那太医听了,便微微苦着脸道:“大王……那毒毒性甚烈,发作甚快。

    大王能捡回一条命已是不易,根基……到底还是伤了……”

    “不要婆婆妈妈的,就说本王还能活多久吧。”

    那太医讪讪地道:“好好调理的话,一二十年,还是可以的。”

    赵璩瞪了那太医半晌,哭笑不得地叹了口气。

    “我还以为,最多再活个一年半载,你说一二十年?

    一二十年,很多人无病无灾都活不到那岁数呢,你哭丧个脸做什么?”

    赵璩心情大好,挥挥手道:“行了行了,你退下吧。”

    那太医没有想到这位荒唐王爷对生死看的竟然如此平淡,呆了一呆,才答应一声,起身收拾药箱。

    “欸,对了!”

    赵璩突然严肃起来:“太医,你说本王伤了根基,那……本王的身体,还能近得了女色吗?”

    这位王爷,果然荒唐!

    那太医在心里边鄙视着,说道:“大王的阴丸,异于常人,较许多精壮男子,还要大上一围不止。

    故而肾水甚足,没有影响的。不过,色是刮骨钢刀……”

    赵璩不等他说完,便已喜笑颜开。

    “行了行了,那就成了。什么色是刮骨钢刀,黄帝御女三千而飞升得道你怎么不说。”

    赵璩不以为然:“正的反的反正是都让你们说了,若连女色都近不得了,本王纵长命百岁,又有何用?”

    赵璩开始撵客了:“一二十年之后,于此不再热衷,本王最大的乐趣便不在了。

    那时活也罢,死也好,又有什么不舍得的?上天待我赵璩,果然不错。”

    把太医撵出去,赵璩便唤门外侍候的太监道:“去,把太皇太后和皇太后请来,再派人去请燕王。”

    不消片刻,太皇太后吴氏和皇太后谢氏便匆匆赶到了赵璩的寝殿。

    见赵璩精神好了许多,吴氏和谢氏都很高兴。

    赵璩道:“母亲、嫂嫂,我的身子已经将养的差不多了,今日便与曲氏搬回王府去。”

    他语气顿了一顿,又道:“易立皇帝的事情,已经不能再拖了。

    眼看朝会将至,届时天子不临朝,朝野流言四起,现在正趋于稳定的局面,又会乱起来了。”

    吴氏还不甘心,劝道:“璩哥儿,大厦将倾,你若站出来,是最合适不过的。

    这皇帝,你真的不做吗?”

    谢氏听了也有些紧张。

    小叔子做皇帝,永远也比不上儿子做皇帝,她还真的更倾向于赵瑗的三个儿子。

    只是,在威望隆重的太皇太后吴氏面前,她也不敢表露真实想法。

    但她心里,还是担心这小叔子会答应下来。

    赵璩微微一笑:“母亲,不是早就说好了么,怎么又说起此事了。”

    吴氏幽幽一叹,道:“如今朝廷的局势你是清楚的。

    璩哥儿,你若肯站出来,比你任何一个侄儿,对我赵宋江山,都更有好处。”

    赵璩摇摇头:“不然,儿若做了这皇帝,才是最坏的一步棋。”

    吴氏微微一讶:“怎么说?”

    赵璩坦然道:“杨沅此人,重情重义。

    有我羁绊着,除非我们老赵家继续做些对不起他的事,逼得他忍无可忍。

    否则,他是不会掀桌子的。”

    这一点,也是吴氏所想,所以她才觉得,和杨沅关系最亲密的赵璩当皇帝,杨沅才更可靠。

    却不知为何璩哥儿说,这反而是最坏的一步棋。

    赵璩道:“杨沅清君侧,是为了他的身家性命,也是为了枉死于金国的诸多将士。

    可是哪怕他有再多的苦衷,他既然这么做了,便是开弓没有回头箭。

    从此,他对我赵家便不能不有所防范。”

    赵璩苦笑一声,道:“我不做皇帝,便永远是他的好友。

    我若做了皇帝,那他的防范,就是针对我的。

    可他这人又重情义,断然不忍让我做个傀儡。

    那么母亲有没有想过,他该如何平衡这种关系?

    那些追随他的,已经被委以高官重任的部下,又该如何看待儿与杨沅的关系?

    人心,人情,都是会变的。”

    吴氏听了,不禁默然。

    她十四岁时入宫,十五岁披上甲胄,挂上佩剑,陪着赵构东奔西走。

    那时,外有金兵强敌,内部山头林立,不时还搞个兵变什么的……

    可那时,她无怨无悔,因为吴家少女心中有她的男人。

    可是几十年后,她和赵构,已经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赵构死时,她连一滴眼泪都没掉。

    感情,早已在不知不觉间,消失的无影无踪。

    是啊,人心、人情,都需要维系,哪怕是夫妻之间。

    不然,总有一天,它会变的。

    赵璩缓缓地道:“当交情,一天天的消磨,渐渐变成了彼此的猜忌。

    彼此的不信任,就会把感情消耗干净。

    交情没了,彼此又都没有退路,那就必须死一个了。”

    赵璩或许是因为天生聪颖,他能看透的东西太多。

    又或许正因为这个原因,很多事他都不放在心上。

    因为对于看透了的人来说,也就是那么回事儿。

    赵璩道:“儿做一个闲王,便不会和他生出嫌隙。

    如果惇儿以后有了什么失误,有我在,也好居中调和。

    不过……”

    赵璩严肃起来:“杨沅能不能做周公、做伊尹、做霍光,要看皇帝如何待他。

    母亲,嫂嫂,务必提醒惇儿,安分守成,莫生妄想。

    只要惇儿以国士相待,杨沅绝不会反!

    这江山有杨沅帮咱们老赵家守着,便可稳若泰山。

    君臣相得,一世相安,赵氏江山,便能安稳延续下去。”

    这时,内侍总管蹑手蹑脚进来禀报:“太皇太后、太后、晋王,燕王殿下到了。”

    ……

    杨沅匆匆赶赴皇宫的时候,杨家内宅,在地宫里面,“内记室”诸女也都到了。

    因为丹娘事先和鹿溪打过了招呼,所以鹿溪也知道,大家今天要商量什么。

    鹿溪平时并不掺和内记室的事儿,但是这回要商议的事情太大,不把她请来坐镇,没人敢当这个家。

    她只要在这儿,而且不反对,大家也就有了底气。

    刘嫣然、藤原多子、肥玉叶、薛冰欣、冷羽婵、丹娘、艾曼纽贝儿、矢泽花音、椿屋小奈、吴幼瑶……

    至于青棠、阿蛮、阿里虎,还不够资格掺合这种大事。

    另外藤原姬香、乌古论盈歌、刀妃妃、眉真、尔咩伊萨和金泰熙,

    早在杨沅在陕西接到金牌急脚递,准备交卸差使返回临安的时候,就开始各自做了安排。

    她们几人背后,皆有一方势力。

    所以,或早或晚的,她们都被杨沅安排离开了。

    杨沅的确不敢赌,赌老赵家一定不会对他下手,赌他一定不会马失前蹄。

    所以,有了这些人在外面,他心里就踏实许多。

    多子坐在鹿溪下首,见所有人都已就坐,便沉声道:

    “夫君大人,自从在陕西交卸兵权,返回临安,就已危机重重。

    而今,夫君大人发动‘清君侧’,至此,也就没了回头之路。

    未来如何,我们不得而知。

    但夫君大人过于重情义,一个不慎,却是会害了自己的。”

    肥玉叶道:“夫君所属,常有怨尤担心。‘外记室’、‘中记室’,还有‘同舟’里诸多老人,对我们常有谏议,防人之心不可无啊。”

    艾曼纽贝儿缓缓地道:“但是,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

    矢泽花音道:“所以,我们需要做些什么呢?”

    椿屋小奈马上甜甜地道:“我听夫人的,夫人怎么说,我就这怎么做。”

    薛冰欣和冷羽婵听了,齐齐看了小奈一眼。

    这个小婊砸。

    唯有吴幼瑶,不动如山,尽显大菩萨境的高手风范。

    刘嫣然和多子都是在皇家混过的,其中刘嫣然尤其熟悉大宋皇室。

    当下就由二人互相补充着,把她们综合了外记室、中记室、诸多投效了杨沅的势力,

    以及寒千宸、王长生等一班同舟元老的意见和诉求,

    最终归纳总结出来的计划,对众人缓缓说了一遍。

    丹娘听罢,看向鹿溪,低声道:“大姐,此事不能告诉夫君,只能我们谋划了。

    你看……这计划怎样?”

    宋老爹等人可也是不断向内记室提出抱怨的。

    而且鹿溪在自家二哥哥一次次出生入死,为之担惊受怕中,还要不断受到朝廷的背刺,也是忍无可忍了。

    在男女情感和家庭、家族关系上,女人本就比男人更为重视。

    什么国天下,家于她而言,才是永远的第一位。

    因此,鹿溪心中已经赞同了这个计划。

    只是,欲更进一步,何尝不是危机重重?

    她知道,自家这些姊妹各有所长,很多人的见识、格局犹在自己之上,自然不会仗着大姐身份独断专行。

    于是,宋鹿溪略一沉吟,道:“多子和嫣然方才已经把谋划说了。

    诸位姊妹,谁赞成、谁反对?”

    艾曼纽贝儿第一个点头道:“我赞成!”

    紧跟着,其他诸女纷纷表态。

    吴幼瑶是无所谓的,四大皆空的梵清小师太现在心里只住了一个男人,还有稍显模糊的家族意识。

    既然大家都赞成,她自然没有意见。

    鹿溪见状,便道:“好,既然如此,这件事就由嫣然、多子和玉叶负责,开始吧!”

    矢泽花音遗憾地道:“姬香姐姐初见主人时,就想怂恿他做这件事了。

    如果姬香姐姐不是回了博多,一定会力争参与的。”

    多子妩媚地一笑:“怎么会少了她呢。

    东瀛的姬香,高丽的金泰熙、新金的乌古论盈歌、大理的妃妃妃、蓬州的眉真、天水的尔咩伊萨……

    全都要做些事情的。”

    刘嫣然道:“我们在西夏路,倒是没有自己人经营。

    不过,任家现在只能倚仗夫君。

    我七弟所在的雀字房,主要刺探、谋划的便是西夏,在那边是拥有不小的潜势力的。

    所以,那边交给我吧,我会用心的。”

    宋鹿溪见众人商议已定,便道:“好,各位姊妹便按商议,各自行事吧。

    我去找我爹,让他老人家辛苦一趟,去叙州找萧叔父!”

    萧叔父,萧千月,临安第一旧师。

    他制做过秦始皇佩戴过的太阿剑、唐玄宗手书的《石台孝经》、杨贵妃泡华清池时用过的浴巾、冠军侯霍去病小时候骑过的陶马……

    只不知,这一次需要他做一件什么东西了。(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临安不夜侯不错,请把《临安不夜侯》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临安不夜侯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