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4章 拉扯

    “将军,西北面有情况!”

    “嗯?什么情况?”

    张苞留下一部守在三户津,以作监视,自己则是率主力往东退至邺城津,以防万一。

    同时尽量派出斥候,把周围的情况尽可能地查探清楚。

    被郭淮埋伏后的第三天,三户津的斥候加急送来了查探到的消息:

    “期梁津附近出现了大量的斥候,北边出现了贼军的踪迹,数量不明。”

    张苞一听,心里顿时就是一凛:

    “再探再报!”

    如果梁期津北边当真有大队人马前来,那么多半就是司马懿所率的大军。

    至少也是司马懿派出的大军。

    虽然自己有可能躲过了司马懿设下的包围圈,但张苞心里除了庆幸,并没有太大的高兴。

    自己从居庸关出发,除了在涿郡有所停留,剩余的路程几乎都没有浪费时间。

    没想到居然还是被司马懿设了伏。

    只能说,司马懿反应太快了,快得出乎自己的意料。

    想起自己以前还有些看不起这个对手,张苞心里不禁就是为自己的狂妄无知而羞愧。

    此时的张苞,进不能进,退不能退。

    没能抢下期梁津的渡口,不管对面来的是司马懿派出的大军,还是司马懿亲率的大军,自己就只能守在邺城津,眼睁睁地看着对方。

    根本做不了任何事情。

    特别是第二天的时候,斥候带回来了一个更重要的消息:

    北边大军的主帅,很可能就是司马懿。

    张苞一听,心里顿时就是一沉!

    到了这个时候,他终于感觉到隐隐有些不对劲了。

    “妹夫呢?我家的妹夫呢?我家那个带着大汉主力大军的好妹夫呢?跑哪去了?”

    看向西北边,张苞眼中带着有些按捺不住的焦虑:

    “多少人马?查清楚了吗?”

    汉军斥候的优势,在这个时候就体现出来了。

    虽说张苞此时由于刚吃过亏,正处于谨慎状态,就算进退两难,但由于有斥候的查探,让他不至于两眼一抹黑。

    “绵绵不绝,望无边际,数以万计,而且大半还是骑兵。”

    “旌旗可有乱象?队形可有不齐?”

    “未有。旌旗如林,队形整齐。”

    也就是说,这支大军,并非败兵,更不像是被人追赶。

    心里的最后一丝侥幸彻底消失,张苞忍不住地骂了一句:“曹!”

    深谋远虑的冯鬼王,怎么会被司马懿就这么轻易地摆脱?

    偌大的一个包围圈,因为自己的轻敌和无能,导致功败垂成,没能把最后这个口子扎紧。

    这让站在漳水边上的张苞,无比懊悔。

    ——

    秋风微起,漳水北岸的期梁津笼罩在薄雾中。

    司马懿的靴底踩过滩头,靴尖踢开半掩在淤泥里的断矛——矛杆裂口参差如犬齿,残留的麻绳上黏着片暗红皮肉,似是汉军皮筏的残片。

    河滩碎石缝里散落着古怪的弧形铁片,司马懿俯身拾起,指腹抚过锯齿状边缘——这是汉军新型钩镶的残件。

    三日前那场伏击战的画面骤然清晰:魏军重戟劈开盾阵的刹那,这种带倒刺的铁器便会勾住戟杆,配合翻滚突进的刀手完成绞杀。

    他眯眼望向下游不远处的芦苇荡,残破的“汉”字旗缠在芦苇根上,载沉载浮,无法顺流而下。

    旗角破损处露出金丝织就的暗纹,显然是高级将领的认旗,明显是郭淮伏击张苞时汉军所遗弃的。

    “伯济此战,险中求胜啊。”

    司马懿的嗓音沙哑如锈刀刮骨,甲胄下的脊梁微微佝偻,却仍强撑出魏国太傅的威仪。

    郭淮按剑上前,铁胄下的鬓角已染霜白:

    “若非太傅星夜传讯,末将岂能料定张苞必攻期梁津?只是可惜……终究让那贼将逃回北岸。”

    若是能留下张苞,那汉军群龙无首之下,自己未必没有机会大破这支汉军。

    听出郭淮话里的不甘与遗憾之意,司马懿露出笑意,摇了摇头:

    “伯济已经做得很好了,若非你此战吓退了此贼……”

    司马懿转身,指向正在渡水的大军,“只怕吾这一次,未必能如此轻易退回南岸啊!”

    他说着,凝望向南边,对面远处,似有隐约可见的游骑,不用想,那定然是汉军斥候前来侦探。

    河风骤起,腥咸水汽灌满了司马懿的袍袖。

    隐有凉意的水汽,让司马懿剧烈咳嗽起来,让他不得不用一只手捂住嘴巴,但指缝间却是渗出了血丝:

    “咳咳……能逼退南军铁骑已是侥幸。若来的是那河东翼虎……”

    言及此处,他枯瘦的手指猛然攥紧郭淮臂甲,眼底迸出劫后余生的厉色:

    “关家小贼用兵,如风似火,昔年冯贼破袭并州,绕道河东,就是让此贼做的先锋!”

    “没想到,没想到……”

    没想到今日,居然又让他们再一次得逞。

    司马懿放开了捂着嘴巴的手,忽然神经质地大笑起来,藏在袖袍里的手指已经深深掐入掌心。

    笑着笑着,司马懿浑浊的双眼,竟是流下泪来。

    眼前人马嘶叫,大军正在争分夺秒地渡水,喧闹无比,但司马懿却是觉得孤寂如雪。

    浮桥绳索在漳水的漩涡中不断沉浮,正如自己这么多年以来,屡抗汉军,却又不得不屡屡后退……

    如今已是年过古稀,回想后半生,不但一事无成,碌碌虚度,更是失去了儿子,眼下又要失去河北基业。

    人生何趣?!

    恍惚间,他身子晃了晃,竟是似要掉下水里一般。

    这时,北岸忽有号角破空。

    但见数百汉骑如赤色流星掠过地平线,虽隔漳水仍能望见汉军手中长槊寒光凛冽——张苞的反应来得比预期更快。

    司马懿瞳孔骤缩,踉跄后退半步,直到看清那不过是疑兵虚张声势,方才扶着亲卫站稳身形。

    对面想来不过是张苞派出来骚扰的骑兵。

    “太傅……”郭淮欲言又止。

    他清楚看到司马太傅藏在袖中的手正在轻微地抽搐。

    司马懿却已恢复平静,掸去锦袍沾染的草屑:

    “即刻传令全军,多树旌旗、广布营灶,要让对岸以为我十大军尽在此处。”

    他指向西南邺城方向,冷笑混着咳血:“让那张家小贼把河东翼虎唤至这里,邺城的粮草早该毁尽……”

    至于张苞的骚扰,司马懿已经没有精力去管了。

    这一次能安全渡回南岸,除了险中求胜,也带了极大的运气。

    至于运气不好的那些人,没有资格跟他南撤。

    暮色渐深时,司马懿独坐中军帐内。案头烛火将他的影子投在“河北山川图”上,司马懿的喉间发出夜枭般的低笑:

    “关索啊关索,你遣张苞这莽夫前来,实乃天助我也!”

    郭淮伏击这一战,其实是已经调动了邺城附近的所有精兵。

    若是张苞不顾伤亡,强渡邺城津,攻打邺城,看似重兵把守实则虚张声势的邺城,未必不能拿下来。

    又若是从三户津渡水,而不是非要走期梁津,那郭淮也只能放弃埋伏,强守三户津。

    到时候张苞再利用骑兵的优势,来回牵扯,期梁津亦不过是彼掌中之物。

    所以司马懿这一次的布局,其实就是在赌。

    因为对于汉军来说,无论是谁,只要能拿下期梁津,就能断绝井陉大军的后路,那可是泼天大功。

    他赌张苞一定会经不起泼天大功的诱惑。

    他司马懿就不相信,遇到的每个对手,都能像那个宁愿在河东钓鱼也不愿意西渡大河断后路的冯某人一样。

    所以他赌赢了。

    设伏张苞之后,三户津和邺城津的佯动,同样是利用对方战败后不得不谨慎小心的心理,继续迷惑对方,为自己争取时间。

    张苞又如意料之中上当了。

    最后才是自己率领大军,日夜兼程,赶到期梁津,渡水南撤。

    虽然屡败于汉军,但这一次精妙谋划的成功,终是让司马懿挽回了些许自信。

    就在他自鸣得意的时候,帐外忽然传来马嘶。

    司马懿触电般跳起,佩剑哐当落地。

    接着他才想起自己已经安然渡回漳水南岸,并非有汉军铁骑在身后追赶,这才颓然跌坐胡床,冷汗已浸透三重中衣。

    “终究是老了啊……”

    他摩挲着案头的断戟,这是他白日特意从河滩上捡来的南军败退时所弃的兵器。

    想起白日望见的赤甲身影,若真是关索亲临,此刻漳水南北两岸岸恐怕早已竖起汉军旌旗。

    月光透过帐隙洒在他沟壑纵横的脸上,映出几分扭曲的快意:

    “然天不灭我!那河东翼虎此刻说不定是在幽州整顿降卒,岂知我……”

    郭淮在司马懿大军到来时,已经提前准备了不少的浮桥材料。

    司马懿渡过漳水之后,又让人连夜建起三座浮桥。

    他必须要在河东翼虎到来之前,尽可能地让大军渡过漳水。

    近五万步骑,在横跨漳水的四座丈余宽的浮桥上,不过一天半时间,大部就已经渡到了南岸。

    正当司马懿正在盘算着何时拔营前去黎阳时,对岸地平线忽有闷雷滚动。

    “太傅,不好,是汉军。”

    瞭望卒大叫着提醒。

    “我知道。”

    司马太傅面色沉稳,神色一点不为所动。

    昨日汉军就有数百骑过来不断骚扰,试图拖延大军渡水的时间。

    看来今日也打算重施故伎,不足为奇。

    按邺城津那边的回报,张苞大旗还在那边,问题不大。

    但见赤潮再次涌现,向着渡口奔涌而来。

    只是……

    这一次赤潮,远比昨日要大得多。

    也比司马太傅想像中的要大得多。

    赤潮逼近,可以看到为首将领红甲浴血,丈八蛇矛挑飞沿途鹿角,正是几日前刚遭伏击的张苞!

    司马懿瞳孔骤缩,当机立断,嘶声怒吼:“断浮桥!”

    “太傅,北边还有人马没有过来……”

    “来不及了!快断桥!”

    司马太傅“锵”地拔出佩剑,猛然砍向绳索。

    北岸未及渡河的尾军正被赤潮不断吞噬淹没,后阵彻底崩溃。

    有士卒为抢渡船挥刀砍向同袍,断臂与旌旗一同坠入漩涡。

    更多人慌不择路跳入急流,却又被同袍拉扯,不是顺水翻滚,就是沉入水底。

    一匹受惊的战马冲入人群,蹄子不知踩踏到谁的手臂,发出骨头断裂的清脆声音……

    司马懿在亲卫簇拥下往后退,忽有寒光掠过,竟有一支箭羽向他射来。

    司马懿踉跄弯腰,但箭羽射到了亲卫举着的盾牌上。

    抬眼望去,但见对岸张苞立马挽强弓,箭簇正遥对这边。

    又是数支箭矢破空射来。

    箭头撞上铁盾的铿锵声中,司马懿仿佛窥见张苞眼底的滔天怒火。

    “莽夫!纵使你赶来又如何?浮桥已断,邺城粮仓也已被毁尽!你能奈我何!”

    看着亲自斩断了的浮桥绳索如同死蛇般沉入水中不见,恍若自己亲手斩断的河北基业。

    司马懿不顾仪态地嘶声叫骂,仿佛在发泄着自己的这么多年来抑郁之气。

    张苞自然没有听到司马懿的叫骂,第二次射出的箭羽,深深没入司马懿前面不远处滩土里。

    眼看着浮桥已断,不可能再追得到司马懿,张苞猛然调转马头,蛇矛指向正在浅滩挣扎的魏军尾部:

    “收网!”

    汉军骑兵如同甩尾盘踞的赤龙,把没有来得及渡水的魏军残部,不断驱赶着,把他们逼入河道最湍急的牛角湾。

    数日前两千多南军将士的仇,现在先取回点利钱。

    ……

    夕阳西下,残阳将漳水染成赤金,张苞的赤帻盔在暮色中凝着干涸的血痂。

    策马行至渡口边上,马蹄碾过河滩上的皮筏残片——那是被郭淮伏击时被毁掉的渡具。

    张苞的目光,死死盯着对岸隐约可见的魏军望楼。

    那里曾是他想要立下大功的地方,如今却成了耻辱的烙印。

    他忽然翻身下马,把犹在滴血的丈八蛇矛插到地上,单膝跪地,拔出佩刀,撬起泥土里的半截凉州特制马蹄铁,拿到手里,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传令全军,今夜增设双倍斥候,凡渡水、扎营、行军,皆需三验地形。”

    “再派出一支百骑,尽可能地向北查探,看看能不能查到大司马的消息。”

    司马懿亲率主力大军退回了漳水南岸,而自己那个混帐妹夫同样率有大军,人称深谋远虑,却是不见踪影。

    简直有辱名声!(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蜀汉之庄稼汉不错,请把《蜀汉之庄稼汉》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蜀汉之庄稼汉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