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主幼年父母去世,大哥丁逵跑出去参军,留她在村里,跟着大伯一家。
从小寄人篱下让她非常懂事,早早就帮家里干活,生怕被人说是吃闲饭的。
种花国成立后,出去多年丁逵回来。
他在外面挣下了军功,当了团长,也算是衣锦还乡。
丁逵娶了出身不好的资本家小姐宋安当老婆。
宋安怀孕后,丁逵想起了妹妹,特地回来接原主去部队照顾她。
年底,宋安生了个大胖小子。
原主十分开心,尽心尽力地伺候嫂子和大侄子。
没想到,宋安是易孕体质。
之后的十年时间,她生了7个孩子,其中还有一对双胞胎。
原主从20岁到42岁,整整22年,一直在大哥家照顾孩子。
大哥大嫂要上班,孩子们的吃喝拉撒,家里洗衣做饭打扫卫生,全部是她一个人负责。
原主任劳任怨,十分勤快。
等孩子们长大,丁逵给原主介绍了一个丧偶的伤残军官。
于是,原主转移了阵地,继续照顾对方的孩子,在新家当保姆。
甚至继子结婚生子后,她还要一家一家地给他们带孩子。
她就像个勤劳的老黄牛,一辈子都在为别人服务。
到最后,村里人还说她命好,要不是丁逵,她早就在老家饿死了。
……
丁萱看了一下自己的细胳膊细腿,长长地叹了口气。
外面到处在打仗,他们村十分封闭,也因为如此才躲开了战火的侵扰。
不过,丁萱不打算待在这里。
这年头大家都很穷,大伯和大娘能收留她,把她养大,已经是非常善良厚道了。
他们完全是从自己嘴里省下粮食来养活侄女。
丁萱不想给大伯家添麻烦,打算出去闯荡一番。
她可不要留在这里,最后成为大哥家的免费保姆。
“大丫,你在想什么?”
丁大龙看到堂妹发呆,从兜里掏出了一把酸果递给她。
二人相差不大,丁萱今年15岁,丁大龙也不过16。
平时他俩玩儿得比较好,有什么吃的,也会想着对方。
“大龙哥,我想出去参军,想建功立业,想当将军当元帅。”
丁萱塞了一颗酸果在嘴里,酸得她龇牙咧嘴。
丁大龙听了堂妹的话,哈哈大笑起来。
“那都是戏本子上演的,现实中哪儿有女将军!”
“再说外面乱糟糟的,死了好多人,你这个小身板出去,说不定就跟你哥……”
说到这儿,丁大龙连忙闭嘴。
大家都说丁逵死外面了,不然也不会这么久都没有消息。
堂妹成了孤儿,丁大龙没少被爹娘教育,说不能提这事儿,免得大丫伤心。
“大龙哥,我没事儿。”
丁萱站起来,拍了拍裤子上的灰。
“你说的都是以前,我上回可听人说了,外面的部队里有女兵还有女干部!”
“革命的军队才不管是男是女,只要为国家效力,他们都欢迎。”
“大龙哥,你难道不想像戏文里说的,衣锦还乡吗?”
丁萱声音带着蛊惑。
丁大龙听后,眼前浮现出他骑着高头大马回来,爹娘欣喜若狂,村里人都夸他厉害……
嘿嘿嘿!
丁大龙傻笑了起来。
等看到丁萱认真的脸,丁大龙才知道她说的参军是真的。
“那我陪着你,我们一起!”
丁大龙到底不放心丁萱。
而且他也想看看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不甘心被困在小山村里。
两人一拍即合,第二天一早就走了。
怕爹娘不知道他们去哪儿了,丁大龙给住在村头的狗娃两颗鸟蛋,让他帮忙传话。
等丁大伯和丁大娘得知两孩子跑出去参军,又生气又担心。
丁大龙上头还有两个结婚的哥哥,哥嫂们把爹娘劝住,又出去找了一圈,没有找到弟弟妹妹。
丁大伯叹了口气,无奈地接受了现实。
系统作弊,给丁萱和丁大龙规划了最正确的路线,帮他们避开了危险和麻烦。
两人遇到了给军队送粮食的老百姓,他们推着独轮车,车上装着一袋袋粮食。
兄妹俩也加入进去,这下直接到了前线。
哪怕丁大龙出门的时候斗志昂扬,可是第一次看到真实的战场,他还是吓得腿软。
“这里有伤员,快!快!”
不少伤员从前线抬下来,身上还带着硝烟的味道。
因为伤员太多,卫生员根本不够,有人扯着嗓子喊:“谁会包扎,来帮忙!”
“我会!”丁萱拉着丁大龙跟上去,进了帐篷。
看到进来两个干巴巴的小孩,医生压根儿不相信他们。
“我看人包扎过,我真的会!”
丁萱拿起纱布,熟练地操作起来。
就这样,她和丁大龙留了下来。
第一次给人包扎,看到血淋淋的伤口,丁大龙跑出去吐了很多苦胆水。
好在有丁萱给的山楂丸子,他终于好多了。
见堂妹年纪小,还这样沉着冷静,丁大龙也被激励了。
他一开始什么都不会,丁萱手把手地教他。
战场就是最好的教室,在这样紧迫危险的环境中,丁大龙很快学会了包扎。
兄妹俩勤奋,还能吃苦,得到了领导的褒奖。
之后他们一路跟着队伍南下,见证大解放,也见证了种花家的成立。
此时,已经是两年后。
经过两年的锻炼,丁大龙稳重了很多,丁萱也窜个子长到了168。
兄妹俩的优秀表现,领导们看在眼里。
正好,有去首都医学院学习的机会,领导大笔一挥,写上了他们兄妹的名字。
“大丫,我们要去首都了!我们还要去念书了!”
丁大龙激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
他当初跟丁萱出来的时候,只想着当大将军。
可是真的上了战场,丁大龙才知道战争的残酷性,也明白了自己的想法有多么幼稚。
好在,他最终找到了努力的方向。
丁大龙想当最优秀的外科医生,想和白求恩一样,当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
如今,终于有了机会!
丁大龙十分感谢丁萱,要不是堂妹拉着他出来,他永远不会成长。
“大龙哥,咱们要珍惜学习的机会,好好学习!”
“嗯!”
丁大龙使劲点头。
兄妹俩收拾了东西,去了首都。
第一次到首都,丁大龙兴奋得没睡着。
好在,到医学院报道后,他们就投入了繁忙的学习中。
丁大龙底子薄,学习很吃力。
丁萱脑子好使,学东西快,总是她学会了之后,再来教丁大龙。
丁大龙在丁萱的激励下,如饥似渴地吸收着知识,经常废寝忘食,成了学校有名的书呆子。
三年后,两人毕业。
丁萱学的是妇产科,被分配在首都的医院。
丁大龙则是回了老部队。
兄妹俩分别时,丁大龙嗷嗷地哭。
“大丫,以后我遇到疑难杂症咋整啊?你不在旁边,我好慌……”
这么多年兄妹俩在一起,都是丁萱当主心骨,丁大龙只需要听她的话就行了。
现在冷不丁地要分开,丁大龙有些心慌,他怕自己不能独当一面。
“大龙哥,你可是优秀毕业生,要相信自己的能力!”
“要是实在有什么事情拿不定主意,你给我写信,发电报也可以。”
丁萱拍了拍丁大龙的肩膀。
这回丁大龙的时间充足,所以准备回老家一趟。
他们出来这么多年,家里人还不知道怎么担心。
不是不跟家里联系,实在是刚刚建国,百废俱兴,很多东西都没有建好。
老家地方偏僻,他们就算写信都没法寄到家里。
丁萱当初拐丁大龙出来,就存了报答大伯和大娘的心思。
他们养大了原主,这是实打实的恩情。
与其日后给两人钱财,不如给他们培养一个优秀的儿子。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丁萱给大伯大娘准备了很多东西,足足两大包。
除了吃的穿的用的之外,还有她制作的药丸,能让二老身体健康。
上火车后,丁大龙红着眼睛,使劲冲丁萱挥手。
“大丫,你要好好照顾自己!记得给我写信!大丫,保重啊!”
“知道啦!”
看到堂哥哭成泪人,丁萱有些无语。
送走丁大龙,她去医院报道,开始忙了起来。
丁大龙折腾了两天三夜,终于回到家乡。
看到小儿子平安回来,丁大娘冲上来就抱着丁大龙哭了起来。
“我还以为你死在外面了!”
“你这个混小子啊,什么都不说就和大丫一起跑了!”
丁家大哥二哥已经有了孩子,丁大伯眼眶红红的,让小儿子进屋说话。
丁大龙讲述了这些年经历,所有人都听得津津有味。
小儿子这么有出息,当上了军医,老丁家出了个人才,让丁大伯和大娘十分骄傲。
听说丁萱留在首都医院,他们惊讶得不行。
“对了,丁逵那小子之前回来了。”
丁大伯拿出一张写了地址的纸,递给丁大龙。
“他现在是团长,大丫也当了医生。”
“他们兄妹俩都有大出息,你叔和你婶在地底下也能瞑目了。”
丁大龙对这个父母去世后丢下年幼妹妹的堂哥没什么印象。
不过好歹是丁萱的亲哥,所以他还是和丁逵联系上,告诉了他丁萱的事情。
这天,丁萱刚接生了一个孩子出了手术室,就听到有人喊她接电话。
原来是丁逵。
兄妹俩多年没见,丁逵也不知道怎么跟丁萱说话。
他快速说了自己的近况,告诉丁萱他媳妇儿已经怀了身孕。
“好事情啊!大哥,你要好好照顾嫂子。”
“回头我写信跟你说一些孕妇注意事项,再给你们寄一些孩子可以用得上的东西……”
丁萱话还没说完,就有护士来喊,她说了一句再见,挂了电话。
丁逵回到家,宋安连忙问怎么样。
“你妹妹能过来照顾我做月子吗?”
“她可是医生,忙得很,电话没说完就挂了。”丁逵十分骄傲。
没想到小妹能在首都当医生,真是厉害。
虽然他们离得不算远,可是丁逵在部队,不能随便离开。
丁萱工作忙,哪儿有时间来照顾孕妇,更没时间伺候月子。
半个月后,丁逵收到了丁萱寄来的包裹。
里面有很多适合产妇和新生儿的东西,还有一封长长的信,写了怎么照顾孕妇。
“真麻烦——”
密密麻麻的字丁逵看得心烦,丢给了妻子。
年底,宋安平安生下长子。
此时,丁逵所在的部队已经开拔,被调派到了西南。
兄妹俩离远了,打电话不方便,只能偶尔写写书信。
和前世一样,宋安是易孕体质,一个孩子接着一个孩子地生。
当生下第三个小子的时候,看着旁边老大老二,宋安欲哭无泪。
她被家务和孩子困在家里,天天都是做不完的事情。
三个孩子年龄相差不大,她抱了这个又要哄那个,一刻不得闲。
这样的日子,和宋安理想中的生活完全不一样。
她提出出去工作,不愿意当家庭妇女,想实现自己的价值。
丁逵听了脸一黑。
“哪家军嫂不都是这么过的?她们能行,你为什么不可以?”
“你嫁给了军人,就注定要牺牲,难道这道理你是第一天才知道吗?”
宋安倒是很想反驳丁逵的话,可是她没勇气。
因为出身不好,如今政策紧张,家里的兄弟姊妹还指望着丁逵能帮一把。
她就算为了娘家,也不能和丁逵闹脾气。
宋安忍了下来,没想到老三刚刚半岁,她又怀孕了。
这次怀得是双胞胎,宋安孕反特别大。
“真的不能让你妹妹来帮我一把吗?”宋安抱着痰盂吐得昏天黑地。
“我快熬不住了!”
丁萱收到哥哥的求助信,笑了笑,提笔给丁逵回信。
她在信上说医院人手紧张,她的工作天天连轴转,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
有这么多的产妇需要她,她实在是离不开。
丁逵看了信,觉得妹妹说得没毛病。
那可是首都,人口多,自然孕妇多产妇多。
总不能因为他们一家需要,就让妹妹调离原单位吧!
“你忍忍,女人怀孩子不都是这样?你又不是没怀过。”
丁逵嘴上这么说,还是抽了许多时间照顾家里。
老大和老二被送去了托儿所,老三年纪还小,需要花一些精力。
等孩子大一点儿就好了!丁逵这么安慰宋安,孩子大了就不用这么辛苦了。
因为这句话,宋安坚持了下来。
生下双胞胎儿子后,宋安足足半年没缓过来。
这回没有人帮忙带孩子,没有人照顾家里,丁逵的精力被分散,没抓住晋升的机会。
宋安成了家庭妇女,天天围着孩子,每天被孩子们吵得头疼。
她之后又生了两个女儿,整个人疲惫得不行。
宋安多么希望有人能搭把手,帮自己一把。
她再一次跟丁逵提起丁萱。
要是小姑子能调过来,在这边当妇产医生,多少能帮他们一下。
丁逵这些年也被家务事弄得心情烦躁。
还没等他写信给丁萱,先接到了首都来的电报,丁萱说自己结婚了。
原本看到妹妹年过30还不考虑个人问题,丁逵还以为她要一辈子献身医学。
没想到,她冷不丁地就结婚了。
这下,丁萱是彻底不会调过来了。
宋安十分羡慕小姑子。
她有自己的工作,职业受人尊敬,丈夫还是志同道合的同事,两人十分有共同语言。
听说她公婆一个是工人一个是老师,非常通情达理。
二老特别疼丁萱的女儿,也不催生男孩。
怎么天下的好事全部让小姑子得了?
宋安在对丁萱的羡慕中,熬了一年又一年,终于熬到了丁逵退休。
这次,丁逵不像前世那样把所有心思都放工作上。
他并没有坐到前世的高位,帮不了儿女多少。
宋安被孩子和家务困在家里一辈子,腰都快累断了。
等丁逵退休后,带着宋安来首都旅游,丁萱招待了他们。
看到小姑子头发乌黑,皮肤细腻,看上去一点儿都不像50岁的人,宋安忍不住感叹了一句:
“真是人同命不同啊!”
丁萱只是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
这辈子没了原主这个老黄牛,看来所有人的日子都比不上前世。(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