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苏萤一进了正院前厅,便瞧见父亲与林氏早已端坐在主位,正宠爱地看着苏萤同父异母的龙凤胎弟弟妹妹,对他们乖巧地磕头。
“爹爹、娘亲辛苦了,儿子/女儿给爹爹、娘亲磕头请安!”
苏建荣捋着长须,满面笑意,只见他朝后一招手,身后随从便将一只金线绣的小荷包交到他手里。
“这是爹爹在金陵看到的一对金麒麟,你们二人刚好一人一只。”
说着苏建荣便把荷包打开,一只挂在了小男孩的脖子上,道:“来,这个是元宝的。”
之后又拿出另一只,语气更显宠溺地对小女孩说道:“这个是给我的乖福宝的!”
苏建荣在原配容芝兰去世后,便借由外室有孕,顶住容家的压力,硬是把林氏抬进家门。也正因如此,容家才一气之下将苏萤接走,不愿苏建荣的名声带累了外孙女。
可这林氏也是个狠人,进门第一日,便当着苏建荣的面喝下了堕胎药,决绝道:“夫君待我情深意重,妾也不愿夫君因妾名声受累。如今这一碗汤药下去,叫那些在外头非议夫君的人都看得明白,我林梅芬不图夫君钱财,只图夫君情意。妾自愿膝下无儿无女,日后夫君钱产都归小姐所有,若夫君先我一步,我便孤守青灯。若日后违背誓言,妾不得,”
话还未说完,便被苏建荣一把搂在怀里。就这样,比苏建荣小了整整十四岁的外室林梅芬,在苏建荣的支持下坐上了苏家主母的位置。
而林梅芬也足足等了五年,待位份稳固,苏建荣生意蒸蒸日上之后,才再次受孕,让苏建荣老来得子,得了元宝、福宝这一对龙凤胎。原本还想着要将苏萤接回家的苏建荣,便将接苏萤回家的念头彻底搁下,只顾宠爱这一对难得的宝贝。
若不是苏萤已渐渐长大,又抵不住林氏的催促,苏建荣才去的容家,把苏萤接回,否则他早把苏萤这个嫡长女忘得一干二净。
“大小姐来了!”
林氏早就瞧见了苏萤,只是苏建荣正在给她那一双宝贝儿女挂金麒麟,她才故意没有出声。
待两个孩子起身抱着苏建荣邀宠时,林氏才佯装刚瞧见苏萤,忙不顾主母身份起身迎接。
苏建荣每次返家都会给元宝、福宝带回好物件。他发现苏萤后,才想起自己竟忘了苏萤也在家,没给她带回一丁半点儿。顿觉几分尴尬,只见他放下怀抱中的龙凤胎,轻咳一声道:“萤儿,为父不知你喜欢什么,所以,”
还未说完,林氏便接了话,道:“所以说我同老爷想到一块儿去了。”
说着便亲热地挽着苏萤,说道:“老爷您瞧瞧,这是我特地给大小姐挑的赤金蝴蝶簪,您说她这个年纪戴上,是不是最可人?还有这身衣裙,是从京城传过来的最新样式,老爷您看,是不是很好看?”
苏建荣听后极为满意,林氏化解了他没有给苏萤带礼回来的尴尬,只见他捋着胡须,点头道:“萤儿,你母亲买给你的,同我买给你的,是一样的。”
苏建荣又往苏萤身上瞧了一瞧,满意道:“看着比从前丰润了些,这才像个姑娘家的模样。”
“你这个年纪正是要多吃一些。记得前些时日,刚把你接回来,那时的你真是太过瘦削,让为父看得心疼。”
只见苏萤甩开了林氏的手,朝着苏建荣盈盈一拜,道:“萤儿多谢父亲关心。”
她的语气淡然,听不出多少情绪,倒是林氏在一旁笑着接道:“我看大小姐回来之后,气色好了许多。只怕在容家,小姐被养得太精细了,才显得瘦。”
苏萤抬眸看了她一眼,脸上喜怒不明,既不否认,也不承认。
一时之间,林氏竟自讨了没趣。
见林氏不再说话,苏萤才起身,走到苏建荣跟前,朝着他伸出被衣袖勒紧的双臂,道:“父亲,这新衣裳颜色、样式皆是不俗,只是并不是女儿通常该穿的尺寸。”
苏建荣以为苏萤在撒娇,于是笑道:“怎么,你埋怨母亲把衣裳买小了?看来这些时日你母亲把你养得不错。”
可苏萤的脸上却依旧没有笑容,而是语气更加恭敬严肃地说道:“父亲,女儿之前一直都在外祖家。如今回来,母亲担心我吃住不惯,特意给我单独安排了院子,还置了小厨房。女儿也是第一次,什么都得靠自己。生怕做得不好,没有节制,于是每次厨房的人给女儿送的柴米油盐,皆一一记在册中。每回清点时,我都请送物之人当场按了拇指印,以作凭据。”
“女儿知晓,母亲从前受了外头不少冤枉,女儿这么做也是为了日后有据可查,免得才回来数月,母亲又被人言语中伤。”
苏建荣一直担心苏萤在容家养的这些年,早与他不齐心。却没想到女儿句句为他、为林氏着想,于是放下几分担心,点头道:“萤儿做得好!”
苏萤见父亲入了自己的局,于是取出袖中册子,呈给苏建荣看:“这是女儿第一次记账,还望父亲指点女儿一二,看看女儿记得对不对,有无要改进之处?”
苏建荣见苏萤如此乖巧,自是不能抹了苏萤的面子,于是认真翻查,果真从册上找出问题:“你每月明明收到二十斤大米,为何吃得如此之少?这柴也是。你母亲向来打理中馈有度,怎会给你如此之多。”
说着便把林氏叫来跟前,林氏并不知苏萤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正想好好看看那册子,见苏建荣喊她,便赶忙上前。
她看了看苏建荣所指之处,心中一松道:“我确实让人每月多给大小姐一些分量。好比福宝和元宝,他们二人一个月也就二十斤大米的量,因我尚不知大小姐喜好,所以也给了大小姐同样斤数,小姐若是嫌多,下个月我少拨点便是。”
只见苏萤不动声色,只微微抬了抬下巴,道:“请父亲再翻一页。”
苏建荣不明所以,于是照着又翻了一页,只见上书道:“本月收到二十斤大米,其色暗灰,多陈米所混,淘洗之后勉强可用者不足十斤。”
“本月实收柴火三十斤,皆为湿柴。”
苏建荣越往后翻,神色愈加凝重。
苏萤见状道:“女儿这些时日,吃得确实比从前要少,故而身量有所清减。只是没想到母亲定的衣裙还是太小。”
“想是下人见母亲事务繁杂,便从中取巧。”
那模样竟让苏建荣在一瞬之间,恍然看见了年轻时的容芝兰站在自己眼前。
他忽然记起,那位早逝的发妻,曾也这般不争不吵,却事事有据有节。一时间,心中竟有些发虚,有些,无法言说的愧疚。(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