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抢食的来了

    程时:“我们之前做不到,主要是因为四个方面。第一国产传感器精度太低,缺乏高频动态响应能力。第二,控制算法不够先进。世界主流技术为模拟PID控制器,我们的数字控制依赖进口单板机,计算速度慢,无法实现复杂算法。第三,执行器不够先进,第四,空气弹簧橡胶材料耐温性能和疲劳寿命都达不到要求。”

    “延续前面我讲的原则。既然全面落后,那就单个发展和突破。比如传感器,既然我们在材料和加工封装工艺上都达不到,那我们就换一种思路,用单自由度空气弹簧内置机械式压力补偿阀来替代。”

    “如果做不到主动隔振技术,那就用被动-主动混合控制。比如通过节流孔阻尼器实现被动隔振,叠加手动调节的气动伺服缸进行粗补偿。虽然精度和隔振率比德意志要差,但是比现在水平高得多。”

    “当然,这只是暂时的。最后我们还是研发国产关键组件的。但是现在这种做法,能给我们靠近主流技术争取时间,来缩短差距。”

    他说完,会场里就响起一片掌声。

    不是大家奉承他,而是因为在座的都是技术领袖,才更清楚他讲的这些有多大含金量和实操性。

    大家很振奋,所以就不由自主鼓起掌来。

    蒋郁东觉得火候差不多了,跟程时说:“你把各个行业需要协助的元件,设备,技术列个清单,然后大家分头去做。”

    程时拿出一张纸:“已经列好了。我还把每种元件和技术最有可能实现突破的企业写在了后面,方便大家查阅。”

    蒋郁东叫沈伯昭去复印几十份,分发下去。

    蒋郁东说:“诸位,听了之后可能也明白了。这一次,我们不仅仅是要实现机械领域的技术突破,还要在材料,电子各个方向的全面提升。”

    -----

    “工友大酒店”和“金凤凰舞厅”的爆火,让很多人看到了旅店和娱乐业的前景。

    向东市里的各种旅馆酒店和歌舞厅像是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

    “金凤凰”所在的位置现在已经成了歌舞厅一条街。

    于大东倒是没把那些歌舞厅放在心上。

    但是有些旅馆和酒店还打着“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噱头,就让他很生气了。

    毕竟“工友大酒店”是到现在为止官方唯一承认的再就业合作企业。

    他是怕别人黑心经营,把这块牌子砸了,牵连他们。

    可是他们也没办法,毕竟没有哪条法律政策规定别人不能招下岗职工。

    而且这些人主动帮助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只要不出事,政府不但不会反对,还会大力提倡。

    程时却很淡定:“不要慌。我早跟你讲过,不管做什么生意都不可能一个人吃独食,竞争者肯定会出现。其实有时候有竞争者是好事。一来激励我们不断改进,二来能让顾客有个比较,知道我们更好,反正对我们的忠诚度更高。”

    培养客户的忠诚度通常需要三个月到两年。

    就算他们的第一批客户也都还没达到时限。

    更别说像酒店这种快速消费产业,选择多。

    想要让客户回头,就得有硬本事。

    那些饭店虽然打着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旗号,却不能像程时他们一样得到各个厂的支援,所以成本明显高出很多。就连粮票,布票,他们都要从程时手里买,才能买够经营所需物资。

    于大东趁机把之前从顾客手里收的粮票布票,都卖给了他们,收益倒是比直接收现金还高。

    个人开店,没可能长期赔本赚吆喝,所以为了降低成本,这些人只能用质量差的原料。

    一对比,顾客们就知道优劣了。

    程时刚说完,就有人贴脸开大。

    副食品厂的杜厂长在他们街对面搞了个“团结大酒店”。

    他不但打出“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旗号,而且房费比程时他们这边低30%。

    买了个二手厢式电梯,装修跟这边也几乎一样。

    还推出“十元一晚”的廉价房间抢占市场。

    并学着程时他们搞“粮票抵现”活动,而且1斤粮票可以抵扣2元。

    更过分的是,把他们这边的大厨给高价挖了过去。

    于大东之前苦心研发的“西餐”都被人家抄了去,而且价格还更便宜。

    再加上淡季到来,几个大buff叠满,“工友大酒店”的客房入住率从80%跌到了40%,餐厅直接减半。

    酒店的员工总有人来问他:“老板,不想点办法对付他们吗?这样下去,会不会发不起工资啊。”

    这些下岗职工现在就像惊弓之鸟。

    连铁饭碗都能破,何况是一个小混混开的小酒店。

    于大东嘴里说“不怕”,其实每天关上门急得在办公室里走来走去地骂娘。

    因为程时说过,不能动粗,于大东也想不到更好的办法了。

    他不是怕自己亏欠,而是因为这个生意是靠程时的面子帮他从各个厂长和市政府那里争取来的。

    如果做不好,就等于坑了这一百多个员工。

    而且这个要是做不好,后面的出租车生意,肯定不会交给他了。

    可是他又不敢去找程时,因为程时最近又开始闭关做机床批量化的方案。

    程时那种疯魔一般投入的状态好像恨不得有分身能同时跟供应企业谈技术和留在自己厂里研究标准化生产程序。

    最后是张自强看不下去,来找程时了。

    见他欲言又止,程时问:“是你家里的事,还是别人的事?”

    张自强挠头:“你怎么知道......”

    程时嗤笑了一声:“现在厂里加工业务已经很成熟,客户量稳定增长,企业的销售出货质检收款都有专人负责。”

    开年后,他们又招了几个熟手。

    研发这些头疼费脑子的事情都是程时在管,所以工作上压根没有让张自强为难的事。

    张自强说:“我看东哥急得嘴巴都起燎泡了。”

    程时:“这家伙,既然这么焦虑倒是来问我啊。”

    张自强说:“他说都是自己没用,不敢让你分心。”(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重回九零下岗潮,我带着全厂发家致富不错,请把《重回九零下岗潮,我带着全厂发家致富》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重回九零下岗潮,我带着全厂发家致富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