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辞言:“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它告知每个人都得了满足,每个人或每件事都会得到恰当的安置,这种其乐融融是幸福的前提。如果这个前提处置不好,就会出现邪从心起恶生胆那类各自为政的行为。
例如,《左转·宣公二年》记载,公元前607年,宋国和郑国打仗,宋国主帅华元在作战之前杀羊犒赏部下,但没有赏给他的御者。这个御者怀恨在心,等到作战的时候,他为华元驾车,说:那时赏羊是你为政,今天赶车就是我为政了。说着就把车赶进了郑国的阵地,使华元成为郑国的俘虏。
假如教育出现了各自为政,它的结果是,优胜者会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对养育自己的周围事物缺少爱心。失败者会成为自卑主义者,他们对弱者往往有为难情结,比如这类人与孩子相处时总以搞哭孩子为乐,而这种“乐”实为自卑情结下虐待心理的表现,这种邪气会影响孩子自信心的发展。
有了认知上的提升,生活事物才会变得好处理起来。可以说,从4月25号起,我心甘情愿地接受了同,与家人们在对待孩子方面出现分水岭这一现实。这样,在绝大多数时间里我与家人们一起哄孩子玩闹,以拓展大家其乐融融的空间。在少许的单独时间里我依然坚持转头找声音的专门训练,以增强个体专项功能的发展。
除了人为因素,四月底院子里的小温棚撤去支架,小白菜、小油菜、水萝卜等吸引了常来我家做客的那群麻雀,它们也成为训练孩子注意能力的好帮手。
也许你不太理解,常见的麻雀怎么训练孩子的注意能力?
因为神创世时将365天组成了一年,这就好比年轮有365根辐条,每根辐条全滚过去了,年轮就滚了一大圈儿;现在,喜喜的年轮滚到了第72根辐条,待滚到90根的地方他就该会翻身了:已离开原有的地方又前行好一段距离了。
此时,你是否明白“每天都是新的”这句话的含义,不管你能活多少年,看到的都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今天。
正如当下院落里的麻雀,它们都是战胜严寒与疾病的英精,它们个个变成有翅膀的歌剧演员,在院子菜地里来回嬉戏,展现着自己的新生命。同时,也是这些年我用粘鼠板粘到麻雀后放生的原故,这群麻雀里有那么几只一点也不怕我。
1994年4月26日,星期二,今天真是个好天气。
中午吃完饭,我看孩子没有一点睡意就把他放到婴儿车上,然后推到院子里。此时,院子里的那群麻雀好似在菜墩下面做游戏,它们东跑西窜来回打闹。
有几只麻雀见我们出来,忽地一下飞到了院墙上,可那几只麻雀却忽视我们的存在,继续忙着它们事情,这样先前飞到院头上的麻雀又飞了回来。
叽叽喳喳的麻雀声吸引起孩子的注意,他不再乖乖地躺在那了,总是努力向有声音的方向做出转身动作。麻雀在一侧高声歌唱,孩子也不叫换,总是跟随声音折腾自己,并静静地听着。
一天,两天,三天过去了。这群在婴儿车四周蹦蹦跳跳的麻雀,也把婴儿车里的小家伙当了朋友。这不,不断有麻雀飞到婴儿车上,它们对着孩子高叫,似乎在骄傲地说:“你这么大了还躺着,看看我们这么小,就到处爬高上低了,多牛啊!”
创世七日,为天下众生制定了一种规矩:它们是,所有声音都是整体生命的有机组成部分。不论你在哪儿,只要遇到不同的声音儿,它都会引起你的注意。无论是人类的声音,还是来自动植物的声音,以及宇宙的声音,只要你一视同仁,它们都能很好的为你训练注意能力,发展身心机能。
也许有人认为2——3个月大的孩子。只有家人照顾才能得到好的养育?才不是呢!他身边的麻雀声,暖暖和和的太阳,又浓又甜的母汁等等,都是好的养育资源。
到了第四五天,院子里的那群麻雀胆子以经很大了!
它们不但敢于无拘无束地在各菜地间穿梭,还敢在婴儿车四周驻足,并会不时会飞到婴儿车上唠叨几句。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小鸟为什么会与小孩配合的那么好呢?因为麻雀儿不时会到菜叶子上面去高歌,偶然也会在院子里拳打脚踢,不顾死活,乱打成一片,使得院里绒毛、羽毛、粉尘向四周飘荡。
原本我以为这些麻雀的活动会惊吓到孩子,但连续几天发现那些来自大自然的东西,总与孩子相处的十分和谐。例如,那群麻雀无论怎么闹,它们一次都没惊到孩子,他总是跟随麻雀声,努力转身,静静地瞧着对方。
唧唧喳喳,你争我斗,绒毛、羽毛、粉尘在空中飘飘洒洒,此时孩子还能静静盯着麻雀看,这正是注意能力训练所需要的,也符合神经机能形成的原理。
生活中,有些不懂神经机理的人,他们总用不停的提醒与解释,希望以此来提高他人的注意能力。但神经学原理告知我们,过多的说教只会阻止注意力取得进步。
因为,用打断作事节奏的方式来说教,会让神经产生焦燥电流,超过限度,神经就会生发电流短路的危险。也就是过多的说教会引发大脑屏蔽,只要听到那种声音神经会瞬间生成心火,逃避事情,变得神经,巴甫洛夫学派早就证明了这种神经反应原理的正确。
人为设计的训练手段总有某种缺陷。自然能为注意力训练提供丰富的素材。例如,麻雀在菜地里蹦来跳去,孩子专注地瞅着它们,一动不动;鸡窝食槽旁出现了一些大绿苍蝇,它们浑身泛着金属的光泽,孩子的目光也会驻目于此;蝴蝶现身,小蚊子起物,鸟类迁徒,植物花期……用这些自然通史的进化材料来训练注意能力,孩子没有反抗情绪都是育人的好手段。
这段时间,孩子的发展既有家人们的玩耍陪伴,又有我的注意能力的有意训练,这种依发展敏感期进行的育人策略,正如为结果子的树木修理枝子,使得结果更多。比如,葡萄若不剪枝,虽然它的藤会长得很茂盛,枝叶繁茂,青翠欲滴,但藤蔓绕成一团则会失去生长方向,难以结果,四周还会长出许多杂草。
孩子的成长必须要进行自然灵光的照耀,才能为每一发展敏感期提供各自不同的灵动信息。人生一世假如没有这些灵动信息,就如同园丁不替果树剪掉不结果子的枝条,摘去不开花的叶子,不除四周的害虫与杂草。随着孩子年令的增加,到了成人的时候,他反而沦为一个孩子,成为一个行为缺少自控力的活物。
从生到死,万物每一生命时段都有需要修炼不同的东西,如果每一发展敏感期内都能给予合适的信息刺激,慢慢的它会把生命引向其乐融融的境地。(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