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5:不能冒险(求月票!)

    吉尔伯特.阿里纳斯颜面尽失。

    他最终拿到了36分6次助攻2次抢断的数据,林奇则是25分12个篮板2次封盖。

    他的得分比林奇多了足足11分,但他依然颜面尽失。

    在全明星赛之后,他没能让随意评价他的林奇和卡梅隆.安东尼付出任何代价。

    他没能重重的打出那记反击拳。

    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他只能歇斯里地的大吼。

    “这只是一场常规赛而已,我们看看谁会率先win a real ring!”

    立刻有记者提醒:“卡梅隆已经有一枚戒指了。”

    大将军大拍桌子:“你他妈是听不懂什么叫real ring吗!?”

    他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现得很凶,但无论他怎么发脾气,都无法掩盖他成了林奇和安东尼垫脚石的事实。

    这两个东部超新星用大将军的惨剧警告了全联盟:如果现在谁还不承认我们地位的话,我们就要打!

    对于阿里纳斯来说,最悲剧的不是输了比赛,而是输了比赛后依然无法成为焦点。

    比赛结束后第二天,各大体育报纸都是詹姆斯.多兰的那句话:“下一任总经理,必须是一个能适应林奇的人。”

    人们将这看作是一次宣言,彻底颠覆传统球队权力结构的宣言。

    在下一任总经理出现之前,多兰已经提前做好了权利的划分。

    尼克斯这个赛季经历了太多的冲突,林奇和伊塞亚.托马斯之间爆发冲突的频率,比姓生活不和谐的中年夫妇之间爆发冲突的频率还高。

    中年夫妇还能靠情趣类衣和神奇药片解决冲突,但男人和男人之间不行。

    唯一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提前划清权利界限。

    詹姆斯.多兰可不想下一任总经理来了之后继续和林奇吵。

    他对篮球的理解并不深刻,但他知道,良好的队内氛围是成功的基础。

    林奇是个强势的人,那来的这个总经理最好能适应球员的强势。

    新任总经理最关键的素质不是掌控,而是能与核心球员形成良性互补的兼容性。

    杰里.克劳斯就是个完美的例子。

    没错,迈克尔.乔丹几乎将杰里.克劳斯视作仇人。可实际上,杰里.克劳斯并没有怎么忤逆过乔丹。

    他们是有过不少争执,但往往都是以杰里.克劳斯低头作为结局。

    正是这种充满智慧的妥协艺术,让芝加哥公牛在铁血竞争中保持着微妙的平衡,建立了篮球历史上最璀璨的王朝,直到那个手握4枚戒指的家伙出现才将这璀璨王朝超越。

    詹姆斯.多兰想找的就是这么一个家伙。

    一个既足够聪明,懂得搭建球队,又不会和林奇产生冲突的人。

    如果你是帕特.莱利那种想要独掌球队的野心家,那最好放弃来纽约的念头。

    这便是詹姆斯.多兰想要传递的信号。

    他已经信任过太多个总经理,那群西装革履的家伙每一个都曾拍着胸脯保证能让尼克斯再次伟大。

    但最终,让尼克斯有复苏迹象的只有林奇。

    为什么要相信那群坐在办公室里一边吹空调一边看清洁工屁股的人,而不是在球场上挥洒汗水的人?

    詹姆斯.多兰亲自传递的信号通过媒体迅速传播,纽约尼克斯队的人事部主管约翰.库德莫尔顿时忙碌了起来。

    许多人都给他打去电话,希望能够参加面试。

    让约翰.库德莫尔震惊的是,来电者不乏道格.里弗斯、菲尔.杰克逊和拉里.布朗这样的大牌——拉里.布朗可是还在带领活塞队卫冕呢。

    这毕竟是纽约,无论这些教练被媒体渲染得多么非同一般,多么不食人间烟火,他们终归也只是凡人。

    是凡人,就不会对纽约的灯红酒绿以及詹姆斯.多兰手中的钞票不感兴趣。

    真正脱离了低级趣味的可能只有杰里.韦斯特,在记者询问中他公开表示:“我还是更愿意待在孟菲斯。”

    也许只有他,是真的厌倦了大城市的尔虞我诈和压力。

    约翰.库德莫尔按照老板詹姆斯.多兰的指令,把候选人名单也给了林奇。

    他本以为正率队高歌猛进的林奇无暇顾及人事招募的事务,结果得到名单后的林奇几乎是秒回了一条邮件给约翰.库德莫尔。

    “首先排除道格.里弗斯。”

    “为什么?”

    “因为纽约尼克斯队的飞机足够大,够让所有球员带上他们的家属了。”

    反应过来后的约翰.库德莫尔笑了笑。

    坏林奇确实需要一个聪明人来和他相处。

    ——

    全世界的篮球迷都在讨论谁会成为纽约尼克斯的下一任总经理,刚刚下课没多久的伊塞亚.托马斯几乎立刻就被遗忘了,就仿佛他从未来过。

    这就是纽约,或者说,这就是竞技体育——强者才能永恒。

    现在的人们依然还在讨论着迈克尔.乔丹,但又有几个人会讨论帕特里克.尤因和卡尔.马龙?

    作为90年代叱咤风云的超级巨星,作为MJ最主要的对手们,他们仅仅因为没有赢到最后,而被球迷光速遗忘。

    冠军金杯的永恒光芒,总会将失败者的足迹冲刷得支离破碎。

    你必须在竞争中笑到最后,你才算是存在过。

    很显然,伊塞亚.托马斯这一次输得非常彻底。

    但这位倔强的底特律传奇并未放弃,他还在寻找新工作,他不想就这么退出NBA的舞台。

    如果可以,他希望加入一支东部球队。

    他想站在能直接掐灭麦迪逊广场花园璀璨灯光的位置。

    当然,此时没人在意微笑刺客的想法,纽约已然成为聚光灯的最中心。

    虽然交易截止日已经过去,距离尼克斯队能做出阵容改变还有四个月的时间。

    可尼克斯依然需要尽快找到总经理的人选,毕竟运营球队不是周二的一通电话就能决定周三的一笔交易。

    谈判往往持续月余,还要牵扯到其他球队。

    尼克斯想在今年夏天有所作为,就需要一个人从现在开始计划球队的未来。

    菲尔.杰克逊和拉里.布朗应聘尼克斯队总经理职位的流言很快传出,这吓退了大批的应聘者。

    大多数人都觉得,与那两个人竞争根本毫无胜算。

    纽约的篮球权杖争夺战,似乎演变成了两位冠军缔造者的隔空对决。

    萨姆.普雷斯蒂也这么觉得。

    马刺队训练场上,蒂姆.邓肯正在追着马努.吉诺比利满场飞奔,起因只是这位石佛心血来潮想拔下阿根廷妖刀的一根秀发。

    素以铁血治军著称的格雷格.波波维奇却并未制止这出荒诞剧,反而环抱双臂在场边咧开了嘴角。

    吉诺比利凭借鬼魅般的步伐游刃有余地与邓肯周旋,石佛虽追得气喘如牛,却始终挂着招牌式的憨厚笑容。

    “跑得再快,你总有停下来的时候。”

    “我要向媒体控诉你的暴行!”吉诺比利故作生气。

    “噢,我会否认这一点,所有人都会相信我,你上移的发际线与我无关。”

    马刺队的氛围非常轻松,波波维奇带着笑意踱步至场边,却看见萨姆.普雷斯蒂闷闷不乐。

    这个赛季,萨姆.普雷斯蒂已经被升为总经理助理,这位银黑军团的幕后英雄就和大多数选秀顺位不高的马刺球员一样,会让人惊叹“他究竟是怎么走到这里的?”

    这个家伙并不出身篮球世家,大学时只能在第三级别联赛摸爬滚打,毕业后甚至没能留校从事篮球相关工作。

    但他却决心进入NBA这个圈子,并且执行力非常强。

    在毕业之后的某次训练营活动中,普雷斯蒂得知马刺经理RC.布福德会亲临现场客串裁判,于是他只身前往,无论布福德在场上奔跑还是坐在场边,普雷斯蒂都如影尾随,喋喋不休的推销自己。

    RC.布福德烦得不行,只给了他一个马刺队实习剪辑师的工作。

    当时他以为,实习期一过,自己就再也见不到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

    辛苦的工作定会让他知难而退。

    而今天,这个曾经的实习生已然成为马刺管理层的股肱之臣,用独到的选秀眼光为银黑王朝输送着新鲜血液。

    2001年,他不顾RC.布福德已经睡着的孩子,半夜闯入他家里的行为,正是马刺队能够选中托尼.帕克的关键。

    他与RC.布福德以及格雷格.波波维奇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所以当波波维奇看见他眉宇间凝结着化不开的愁云时,他拍了拍这个年轻人的肩膀。

    “你今年多大了?”

    “啊?28岁。”

    “考虑到你经常熬夜,这个年纪出现力不从心的情况也正常。给你妻子解释解释就好,别这么忧愁。给你家香农带瓶红酒回去,就说是老家伙教你的保养秘方。你们都喝一杯,相信我,一切都会变得和谐起来。”

    “算了吧老头儿,你好意思在我面前说力不从心这个词?”

    “那你在烦恼什么?”

    萨姆.普雷斯蒂的目光在躲避,他摇摇头:“没什么,就是最近太疲惫了。走了格雷格,看住马努,他可能会在蒂姆的柜子里放蜥蜴,为他失去的头发报仇,我可不想我们的更衣室出现这么大的‘丑闻’。”

    普雷斯蒂刚想离开,却被波波维奇摁住。

    “既然不是因为这个,那就是因为纽约的应聘邮件还躺在草稿箱里发霉?”

    “啊?这我.”萨姆.普雷斯蒂像个说谎被揭穿的孩子,坐在板凳上支支吾吾,躲避着波波维奇的目光。

    “你发应聘邮件了吗?”

    “还没,我不打算去应聘了。”

    “因为菲尔和拉里?蠢货,你应该争取每一个属于你的机会!”

    普雷斯蒂抬头,他本以为格雷格.波波维奇会很生气。

    波波维奇轻轻拍打了一下他的脸:“当初那个在场上跟着RC跑了整整四十分钟的疯子哪儿去了?当初那个为了托尼.帕克和我大吵一架的年轻人哪儿去了?”

    “可是.”

    “滚去发邮件,别让我发现你怂了。顺便提醒你,马刺队离了谁都能转,你也不一定就真会应聘上,别他妈想那么多。”

    说完,波波维奇转身面对训练场,拍拍手:“好了玩拔头发游戏的蠢货们,留点力气吧,今天训练结束!”

    GDP三人组嬉笑着停止追逐打闹,即便这个赛季帕克与吉诺比利出手权显著增加,即便邓肯的场均得分因此滑落至生涯冰点,三人间的化学反应依旧如圣安东尼奥河般温润流淌,他们的关系也一点都没有改变。

    这是马刺独特的球队文化所构造起的和谐,这支球队强调团队和牺牲,拒绝自私自利。

    这一切的基础是蒂姆.邓肯,他做了很好的表率。事实证明,马刺队的这一套一旦失去邓肯,很快就会玩不转。

    只有球队老大真正接受PUA,小弟才能跟着接受。

    邓肯时代的马刺,这种球队文化渗透每一个角落,透进马刺的骨髓,从更衣室蔓延至管理层。

    你可以说格雷格.波波维奇是一个为了胜利不择手段的混蛋,可他从未自私自利的阻止过任何马刺系的人去圣安东尼奥之外追寻更大的成功和合同。

    任何人想要离开,他非但不会阻止,还会亲自打包珍藏的红酒作为践行礼。

    萨姆.普雷斯蒂最终还是带着波波维奇送他的红酒回了家,妻子望着酒瓶惊喜地扬起眉毛。

    “今天是什么日子?为什么要喝酒?”

    “庆祝.”普雷斯蒂摩挲着酒标上凸印的葡萄藤纹路,“庆祝某个固执老头帮我找回了22岁时横冲直撞的勇气。香农,回答我一个问题。”

    “爱过,还爱。”

    “不是这个问题,我是想问,你介意我们一家去纽约吗?”

    “啊!?”

    ——

    深夜的书房里,邮件发送成功的提示音与圣安东尼奥的晚风同时抵达。

    萨姆.普雷斯蒂靠在椅子上,脑子里想了很多。

    如果他真的成为了尼克斯队的总经理,那意味着他承担了一份全世界压力最大的工作。

    圣安东尼奥这个地方可没有那么多媒体关注,即使邓肯已经让马刺变成了一支伟大的球队。

    纽约的情况完全不同,他的每一笔操作,每一次引援,都会被苛刻的媒体评头论足。

    纽约的镁光灯就像圣费尔南多谷的高清摄影机,会将每个毛孔都照得纤毫毕现,不存在任何隐私部分。

    看看伊塞亚吧,看看他。

    他在多伦多干得也很糟糕,可当时并没有那么多人批评他。

    现在呢?他简直是被纽约媒体扒光了游街示众。

    半小时后,他的电话响起,是林奇打来的。

    他和林奇已经很熟了,所以随意的打了招呼:“你好啊林奇,需要帮忙吗?”

    “需要。”

    “你说。”

    “你就给我说说,我们该怎么干掉该死的底特律活塞,拿下总冠军!”

    “我们?”

    “没错,你不是发来了应聘邮件吗?我就是你的面试官,萨姆。如果你觉得这个问题太难以回答,那我不介意换一个问题。”

    “换一个什么问题?”萨姆.普雷斯蒂露出了轻松的微笑,因为他和林奇的关系,让此时的交谈变得非常放松。

    “如果我们要引进某个球员,他要求打客场的时候带家属上球队飞机,你会答应吗?”

    普雷斯蒂笑了起来:“够了林奇,停止羞辱道格吧,他是多么的伟大。马刺队该给道格立铜像,若不是他,马刺队已经垮了。”

    电话那头,林奇的笑声逐渐消失,说话的语气也变得认真:“我希望你能来,萨姆,我和你很对胃口。”

    “那看来我得努力了,菲尔和拉里可不好对付。”

    “只有菲尔,没有拉里,拉里已经出局了。”

    “什么?为什么?”

    “因为斯蒂芬不喜欢他,最重要的是,因为我不喜欢他。对,就因为我不喜欢他。”

    萨姆.普雷斯蒂嗅到了什么,是的,这支球队除了詹姆斯.多兰本人外,话语权最大的人可能就是林奇了。

    如果林奇说,他希望自己成为总经理,那.

    “我会做好准备的,我也不会让你失望。虽然作为总经理来说,我有些太过年轻,但我会竭尽全力的!”

    “年轻也能是优势萨姆,无论如何,祝你一切顺利。”

    第二天,当詹姆斯.多兰从约翰.库德莫尔那里得知,进入最终抉择的两个候选人是菲尔.杰克逊和一个仅仅28岁的家伙时,他心中几乎立刻就有了答案。

    这就和“20岁的白嫩肉体还是40岁的褶皱皮肤”一样好选。

    但当他得知,林奇极力推荐萨姆.普雷斯蒂时,答案变得不再那么清晰。

    如果20岁的白嫩肉体特别有艾一切将另当别论。

    “28岁的总经理.历史上有先例吗?”詹姆斯.多兰问库德莫尔。

    约翰.库德莫尔摇头:“杰里.科朗吉诺曾经是北美职业体育史上最年轻的球队总经理,他1968年去太阳队的时候只有29岁,而萨姆还不到28岁。”

    “嗯,这么看来答案非常明显了。你知道,我们不能冒险。”

    “是的”,约翰.库德莫尔点头,“我们不能再冒险了。”

    一天后,纽约尼克斯队官方宣布,27岁半的萨姆.普雷斯蒂将接任伊塞亚.托马斯,成为尼克斯队新任总经理。

    詹姆斯.多兰确实不能冒险。

    他不能冒险破坏自己和林奇之间的关系,尼克斯不能承受第二次权力斗争。

    如果这两个年轻人可以让帝国崛起,那年龄又算得了什么?

    而如果他们做不到,那都得滚蛋。

    詹姆斯.多兰永远不会变成球员的奴仆。

    但此刻,他愿意稍微给球员一些发挥的自由。

    赌局已然开始,筹码是整座城市的篮球信仰,而他选择将骰子交给年轻的未来。

    ——

    青春风暴席卷尼克斯,篮球哲学开启新纪元!——《体育画报》。

    作为总经理,萨姆实在太过年轻。我知道他在圣安东尼奥取得过成功,但独当一面?他还太嫩了!——史蒂芬.A.史密斯。

    噢,萨姆是一个多么有潜力的操盘手。事实上,我很期待他的未来。——当史蒂芬.A.史密斯得知林奇更推荐萨姆.普雷斯蒂后他立刻改口。

    我们应该记住林奇启蒙教练博什科.乔基奇的话:年轻就应该趾高气昂!冲吧尼克斯!——《纽约时报》。(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冠军法则不错,请把《冠军法则》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冠军法则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