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抄家灭族

    邯郸,清水县。

    这里有一个李员外,叫李奇堂。

    李奇堂原是礼部尚书,后来张庭正主政时清除异己,他和当时的程范等人都被清除下台。

    不过区别在于程范当时及时的调整尊严,亲赴张府请罪,最终得以告老还乡。

    而李奇堂则没能急流勇退,最终被查出贪腐行贿等数罪,被革去官职,永不录用。

    不过虽是如此,但所谓古语言,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李家在邯郸本就是大族,李奇堂更是为官几十载,门生故吏数不胜数,尽管其被革职回乡,却也无人胆敢小看。

    清水县每三年换一任知县。

    每任知县到任后的第一时间不是去县衙坐堂查看冤情,而是前往李府,自认门生,拜见李奇堂李老爷。

    若是不这么做,那这知县,他们就当不下去。

    在这种情况下,李家在清水县几乎就和土皇帝没什么区别。

    仅仅是土地,李家在清水县就有四万多亩。

    百姓多为其家中佃户。

    李府之中私设公堂,百姓生杀予夺,皆在李家一念之间。

    其子嗣平时欺男霸女的事更是从不少干。

    甚至不久前还当街强抢民女,玩够了之后再卖入青楼,这般罪大恶极的行径都只能算是里面的九牛一毛。

    民怨早已沸腾,只是无人敢管。

    淮阴军在民间暗中查访,问起李府罪行,百姓如数家珍,可问及谁能出来指证,却无一人敢言。

    “那就不指证了,直接抄家!”

    一名淮阴军说道。

    另一名淮阴军有些顾虑。

    “那罪状……”

    “有真的罪状自然最好,没有罪状咱们就直接造假!”

    “那能行吗?”

    “整吧,把火炮拉上来。”

    “轰!”

    伴随着一声炸响,李府的庄园大门被火炮炸的四分五裂。

    潜藏好的淮阴军直接动身,包围李府,按照名单迅速开始抓人。

    李奇堂待在家中,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淮阴军的行动太快,他在此之前完全没得到任何消息。

    其实他并不是冥顽不灵宁死不肯交出土地。

    只是因为多年的经历让他习惯的认为这次的政策也和往常一样,不会执行的那么彻底。

    就算真的执行下来,朝堂中的各种扯皮,拖延,没两三个月的时间也根本不可能落实,因此李奇堂才迟迟没有下决定,而是一直观望。

    没想到,淮阴军突然就动手了。

    很快,非常突然!

    家就没了。

    忠心的老管家背着李奇堂快速藏进地下早就准备好的密道里。

    李奇堂的儿子和孙子却因为在一起玩弄小妾,一时间没能抽身,结果被淮阴军双双抓住。

    问及李奇堂在哪,二人十分嘴硬,宁死不肯出卖。

    淮阴军一记钢鞭抽出,将李奇堂的儿子打的蛋裂。

    其孙见状吓得魂飞魄散,直接跪倒在地,将密道位置一字不漏的说出。

    很快,李奇堂和管家被抓捕归案。

    李府的财产被全部查抄。

    至于罪名,自然很快拷问出来。

    同一时间,直隶的其他地区也进行着类似的抄家案件。

    抄家对象有的是和李奇堂一样的退休高官。

    也有的是现任在京城任职的官宦家庭。

    还有的是勋贵家族。

    还有一个驸马。

    加在一起总计八个大型家族,被淮阴军在一天之内连根拔起。

    满朝震惊,官吏世家无不胆颤。

    方永同时命淮阴军看管好剩余的世家家族,严守边境,如果有人敢转移财产,便以谋反罪论处,直接先斩后奏。

    夜间,孟府。

    一名叫做李甲的青年鬼鬼祟祟的敲响大门,递上门贴。

    李甲是李奇堂的另一个孙子,原本在国子监上学,仕途有望。

    淮阴军自然早就派人盯好了李甲,只等行动开始就一起进行抓捕。

    但也是巧合,李家出事时李甲正好找人顶替了自己点卯,本人则去了醉仙阁享乐,因此反倒逃过一劫。

    如今他正在被淮阴军通缉,满城逃亡,行事十分小心。

    片刻后,孟府的大门打开。

    李甲进入其中,不多时,李甲见到了孟良。

    李甲当即跪了下来,高喊道:

    “孟世叔,你要为我李家做主啊!”

    孟家和李家交情不错,两家都是孔氏门生,同时也都是当年张庭正的政敌,因此李家出事之后,李甲第一时间便来孟府避难。

    孟良安慰着李甲,心中却是冷笑。

    现在知道哭了?

    之前干什么去了?

    之前孟申为了竞争军机处的最后两个位置,曾亲自出面,写文章号召大家响应屯田政策。

    结果效果一般,只有一些普通的中等家族响应,像李家这种大家族完全就将其当成了放屁。

    现在好了,被抄了吧!

    孟良出言温声安慰着李甲,又说起以前的往事,说自己为官时曾经多受李奇堂大人照顾之类的,总之说了很多,就是没说为李家做主一事。

    因为傻子都能看得出来,目前李家想要平反明显是不可能的了。

    老爷子孟申还要竞争军机处的名额,自然更不可能为李家说话。

    李甲也不是三岁小孩,自然也清楚这一点。

    他其实也没指望着让孟家给他做主。

    孟申到现在都没出来露面,已经很表明态度了。

    李甲想做的只是以此为由头,来这里避难罢了。

    可若是他直接说来此避难,孟家很可能就会推三阻四,找各种理由为难他。

    但若是他说来这里求孟家为他做主,那孟家就会同意让他避难了……

    李甲准备等风波平息过去,就找孟家借点钱,去长沙投奔舅舅。

    孟良也没有把事做绝,给李甲安排了房间,供其躲藏。

    乾清宫内。

    议事的正殿点着灯火。

    里面原本是有宫女看守的,不过现在宫女都被赶了出去。

    孔昭琳轻咬着贝齿,一双纤细的手臂支撑在面前的桌案上。

    一双明亮的眼睛此时满是水雾和委屈,身体抗拒的表达着自身的不情愿,外面此时有宫女在夜间打扫,因此孔昭琳不敢大声说话。

    后面的方永狠狠的查看着手中的奏报,他面色冷峻,眉头轻皱,似是因为奏报上的内容而不满。

    驸马爷被抓。

    大熙的老公主(隆庆帝的姐姐)一路上怒骂方永是权奸,淮阴军于是用布堵住了她的嘴巴。

    结果这位老公主一口气没上来,死了!

    太医诊断她是身体老迈,禁不住这场打击,所以身死。

    毕竟,这位老公主今年也68岁了。

    可是,其他人恐怕不会相信吧。

    肯定会有乱臣贼子以此做文章。

    想到这,方永更加郁闷了。

    不禁用力,狠狠的按在了奏报上……

    (本章完)(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红楼:割据江东,从水匪开始不错,请把《红楼:割据江东,从水匪开始》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红楼:割据江东,从水匪开始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