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回 先天政变箭在弦

    林澈与太平公主在历经无数风雨后,辅佐李旦登上皇位,大唐看似迎来了短暂的安宁。然而,朝堂之上的权力斗争却如汹涌暗流,从未真正平息。太平公主自恃功高,在朝中培植了大量亲信,势力愈发庞大,隐隐有与李隆基分庭抗礼之势。而李隆基心怀壮志,一心想要真正掌控皇权,开创属于自己的盛世,他自然不会坐视太平公主的势力不断膨胀。林澈夹在两人之间,心中万分纠结,他深知两人对自己都极为重要,实在不愿看到他们之间爆发冲突,致使大唐江山陷入动荡。

    这日,林澈正在府中研读兵书,思索着如何进一步加强大唐的边防,以应对吐蕃等外敌的威胁。突然,家仆匆匆来报,称太平公主派人前来,有要事相商。林澈心中一紧,他隐隐感觉到,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太平公主的使者见到林澈后,神色匆匆地说道:“林将军,公主请您即刻前往公主府,有紧急大事商议。” 林澈不敢耽搁,立刻随使者前往公主府。

    来到公主府,林澈看到太平公主正坐在厅中,面色凝重,周围的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见到林澈,太平公主起身相迎,眼中满是忧虑:“林郎,如今朝堂局势愈发紧张,隆基那孩子对我的态度日益冷淡,我担心他会对我不利。你看,我们该如何应对?” 林澈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说道:“公主,隆基心怀大志,他渴望掌控皇权,这是人之常情。我们一直以来都在辅佐他,为的就是大唐的未来。如今若与他起了冲突,恐怕会让大唐陷入内乱,这并非我们所愿。依我看,我们还是应该尽量避免正面冲突,尝试与他沟通,寻求一个折中的解决办法。”

    太平公主却冷哼一声,说道:“沟通?他如今羽翼渐丰,哪里还会听我们的?我在这朝堂上苦心经营多年,为大唐立下了汗马功劳,他怎能如此对待我?” 林澈看着太平公主,心中满是无奈,他深知太平公主心中的委屈与不甘,但此时若与李隆基针锋相对,无疑是将大唐推向深渊。他握住太平公主的手,温柔而坚定地说道:“公主,我们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为的就是大唐的繁荣稳定。如今大唐刚刚经历了一系列变故,百姓需要的是休养生息,国家需要的是稳定发展。我们不能因为一时的意气,而让无数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太平公主看着林澈,眼中闪过一丝挣扎,最终还是叹了口气,说道:“林郎,我明白你的意思。只是,我实在不甘心就这样放弃手中的权力。” 林澈轻轻抚摸着太平公主的头发,说道:“公主,权力并非一切,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唐的百姓。只要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我们又何必执着于权力呢?” 太平公主微微点头,没有再说话。

    然而,就在林澈试图从中调和太平公主与李隆基之间的矛盾时,李隆基那边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着一场行动。他深知太平公主的势力对自己的皇权构成了巨大威胁,若不及时铲除,自己将难以真正掌控朝堂。于是,他召集了自己的心腹,包括姚崇、宋璟等一众能臣,商议如何应对太平公主的势力。

    李隆基坐在书房中,面色严肃地看着众人,说道:“如今太平公主在朝中势力庞大,她的党羽遍布朝堂,对我的皇权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我们必须想个办法,尽快将她的势力铲除,否则我大唐江山将永无宁日。” 姚崇微微皱眉,说道:“陛下,太平公主在朝中经营多年,势力盘根错节,想要一举铲除并非易事。而且,她与林澈将军关系密切,林将军在朝中威望极高,若处理不当,恐怕会引发更大的麻烦。” 李隆基沉思片刻,说道:“我也深知此事的难度,但我们不能坐以待毙。林将军对大唐忠心耿耿,我相信他心中自有分寸。只是太平公主如今野心勃勃,我们不能再姑息迁就。”

    宋璟在一旁说道:“陛下,我们可以先从太平公主的党羽入手,逐步削弱她的势力。同时,我们也要密切关注林将军的动向,尽量争取他的支持。若能得到林将军的帮助,我们铲除太平公主势力的计划将会顺利许多。” 李隆基点了点头,说道:“就按你们说的办。先暗中调查太平公主党羽的罪行,收集证据,一旦时机成熟,便将他们一网打尽。”

    与此同时,太平公主也察觉到了李隆基的动作。她心中大怒,决定先下手为强。她召集了自己的心腹谋士,在密室中商议对策。“李隆基这小子,竟敢对我动手!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想个办法,让他知道我的厉害。” 太平公主眼神阴鸷,狠狠地说道。一个谋士上前说道:“公主,如今我们在朝中虽有不少势力,但李隆基也不容小觑。我们可以先散布谣言,说他意图谋反,想要篡位,以此来动摇他的根基。同时,我们也可以联络一些边关将领,让他们拥兵自重,给李隆基施加压力。” 太平公主沉思片刻,觉得此计可行,便点头说道:“就这么办。你们立刻去安排,一定要做得小心谨慎,不能让李隆基察觉到我们的计划。”

    林澈得知太平公主和李隆基双方都在暗中筹备行动后,心急如焚。他知道,若双方真的爆发冲突,大唐必将陷入一场腥风血雨之中。他决定再次分别找太平公主和李隆基谈话,希望能够劝他们放下成见,以大唐的大局为重。林澈先来到了太平公主府,见到太平公主后,他诚恳地说道:“公主,我知道您心中有怨气,但如今真的不是与隆基对抗的时候。大唐刚刚经历了那么多,百姓经不起折腾了。我们何不退一步,与隆基好好商量,共同为大唐的未来努力呢?” 太平公主看着林澈,眼中满是失望:“林郎,你为何总是向着他?我为大唐付出了这么多,他却如此对我,我怎能咽下这口气?” 林澈无奈地说道:“公主,我并非偏袒隆基,我只是希望大唐能够稳定繁荣。我们所做的一切,不都是为了这个目的吗?” 太平公主沉默不语,显然她心中仍在纠结。

    离开公主府后,林澈又马不停蹄地前往皇宫,求见李隆基。李隆基见到林澈后,微笑着说道:“林将军,你来得正好。我正想找你商量一些事情。” 林澈行礼后,说道:“陛下,臣此次前来,是想恳请陛下能够冷静对待与太平公主之间的矛盾。如今朝堂局势复杂,若轻易发动冲突,恐怕会让大唐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李隆基微微皱眉,说道:“林将军,我也不想与太平公主发生冲突,但她的势力实在太大,已经严重威胁到了我的皇权。我若不采取行动,如何能实现大唐的长治久安?” 林澈说道:“陛下,太平公主对大唐也有诸多贡献,我们不妨给她一个机会,让她能够放下权力,安享晚年。这样既能避免冲突,也能彰显陛下的胸怀。” 李隆基沉思片刻,说道:“林将军所言,我也并非没有考虑过。只是太平公主野心勃勃,我实在难以相信她会轻易放弃权力。” 林澈说道:“陛下,我们可以尝试与她沟通,表明我们的诚意。若她仍然执迷不悟,再采取行动也不迟。” 李隆基点了点头,说道:“好吧,林将军,我听你的。我会尝试与太平公主沟通,但如果她真的不愿意妥协,我也不会手下留情。”

    然而,事情并未如林澈所期望的那样发展。太平公主的党羽们在暗中散布的谣言愈演愈烈,朝堂上人心惶惶,大臣们纷纷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不知道该支持谁才好。而太平公主联络的边关将领们也开始蠢蠢欲动,他们在边境上集结兵力,对朝廷形成了巨大的压力。李隆基得知这些消息后,心中大怒,他觉得太平公主已经彻底无视了他的底线,必须采取行动了。

    “陛下,太平公主如此嚣张,我们不能再等了。若不尽快铲除她的势力,恐怕她会发动叛乱,到时候局面将更加难以收拾。” 姚崇焦急地对李隆基说道。李隆基眼神坚定地点了点头,说道:“好,传我命令,立刻调兵遣将,准备应对太平公主的叛乱。同时,密切监视她的一举一动,一旦发现她有任何异动,立刻出兵。”

    林澈得知李隆基已经决定采取行动后,心中充满了无奈和痛苦。他知道,一场不可避免的冲突即将爆发,而他无论站在哪一边,都将伤害到自己所珍视的人。但他也明白,自己身为大唐的臣子,必须以大唐的江山社稷为重。他决定在这场冲突中保持中立,尽力阻止双方的伤亡,同时寻找机会化解这场危机。

    此时,长安城中的气氛紧张到了极点,仿佛空气中都弥漫着硝烟的味道。百姓们纷纷闭门不出,生怕卷入这场可怕的政治斗争之中。太平公主的府中,她和她的心腹们也在紧张地筹备着,他们知道,与李隆基的这场对决,将决定他们的生死存亡。

    “公主,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只要您一声令下,我们便立刻起兵,杀进皇宫,让李隆基那小子知道我们的厉害!” 一个心腹将领满脸狰狞地说道。太平公主眼神复杂地看着众人,心中有些犹豫。她知道,一旦起兵,便是与李隆基彻底决裂,这场战争将会带来无数的伤亡,大唐也将陷入动荡之中。但此时的她,已经骑虎难下,若不行动,自己必将被李隆基铲除。“好,传我命令,准备起兵!” 太平公主咬了咬牙,下达了命令。

    就在太平公主的军队即将行动之时,林澈得到了消息。他心急如焚,立刻带着自己的亲信,赶到了太平公主府。“公主,万万不可起兵!一旦开战,大唐必将陷入战火之中,无数百姓将生灵涂炭,这是我们都不愿看到的结果啊!” 林澈见到太平公主后,大声劝阻道。太平公主看着林澈,眼中满是决绝:“林郎,我已经没有退路了。李隆基那小子步步紧逼,我若不起兵,只有死路一条。” 林澈说道:“公主,我们还有其他办法,我们可以和李隆基谈判,寻求一个和平解决的方式。” 太平公主冷笑一声:“谈判?他会给我机会吗?林郎,你不要再劝我了,我意已决。”

    林澈见太平公主心意已决,知道自己无法再劝阻她。他心中悲痛万分,但他也明白,自己必须为大唐的未来着想。“公主,既然您执意如此,我也无法阻拦。但我希望您能答应我,尽量减少伤亡,不要让这场战争太过惨烈。” 林澈看着太平公主,眼中满是哀求。太平公主微微点头,说道:“林郎,我尽量吧。但你也要知道,这场战争,我是为了自保,我别无选择。”

    林澈离开太平公主府后,立刻又赶到皇宫,求见李隆基。“陛下,太平公主即将起兵,还请陛下三思而后行。这场战争一旦爆发,对大唐的伤害太大了。我们能不能再给她一次机会,尝试和平解决呢?” 林澈焦急地对李隆基说道。李隆基面色阴沉,说道:“林将军,我已经给过她机会了,是她自己不珍惜。如今她竟敢起兵谋反,我绝不能姑息。我会尽量减少伤亡,但我也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叛逆之人。” 林澈无奈地叹了口气,他知道,这场战争已经无法避免了。

    先天政变的箭已在弦上,随时都可能射出。长安城中,双方的军队都在紧张地备战,一场决定大唐命运的大战即将拉开帷幕。林澈夹在中间,心中充满了痛苦和无奈,他不知道这场战争将会带来怎样的后果,但他知道,自己必须尽最大的努力,保护好大唐的百姓,守护好大唐的江山社稷……(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武周天工谱不错,请把《武周天工谱》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武周天工谱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