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无忌炼完龙虎内丹,精气神又有所不同,特别是掌握了一门技艺,一道神通。
灶格更是隐隐约约,有什么东西呼之欲出,但又生生憋了回去,似乎少了什么关键的东西。
宋无忌估计是灶王七法之中的其他法门,毕竟七法自己只学会了引火垒灶,还有劈材,担水,磨刀、开锅、扇风。
大概率是扇风,宋无忌想着,自己会一个呼风神通不说,还有一个风从虎的神通,刚刚在锻兵幻境中,一开始干的也是扇风的活。
“看来得找一把合适扇风点火的芭蕉扇了。”
还剩下一个猪妖内丹,宋无忌只能等下次炼化了,现在肚子都有一股“饱胀感”了,便是吃东西也吃不下多少。
出了灶司衙门,见着进进出出的百姓,在宋无忌施展律令后,一个个都精气神十足。
尤其是灾民,不再像之前逃难之时,犹如丧家之犬的彷徨,此时对太昌城更多的是认同。
九品天工匠的仪轨作出来了后,挺多灾民都激发了此仪轨,因为灾后重建,除了少数是真正的匠户,基本都由着他们根据以往做徭役的经验,修建的,尤其是修补之前的城墙,和扩建后的城墙,基本上都是他们。
虽然大多数都是泥匠,技术含量不多,但也总算有一门手艺,那些完成仪轨后的知识灌入脑海,让他们更具备专业性。
此时脑子里想的,就是等城墙建好了,要给自己建一个好房子。
有了希望,干活就有力气了。
路旁,一个临时搭建的勾栏棚子,里面是一些唱曲艺的,跳舞的,杂耍的,都是卖艺的。
他们没有出城击杀妖魔的勇气,也没有力气干重活,便划拉下一块空地,重操旧业。
百姓们干完活,也是有精神追求的。
最受欢迎的,竟然是林盼娣,只是她还是没有完成九品仪轨,只拿着一根碧玉笛吹奏着曲子,吹一段,唱一段,唱的也不是什么清词,而是带点擦边。
旁边的丐门唱曲的瞎眼老汉,莲花落心法运转到起飞,都没人家一根脚趾头露在外面来得勾引人。
若是唱曲的时候娇喘一声,便足够把人心神隔空夺了去。
宋无忌想到了田县令的嘱托:早日让林盼娣九品,若有必要开设青楼……妖魔乱世,高压之下,城中百姓需要一个舒缓的地方。
虽然宋无忌对开设青楼没有什么兴趣,但这种只表演节目的勾栏,确实有些效果,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林盼娣的九品仪轨,名为[花中优伶],需要寻找本命花,培育“花仙子”,还需要掌握琴棋书画等高级文艺技能,能力是魅惑、幻术、以及解除负面状态,是个很好的软辅。
如果可以量产花中优伶,宋无忌也只当这青楼是一座花神庙,不过这个百业,是只有女子可以成就,还是男子也能成就?
毕竟宋无忌记得,古代出来卖的,不分男女来着。
一路出了城去,宋无忌驾起烟尘遁,呼来一阵风,便往着罗湖方向去了。
只在高处,虽然也不算多高,不过离着两层小楼屋顶三尺,却也能远远就能看到一片大湖,以及湖畔的一座山门,这山正是逍遥山,逍遥山上,隐约可见林木中延生出来的飞檐斗拱,一柱青烟,更是不受风波,直达天宇。
宋无忌落下云来,正是罗湖边,见到了和湖中大鱼搏斗的罗川,他搏斗的大鱼虽然是不入流,但约莫有百十来斤,是条巨型黑鱼。
宋无忌没有插手,等着罗川死死扣住鱼鳃,将鱼弄得筋疲力尽,拖上岸来,才走近问询。
罗川见到宋无忌,有些不好意思的慌乱:“城主,怎么您来了?”
宋无忌温和道:“你这是觉醒了百业仪轨吧,不知有什么能力?”
罗川连连解释道:“我之前没有隐瞒来着,是接近了湖水,畅快游了一圈,捉了大鱼,才发觉了,叫[九品搏浪渔勇],不入流的时候,就是个渔夫。”
宋无忌微微点头:“他们人呢?”
“他们往那水府中去了,还没出来呢!叫我在这里守着妖魔尸体,但妖魔尸体吸引来了别的妖魔,我便往水里去了。”
“带路,我们一起往水府一探!”
罗川兴奋起来,却又踟蹰:“道观里的道长说水府寒气重,需要吃什么药才行……”
“不要紧,些许寒气,不足致病。”
宋无忌道:“就算沾染些许回头到灶前烤烤火,就能驱散寒意了。”
说是如此说,宋无忌还是给罗川分一朵灶火。
二人进入芦苇荡,见到了浅水滩上的漩涡,当即跃了进去。
只见着水府里面有着剧烈的厮杀声,便见着万向平,熊浩两个,被一队水妖追杀。
手中拿着的,正是一颗人头大的珍珠。
那追杀的水妖,是些虾兵,但全身着甲,都是冰晶的,手中兵器,也带着寒意,每个虾兵的气势,也有将近九品。
这两人边跑边射,溜着虾兵转,腾挪跳跃,杀死一只后,又故技重施,将剩下的也磨死。
见到宋无忌,二人都是一惊:“城主!”
宋无忌点点头:“无事,就是看你们这么久没有一个消息传回去,便来看看。”
二人道:“这水府蹊跷,明明这么大一个门户在这里,却推不开,只能在外面游荡,不过好在外面也有些好东西。”
说罢万向平向宋无忌展示自己找到的宝贝。
“那边有一座坟,我们先把守坟的妖魔引着杀了,然后挖开了瞧了瞧。”
“结果墓里面也没有尸体,是个空冢,只有些陪葬物。”
宋无忌略微张口,不知道说些什么好,在人家门口刨坟,也难怪那些秘境中,开了灵智的妖魔,说咱们是域外邪魔,只会烧杀抢掠呢!这做的也太不地道了。
“至于这个珍珠,是那个珍珠树上长出来的,只是不知道有何用处,城主你有识物之能,帮我们看看呗!”
宋无忌瞥了一眼,便通过灶书鉴别出了食材:“这是蛟龙用来以珠养珠的宝物,蛟龙孕育龙珠,需要消耗大量本源,便有了一个取巧的办法,那就是借用大珍珠的灵性来蕴育龙珠,普通老蚌成珠需要时间太久,便有了这么一类灵根,吸收天地之精华,日月之灵机。”(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