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抉择

    秦始皇沉思良久,他看着李齐,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色。

    “李齐,你一片忠心,朕心领了。你所言之事,朕会仔细斟酌。但此事关乎重大,朝堂之上,各方势力定会有所异议,朕需从长计议。”

    秦始皇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疲惫,但也有一丝坚定。

    他再次跪地磕头说道。

    “多谢陛下。草民静候陛下佳音。”

    秦始皇挥了挥手说道。

    “你先退下吧。在宫中好好休息,待朕商议之后,再做定夺。”

    说罢,他缓缓退出宫殿。

    走出咸阳宫,李齐的心中五味杂陈。他不知道自己的谏言最终能否被采纳,但他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他望着咸阳宫的巍峨宫殿,心中默默祈祷,希望秦始皇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让大秦走向繁荣昌盛,让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在李齐离开后,秦始皇独自坐在龙椅上,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他的目光在宫殿内的墙壁上缓缓移动,那里绘制着大秦的山川社稷,以及他南征北战的辉煌功绩。

    他深知,自己肩负着大秦的未来,每一个决策都必须慎之又慎。

    他想到了朝堂上那些大臣们的嘴脸,有的为了一己私利,极力反对改革。

    有的虽心怀天下,却在复杂的局势中犹豫不决。

    他又想到了扶苏,扶苏从小便被自己委以重任。

    若是他能顺利登基,或许真能带领大秦走向另一个辉煌。

    但眼下,赵高和胡亥虎视眈眈。

    他们的势力也不容小觑,他们在暗中蠢蠢欲动,试图扰乱朝纲,谋取私利。

    秦始皇握紧了拳头,心中暗自下定决心。

    他要在自己有限的时间内,为大秦的未来做好规划,既要保证陵寝工程的顺利进行,又要安抚百姓,稳定民心。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他也只能帮着扶苏记上一记了。

    朝堂之上,气氛凝重。

    秦始皇端坐于龙椅之上,目光深邃而威严,扫视着殿中的群臣。

    他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扶手,叮叮当当的声音,让大殿上的众人心里十分没底。

    殿内,大臣们分列两侧,神情各异。

    支持李齐谏言的大臣们大多身着朴素的官服,面容坚毅,目光中透着一股不屈的锐气。

    他们大多是来自各国的寒士,凭借才华和努力跻身朝堂,对民间的疾苦有着深刻的体会。

    而反对者则多为世家大族的代表,衣着华丽,神色倨傲,眼中闪烁着精明和对寒门学子的不屑。

    争论从清晨开始,一直持续到日上三竿。

    支持改革的大臣们率先发言,言辞恳切,直指时弊。

    “陛下。”

    一位老家曾在齐国之地的寒士大臣上前一步拱手说道。

    “如今天下虽定,但百姓生活困苦,赋税沉重,徭役繁重。若不及时改革,恐生民变。臣以为,李齐之谏言切中要害,当立即施行。”

    他的话音刚落,另一位老家在楚国的大臣也站了出来,补充道。

    “陛下,臣曾受您恩惠,被派往各地巡视,亲眼所见,百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许多地方甚至出现了易子而食的惨状。若再不减轻赋税,放宽徭役,恐怕民心尽失,国将不国啊!”

    这些寒士大臣们纷纷列举自己在各地所见所闻,言辞激烈,情感真挚。

    他们的话如同一把把利剑,直指朝廷的弊端,也刺痛了那些既得利益者的神经。

    王公贵族们,各个眼神轻蔑,他们只觉得自己过得好就行,其他人跟他们都没关系,也就无所谓。

    反对改革的大臣们自然不会坐视不理。

    一位身着华服的老臣缓缓走出队列,捋了捋胡须,慢条斯理地说道。

    “诸位同僚所言,未免过于危言耸听。如今天下初定,正是休养生息之时,岂可轻言改革?况且,赋税徭役乃是国之根本,若轻易减免,国库空虚,何以维持朝廷运转?何以抵御外敌?”

    他的话音刚落,另一位世家大族的代表也站了出来冷笑道。

    “改革?谈何容易!自古以来,变法者多无善终。商鞅变法,虽使秦国强盛,但最终却落得个车裂而死的下场。诸位同僚,莫非也想步其后尘?”

    这番话如同一盆冷水,浇在了支持改革的大臣们头上。

    殿内一时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秦始皇的目光在众人脸上扫过,眉头微微皱起。

    就在这时,一位年轻的大臣站了出来。

    他是近年来崭露头角的新秀,虽出身寒门,但才华横溢,深得秦始皇赏识。

    他拱手说道。

    “陛下,臣以为,改革固然艰难,但不改革则国将不国。商鞅虽死,但其变法之功不可磨灭。如今我大秦虽一统天下,但若不及时调整政策,恐怕难以长治久安。”

    他的话音刚落,另一位世家大族的代表立刻反驳道。

    “荒谬!如今天下已定,四海升平,何须改革?况且,改革必然触动各方利益,若引发动荡,谁来负责?”

    年轻的大臣毫不退让,针锋相对地说道。

    “若不改革,百姓困苦,民不聊生,迟早会引发更大的动荡。到那时,谁来负责?”

    双方你来我往,言辞激烈,殿内的气氛愈发紧张。

    秦始皇静静地听着,时而点头,时而皱眉。

    他的目光在支持者和反对者之间来回游移,似乎在权衡着利弊。

    这时,一位年迈的大臣缓缓走出队列。

    他是朝中的元老,德高望重,深得秦始皇信任。他拱手说道:“陛下,老臣以为,改革之事,不可操之过急,但也不可置之不理。如今百姓困苦,确是事实。但若贸然改革,恐引发朝野动荡。不如先从小处着手,逐步调整政策,观察效果,再做决断。”

    秦始皇闻言,微微点头,似乎对老臣的建议颇为赞同。

    他沉吟片刻,缓缓说道。

    “爱卿所言极是。改革之事,确实需慎重考虑。不过,百姓之苦,朕亦有所耳闻。若不及时解决,恐生变故。”

    他的话音刚落,殿内再次陷入了沉默。(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秦疆悍卒:我最强莽夫,干翻匈奴不错,请把《秦疆悍卒:我最强莽夫,干翻匈奴》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秦疆悍卒:我最强莽夫,干翻匈奴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