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8 张扬的超梦领队 (7K)

    提升0.4秒?

    看到这个圈速,奥德托喃喃自语了一句,脸上神情有些复杂,看不出是高兴还是不满意。

    不过水谷翔跟冯勇等人,已经按捺不住开始欢呼起来。

    不管是陈向北的心理突破,还是说赛车调校找到了平衡点,单圈0.4秒放在方程式领域,已经称得上“质变”两字!

    特别是在本就高圈速的基础下,更凸现了陈向北的提升之大。

    “奥德托,我这一圈快了多少?”

    “提升一般,0.4秒。”

    提升一般?

    听到奥德托这个回答,在场众人都用着不可思议的眼神望向他。

    就算是曾经法拉利的主管,F1围场内工作几十年见惯大场面,这种提升对于一名中国新人而言,也绝对称不上用“一般”两个字来形容吧。

    真要达到挑战赛道记录的圈速,才能配得上优秀吗?

    “我飞驰过程中被人挡了,不然应该能提升0.5秒以上。”

    陈向北解释了一句,现在赛道交通状况跟之前不同,多了十来辆车很拥堵。

    并且由于没开放赛道监测系统,完全靠车手自己跟车队肉眼观测,来提示后面有车进行计时圈准备让道。

    这种提醒很明显要慢上一拍,再加上有些人就是挡道不让,以至于陈向北不得不变道超车。

    对于200km/h的赛车而言,任何一次变道跟修正,都会导致圈速被拖慢。

    赛道状况良好的前提下,陈向北认为自己还能开的更快!

    “北,比赛里面没有那么多‘应该’,排位赛围场内的赛车只会更多,你懂我的意思吗?”

    “我明白,要靠自己选择更好的飞驰时机。”

    “GOOD!”

    奥德托对陈向北的回应很满意,他不喜欢那种满嘴借口跟客观理由的人。

    目前的赛道状况越来越复杂,再加上陈向北全力PUSH对轮胎的磨损很大,奥德托干脆把赛车召回结束今天的练习。

    这也就是为什么,奥德托大清早就率领车组成员,第一个来到银石赛道练习的原因。他在这里经历过太多的赛事,知道随着练习高峰期的到来,车手很难得到完美飞驰圈的环境。

    欧洲车手们几岁就开始卡丁车练习,银石这条“化石级”赛道他们不知道跑过多少遍。

    练习对于欧洲车手而言,不是用来熟悉赛道跟提升圈速的,更多是观测赛道布局跟弯角有没有改变。

    可对于从没有跑过的亚洲车手而言,练习时间就是一次宝贵的熟悉赛道机会,必须抓住最良好的赛道路况去推进两圈!

    用中国一句俗话来形容,那就是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这边陈向北的车组准备离场,另一边小林崇智却还不甘心,赛车调校完毕又上赛道飞驰起来。

    车手必须要有一股不服输的心态,特别是面对自己的队友,往往队内竞争更加残酷。

    原因很简单,当席位只有一个的时候,你并不是跟其他十几名对手争夺,而是跟自己的队友比拼!

    小林崇智如果跑不出足够好的成绩,哪怕铃木亚久里主观意识,依旧存在着日本优先的思维。

    但也不得不在现实的“胁迫”之下,把车队核心位置转移到陈向北身上。

    毕竟只有成绩,才是一支车队在F1围场立足的根本!

    可能是受到陈向北的刺激,赛道上小林崇智选择放手一搏,他的圈速提升同样巨大,跑进了1分59的范畴。

    最终定格在1分58秒941,仅比陈向北慢了0.5秒。

    要知道这个时候赛道交通状况更加恶劣,慢车太多全速推进不仅仅有挡车的障碍,甚至于还有撞车的风险。

    小林崇智能开出这个圈速,证明他的天赋确实很高。

    同时这算是给陈向北提了个醒,那便是自己上辈子F2级别的车手水准,放在这个时代亚洲低级别赛事里面,可以说堪称碾压般无敌存在。

    就如同小林可梦伟那样,完全称得上亚洲天才少年。

    但是放在欧洲这个天才泛滥的区别,很多未来的F1车手或者FE冠军,他们从卡丁车阶段算起,同样有着十来年的职业赛事基础。

    单论职业时长,并没有落后陈向北多少,甚至稍微领先!

    哪怕小林崇智这种历史籍籍无名的存在,你也不知道他从几岁就开始练习卡丁车,会不会突然潜力爆发,只能说不容小觑。

    ……

    超梦车队全员离场返回基地,ART车队维修站内的团队成员,正集体围在笔记本屏幕面前了,观看着DV机拍摄下来的练习录像。

    比赛工程师托德最初想法,是录制车手维尔涅的跑圈,然后晚上逐帧分析找出不足的地方排位赛改正。

    结果看见了陈向北的计时圈,他就顺带给拍了下来。

    这个时代DV画质不高,再加上拍摄距离又远,无法清晰的看到陈向北走线细节。仅能从过弯轨迹上面,隐约判断出这辆13号赛车速度很快!

    不过说实话,除非做到比赛转播那样圈速实时对比,否则赛车快一秒慢一秒,肉眼很难直观感受出来。

    毕竟放在两分钟左右的单圈里面换算,快一秒提升比例不到百分之一,人眼又不是什么机器,哪能做到每个弯道零点几秒的精确识别?

    但ART车队能培养出这么多位F1车手,自然有自己的两把刷子!

    既然直观判断不出来,那就拿几个不同车手在同一个弯道的录像,用软件进行轨迹对比跟速度分析,从而得出一个大致的快慢。

    只要陈向北能跑的比ART车手过弯还快,就意味着这个中国小子速度很惊人!

    “FUCK,T9弯中国车手北的过弯轨迹,居然做到了跟汉密尔顿重叠?”

    “T4弯的走线,感觉北的走线比维尔涅还好。”

    “T7弯道,中国新人用了U型走线,而不是更简单的V型走线,这对循迹刹车的水平要求很高!”

    ART车队工程师们,七嘴八舌的讨论着陈向北过弯特征,每个人脸上都浮现出惊诧。

    由于距离缘故,DV机只能拍到较近这一侧的弯道走线,较远的那侧过于模糊就连电脑都分析不出来。

    可单单半边赛道走线,就已经彰显出陈向北车技惊人。

    很多人脑海浮现出一个疑问,那就是这个家伙到底怎么冒出来?

    中国目前赛车基础,不可能培养出顶尖方程式车手。日本那边就算有着完整赛事体系,整体实力依旧落后欧洲一大截。

    本田自己选中的天才少年小林崇智,都没有放在日本国内进行训练,而是直接送往欧洲培养,难道他们还能拿出更好的东西训练陈向北?

    逻辑上说不通,让人感到无法理解!

    “菲尔曼,想办法弄来中国车手北的资料,我们要对他进行针对。”

    托德开口打断了众人议论,朝着数据分析师菲尔曼嘱咐了一句。

    当初在走赛道的时候,托德可以说直接无视了陈向北的存在,漠视心态简直溢于言表。

    站在他的角度,一名中国新人跑雷诺欧洲杯,注定就是边角料跟炮灰,毫无重视的必要性。

    不过托德这人有个优点,那就是他“知错能改”,傲慢仅是针对实力差距,而不是针对国籍跟个人。

    如今陈向北展现出过人实力,就不能再选择无视。

    经验跟直觉告诉托德,这个中国小子会成为维尔涅的巨大威胁!

    陈向北自然不知道,卡林车队已经开始研究自己,他回到超梦基地之后,正在接受着陆晓曼提供的按摩服务。

    没错,就是非常专业的那种按摩服务!

    按照陆晓曼的说法,运动员高强度练习之后,最好进行软组织按摩,让肌肉、韧带、筋膜得到放松并恢复舒张的状态。

    陈向北明天将进行排位赛,后天便是雷诺正赛。

    连续三天高强度的驾驶,陆晓曼担心他的身体会扛不住,到时候出现肌肉结块或者筋膜抽搐的情况,对于极其需要精度驾驶的赛车运动将是毁灭性打击。

    没办法,身为陈向北的兼职训练师,陆晓曼只好亲自动手。

    “晓曼姐,我个人觉得驾驶强度不算很大,还没到需要按摩的地步。”

    陈向北躺在瑜伽垫上面,任由陆晓曼拉伸着自己四肢,就算他有过多年车手职业训练,拥有着钢铁一般的专注力跟意志。

    目前这种血气方刚的年纪,依旧无法控制身体本能的一些反应,两人近距离接触着实有些尴尬。

    “你知道私人理疗师有多贵吗?”

    “要不是看在雷诺首站赛事的份上,我才懒得帮你舒缓肌肉压力。”

    陆晓曼没好气的吐槽一句,正常情况下运动员想要得到这种“随队”理疗服务,不开个上万美金月薪根本就请不到。

    自己身兼数职就拿一份工资,陈向北还推三阻四的。

    “我懂,我懂,很感谢。”

    陈向北当然明白什么价码,哪怕F2车队里面的富二代们,能请得起私人理疗师的都没几个,陆晓曼确实很够意思。

    只是他感觉陆晓曼再“动手动脚”,自己就要绷不住了……

    还好就在这个时候梁驰走了进来,见到陆晓曼“趴”在陈向北的身上,轻咳了一声打断了两人肌肉舒缓理疗。

    陈向北这时候算是松了口气,他现在总算是明白了,为什么F1车手里面除了个别的新闻官之外,几乎找不到任何女性的存在。

    要一支车队再多几个陆晓曼这样的,哪怕工作内容十分正经严肃,恐怕车手都无心开车了。

    亦或者说,只想着开车了……

    “梁叔,有什么事情吗?”

    陈向北开口询问了一句。

    “没什么大事,就是港岛老张那边打来电话,以前华赛基地的联合创始人奥利弗·斯塔勒先生,明天将会来到银石赛道观看比赛,让你好好表现。”

    “斯塔勒曾经是威廉姆斯车队投资人,并且还是弗兰克·威廉姆斯爵士的好友。你跟他打好关系,对未来争取F1席位有很大帮助。”

    奥利弗·斯塔勒这个名号,陈向北两辈子都没有听说过。但弗兰克·威廉姆斯爵士的名字,只要关注过方程式赛车的,就一定知道威廉姆斯车队!

    这支车队有过辉煌的历史,早期跟法拉利、迈凯轮并列称之为围场三巨头车队。

    威廉姆斯车队拿过九个车队冠军,七个车手冠军,并给开创了诸多“黑科技”下放到了民用车领域。

    比如说CVT无级变速、主动可变悬挂、全车电控等等。

    那个时代的威廉姆斯赛车,火星车已经不足以形容,完全能称之为银河车。再搭配上“教授”普罗斯特强强联手,要不是迈凯轮得到了车神塞纳与之匹敌,那真的就是无敌有多么寂寞。

    只不过随着时间的发展,F1对于资金跟研发的投入越来越大,私人车队已经逐渐玩不下去。

    强如威廉姆斯进入二十一世纪,也不得不招收大量赞助车手,从三巨头变成了导演学院。

    基本上赛道上近些年著名车手导演,全部都是来自于威廉姆斯车队,收来的那些赞助费差不多以车损方式赔了出去。

    真是得心疼威廉姆斯车队一秒。

    虽然威廉姆斯车队竞争力拉了,但老牌巨头的底蕴摆在那里,依旧能在围场立足内固若金汤。

    特别是威廉姆斯爵士的人脉关系,放在围场内不敢说最强,也敢说是最强之一。

    另外新人车手最友善的起步摇篮,一个就是威廉姆斯,另外一个则是索伯。

    站在梁驰跟张智聪的角度上,虽然超梦车队有着雄心壮志期望重返F1,但是如果背后的本田集团没有太大意愿的话,光靠着铃木亚久里个人实力无法立足。

    陈向北能多认识一些人,多积攒一些围场内的人脉,不失为多一条出路。

    “好的梁叔,我知道了。”

    陈向北点了点头。

    F1是商业比赛,围场内也是讲政治的地方,多认识些人确实没坏处。

    “那你们继续。”

    梁驰招了招手,快速离开了健身房。

    “晓曼姐,你怎么说?”

    “继续个屁,看你这身体状态也没疲劳到哪里去,明天排位赛应该问题不大。”

    说罢,陆晓曼也潇洒转身离开。

    对此情形,陈向北有些哭笑不得,果然女人就是多变。

    一天的时间很快过去,2月28号周六,便是银石赛道排位淘汰赛的开启时间。

    这次雷诺欧洲杯首站赛事,总共有十四支车队三十名车手参赛。

    低级别方程式赛事跟F1不同,它并没有一支车队最多只有两名车手参赛的限制。

    如果车队实力够强,有足够多的车组成员进行维护,哪怕三人、四人同时参赛都可以。

    当然,也有一些小车队资金不够,亦或者没有足够好的苗子车手,选择仅派出一名车手参赛也很正常。

    同时这个排位淘汰赛,跟F1里面的排位“淘汰”意思也有不同。

    后世F1排位规则为多圈三段式,分别取前十五、前十、以及前十最终排序。

    那些被淘汰掉的车手,依旧可以参加正赛,无非就是发车名次靠后。

    这个时代的雷诺欧洲杯,排位赛规则更像是F1里面的“107”规则。那便是某位车手的排位赛圈速,用时比最快杆位慢了超过107%,将直接失去参加正赛的资格。

    F1之所以会出现这种规则,在于早期没有研发预算帽的限制,以及赛事运营稀烂导致积分奖励跟年终分红很少,小车队跟大车队之间的性能差距惊人。

    就好比马青叶差点进入的HRT车队,单圈能比最快的法拉利或者梅奔车队慢两到三秒!

    这种差距都快接近F1到F2的距离,几台拖拉机堵在赛道上面还跑个屁,套圈时候会增加很多意外跟事故的风险。

    但雷诺欧洲杯用的是统规制式赛车,理论上不存在任何车辆性能差距,只存在车手实力差距,不至于会出现单圈慢两到三秒的情况。

    赛事主办方启用排位淘汰规则,更多是在于参赛车手实在太多,会导致赛道拥挤不堪超车困难。

    淘汰一部分跟不上的落后车辆,仅保留二十辆赛车进行正赛,竞争跟对抗反而会更激烈。

    下午两点时分,银石赛道已经热闹非凡,作为英国乃至于全世界最著名的“基石”赛道,这里永远都不缺游客跟车迷的朝圣。

    哪怕仅仅是一场雷诺初级方程式赛车,没什么世界级的明星车手,仅是一群从卡丁车或者F4升级上来,连名字都叫不出来的新人。

    银石赛道依旧聚集了超过上万名的观众,他们期望看到下一个赛车界巨星的诞生!

    维修通道这边同样人声鼎沸,十几支车队,三十多名参赛车手,再加上数百名车组团队成员,以及上百名赛事主办方工作人员,可以想象一下有多热闹。

    梁驰率领着技师团队,正在对陈向北要驾驶的13号赛车,进行最后的赛前检修。

    要知道方程式赛车虽然科技含量很高,但从来不是什么皮实耐草的产物,相反为了追求压榨极限性能,以及车手的疯狂暴力驾驶,故障率相当高。

    每一次上赛道前,都必须经历细致的检查,确保没有遗漏任何隐患。

    并且这次不仅仅是梁驰率领着阿勇跟磊哥两人,就连曾经超级亚久里的技师团队,同样过来协助赛前检测。

    再怎么车队内部分属不同阵营,比赛期间也是一个团队,更何况陈向北的合同里面还有提供技术服务的条款。

    陈向北这边已经穿戴好赛车服,就站在赛车旁边跟技师团队进行沟通反馈,争取在赛前对悬架做到完美调校。

    就在这个时候维修通道响起了一片喧嚣声,以及观众们的欢呼声。

    听到声响,陈向北带着好奇目光望了过去,这才发现雷诺赛委会工作人员、国际汽联的官员,以及媒体记者们出现在维修通道上面,正在进行赛前的宣传跟采访。

    当然,观众欢呼声自然不是为他们而响起。

    真正引发观众躁动的原因,是维修通道上出现了一群着装清凉,身材火辣的赛车女郎,正在摆着各种POSE活跃现场气氛,以及给现场的媒体拍照宣传。

    赛车女郎一直都是围场内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只可惜后世碍于某些组织的反对,国际汽联决定让赛车女郎退出汽车赛事,从此之后赛道内就变成了纯爷们的场所。

    车手可以不需要女人,可是围场却需要美女来吸引人气。

    面对着陌生又熟悉的场景,陈向北已经记不清楚到底有多少年,没有看见过赛车女郎的存在。

    “北哥,你也没看起来那么正经嘛……”

    一道调侃的声音从背后传来,阿勇本来在调校赛车,结果陈向北反馈到一半,就直接去看维修通道的赛车女郎去了,并且感觉眼珠子都快看直了。

    要知道陈向北之前形象在阿勇眼中,一直都是属于那种情绪稳定的代表,仿佛除了赛车之外对任何事物都不感兴趣。

    事实证明,对于看美女还是挺感兴趣了。

    面对阿勇的调侃,陈向北一时无言以对,他仅仅是想到后世一些规则变化罢了。

    可是这种情况下,解释就是掩饰,掩饰就是事实,怎么说都洗脱不了嫌疑。

    维修通道的记者群体们拍完赛车女郎的照片,就开始对知名车队跟车手进行采访。

    虽然雷诺初级方程式没有世界级的大明星,但依然有一些在欧洲赛事初出茅庐的人物。比如说卡林车队的马格努森,他被视为这场赛事夺冠,乃至于总冠军的大热门!

    除此之外,ART、马诺等车队,也是被现场媒体追逐的对象。

    正常情况下超梦车队跟陈向北这种“边角料”,属于围场内无人问津的存在,采访了也吸引不到任何流量。

    但是奥德托跟超级亚久里就不同了,一个是围场老牌领队,一个是前F1车队降级,记者们都很有兴趣他们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奥德托这老头子此刻已经被话筒给包围,一群体育记者正在疯狂提问。很明显对于这种场面,他已经非常适应,表现的很淡定从容。

    “奥德托领队,请问超级亚久里为什么要重组为超梦车队,难道是不愿意离开方程式领域吗?”

    “奥德托,作为F1围场内的失败者,你们认为自己还有竞争力吗?”

    “听说过超梦车队的中国车手,是一名纯粹的新人,你认为他能适应欧洲的比赛强度吗?”

    对于前面两个问题,奥德托不置可否没有回答,那是属于车队老板应该关心的范围。

    至于这最后一个问题,奥德托直接拿过话筒反问道:“你指什么强度,雷诺欧洲杯,还是说F1?”

    听到奥德托的回答,提问记者有些懵圈,这还需要问吗?

    中国车手哪来的进入F1能力!

    不过身为一名记者,当然得遵从搞热点的职业守则,他当即反问道:“奥德托,你是认为中国新人能进入F1吗?”

    “当然,不想进入F1,那还开什么方程式?”

    奥德托觉得这件事情理所当然,就如同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你身为一名方程式车手,不想进入F1,就早点放弃别开赛车了。

    “奥德托先生,看来你对中国车手北很认可,那你预测他在这场赛事中,能取得什么名次吗?”

    “冠军,毫无疑问!”

    奥德托回答的非常干脆果断,至于陈向北能不能取得冠军他不知道。

    反正话已经说出去了,到时候圆不回来,陈向北自己去感受一下西方记者的强度。(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没钱赛什么车?不错,请把《没钱赛什么车?》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没钱赛什么车?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