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真一道的因果

    对于赵以孚来说,昨晚的那没头没脑的一战其实收获不小。

    至少他又找到了一种可以修炼阳神的办法。

    化阴为阳,有顶级传承就是不一样。

    在阴神回归的时候,他明显感觉元神一阵舒畅。

    但是当他们行走在北朝寥国的土地上时,心情却并不怎么好了。

    他们渐渐看到了大片沃野平原被当成了跑马的马场,人口密度大大下降,旷野之上到处都是坟茔,还有弃于路边被野狗啃食的尸骸,以及丢弃于某处土丘下的大片骸骨……

    说真的,这北方大地上给赵以孚带来的压抑丝毫不比昨夜在地府来得小。

    赵以孚说:“师父,这都是本门的罪孽吗?”

    梁中直沉重地点点头道:“算是吧,但其实我们也算是大势之下的一个螳臂当车者。”

    赵以孚问:“难道中原王朝注定要被寥胡所灭?”

    梁中直道:“我辈修者都是不信命的……若是向命低头了,那还修什么?”

    “故而当年那位远岫掌门虽然是意外成为了帝师,但也算是尝试着向命运抗争。”

    “你觉得对于我丹青门来说,这个掌门如何?”

    赵以孚闻言不由的仔细思考了一下。

    他发现那靳洄作为宰相时所做的一切都是在抓经济、推教育以及改革强军……只是他失败了而已。

    赵以孚幽幽地说:“他是个合格的掌门,至少他带领着我们丹青门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没有走错方向。”

    “他只是失败了。”

    梁中直看过来,考校似的问:“就算失败了,也是正确的路吗?”

    赵以孚说:“我辈修者但求念头通达。”

    “我无法想象神州大地都被寥胡占据的情形,幸而还有半壁江山。”

    梁中直好笑地说:“那若是这半壁江山也没了呢?”

    赵以孚想也没想地说:“那我就下山,投入我周师麾下成为一员将领!不,哪怕只是一名兵丁也可以。”

    梁中直道:“若是周肃也失败了呢?”

    赵以孚道:“那我就回家,有大徐在的时候我父亲只是神鹤山庄的庄主,若大徐没了,我爹也不是没有当皇帝的可能性!”

    梁中直被这个答案给整无语了。

    他想过自己这个徒弟很闹腾,但没想到闹腾到这个程度。

    他没好气地说:“你以为打天下那么简单?要考虑的事情多了……”

    赵以孚说:“我知道,打天下要考虑民心,还要考虑生产建设,还有多方利益等等。”

    “好在以前周师教我时经常带着我讲解政令实事,至少地方要务我很了解,想来至少可以支撑起一个州府的架构。”

    “等我再适应一下,一个行省也不在话下。”

    “而既然都已经可以支撑一个行省了,那多来几个也不是问题,大不了我辟谷、不睡觉,和他们耗上了。”

    “等把一切都理顺了,重新梳理出一个中央运行的模式应该也不难……”

    梁中直一看赵以孚说着说着仿佛真要开始琢磨怎么治理天下了,连忙把他的思维拽回来说:“行了,你现在还有大徐,你也还有你周师在前面顶着,官场上更是有那么多同门在,你就别胡思乱想了。”

    他决定将赵以孚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都给扼杀在萌芽里。

    赵以孚一想觉得也对,自己现在还有那么多人可以依靠,没必要去琢磨自己单干的时候该如何……

    于是他说:“那我们还是聊聊地肺山的事情吧,也不知道这次伏魔道宗找上门会有什么麻烦。”

    梁中直点点头道:“没错,还是说地肺山的事情。”

    可是转瞬他就又感觉不对劲了,因为伏魔道宗的问题本质上也是这货惹出来的麻烦啊!

    好家伙,果然没有取错的绰号,这小子不愧是个‘鬼见愁’,真是跑到哪里都有他的麻烦。

    不过赵以孚却是在一本正经地分析。

    他说:“严格说来,这是纯阳大教的麻烦,但不算是我们的麻烦。”

    梁中直问:“这是为何?”

    赵以孚说:“因为我们本身也供奉文衡帝君啊。”

    梁中直一听觉得还真有道理,丹青门弟子大多科举,而科举则必然会供奉五文昌帝。

    他说:“只是纯阳三脉毕竟同气连枝,若是我们自己摘出来恐怕以后就要不容于三脉了。”

    赵以孚说:“本来他们也没怎么带我们玩吧,或许在他们眼里我们这些舞文弄墨的根本不值得在意。”

    梁中直说:“那又如何,纯阳三脉一向如此,我早已习惯了。”

    赵以孚一想也对,他跟着自家宗门大佬一起打酱油就好。

    至于说什么帮助宗门在三脉大会上一鸣惊人?

    开什么玩笑,那种事情对他有好处吗?

    更何况丹青门在纯阳大教内格格不入,所追求的,所践行的都在世俗之中,也完全不需要他们的认同。

    故而他笑着说:“师父,不如你给我讲讲三脉之中都有些什么门派吧?”

    梁中直应道:“好,此事是要和你说说了。”

    “我纯阳三脉有七大宗门立世。”

    “其中的文脉也就只有我们这丹青门,原因你也看到了,我丹青门其实包容万象完全承担得起文脉一道。”

    “而丹鼎脉有四宗门,其中留守地肺山祖地的万寿门自认为主,而后又有清修不问世事的净源门、擅长医道的药王谷以及一脉单传追求道法自然的真一道。”

    “剑脉有二宗门,分别是自认祖师嫡传的纯阳剑宗,以及相传是机缘巧合得到祖师传承的阳灵剑宗。”

    赵以孚听了连连点头,随后梁中直又分析起了各宗门的特点偏向。

    “剑脉二宗其实没什么好说的,就是祖师传下的剑道,只是纯阳剑宗是正统传承故而堂堂正正,而阳灵剑宗则是走的轻灵奇险的路子。”

    赵以孚评价道:“祖师的剑道本就是奇正相合,这两家其实都算是祖师的真传。”

    梁中直翻了个白眼,这种事情需要你这么个小辈去评价?

    他继续说:“至于丹鼎脉就比较复杂了,万寿门以外丹为主,故而在修行界乃至世俗都很吃得开。而净源门则是苦修内丹之法,以自己身体为炉鼎,脏腑五气为药炼制金丹。”

    “药王谷同样是外丹法,但偏向于医术与毒术,并不参与道统之争。”

    “倒是那一脉单传的真一道,其实隐隐最为正统。”

    “为何真一道一脉单传?”

    “便是因为他们每一代的传人都必须是最优秀的,同时也会效法祖师那样以丹道为根本,修炼剑道至大成,并且还要具备惊世之文采。”

    赵以孚听了意外道:“具备三脉之长,那不是天然的教主吗?”

    梁中直都愣了一下,因为纯阳大教没有教主,他都习惯性的没有往这边去想。

    他顿了顿说道:“我纯阳大教虽说是一方大教,但只是找个由头让三脉七宗门有个归属、约束,其实并无真正教派架构。”

    “不过真要说教主的话……也的确是那真一道的历代‘真一道人’有资格,往往遇到什么艰难的事情,也是真一道人牵头统合三脉势力去做事的。”

    师徒两个又聊了一些真一道的故事,越听越觉得神奇,甚至有股子神秘的感觉了。

    传说中这世间似乎没有什么真一道做不到的事情,他们总能够以自己的方式调解纯阳大教内的矛盾,甚至还让双方都承情。

    而三脉之中凡是有事找他们的,也绝对能够得到帮助解决问题。

    也就是说,真一道对纯阳三脉都是有着大人情的。

    赵以孚忍不住问:“那师父,真一道对我们丹青门有什么人情吗?”

    梁中直犹豫了一下,随后说:“真一道对于我们丹青门最大的人情,就是在百年前的那场乱局中,为我们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宗门气运。”

    他说着语气郑重地说:“当年的真一道人已经是只差一步就能登仙的阳神高手了,但是他老人家听说了丹青门的事情,义无反顾地出手相助。”

    “当年大徐能够守住半壁江山,便是真一道人在幕后下了死手,力挽狂澜稳住了大徐崩溃的势头。”

    “要知道那时道宗皇帝都失陷敌手,丹青门掌门远岫真人一力承担滔天业力当场坐化,朝中同门尽皆心丧若死。”

    “大家都以为丹青门已经完了的。”

    “是真一道人几乎以一己之力稳住了败局,并且告诉了世人什么叫做国士无双。”

    赵以孚连忙追问:“代价呢?那么代价呢?”

    梁中直说:“代价就是,他这百年中再也没有出现过。”

    赵以孚闻言心中沉重了起来。

    他说:“既然如此,真一道便是我们丹青门的大恩人了。”

    梁中直颔首道:“是这样没错,无论百年前的真一道人是否还健在,还是已经换了新人,这份恩情都是不能忘记的。”

    “只是这次三脉大会,甚至都不知道是否会有真一道人到场。”

    赵以孚说:“不管有没有吧,反正这场大会对于我们来说只是走个过场,丹青门从来都不是主角。”

    梁中直颔首,这一点他很是赞同。

    师徒两人再次前进。

    不过这次他们并非一直线往地肺山前进了,而是进入天原府以后就找了一处无人的僻静之所搭建了临时营地居住了下来。

    距离三脉大会还早,他们这时候过去就是找不自在。

    他们准备在这里停留一阵子,等掌门他们的消息再说。

    至于说他们建立营地的地方……

    那却是在一处溪流中。

    溪流中一块岩石底部的鹅卵石裂缝中!

    以水行封印阻隔溪水进入裂缝,气裂缝空间中已经被他们师徒两个拓展出了一个五百平的‘大平层’出来。

    随着师徒两个对这‘无量乾坤术’的越发熟练,这拓展空间的操作也是越来越得心应手了。

    赵以孚因此还玩味地说:“师父,你看将来我是否也弄个仙府出来,好好地震撼一下后世人呢?”

    梁中直抬手就在他额头赏了一下,然后说:“你想过要维持这样一座仙府的灵气来源吗?”

    “这地方缺了你我的维持,恐怕要不了几天就能崩塌。”

    赵以孚不服气地说:“我想这种问题可以在我丹青门的阵道传承里得到解答吧。”

    梁中直无语了一下,因为赵以孚说对了,可他不想承认自己的错误只能强行道:“贪多嚼不烂,你学那么多只能分杂自己的心思。”

    赵以孚不服气还要再说,结果衣袖里面就一阵躁动,而后就见一张画卷从他的衣袖里面飞了出来。

    请神图。

    画卷展开,纯阳祖师平静地出现在了画中。

    赵以孚和梁中直同时躬身道:“见过祖师。”

    祖师孚佑妙道天尊这才说:“孚尹子,还有梁风子,这里有一件很紧迫的任务需要你们去完成。”

    赵以孚和梁中直都是没有任何迟疑,本着对祖师的熟悉和信任,他们一同应诺:“尊祖师令!”

    祖师稍稍一顿,目光变得柔和了一些道:“我要你们去救一人,他如今正身陷险境。”

    赵以孚应道:“好,人在哪里?”

    祖师道:“就在天原府边缘的一处村庄,距离你们这里大约六十里路程,具体方位我会告知你的。”

    话音落下,赵以孚和梁中直已经感受到了冥冥之中有一道因果指引着他们。

    师徒两个相视一眼,同时选择阴神出窍顺着这道因果飞遁至了祖师所说的那因果处……此时是白天,也就是他们两个都已经在阴神中滋生纯阳的师徒才能做到这一点了。

    他们的阴神一瞬间就来到了地方。

    就见那是一个大约百来口人的村庄,只是此时火焰点燃了整个村子,村民们在一群寥国军队的包围下被残忍屠杀。

    只是如此景象就已经足以令赵以孚感到愤怒了,而他们的目标则是一个狼狈的年轻人。

    他浑身是伤,可还是护着身后的四个孩童在围剿下左冲右突。

    这年轻人有着一手非常精妙的剑术……不,这剑术根本就是正宗的纯阳一脉!

    原本寻常兵丁根本不该是他的对手,可是还有三名寥军方面的修者不断地施展各种阴损法术令这年轻人分心。

    然而就算如此,这年轻人也依然能够勉强支撑。

    只是谁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就要不行了。

    赵以孚道:“师父,情况紧急这里就交给我来处置,你速速回归本体将我们的本体都带过来,我怕只是阴神之身没办法拖延。”

    梁中直闻言了然道:“你自己小心,实在不行只要保住这丫头的性命就好。”

    没错,阴神状态下那个年轻人的一些小秘密根本就是一目了然。

    赵以孚道:“放心吧师父,只是拖延的话我还是很有信心的。”

    话音落下,他的阴神就已经操控周边水气,形成一片浓烈的大雾。

    梁中直见状就明白赵以孚打算,心中稍安,便按照先前所说返回本体所在,去带着赵以孚的本体一起过来了。

    他们都很尽心尽力地做这件事,因为他们已经发现这次祖师显化的因果正是与他们数天前谈起的真一道有关。

    事关真一道,丹青门上下怎敢不倾尽全力?

    浓雾之中,赵以孚施展出了他很少使用的幻术,一下子让所有围拢在周围的寥国兵都晕头转向。

    而相应的,在那年轻人面前则是显现了一条可以通行的通道。

    只要顺着这条通道前进,这年轻人便可以带着四个孩子脱离险境。

    但那年轻人没有动弹,只是环视四周道:“何方道友出手相助?”

    浓雾中的赵以孚稍稍迟疑,便在浓雾中显露自己的身形轮廓道:“江湖人称鬼见愁,见过真一道的道友,还请道友快些行动,在下只以阴神施法无法长久。”

    那年轻人错愕,但果断地一声‘多谢’,然后就带着孩童们沿着赵以孚指示出来的通道往外面走。(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莽书生的水墨修行不错,请把《莽书生的水墨修行》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莽书生的水墨修行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