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间,许鼎武乃是京城中最大的纨绔子弟,赌博,教坊司,带着狗腿子成天在京城吃喝玩乐,打架斗殴。
他可谓是纨绔子弟中的巅峰,许小刚在他面前,那可算得上是小巫见大巫。
京城中,大大小小的纨绔,都被他揍过,这一点,女儿许素问倒是和他蛮像。
每天醉生梦死,过了不知多少年。
他的母亲对此颇为担忧,但父亲却很是放纵,父亲说过,镇国公府的子嗣,能够享受福分的日子,就在进入军营之前,让他好好享受吧。
可不知哪一天,许鼎武对这样的日子,感觉到了乏味。
是何时起呢?
对了,是他的父亲尸体,从前线送回时。
父亲的身上,插满了箭矢,是被乱军包围所杀。
那时,萧宇政刚刚登基,皇位不稳,各地都隐隐有作乱之象。
特别是前线,剑池关被破,镇池军被打溃。
胡人大军准备长驱直入,打到京城,距离京城,不过两百里地。
年轻的许鼎武站了出来,他前往后方,收拢残军,迅速突袭胡人后方,减缓胡人的进攻。
那一仗打了足足一年,胡人节节败退。
这一年的许鼎武,看到了一个曾经从未见过的世界。
胡人掠过之地,屠城屠村,比比皆是。
尸骸遍地,女人小孩被抢走,男人被各种痛苦的方式处死。
沿途所见,白骨森森。
那时他才理解了镇国公府的使命。
并非是仅仅是简单的效忠皇帝陛下,而是守境安民。
从那以后,近三十年时间,许鼎武皆镇守北境,剑池关再未被攻破。
……
丛林之中,许鼎武沉着脸,和齐心一对视着。
齐心一有些不能理解的看着许鼎武,缓缓说道:“我始终搞不懂你们这些南人的想法,明明你即便是加入北胡,也有享受不尽的荣华富贵。”
“为何非得这样做?”
许鼎武的脸上,始终带着笑容,他沉声说道:“二十万胡人大军,一旦被消灭,最起码可保北境十余年太平。”
齐心一无奈摇头,缓缓说道:“十余年后呢?我胡人大军,依旧会南下。”
“十年后?我的儿子还在。”
“百年后,我的孙子,曾孙还在。”
“子子孙孙,代代相传。”
“就算我镇国公府死光了,还会有新的人站出来,抵御胡人。”
许鼎武盯着齐心一,缓缓说道:“这叫风骨传承,是胡人文化中没有的东西。”
齐心一闻言,沉默半响,微微摇头,随后手中的剑,轻轻一挥。
几乎瞬间,站在原地的许鼎武身体轻颤。
紧接着,他的脖子出现了一道细微的血渍。
随后,伤口的血越来越多的涌出。
许鼎武的眼神中,非但没有丝毫对死亡的惧色,反而嘴角,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的使命已经结束了,接下来,就看许小刚的了。
他闭上双眼,人头落地。
齐心一缓缓走上前,来到许鼎武的尸首面前,准备伸手去取他的人头。
可伸出的手,却顿了顿,犹豫片刻后,收了回去。
他盯着许鼎武的人头,犹豫再三后,这才挥了挥手,转身飞离此地。
蓝望河两岸,镇池军和胡人大军,此刻也已展开拉锯混战厮杀。
喊杀声,战鼓响彻天际,传出极远。
镇池军中路战场。
临近中路战场的一处村庄,这里的一些房屋,被许小刚用来做指挥之地。
他站在一个房间中,看着桌上的地图,不断有手下跑进来,汇报眼下的局势。
整个战场大概形势,都在许小刚的脑海中,许小刚不断发号施令,吩咐骑兵支援各处。
骑兵本就是胡人的强项,可现在,本该援助胡人的一千骑兵,已经被许鼎武带到树林之中陷入埋伏被杀。
中路战场的局面,倒是镇池军占优。
这时,屋外一个传令兵迅速跑了进来,脸上带着喜色,说道:“将军,胡人吹起了撤退的号角。”
许小刚深吸了一口气,沉声说道:“缠住,让骑兵断后,这三万人,得尽力截杀!”
“是。”
随后,许小刚有些担忧的看向树林设伏的方向,也不知那边的情况如何。
这一仗足足打了近一天,直到夜幕降临,胡人大军才逃出追杀。
中路战场大胜!
遍地都是胡人尸骸和镇池军普通将士的尸首。
血腥之气,弥漫极远。
坐在屋子,看着夜幕降临,许小刚这才让人赶紧去统计大概伤亡,以及另外两路人马的情况。
他所率领的这两万人,死伤在五千之数。
而胡人,恐怕光是这一场战役,就死伤过万人。
听到这个汇总,许小刚的脸上,也浮现出轻松之色。
就在这时,屋外又传来一匹快马,门被推开:“禀报将军,树林埋伏成功,整整一千骑兵,全军覆没,都被咱们顺利截杀。”
“还缴获了八百匹战马。”
许小刚脸上露出喜色,随后又急忙问道:“敌方将领呢?”
“敌方将领。”传讯的士兵,脸上浮现出一抹复杂之色,随后才说道:“将军您跟我来。”
这村子不大,四周都被许小刚的亲兵看守着。
许小刚很快来到村口,这里有着一架板车,上面放着一具无头尸体,旁边还有一颗头颅。
正是许鼎武的尸体。
“爹。”
许小刚见状,跪在了地上,死死抓住了尸体的手。
“许将军。”附近的士兵目光看来,眼神都复杂起来,一方面,许鼎武率领镇池军几十年,上上下下的士兵,无一不感恩许鼎武。
可眼下,许鼎武已经投敌,尸首被带回来,他们也不知该如何面对。
许小刚紧紧握住许鼎武已经冰凉的手,也看到了许鼎武临死前的脸上,所带着的笑容。
“来人,把我爹的尸体,送回京城。”
附近的士兵见状,脸色微微一变,急忙想要劝说。
“我会写信给陛下。”
许小刚一脸坚毅,明显心意已决,他深吸了一口气,目光看向胡人军营的方向。
就看胡人的粮草,能否被顺利烧掉了。
……
次日正午,御书房内,萧宇政坐在屋内,手中拿着一封很长的信。
是前线许小刚送来的,里面先是详细的介绍了这一战的成效。
三路作战,共歼灭胡人一万余人,其中一千骑兵被全歼,伤了多少无法统计。
而己方死了四千,伤了九千。
最关键的是,昨天派人夜袭,虽然被人发现,但还是烧毁了胡人大军三分之一的粮食。
算下来,这足以算得上是一场大胜,更何况,还是镇池军在没有天启军赶到支援的情况下,打出的战况。
按理说,以萧宇政的性格,当然要开心的放声大笑一番。
但这后面,还有一个消息。
许鼎武死了。
信中,许小刚列举种种,譬如许鼎武把胡人的情报带了过来,自己父亲并没有投敌叛变。
希望萧宇政能够恢复镇国公许鼎武的爵位和名誉。
萧宇政当然知道许鼎武没有叛变!
因为这本就是他一手促成的事情。
他的思绪,回到了前段时间的一个夜晚。
许鼎武深夜被单独召见到了御书房中,萧宇政问他:“镇国公,咱俩老了,若是胡人大军来犯,又该怎么办?”
“如今西南匪患越发壮大,上下官员更是贪污横行,如何惩治都不见效。”
“你还在时,倒是无恙,若是你哪日出了什么差池,朕担心许小刚不能身兼重任……”
许鼎武闻言,沉声说道:“陛下的意思是?”
萧宇政说道:“我这有一个足以保北境十余年,甚至几十年太平的方法,只是需要镇国公冒些风险。”
许鼎武毫不犹豫的问道:“陛下您说说看,什么方法?”
“就是你要受些委屈。”
……
御书房中,萧宇政眼神微动,深深叹息:“许鼎武啊许鼎武,辛苦了啊。”
旁边恭恭敬敬的冯玉,深吸了一口气,低声问道:“陛下,陛下……”
有些恍惚的萧宇政回过神来,听到了冯玉的提醒,他缓缓将手中的书信放下,随后说道:“传令吧,恢复许鼎武的名誉,将许鼎武接回京城。”
“是。”冯玉听闻,微微点头,随后叹了口气。
“立马挑选一些珍宝,送到镇国公府,慰问陶月兰一番,有任何条件,朕都应允。”
“等许鼎武回来以后,朕亲自为他扶棺。”
“是。”
很快,京城之中,敲锣打鼓,许多锦衣卫亲自主动,满城张贴告示,并且许多锦衣卫迅速骑马出京,朝全国各地奔袭而去,将恢复许鼎武名誉的告示,张贴全国。
这么大的阵势,也搞得许多京城百姓好奇,这是出什么大事了。
纷纷上前围观。
不看还好,这一看,顿时不少人都吃惊起来。
告示上清晰的写明,镇国公许鼎武,忠心耿耿,假意投敌,套取胡人大军的情报……
一瞬间,京城舆论,一片哗然。
许多许鼎武的生前好友,本已经撇清干系,听闻此消息,一拍大腿:我早就猜到此事不可能如此简单!老许忠心耿耿,怎么会轻易投敌?
影响最大的,还是各个戏班子,本已经排练写好的奸臣许鼎武十桩罪的戏文,连夜删除,赶紧请文人编写忠义无双镇国公大战北胡贼人的戏文。(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