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履之子,辱孤太甚!孤誓杀之!”
虽然只是老套的激将法,但曹彰依旧中计了。
除了曹彰本身不服刘封外,最重要的是郭淮和费曜身死让曹彰的军威严重受挫。
开局就失利。
死的还是郭淮这样的重量级人物。
对曹彰的质疑声也随着流言出现。
甚至还有流言称“曹彰与郭淮不和,故意送郭淮去死”。
曹彰必须以雷霆手段来稳住军心,而要稳住军心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接受刘封的搦战。
只要正面击溃了刘封,一切流言和中伤都将烟消云散。
曹彰的决定没有得到一致的附和。
原陇西郡太守游楚劝谏道:“征西将军,这恐怕是刘封的诡计,需谨慎应对。不如暂回临晋,再作打算。”
胡遵也道:“如今郭刺史战死,军心不稳,这个时候与刘封一战,胜败难料,不如暂避锋铓,退守临晋以待时机。”
众将校中多有附和者。
见状,曹彰怒道:“汝等男儿,竟怯战如妇人?胜败乃兵家常事,刘封侥幸胜了一阵,汝等就想让孤避他锋芒?”
曹彰气势骇然,游楚等人虽然苦劝,但依旧改变不了曹彰要战的决心,更是严令众人“再有言退者,斩!”
帐外。
游楚与胡遵并列同行。
“征西将军已被愤怒蒙蔽了理智,若不能阻止,你我性命恐怕难保。”游楚忧心忡忡。
为将者,最忌意气用事。
虽说曹彰以前的战绩不错,但如今的对手是声名不俗的刘封,这几年更是屡战屡胜,所向披靡。
面对如此强劲的对手,是不能有丝毫疏忽大意的。
胡遵轻叹:“征西将军一向独断专行,郭刺史在时还能凭借资历和威望劝谏,如今郭刺史不幸战死,凭你我等人,都没劝谏的资格。”
郭淮是前雍州刺史且跟着曹操的时候又多立战功,与游楚、胡遵这样类的中层是截然不同的。
“如此,为之奈何?”游楚仰天长叹。
沉默良久。
胡遵提议道:“不如派人,将此地情报送与潼关的左将军,左将军若念郭刺史往日举荐之情,或能为郭刺史报仇。”
游楚低头思索。
张郃本是降将,虽然一直跟着曹操南征北战,但在汉中之战前几乎都是以副将的身份随军。
汉中之战夏侯渊战死,是郭淮力排众议举荐了张郃,这才让张郃有机会独当一面。
曹彰屯兵临晋时,也是郭淮往返临晋和潼关疏通关系。
如今郭淮战死,张郃不论怎么看都不应该会无动于衷。
胡遵的提议,得到了游楚的认同:“为今之计,正面劝谏征西将军已无可能,就依胡将军之计,暗请左将军协助。”
由于曹彰不肯避刘封锋芒,约战的战书很快就送到了渭南城中。
看着曹彰的约战书,刘封只是瞥了一眼就回书应战。
关羽不解:“眼下我军正值上风,何必再与曹彰阵前斗将?”
刘备笑而不语。
刘封则是道出了早已想好的理由:“曹彰阵前斗将,是想安稳军心。一旦曹彰不能胜,军心就会更加溃败,届时驱兵掩杀,事半功倍。”
关羽面有狐疑。
直觉告诉关羽,刘封的话有假。
都是领兵多年的宿将了,刘封这话也就能骗骗军中新人。
尤其是:刘封一向善诈。
这种时候刘封会乖乖的跟曹彰斗将,本身就不合理。
若按刘封以往的用兵风格:我堂堂大汉大将军,区区一个伪魏的征西将军就敢跟我单挑,我不要面子的吗?
关羽又看向刘备,正欲询问时,刘备却先开了口:“云长,燕王骁勇,定不会输给曹操之子。”
一听刘备这话,关羽又止住了询问,心头也明白了:不是刘封想跟曹彰单挑,是刘备希望刘封跟曹彰单挑。
刘封现在的个人武力值如何,关羽并不是很清楚。
个人武力不是一成不变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经验的增加,会在壮年达到一个巅峰。
就如昔日白马之战的关羽,正值壮年又经验丰富,创下了汉末三国唯一一次真正万军从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的记录。
诚然。
由于缺少史料,颜良的个人武力值一直没有正面的体现,但能被袁绍委以重任的必然不会是个武力值低的。
若颜良武力值低,曹操也不会专门让关羽打主攻且还让张辽打辅助了。
如今的刘封,论年龄是壮年巅峰,论经验这七年几乎都奔波往返于战场之间。
一流的武将必然得有一流的骑术,而一流的骑术是需要时间来磨砺的。
时间越久,骑术就越精湛。
同样如弓术、枪术亦是如此,都是得靠时间来打磨的。
熟能生巧,娴熟了才知道如何用巧。
刘封并不惧与曹彰一战。
七年前救荆州时,刘封就能与年迈的徐晃打个平分秋色。
现在的刘封,武力值涨到了什么程度,刘封自个儿其实也不清楚。
大汉老一辈的如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刘封没打过,即便打也只是在欺负关羽等人年迈。
新一辈的,又都没刘封能打。
虽然是刘备的意愿,但刘封也想知道与曹彰相比,谁才是年轻一辈的最强。
战场上。
并非一定得只动脑不恃武。
避战就是怯战。
一旦怯战,就容易影响心态。
自信来源于战绩。
而自上庸以来,刘封大战小战皆是屡战屡胜,长久以来蓄养的自信也让刘封不惧任何挑战。
单挑归单挑。
刘封也不会只为单挑准备。
在渭南城的汉军虽然是关羽在指挥,但其实都是刘封的嫡系。
如王平、李平二将,以及李辅、邓贤、王当、罗信、舒何力等数十战将,皆是刘封奇袭长安时所带精锐。
都是嫡系将士,用起来自然就更顺手了。
刘封想怎么打,众将都能准确的领会刘封的用意。
关羽则是直接作战部署权交给了刘封,这也是刘备的意思。
刘备想看的,也不仅仅只是刘封与曹彰的个人武勇比拼,还有统兵作战上的比拼。
刘备想看的,是刘封能全方位碾压曹彰。
随着一个个军令的下达,渭南城的汉军开始快速的调动分配。
刘备和关羽全程没有插手。
到了约战当日。
刘备和关羽则是在城楼上摆下了美酒。
一边观战,一边饮酒。
而在城楼下。
刘封则引了一万嫡系精锐,布阵以待。
对于防守方而言:
出城作战就等于放弃了城池防守的优势,正常情况是不会如此的。
可若笃信能出城作战且击败对手,防守方的主将也会引兵出城御敌于外。
军阵对面。
曹彰同样引了一万兵马列阵,杨秋、州泰、胡遵等将校皆是披甲策马。
肃穆的氛围下。
刘封背弓持枪,策马出阵。
“孤,大汉燕王刘封,官拜大将军,加徐州牧,假节钺都督雍、荆、扬三州诸军事。来将何人?”
正常的自我介绍:长沙刘封在此!
刘封的自我介绍:燕王、大将军、徐州牧、假节钺。
若对手换个人,其实也没啥差别。
可对手是曹彰,那就不一样了。
同样是皇室宗亲,刘封和曹彰的待遇天差地别。
一个与刘禅兄友弟恭,一个与曹丕兄弟相争。
刘封能在当燕王的同时还能身兼大将军、徐州牧之职、享假节钺之权。
曹彰则是被曹丕圈养数年,在接连败阵后不得不重新启用,为了不再被圈养还在最初时玩起了养寇自重的把戏。
刘封有机会南下江南灭孙权,其实也有曹彰的神助攻。
若曹彰不玩养寇自重的把戏,当初在池阳的时候就直接跟刘封干架。
刘封别说灭孙权了,估计孙权都有可能再次与曹魏联手反攻荆州了。
有时候。
一个政权取得突破性的胜利,不一定是这个政权的文武忽然变厉害了,更可能是敌对政权变蠢了。
就如那金光闪闪五个字:友商是傻叉。
假如曹丕曹彰曹植三兄弟能兄友弟恭,曹彰曹植一武一文都以曹丕这个同父同母的胞兄为尊,刘封是很难打出如今的战绩的。
然而。
现实没有假如。
刘封能与刘禅兄友弟恭且与刘备父慈子孝,最主要的原因是刘封识时务知进退,花了七年的努力才打造出如今的良好局面,更是让关羽这个对外常称刘封为“螟蛉子”的重将都刮目相看。
而历史上劝刘备杀刘封的诸葛亮,如今也对刘封的德行敬佩有加。
乖宝宝刘禅则是近朱者赤,受到了影响后对刘封这个兄长颇为尊敬。
曹丕三兄弟不能兄友弟恭,怪不了旁人,只能怪自己不肯让利,对同父同母的亲兄弟都没有基本的信任。
别家的皇子争权夺利,大抵都是同父异母,似曹丕三兄弟这类的,整个皇朝史也是不多见的。
刘封的“险恶用心”,曹彰自然是听得出来的。
曹彰没有如刘封一般自我介绍。
一个小小的任城王和征西将军,压根不配跟刘封的燕王和大将军相提并论。
“卖履老儿的假子,不过是在沐猴而冠罢了。”曹彰策马出阵,开口就是讽刺和谩骂。
比身份?
不跟你比!
我直接对你人身攻击。
刘备以前是个卖草鞋的,你也不是刘备的亲儿子,就跟猴子戴上帽子装扮成人一样,徒有仪表和地位。
曹彰试图以这种方式,来平衡与刘封在爵位和官职上的差距。
城头上。
关羽的丹凤眼微微眯起,手背的青筋也暴出来了。
你要单挑就单挑,骂观战的作甚?
“云长,莫要动怒,交给燕王即可。”刘备笑容和善,对曹彰的谩骂压根没放在心上,目光则是看向了城下的刘封。
关羽冷哼一声,看向曹彰的眼神颇为不善。
若不是现在的主场角色是刘封,关羽都想亲自提刀与曹彰厮杀了,让曹彰好好瞧瞧:何为宝刀未老。
刘封可不是个会吃亏的主。
尤其是在口头上。
既然曹彰都开始用人身攻击了,刘封也不会惯着曹彰。
“黄须儿,你这冢中枯骨之子,怎敢在孤面前狺狺狂吠啊?
孤虽是父皇假子,可父皇待孤如亲子;孤与太子虽非同脉,但太子待孤如同脉亲兄。
反观曹丕,对待你这个同父同母的亲弟弟却如同圈养猛犬一般,用的时候称呼你一声好弟弟,不用的时候就视作弃履。
可怜你少年英武,虽有威震塞外之功却要被曹丕猜疑,不知曹操在地下得知,是否会捶胸顿足,悲极而泣?”
刘封言语犀利,句句都直击曹彰痛点,气得曹彰持枪的手青筋都露出来了。
“贼子,休得狂言,与孤一战!”曹彰怒喝一声,挥抢指向刘封。
刘封却是大笑:“别急啊,孤还没说完呢!曹丕是猜忌自家兄弟,可你却是丧师辱国,与曹丕也没什么区别。”
曹彰本想与刘封直接厮杀,刘封却是不动。
不待曹彰反应,刘封又继续高呼:“你自诩勇冠三军,却又玩那养寇自重的腌臜算计,让孤得以长驱江南荡平东吴。
曹丕派人引诱轲比能攻打长安,你却因一己之私杀了轲比能,如今渭水河畔三万鲜卑尽归孤掌握,郭淮也因此而丧命。
这清除异己的手段,令孤也为之惊叹啊。”
曹彰脸色骤变。
说好的单挑,你临阵玩离间计?
“一派胡言!”曹彰不敢再让刘封继续讲了。
养寇自重是事实。
杀轲比能是事实。
郭淮死了是事实。
当事实太多后,即便曹彰没有清除异己的本意也会被曲解为清除异己。
曹军阵中。
见曹彰怒气冲冲的直冲刘封,杨秋等人皆是脸色骤变。
不论是斗将单挑,还是斗阵群殴,最忌讳的就是盛怒而击。
人一旦动怒就容易失去常态的理智,也就容易被寻到破绽。
“众人当心,莫要中了刘封诡计。”杨秋凝声告诫左右。
场中。
见曹彰携怒而来,刘封向本阵的王平和李平打了个手势,示意二将依计行事。
随后。
刘封也策马持枪,正面迎上了曹彰。
双枪碰撞。
曹彰的怒骂声也随之响起:“假子受死。”
刘封却是不屑冷笑:“听闻你能手格猛兽,可这气力也不像能赤手空拳打死猛虎,莫非是被圈养久了,没气力了?”
曹彰心中微惊。
方才那一枪盛怒而出,竟然被刘封轻易挡住了?
正常情况,厮杀间是没精力再分心说话的,能分心说话的,基本都是游刃有余。
碰撞的长枪没有收回,如扳手腕一般在比拼着气力。
几个呼吸后,两人同时撤力拉开距离。
“再来!”
曹彰的怒气也随着方才的长枪碰撞而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凝重和冷静。
刘封也不避让,依旧是正面冲杀。
你来我往,皆是长枪如蛟龙,不仅势大力沉,又灵活多变。
看得双方军阵的将士,皆是心惊。
城头。
关羽撵着美髯,夸赞道:“燕王的武艺,又有了长进。”
刘备的笑容更是灿烂:“曹操的黄须儿,也不过如此。胜不了燕王,今日就该曹彰吃苦头了。”
在双方单挑前,刘备内心其实还是有几分忐忑的,生怕刘封敌不过曹彰。
而此刻所见,刘封和曹彰打了十几个回合都没分出胜负,且还有越战越勇的姿态。
场中。
刘封越打越猛,口中更是一边打一边用话术搞曹彰的心态:“曹彰,若孤是你,绝对不会为曹丕卖命。
曹丕让你来关中,只不过是想趁机除掉你,你又何必为一个连自家亲弟弟都不相信的小人做嫁衣?
孤听闻你的志向是效仿卫青和霍去病,率领十万之众驰骋漠北,驱逐戎狄,不如你归降大汉,孤保你当大汉的征北将军如何?
你放心,父皇一向仁德,大汉的太子也是仁义之辈,不会如曹丕一般只会猜忌宗室。
说起来,你跟大汉的太子也是远亲,如今的太子妃可是夏侯渊侄女的女儿,你若肯归降,也不算辱没了你。”
曹彰心头气闷。
打就打,废话那么多干什么?
可嘴长在刘封身上,刘封想说曹彰也阻止不了。
见比长兵器胜不了刘封,曹彰索性将长枪挂起,取弓搭箭,瞄准了刘封。
见状。
刘封也是取弓搭箭,一箭射向曹彰。
双方皆是一边避箭一边射箭,表现出了娴熟的骑射之术。
随后。
双方又再次错马,竟都想着要夺对手的长枪。
拉扯间。
两人纷纷从战马上摔下,翻滚了几圈后又欺身近前,直接赤手空拳的殴打起来。
撕扯间。
双方皆是掐住了对方的咽喉,又扣住了对方的护心镜。
这些都是战场上老兵惯用的阴招,借甲胄缝隙的发力,可让对手窒息。
同时。
两人的膝脚也没闲着,狠狠的撞击对方。
一开始看着是两个将军斗将单挑,到了现在更像是两个闲汉在斗殴。
扭打了片刻后。
两人皆是将对方的头盔扣下,如猛虎般对峙着。
片刻后。
又不约而同的将头盔向对方投掷而去,趁机去抢掉落在旁边的长枪。
拾起长枪后,两人没有再战,而是各自绷紧了肌肉对峙着。
“曹彰,考虑下孤的提议。你跟着曹丕没有前途的,若是跟着孤,孤可让你驰骋漠北,如卫青霍去病一般留名青史。”
刘封一边搜寻曹彰的破绽,一边话术再搞曹彰的心态。
曹彰不上当,冷哼道:“孤虽然不服曹丕,但曹丕当皇帝,这天下姓曹,孤也是个王。可跟着你,孤最多是个侯。”
刘封呵呵:“跟着曹丕,你这个王随时都可能暴毙,曹丕容不下一个有勇力的王;跟着孤,你虽然只是个侯,可你这个侯不用担心暴毙。
父皇和太子都是仁义之人,连孤都能容得下,又岂会容不下你?考虑下,归降大汉吧。
这个世界很大,不仅有漠北,还有西域,南边亦有丰饶之地。
你我又正值壮年,正是建功立业名垂青史的时候,没必要分生死定胜负;曹氏和刘氏,在高祖时期也是生死兄弟,何苦自相残杀让先祖蒙羞?”
曹彰一枪刺出,表明了态度:“绝无可能!”
“唉!孤好心相劝,你既然不领情,那也别怪孤玩诈了。你留守大营的,善守不?”刘封避开曹彰的长枪,遗憾而叹。
曹彰一愣,旋即大惊:“你竟派兵偷营?”
“兵不厌诈。更何况,跟你单挑斗将,只是为了满足父皇的心愿,孤可没说过不会用诈,毕竟你曹彰也不是宋襄公啊。”刘封的语气中带着笑意,听在曹彰耳中却如恶魔低语一般。
惊骇间。
魏军军阵忽然响起了鸣金声,曹彰更是心惊。
“反应挺快啊,留守大营的是谁?是不是那个叫郝昭的小将?”刘封语气中略有赞赏。
曹彰此刻可没有跟刘封争辩的心思,慌忙返回军阵:“何事鸣金?”
杨秋急声道:“汉贼无耻,竟派人偷袭大营,来的是鲜卑骑兵!”
鲜卑骑兵?
曹彰的怒气再次攀升。
一步错,步步错。
曹彰只感觉自己一直被刘封牵着鼻子走。
“倘若当初没有杀轲比能,或许今日也不会如此。”曹彰不由生出了几分懊恼。
不杀轲比能,亲魏的步度根不会死,郭淮和费曜不会死,今日也不会被鲜卑骑兵偷袭大营。
“撤——兵!”
曹彰咬牙切齿的下令。
然而。
入了瓮的鳖,不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
曹彰想退,刘封并不想让曹彰退。
早在单挑之前,刘封就已经让王平和李平二将准备。
与曹彰的单挑结束,就是全军冲锋的号角。
“杀!”
低沉的号角声响起。
列阵的汉军没有片刻的迟疑,纷纷呼喊着向魏军的军中冲杀。
“好快的反应!”
“刘封狗贼,甚是可恶!”
曹彰哪里还不明白,刘封压根不想让曹彰回营。
此刻若是直接撤兵,就会被刘封引兵掩杀,撤兵就变成了败阵。
无奈之下。
曹彰也只能相信留守大营的郝昭等将,招呼众将士先挡住刘封。
而在魏军大营。
邓艾和石苞各引了一支突骑义从,正凶猛的攻打魏军大营。
虽然这些义从都是鲜卑人,但不同的人统兵战斗力是不同的,尤其是这些义从还是刘封精挑细选过的。
石苞更是持枪大喝:“在曹彰返回前拿下大营,燕王殿下将亲自为尔等授功!”(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