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是因为这三瓶葡萄酒的缘故,董卓没有藏私,基本上把袁树想知道的事情都告诉他了。
关于并州军务、边防、边军数量、装备、战斗力、防御设施等等,还有长城的驻防状况之类的,全都告诉了袁树。
董卓的记忆力似乎很不错,没有带纸笔,但是所有的数字信手拈来,应该是全部记在了脑袋里,脱口而出,并无半点生涩,显得不像是个将军,倒像是个合格的参谋。
交谈到最后,董卓也是连连感叹。
“本来被任命为并州刺史,卓还是很高兴的,但是到任之后才发现,这十余年来并州无法抵抗鲜卑人的寇边,实在是事出有因,有道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要想改变现状,非要下狠手,可地方败坏的成因又牵连太多,卓知道袁使君此去并州是想要整顿边防的,也期待袁使君能够成功,只是卓能力有限,实在是办不成此事。”
袁树听了董卓的分析之后,也是深深感觉到问题的艰难,知道在凉州屡屡打胜仗的董卓为何在并州无法施展拳脚、一事无成。
主要还是这些地方官员太不当人了。
边地苦寒,而且危险,很多官员本身并不愿意在这些地方做官,能来并州做官的人要么就是凉州人、幽州人,要么就是在政治生活中不如意的中原官僚。
这些人本身没有很高的才能,也没有治理地方、造福一方的热情和责任感,因为物质生活的不足和战争带来的危险,他们来了就想走,根本不想长久居留,没有任何做出政绩的想法。
所以他们在任期间做的最多的事情不是整顿边防、防备鲜卑人南下寇边,而是鱼肉百姓、搜刮钱财,然后用搜刮所得贿赂朝廷高官,换得更换职位的机会。
尤其是前些年朝中政治黑暗,宦官秉政,金钱政治横行,于是这些边郡就倒了霉。
每到一任太守,所想着的根本就不是恪尽职守,而是赶快捞钱,赶快买官,赶快离开。
这三个赶快的方针之下,这些边郡是给折腾的要多惨有多惨,百姓流离失所,连不少家境原本还算是殷实的人家都为此破家灭门。
本身边郡就没有很强的地方势力,官职也都可以让外地人来担任,基本上任由朝廷官员和官府力量搓扁搓圆,无力反抗,就更是被糟践的一塌糊涂。
有些郡还算运气好,偶尔能出现一两个有点责任心的官员,稍微做点事情,整顿一下边防,训练一下军队。
有些郡就真的是倒了血霉,连着好几任太守都是混子,都是来混资历、捞钱的,根本不想做事,一旦遇到危险,自己跑的比谁都快,或者干脆缩在城池里当缩头乌龟,任由敌人肆虐。
可想而知,这些边郡到底过的是什么日子。
董卓一开始也有身为边郡人的同理心,想做点什么,想获得一些功绩,然而他只是并州刺史,不是州牧,和这些郡太守没有直接隶属关系,郡太守们压根儿不怎么理会他。
就算他背靠袁隗,也只能换来和颜悦色,落到实处时,还是以阳奉阴违居多。
他想要率领各郡太守的兵马与鲜卑人大战,各郡太守立刻哭穷,说兵力匮乏、兵微将寡,各种搪塞、推脱,或者干脆称病。
一系列的推诿扯皮弄得他也是有心无力,干脆就躺平了,啥也不管了。
这个局面,就算是把袁树放在董卓的位置上,估计也是步履艰难,办不成什么事情,也就是袁树现在势力强大,才有底气说要整顿一下边防。
好在并州作为边地,军事基础还是在的,当年光武帝刘秀征讨中原,幽州突骑和并州狼骑一样,都发挥了重大的作用,这个好传统至今没有消失,并州多地还是有很多精悍善战的骑兵的。
既然如此,袁树就不担心在本地招募不到士兵。
至于那些只想用边郡太守身份做垫脚石或者ATM的,袁树会用州牧的身份和职权告诉他们——老子的东西,你们一分都别想拿走!
与董卓分别之后,袁树继续前进,准备通过上党郡进抵太原郡。
因为袁树的官职是并州牧,而不是一般的并州刺史,是整个并州所有官员的顶头上司,且手握军政全权,所以并州各地的官员对于袁树的抵达都是十分小心谨慎的。
所谓官大一级压死人,就算是在各郡国中堪比国君的郡太守们面对州牧的时候也要小心翼翼,以免一言不合被州牧治罪,那可就完犊子了。
更别说袁树和他老爹袁逢两个人现在就是大汉王朝的一号人物和二号人物,这要是给得罪了,以后还怎么在并州混?
所以袁树率领军队过境的时候,就是给领导留下最好印象分的时候,这种时候可绝对不能拉跨!
于是在袁树刚刚抵达上党郡南部的时候,上党郡太守濮阳潜已经带人前来迎接了,姿态十分恭敬,还准备了大量犒军所用的酒肉,沿途都给袁树安排的好好儿的,道路、兵站都能看得出来修缮的痕迹。
可见这个太守是有点意思的,知道顶头上司要来了,还是带着兵来的,万万不敢得罪,所以加急修缮了道路、兵站,沿途还陪同,生怕哪里让袁树不高兴了,那就完蛋了。
不过还好,不论他之前做的怎么样,袁树也不太在意,毕竟自己之前也不是并州牧,但是之后,他可就不会有什么姑息的地方了。
这一点,在抵达上党郡郡治所长子县的时候,袁树明确的告诉了濮阳潜。
“我此来,不是为了作威作福,也不是为了彰显权势,而是为了整顿防线,以防止鲜卑人继续破坏并州生产、蚕食并州土地,我是来办事的,是来打仗的,是来杀人的,唯独不是来享乐的。
濮阳府君,过去发生过什么事情,我不在乎,因为过去我还不是并州牧,但是从此时此刻开始,一直到我任期结束之日,我都会对整个并州境内的官吏严格要求,我将以治理军队的方式来统领并州官吏。”
袁树在酒宴上对整个上党郡的主要官员们还有他们的随从吏员们交代了自己要做的事情,首先就给了他们一个下马威,让他们不要以为自己年轻就可以随意糊弄。
还有,袁树还特意提了一件事情。
“在雒阳的时候,我就听说过,边境各州郡都有和鲜卑人或者其他杂胡部落贸易铁器的人,有些甚至还会交易铁料、铁匠,过去如何,我不在乎,但是我此来,就是要停止这种资敌行为。
所以,若是有人牵扯到这件事情里的,现在立刻收手不做,那么我既往不咎,就此揭过,若是之后我着手调查之后发现还有人这样做,不遵守我的号令,我可不会轻易放过他。”
袁树以并州牧的身份将这些事情说完之后,也没有怎么停留,当天就继续开拔往太原郡去了。
而所有上党郡的官员们都为此感到一阵一阵的担忧、惊惶。
有人担忧,因为这年轻的州牧权力太大,实力太强,而且看起来就不是一个好糊弄的主儿,这要是给他惹生气了,还不知道他要如何的大开杀戒。
有人惊慌失措,是因为这些人或多或少的牵扯到了和鲜卑人贸易铁器的交易之中,并且收益颇丰,袁树上来就宣布要查,要断绝,这就是要断了他们的财路。
不满肯定是不满,害怕也是真的害怕。
人家是朝廷实际控制者的儿子,又带着三万装备精良的大军来并州,根本就不是他们能对抗的,稍有不慎,被灭了满门都没地儿说理去!
这以后的日子怕是不好过啊!
上党郡的官场因为袁树的到来而变得越发的压抑了起来。
当然,太原郡这边也不会好过到哪里去,毕竟太原郡才是袁树常驻的地方,太原郡将更加直接的面临袁树给他们带来的沉重压力。
和上党郡差不多,太原郡太守臧旻也在太原郡南部亲自迎接袁树,带来犒军酒肉,一路为袁树指引方向,甚至还有些时候亲自给袁树牵马以示尊敬。
袁树之前稍微了解过一下整个并州的主要官员们,得知这个臧旻有点能耐,还有用兵的能力。
之前扬州有贼人叛乱,臧旻时任扬州刺史,亲自带兵进剿,获得了胜利,是个知兵的人,袁隗以司徒的身份征召他前往任职。
据说袁隗本来是打算任命他为使匈奴中郎将的,但是后面考虑到袁树要去并州,于是经由袁逢操作,把臧旻改任为太原郡太守,大概也是有着想要给袁树增加帮手的想法。
除此之外,新任雁门郡太守夏育也是袁逢操作之下想要给袁树做帮手的。
这个夏育原先是段颎的部下,在凉州战场上表现出色,立下过很多战功,很有作战的能力,于是经由段颎推荐,袁逢把夏育从北地郡太守的职位上改任为雁门郡太守。
这样一来,袁树还没有到并州就任,袁逢就已经安排了臧旻、夏育这两员猛将给他做助手了。
老爹为了儿子的安全也是操碎了心。
袁树为此多少有些感叹。
(本章完)
(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