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理给两人引荐了一下。
国内著名青年作家魏明。
香港著名老牌导演李瀚祥。
魏明对李瀚祥可以说是如雷贯耳,不过李瀚祥却真的不认识魏明是哪个,魏明成名的这段时间他正在香港给邵氏拍戏。
经理又补充了一句:“魏明老师在北大图书馆工作,而且还是吴作人老先生的邻居和忘年交。”
一听到吴作人,李瀚祥态度立即转好,反而说起了荣宝斋经理的不是。
“2500港币确实有点贵,对于内地的薪资水平简直就是天价。”
经理一阵无语,只怪自己多嘴,而且哪里贵了,本来就是卖给你们这些外面来的人,当然要按你们的收入收费了。
李瀚祥皮肤黝黑,人高马大,戴个黑框眼镜,他本是东北人,后移居北平。
少年时他考入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的绘画专业,师从徐悲鸿和吴作人,所以他和吴作人有师生之谊,听到魏明是老师的忘年交,立即就转向他说话。
魏明感激地对李瀚祥抱了抱拳,趁着李瀚祥帮忙说项,魏明提出一个要求:“2500港币我可以接受,不过我没有现金,都在账户上,可以用外汇劵吗。”
经理为难了,以张大千侄女那种情况,外汇券的话够呛能换回港币。
李瀚祥显然也知道国内这种外汇进来容易出去难的政策,于是他表示愿意帮忙,他用自己手上的港币现金给魏明付了钱,回头让魏明给他对应的外汇券即可,反正他也要换的。
不过他有一问:“魏老师哪来那么多港币啊?”
魏明:“我除了写也写歌的,之前给香港歌手写过几首歌。”
“哦,竟然还懂音乐?”李瀚祥有些惊讶,心想这么多才多艺,难怪能成为吴老师的忘年交。
李瀚祥还想问魏明都写过什么歌,这时吴作人来了,作为学生的李瀚祥赶紧又过去招呼,并聊起了他的近况。
魏明也在旁边听了一会儿,得知这次李瀚祥来京城除了参加荣宝斋的这个活动,其实主要还是为了《垂帘听政》的剧本。
李瀚祥虽然以风月片闻名,但早在五十年代就已经靠着黄梅调电影多次打破香港本埠票房记录,曾经辉煌一时,跟张彻、胡金铨、楚原等大导演齐名,而且还是几人里唯一不靠武侠动作片闻名的。
然而现在香港电影界已经换了江山,这四大导演都不灵了,如今是许冠文都市喜剧的天下,另外今年程龍的《师弟出马》将香港本埠票房记录第一次带到了千万级别。
不过李瀚祥前些年心脏病需要去美国做手术,考虑到可能会客死异乡,于是他冒着风险回到了内地,见到了很多内地电影界同行,还获得了廖公的接待,于是萌生了回内地拍戏的信念。
一开始定的是茶馆,但觉得都是台词,不容易出彩,后来又想拍溥仪的《我的前半生》,也遇到了一些阻力,最后才确定拍慈禧为主的《垂帘听政》。
但这个项目也是从上影厂到长影厂,一直没能落实下来。
久等不下的李瀚祥也得赚钱,就回到香港和邵氏续约了,同时他又请国内的老牌编剧杨村彬对已有的剧本进行修改完善。
这已经是他第五次飞燕京了,参加这个周年活动只是因为他喜爱收藏顺便而为,主要还是跟编剧讨论剧本的问题。
魏明用李瀚祥的港币买了两幅画,之后又用人民币买了一些笔墨纸砚,约定明天去拜访李瀚祥,顺便还他外汇券,他就住在燕京饭店,接下来还要住几天。
李瀚祥特意表示:“到时候再送我一本你的书吧。”
魏明点头称是,到时候再拿着相机搞一张合影,这段经历应该也会被李瀚祥写在他的《三十年细说从头》专栏上吧。
回家的时候魏明还回忆了一下《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这两部电影,李瀚祥张彻他们这一代导演只有李瀚祥在80年代凭借这两部合拍片重回事业巅峰。
同时这两部电影也奠定了刘小庆内地影坛一姐的地位,还帮初出茅庐的新人梁佳辉斩获了第一个金像影帝和台湾的封杀。
到了家,魏明给老娘展示了一下他新买的画。
许淑芬平时对这些画是没什么感觉的,只觉得不当吃不当喝的浪费钱,不过今天却很开心,主要是针对那幅《婴戏图》。
“这张画放在客厅吧。”许淑芬笑得合不拢嘴,哪个当妈的不希望子孙成群呢,这画看着就喜庆。
虽然这是一幅未来拍卖能卖几千万的张大千精品,不过画嘛,就是给人看的,卷起来束之高阁有啥意思。
“行,就挂客厅里吧。”不过为了最大限度的增加画的寿命,魏明把它挂在了一个阳光晒不着,又距离厕所和厨房比较远的地方。
第二天魏明去燕京饭店拜访李瀚祥,这里的保卫对他还有印象,轻松放行,然后在他大厅遇见李瀚祥下来送客。
而且这个客人魏明还认识。
对方先认出了他:“魏作家,你怎么来这了?”
“哦,赵总,”魏明看向李瀚祥,“咱们应该是冲着同一个人来的。”
赵伟是中影合作制片公司的副总,北影厂跟青鸟合作《自古英雄出少年》也需要通过这个合拍公司,有几次开会的时候就是赵伟在场。
赵伟一愣,魏明又道:“昨天借了李导的钱,我今天是来还钱的。”
接下来轮到李瀚祥发问了,这两位又是怎么认识的呢。
赵伟于是介绍了一下《自古英雄出少年》的情况,这个李瀚祥还真知道,夏梦复出后担任制片人的那部片子,香港的报纸上也有过报道,没想到魏明是编剧,他竟然还会写剧本呢?
等把赵伟送走后,李瀚祥热情地拉着魏明上楼进屋。
魏明先是还了钱,李瀚祥数也没数地收下了,然后又接过魏明手上的礼物,亲笔签名的《动物凶猛》集。
李瀚祥掀开后首先看了一眼目录,然后诧异地指着上面的《牧马人》道:“是去年谢晋导演拍的那部《牧马人》吗?”
他是知道谢进的,也很喜欢他的电影,前两年回内地途径上影厂还一起吃过饭呢。
魏明点点头:“剧本也是我写的。”
李瀚祥的惊讶更上一层楼,能写动作片剧本不算什么太大的本事,毕竟很多这种片子都不需要剧情,武打漂亮就够了,但谢进导演的大作,在香港《文汇报》和《大公报》的文艺版上都有重点报道,这对剧本功力的要求可就高了。
竟然也是他写的?!
“赵先生刚刚送来了杨村彬先生改的《垂帘听政》的剧本,但我还是有些不太满意。”李瀚祥把魏明的赠书收下后道。
魏明熟悉的李瀚祥清末两部电影是《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但这个项目从一开始就是一部电影,名叫《垂帘听政》。
一部电影,囊括了慈禧叶赫那拉氏从入宫到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到咸丰去世,同治登基,慈禧垂帘听政等一系列故事。
魏明只是“嗯”了一声,根本没听出李瀚祥的弦外之音,你不满意我也冇办法啊,又不是我给你写的剧本。
李瀚祥索性说的更明白了一些:“既然你也会写剧本,能不能帮我看看啊。”
魏明忙摆手:“清末历史我没有专门研究过,了解的比较肤浅,我最近都在钻研民国历史。”
“这是为何?”
“因为要写一部这个时期的长篇。”
李瀚祥哦了一声,再次坚持:“无妨,你看看嘛,说不定能提供一些不一样的思路。”
说着他把剧本从桌子上拿起来,然后魏明的眼睛亮了一下,分明看到剧本下面还压着一本书,名字叫《足本金平没》。
李瀚祥是声名在外的风月大师,过些年还会跟单立文合作拍一部金瓶方面的电影,所以在他这里看到这玩意儿一点都不奇怪。
不过李瀚祥知道内地人很保守,怕小魏作家误会自己是个咸湿佬,于是解释道:
“这是古董来的,清康熙年间出版的精装古籍,而且还有丰富逼真的插图,这种东西经过那十年还能存留下来,且保存的这么完好,这是天大的造化,我怎忍心暴殄天物呢,你懂吧。”
魏明点点头:“我理解,而且北大图书馆里也有这部书,只不过学生看不到而已,我一直认为这部奇书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极高,非常值得研究。”
听到魏明这种论调,李瀚祥有些惊喜,他有些讨厌现在内地一些人,就是觉得他们虚伪,不敢直面自己的欲望,没想到魏明直接承认自己看过,看样子还研究过。
“那你看的也有插图吗?”李瀚祥好奇问道。
魏明笑道:“那倒没有。”自己懂的姿势比插图里的多。
李瀚祥立即道:“那你帮我看看这个剧本,我就把这本书借给你看,有插图的哦。”
魏明笑着摇摇头:“剧本可以帮您看看,那本书就不必了,最近也没有多余的精力看那个。”
自己可是有女朋友,比那好看多了。
李瀚祥笑道:“你先看,等会儿留下来吃个饭。”
剧本三万多字,魏明看的还是很快的,李瀚祥还以为这小子敷衍自己。
结果在用餐的时候,魏明竟然说了很多言之有物的建议。
“剧本写得太赶了,想要把慈禧从入宫到垂帘这十几年的内容放进一部90分钟的电影里,还想要兼顾期间发生的各种历史大事,这就让很多剧情流于表面,像是走过场,也没有足够的空间塑造人物,以至于我看剧本里的慈禧和咸丰感觉是模糊的,人物并不清晰,有些立不住。”
李瀚祥忍不住想要拍桌子,没错,就是这个感觉!
“那你有没有什么办法?”李瀚祥又问。
魏明:“最好的办法就是分成两部电影,第一部《火烧圆明园》,以英法联军把咸丰等人吓跑结尾,第二部《垂帘听政》,讲慈禧的崛起掌权,这样应当可以更加自如地发挥。”
而这正是两年后李瀚祥的做法,他不满杨村彬的版本,又自己写了一稿,然后越写越兴奋,十几天的时间就改成了七万字的剧本,干脆就一次性拍了两部电影。
李瀚祥对魏明的提议颇为动心,又问那该在哪些地方丰富人物的塑造。
魏明举了两个例子。
“我觉得拍历史电影,完全按照正史来拍,不容易犯错误,但也不容易出彩,这时候不妨吸收一些野史的东西,以增加戏剧性,比如慈禧,想要塑造她的狠辣,可以写她在掌权后把曾经的对头丽妃做成人彘,仿效吕雉嘛。”
李瀚祥明显眼前一亮,不过首先想到的却是,这在内地能过审吗?
看来这些年都无法通过项目的郁闷也让他不自觉间给自己戴上了镣铐。
魏明又道:“还有咸丰帝,你觉得他会不会在弥留之际对野心勃勃的慈禧动过杀心,或者他手下的大臣劝他仿效汉武帝和钩弋夫人,杀母立子,剧本里对咸丰帝的塑造还是单薄了些,这样可以让他变得更像一个皇帝,哪怕他不是一个很成功的皇帝,可毕竟是个皇帝。”
李瀚祥对魏明更是动心,你说你对清末历史没研究,可是我看你明明很懂嘛,很多他最近看书看到的野史魏明都知道。
不过这次他没有再度邀请魏明帮自己写剧本,而是想找朋友再了解一下这个年轻人。
吃完饭送魏明出去的时候,李瀚祥又想起一事:“你说你给香港歌手写过歌,有没有带唱片过来啊。”
魏明笑道:“这个真没带,不过您回去后可以自购,一个是张明敏的《溜溜的她》,一个是谭勇麟的《水中花》,几首主打歌都是我写的。”
李瀚祥一把年纪,很少有过一天内震惊这么多次的经历了,但他还是惊了一下。
“那个阿明就是你?”
魏明:“对啊。”
李瀚祥道:“那你不用送了,知道我喜欢国语歌,有个叫黄霑的小朋友送了我两张唱片,就是这两张,我听过,而且很喜欢张明敏的那几首。”
魏明心道,原来你们认识啊,果然咸湿惜咸湿。
“那他怎么评价我那几首歌呢?”
“谁?”
“送你唱片的那个黄霑。”
“哦,他说你写词不如他,写曲不如顾嘉辉。”李瀚祥觉得魏明可能不知道这两人在香港乐坛的地位,故意逗他。
魏明却道:“这评价太高了,担不起啊。”
起码这几首还没有牛到可以和辉黄组合相提并论。
李瀚祥问:“你也知道他们啊?”
魏明笑道:“浪奔浪流也是听过的。”
今年香港最红的电视剧就是《魔都滩》,最火的歌就是这首同名歌曲,虽然还没正式引进内地,但是在广东已经有些热度了。
李瀚祥对魏明更加好奇起来:“你在内地还有别的音乐作品吧,我打算带回去送给音乐圈的朋友。”
然后魏明讲了一下自己在内地的代表作《同一首歌》和《在希望的田野上》。
李瀚祥:“都可以在国内的唱片店买到吧?”
魏明:“要不还是我送您吧,您什么时候走?”
“这周日,还要跟中影谈一下合作的事。”
魏明点点头,表示到时候再来拜访,听说《新星音乐会》的现场唱片马上就要制作上市了,到时或许可以买两盘送给老李,唱片店已经开始预告了。
第二天魏明回学校上班,听门岗的伙计说,今天要包抄未名湖。
所以中午下了班他就过去看热闹,枫哥带头在湖中捞鱼,一条条都很是肥美,等确定了斤称再统一分配。
分配之前魏明通过枫哥的关系弄了一些不幸没有漏网的小鱼小虾,又去冯老家看猫了。
今天一看,少了一只,原来是宗璞阿姨已经接走了她那只三花,于是魏明干脆今天就把警长带走了。
他也没带箱子,直接就揣怀里了,媚儿看到了也没说啥,它现在估计也不剩多少母爱了,自己都没奶了还成天想着嘬嘬嘬,烦死了。
朱霖:我也是这么想的,烦死了!
魏明骑着摩托车回到华侨公寓,开门拉开拉锁就给了老妈一个惊喜,只见胸口有一只环顾四周的猫头。
“哟,黑猫警长!”她也是看过儿子作品的。
而且之前就说好11月把它接过来,所以魏明提前就弄来了沙子混合物放在一个塑料盆里充当猫砂盆,不过这也就是权宜之计。
现在城里,尤其是楼房养猫的条件并不成熟,毕竟这玩意儿的屎尿是很臭的,又不像狗可以驯化每天遛弯的时候解决屎尿。
现在国外都还没发明出可以结块的膨润土猫砂,更别说国内根本没有猫砂概念,也没有这个市场。
所以暂时只能用普通的沙子代替,等它长大一些可以搬到四合院里生活,毕竟那边很多珍贵家具都害怕老鼠啃咬。
魏明还打算专门收拾出一间小房子做它的警局,拉撒问题可以在菜地里解决。
“警长”就是它的名字了,猫咪到了新的环境总是小心翼翼的,直接就钻进了沙发下面。
魏明也不理它,给它准备了水和吃的放在旁边,当魏明和老妈吃饭的时候就看到它探出小脑袋瓜舔着魏明给它打的鸡蛋。
这年头用鸡蛋喂猫太奢侈了,不过它还太小,过渡过渡再吃主食。
晚上它又开始叫唤,老娘睡不着,就找魏明要了本书看,催眠用。
魏明干脆堵住耳朵继续写,已经尾声了,再有几万字就能结束,已经看到曙光了。
所以魏明打算请几天假重点突击一下,馆长欣然应允,只要魏明把钥匙交给旁边古籍库的同事即可。
说闭关就闭关,魏明当天晚上在家里吃完最后一顿饭就打算住进四合院,而这天晚上小红也回来了。
“我听冯老说你把警长接回来了,哪儿呢哪儿呢?!”魏红放下书包兴奋道,以前那是人家的猫,她多少还是有些客气的,现在她可不客气了。
小猫咪,拿命来!
许淑芬:“好不容易今天开始不藏沙发底下了,你一回来又钻回去了。”
魏红撅着腚趴在沙发那:“警长你怎么可以这么胆小呢,那还咋抓耗子啊!”
许淑芬:“还抓耗子呢,它现在还没耗子个大呢。”
魏明已经跟老娘说了闭关的事,又跟魏红说事:“小红啊,我去友谊商店看了,没有卖魔方的,不过我已经委托香港的笔友了。”
“谢谢哥,你知道吧,今天还有清华数学系的同学想加入我们魔方社呢,我觉得我们社团前面的北大可以去掉了。”
“嚯,还跨校招人,厉害了,”魏明道,“那你们平时除了交流魔方心得,也可以开始写书了,系统地讲讲该怎么拧魔方,回头我可以推荐给梅琳达。”
魏红眼前一亮:“那能赚外汇吗?!”
魏明:“能出版就能赚。”
魏红亮晶晶的眼睛变得像是黑暗中警长的眼睛,在发光!
许淑芬端着盘子出来:“先吃饭吧。”
魏明:“嗯,吃完我就走。”
魏红:“走?走哪去啊?”
“去四合院闭关写大结局,”许淑芬道,“我想了想,要不还是娘去四合院住,你住楼房,这里条件更好一些。”
魏明摇摇头:“那边条件也不差的,什么都不缺,而且我写累了还能在院子里散步看星星,住楼房就不太行,就这么定了。”
许淑芬又道:“那我给你送饭吧。”
魏明想了想,老娘也需要成就感和被认同。
“送中午这一顿就行,晚上不安全,我去悦宾餐馆吃就行。”
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魏红:“哦,差点忘了,赶紧开电视,听说美国大选的结果要出来了。”
北大学生还是这么热衷时政。
今天的新闻联播上果然讲了,老好人卡特没能连任成功,输给了好莱坞三线明星里根,而且输得很惨,一个469票,一个45票。
魏明遗憾不已,虽然全世界都喜欢卡特,但美国人知道他们需要的是里根。
~
周六魏明想起明天李瀚祥就要走了,于是去唱片店买了磁带再次拜访。
这次李瀚祥开诚布公道:“魏老师,你愿不愿意帮我写剧本,就我手上这个本子。”
(昨天保底)(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