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魏明的钥匙

    县领导只是吃完饭就马上离开了,魏明名气再大,但秦县长毕竟是一县父母官,姿态可以低,显得亲民,但不能太低,那就成舔了。

    不过他跟魏明的交谈中,是真心觉得这个少年见识渊博,博古通今,而且看问题有国际视角,他说的那些国外的事自己都不知道。

    难怪他小小年纪能博得如此大名,其实一顿饭的时间根本没聊透,所以秦县长还约了魏明晚上去县城坐坐。

    今晚在县剧院有一个为庆祝国庆节的文艺汇演,他诚邀魏明出席观赏。

    人家给了这么大的面子,魏明岂能拒绝,哪怕他并不热衷于参与这些政客的活动,但也欣然应允。

    秦县长来的时候静悄悄,走的时候全体村民都站在门外恭送。

    县长走后,公社的宋书记又坐了一会儿才离开。

    然后才是乡亲们陆续散场,而关系好的,住得近的则留下来帮忙打扫,很快乱糟糟的院子就恢复如初了,当然,他们也顺便带走了一些珍贵的剩饭剩菜。

    最后剩下的除了魏家人,就是舅爷和范春花这些近亲以及会计贾三等人。

    贾三把礼金簿和收上来的礼金交给了正主儿魏解放,并感慨道:“秦县长出手真大方啊!”

    老魏瞅了一眼账单,好家伙,足够十块钱巨款!

    另外的教育局长和公社书记也有五块钱,这或许可能是秦县长任上平安县唯一的清北学子了,重视是必然的。

    贾会计最后统计了一下数字,老魏也算了一下这段时间的开销,好像除了搭上了一头年猪,礼金基本能覆盖支出,也就多花了十几块。

    不过这些钱都是儿子支援的,他直接把一大把零的整的票子交给魏明。

    礼金簿他就自己留下了,以后有什么人情走动自然由他来支出。

    魏明看着怀里这一大堆毛票,只觉得烫手,随手就扔给了小红:“给我干嘛,她的升学宴收的钱她自己留着。”

    小红也不好意思收啊,然后又转给了老娘:“娘你们到了京城不是要做生意吗,这个你们留着当本钱吧。”

    见老娘犹豫,魏明也道:“那你们就拿着吧,算是小红的一片孝心了。”

    下午魏明稍作休息,然后垫吧了点就骑着摩托去了县城剧院。

    毕竟是小县城,也没什么攒劲的节目,就是一些唱歌和诗朗诵,连个相声都没有。

    表演者基本都是县里各企事业单位的文艺积极分子,有些还是有几分姿色的。

    只是唱的歌,朗诵的诗歌都是那种红色歌曲和诗词,稍显老套。

    不过魏明的两首歌《在希望的田野上》和《同一首歌》也被编排成了节目,前者独唱,后者是县一小的小朋友们一起表演的。

    《同一首歌》首登场的新星音乐会恰好是今天开始在全国播放现场录像,不过前些天已经通过广播散播开了,于是这个节目被临时加了上来。

    当时秦县长其实也没想到魏明会回来搞一个升学宴,今晚恰好让他看到了老家人民对他这个大作家大艺术家的热情。

    本来应该台下观众给台上表演者献花的,不过今晚倒了过来,台上表演的小姑娘一上台就捧着一朵花,表演结束后径直跑到下面给魏明献花。

    担当如此重任,小女孩不仅长得漂亮,而且父母也都是机关里的干部,事先指导老师也给她再三叮嘱叫她记住魏明的脸。

    其实也很好记,第一排最年轻最英俊的就是,不瞎的都认不错。

    见小朋友跑下台冲自己而来,魏明经过片刻错愕后忙站起来接过花,还跟她握了握手,说了声:“谢谢小朋友。”

    这还不算完,还有人专门给两人合影。

    秦县长把自己捧得有点高,所以当晚会结束后,当他问计魏明该如何发展平安县经济的时候,魏明是真的搜肠刮肚帮他想主意。

    “产业分三种,第一产业就是农业,秦县长有没有考虑过搞大棚蔬菜。”

    “大棚蔬菜?”

    “对。”

    秦县长:“我记得前年去首都开会,是个冬天,但是却吃到了西虹市和黄瓜这些夏天生长的蔬菜,听说甚至还有西瓜呢,但我没吃到。”

    魏明:“对,这就是大棚蔬菜的优势,可以在冬天丰富人民的餐桌,经济效益也更好,像首都的冬季鲜菜基本都是海店那边四季青公社种植的,而我跟四季青公社的人也认识。”

    他时不时还能看到老农卜大春赶着骡车来北大送菜,而卜大叔的儿子卜算子已经去美国留学了。

    秦县长眼前一亮,不愧是魏明啊,京城人脉王!

    魏明继续道,“如果县里决定做,我可以帮忙联系学习技术,四季青公社的大棚技术都是从日本学来的。”

    秦县长心动了,又问了一些大棚蔬菜技术的细节,以及价格问题,听到相比夏天的价格甚至能翻倍,他的眼睛更亮了。

    魏明不仅说了这里面的前景,也说了存在的风险:“冬季首都对鲜菜的需求量其实是有很大的缺口的,四季青顶多能满足燕京的干部们,有多余的,还能让大学生们吃上一些,普通老百姓能吃到的就不多了,平安县距离燕京虽然不算远,但毕竟不是燕京,蔬菜又不耐颠簸,我们也没有直通燕京的火车,这是需要考虑和调研的。”

    魏明就怕当官的一拍脑袋就引导老百姓种这种那,养这养那,前世老魏也上过这方面的当,种出来发现没人收,或者根本运不出去。

    所以魏明提醒县正府一定要起到统筹全局的作用,不要把风险丢给百姓。

    现在正处于土地制度转型阶段,好几次开大会都在释放信号,以前都是一个大队集体统一耕种劳作,以后就是各家各户管自己了,风险也从村集体分散到了家家户户。

    听完魏明对农业的建议,秦县长道:“那第二产业工业呢。”

    魏明想了想:“你知道丝网吗。”

    他无耻地把隔壁安平县的发家手段拿了过来,至于秦县长看不看得上就不是魏明能决定的。

    而第三产业,实在有些难为平安县了,现在讲这个也不合时宜,老百姓都还没富起来呢,说啥第三产业啊。

    看完节目又跟县长聊了这么久,已经很晚了,魏明把花别在耳朵上,骑车回家了。

    走之前魏明给秦县长留了家里的电话,如果想要考察四季青公社可以提前联系他。

    回到村里,魏明还特意跑了一趟老支书家,跟他说了这个大棚蔬菜的事。

    “如果到时候县里决定考察,我会让他们叫上您,您再带个擅长摆弄蔬菜的村民,跟着过去学一学。”

    “好,好啊!”老支书知道这是小魏明给他们找的生财门路,这叫致富不忘家乡啊!

    明天魏明就要和小红回京城了,魏明不仅要继续创作,而且还要备考月中的函授大学考试。

    至于老魏和老娘,他们还要在家住俩天,处理一下家里的事,毕竟这次离开,下次可能就要等到春节前才能回家了。

    等老魏把老娘送回燕京他再回山东的剧组,陪剧组走完最后一程。

    “另外儿子你说的小狗,我记得我们拍戏那个村子里就有猎户养的土松,个子大,体力好,无论是看家护院还是打猎都不错,你觉得咋样。”

    “土松,可以啊。”魏明点点头,这狗在本土犬里算是颜值不错的,而且个子大,智商高,也确实能唬的住人,后世国内曾翻拍过《忠犬八公》,用的就是土松犬。

    第二天,魏明兄妹告别父母,启程回京,火车上的魏红照常拿出魔方显摆,要不是魏明不许,她都打算在火车上摆摊了。

    拧魔方,赢了我,我给你一块,输了我,我只要你一毛。

    她觉得这样的话自己到了京城就能实现财富自由了。

    跟普通人玩这个确实有些太欺负人了,所以回到京城后第二天魏红就迫不及待地带着魔方回了学校找她那些天才同学去了。

    魏明落了个清静,写写书,然后复习复习,一天就过去了。

    不过昨晚云云就没回家,今天到了下班时间她又没回来吃饭,于是傍晚魏明骑上摩托车去了一趟东方新天地。

    老远就能看到张瑜和陈充的海报,和龚樰朱霖含情脉脉的对视相反,梅文化故意把她们挂成了互不看对方的样子。

    这样经常逛这里的顾客一下子就会发现换了海报,然后惊喜地发现竟然是陈充和张渝,并产生进来看看的冲动。

    不过这个时间点魏明想进去似乎有些困难,顾客太多了。

    这时候的国庆假期没有旅游,除了看看电影也就是逛逛街,而且逛街还是独属于大城市的娱乐项目,像老家县城的街也没啥逛的。

    于是魏明跟门外面做裁缝活儿的兰芹聊了起来。

    “魏老师来啦……生意好着呢!尤其这两天比以前还好呢!你看我这都压了多少活儿了,根本忙不过来。”

    “大嫂你这快生了吧,到时候这摊子怎么办啊?”

    兰芹笑道:“不怕,我婆婆也会用缝纫机,到时候她来替我。”

    魏明和兰芹嫂子正聊着,刚收了一笔钱的梅文化总算看到了魏明。

    魏明凑近了问:“昨天云云就夜不归宿,今天还回吗。”

    小梅有些春风得意道:“不回了,我们家已经收拾出来了!”

    “啥!”魏明惊喜道,“团结湖的房子装修好了?”

    “对啊。”

    听到这个好消息,魏明再也顾不上小梅和云云了,当即骑车去了团结湖。

    结果家里雷师傅还带着徒弟们在干活。

    “魏老师你来的太巧了,我们正要收拾走人呢,你看看装的行不行。”

    “今天才装好啊?”

    雷师傅有些不好意思:“嗯,前两天弄好了梅经理的家,他说你回老家了,不急着住。”

    日他仙人板板的小梅。

    不过好歹今天雷师傅是完活儿了。

    正好他们有三轮车。

    魏明道:“雷师傅,还有各位师傅,能否帮个忙,帮忙搬个家,晚上东来顺,我请!”

    雷师傅手下的一个学徒叫小番,他咧着嘴笑道:“早就听说魏作家喜欢请人吃饭,不过请的都是文人雅士,没想到我们这些穷卖力气的也能吃上魏作家的请。”

    “小番兄弟说的哪里话,我觉得房子的装潢也是一门艺术,而且大家都是劳动人民,我的劳动是动手腕的,都是劳动人民谁也别看不起谁,对吧。”

    “对啊!”装修工人被魏明这么一说都觉得心里热乎。

    其实魏明本来是想给他们安顿好了这顿饭就去找霖姐的,不过今天他打算跟大家一起吃,也了解一下装修工人口中的新鲜事。

    大家混熟了,脾气秉性有保障,回头把他们介绍给周理京。

    搬家就是从四合院搬到团结湖,重点是一张床,一张桌子,一把椅子,桌椅都是古董,床是魏明之前就打好的,够宽够大。

    另外还有一床从友谊商店高价买的席梦思床垫,以及若干被子和床上用品。

    只要这些东西全乎了,自己和霖姐待上几日几夜都没问题。

    不过朱霖可没这么闲,现在她的戏份开始多起来了,基本都是从早到晚都在剧组泡着,只有天黑后的时间是属于她自己的。

    第二天魏明又为新家添置了一些东西,还换了锁,并搞定了煤气罐,以后起码能烧水或者做点吃的。

    接下来他还打算给四合院和这里都装备上彩电,听说天津无线电厂从日本引进了一条彩电生产线,预计年产量15万台,到时候买彩电应该会容易一些。

    所以魏明暂时没有动用外汇,等着花人民币买。

    傍晚他直接在北影厂招待所下面等着朱霖,然后就看到朱霖和达世常有说有笑地一起回来了。

    当看到魏明后,朱霖的表情有些不自然,达世常倒是神色如常地跟鼎鼎大名的魏作家打招呼。

    魏明也笑着跟达世常握握手,确实是个大帅比,而且身高跟自己相当,有一种成熟的儒雅感。

    达世常这人很有分寸感,虽然知道魏明经常来找朱霖,但平时几乎没打听过他们的关系,这次跟魏明简单聊了两句就独自上楼了。

    朱霖则默默跟着魏明出了北影厂,上了他的车,期间两人都没说话。

    等远离了北影厂,魏明才问:“你不会是移情别恋了吧?”

    朱霖狠狠捶了他一拳:“去你的!”

    “那你这是啥表情?我还以为我绿了呢。”魏明开着玩笑。

    朱霖:“有点别扭,觉得对不起你。”

    魏明猛踩刹车:“你怎么对不起我了?”

    朱霖:“就是最近拍的正是男女主角热恋时期的戏份,我感觉自己特别入戏,满心都在想着男主角,下了戏都出不来,结果突然看到你,就觉得对不起你。”

    魏明重新启动:“所以说你还嫩啊,看人家达老师,对于角色进出自如。”

    朱霖:“我知道我差得远,我还有点困恼。”

    魏明乐了:“又苦恼啥啊?”

    朱霖:“我好不容易入戏了,今天导演还夸我了呢,结果你回来,我还得重新调整,我就怕明天拍戏的看达世常的时候就没感觉了。”

    魏明哈哈笑道:“那你就只能把他想象成我吧。”

    “唉,只能这么试试了,”朱霖叹了口气,“我们这是去哪儿啊,我已经吃过饭了。”

    魏明:“我也吃了,接下来吃你。”

    朱霖心头一震:“你爸妈不在家啊?”

    魏明:“现在家里一个人都没有。”

    “这个方向,不是华侨公寓吧。”

    魏明嘿嘿:“去团结湖。”

    因为稍微有些偏远,除了买房的时候,朱霖一直没来过这边,没想到这就已经装好了。

    而魏明也没想到的是,他骑着摩托路过一号楼时还看到了小梅的摩托,抬头一看,四楼某扇窗户拉着窗帘。

    魏明:糟糕,忘记买窗帘了!

    不过他们楼前并没有高层建筑物,而且席梦思的感觉实在太好了,拍了一天戏的朱霖躺下就不想动了,于是由着魏明动。

    此时朱霖趴在床上侧头看着外面暗下来的天:“哼,今天就算了,明天一定要买好窗帘,羞死人了。”

    魏明拍了拍,让她翘起来。

    这是上次回老家前新学的知识,霖姐觉得虽然很羞人,不过针不戳。

    等一个小时后,魏明突然想到:“你说明天一定要买窗帘,是不是明天还来啊。”

    朱霖求饶道:“不来了不来了,我还想好好拍戏呢,我明天肯定要被导演批评了。”

    魏明轻抚着她的背:“那行吧,不过你把这个拿着。”

    他把新配的钥匙让朱霖放进包里收好:“以后这就是你家了,希望你能行行善,隔三差五收留我这个无家可归的可怜人。”

    ~

    第二天他把霖姐送回北影厂门口后就去北大上班了,然后就在图书馆遇到了魏红气鼓鼓道:“昨天我回家,结果家里一个人都没有,气死我了。”

    魏明挠挠头:“我昨天在四合院,至于云云,估计云云要搬家喽。”

    小梅确实想让云云搬家,两人直接同居,反正是合法的,不过云云要等二姑和姑父回来跟他们说一声再搬。

    很巧,今天他们老两口就回来了,魏明还跑了一趟新天地通知了一声,省的这俩人晚上又跑去团结湖。

    不过当进了店里看到小梅疲惫的样子,魏明心想自己可能想多了。

    小梅:你就是想多了,我纯粹是为了店里生意累的!没错,是为了这个店!

    他告诉魏明:“十月一那天,咱们的销售额再创新高,达到了两万块!哥,我算是知道资本为什么有那么强烈的扩张欲了,看着账上那么多现金,却不能拿来钱生钱,我是真的觉得可惜啊!”

    其实也不是没办法,比如分家,一家店分成两家店,名字也不同,这样每家店还是八个人,但相当于有十六个员工。

    可是目前能担任经理统管全局的只有一个梅文化,分开的土壤也并不成熟,到时候另一家店肯定会快速因经营问题而没落。

    魏明的建议还是等,经商氛围真正好起来还要等到90年代,80年代这种买来卖去的生意基本都要夹着尾巴做人,起码也要等到80年代末。

    晚上在华侨公寓,魏家人再次凑齐,听说侄女要搬出去跟小梅同居生活,许淑芬知道这很正常,但还是有些不舍,毕竟传统观念里办了喜事才算结婚。

    她问:“那你们打算什么时候办事儿啊?”

    梅文化道:“估计要等下个月底,到时候彪子拍完戏,他正好直接从四川把丈人一家带到燕京,我会给他寄钱。”

    老魏点点头:“那时候我们剧组应该也拍完了。”

    这是一个大家都有空的时间。

    当然魏明不一定,他那个时候可能在魔都改稿,不过没关系,燕京一个电话自己打个飞机就回来了。

    吃着说着,电话响了,是平安叔家的电话,晓燕婶找魏明。

    “家里可算有人了,昨天打电话就没打通。”晓燕婶先是告了个黑状,然后说正事。

    “明天新华书店要举办一场全国性质的书市,全国一百多家出版社都会参加,上万种图书,当然少不了我们社,我告诉你一声,你可以过去看看,无论是买书,还是帮我们加印的《天书奇谭》吆喝,都是可以的。”

    “哟,全国书市,这可是好事啊。”魏明由衷道。

    哪怕他这么有钱了,有时候想买一本书都特别难,一些热门新书刚出来的时候不在书店门口排队根本买不到。

    他又问:“那书市有多长时间啊?”

    吕晓燕:“从7号到21号,半个月呢,地点是劳动人民文化宫。”

    “好好。”这地方在天安门东侧,原是明清两代的皇室家庙,距离四合院不远。

    其实除了吕晓燕,前两天人民文学出版社也打电话邀请他出席了,就是没人接。

    《动物凶猛》现在还是热销书呢,为了这次书市,他们准备再加印50万册~

    ……

    (今天保底)(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激荡1979!不错,请把《激荡1979!》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激荡1979!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