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新星音乐会,一曲入魂(今天保底!)

    明明那么多座位,她坐在自己面前干嘛?

    龚樰冲张瑜笑了笑,然后加快了扒饭的速度。

    张瑜则主动打招呼:“龚樰同志,你觉得我身上这身衣服怎么样?”

    干饭樰抬起头,敷衍地看了两眼,然后真诚道:“非常漂亮,跟你很搭。”

    张瑜笑道:“我在燕京买的,那家店叫东方新天地你晓得伐。”

    听她说起自己小男友的店,龚樰认真起来:“晓得啊。”

    张瑜笑道:“我在在那家店外面看到你的海报了呢。”

    “嗯,店是我朋友开的。”她大方承认。

    张瑜:“你说巧不巧,不是还有一张海报吗,那张海报上的演员叫朱霖,我在北影厂也碰到了。”

    “北影厂?”

    “是啊,水华导演新片《伤逝》的女主角,男主角是达世常同志的那部。”

    “哦,好像在报纸上看到过。”不过龚樰没怎么注意女主角。

    “还以为你很清楚呢,老板说你和朱霖也是朋友。”

    龚樰心里一咯噔,我不认识啊,这名字都是第一次听说。

    她猜测张瑜说的老板应该是小梅,估计是小梅有什么误会吧。

    想到这种可能,龚樰淡淡一笑:“好久没去燕京了,确实不太清楚。”

    “这样啊~”龚樰平淡的反应让张瑜有些失望。

    就在她准备把魏明送朱霖回北影厂的事说出来的时候,龚樰已经站了起来。

    “张瑜同志我吃好了,明早要拍戏,那我先走了。”

    回到招待所的房间后龚樰立即拆开魏明的信。

    信里主要是两个好消息,一是《勇敢者的游戏》在北美销售和口碑都很不错,魏什么真的成了“国际魏”。

    龚樰由衷为小男人开心,后面魏明还提到了他新买的画。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啊!”龚樰感叹,她在画报上看到过这幅画,真的非常震撼的美,没想到被小魏买到了。

    不用魏明邀请,龚樰也想去看看真迹呢,可惜她的戏份不多但很细碎,而且一部之后马上又接了另一部。

    龚樰铺开信纸,开始给魏明写回信,顺便聊一聊她的那位朋友“朱霖”。

    ~

    一列绿皮火车上。

    魏解放和张易谋蹲在两列火车连接处,当他们啃完最后一只鸡腿,燕京到了。

    《牛与牛二》还没拍完,张易谋是回来上课的,剧组经验他已经获得了,接下来还要补充一些课堂上的专业知识。

    老魏的牛还没杀青,不过马上要中秋+国庆了,他还有大事要办。

    这段时间牛的戏份不多,而且李宝田跟牛处的也不错,没自己的时候还算配合,导演就给他放了个小假,让他回京跟家人团聚。

    这段时间张易谋一直跟着老魏混,虽说给魏叔鞍前马后,但这张嘴是真没亏着,老乡们的鸡都快让他们吃光了,张易谋干瘪的老脸都变胖了。

    路上在德州中转,坐票都没买上,但老魏不忘买德州扒鸡,两人又是吃了一路。

    到公交车站他们就分开了,老魏直接按照媳妇儿信上留的地址和路线去华侨公寓的新家。

    虽然一直通信,但老魏没告诉媳妇儿自己今天要回来,打算给家人一个惊喜,今晚一起过中秋节。

    结果好么,首先小区大门就进不去。

    老孙头拦住这个破衣烂衫,仿佛进城乞讨的中年人。

    “伙计,不是这里的住户不能进的,你去旁边看看吧。”

    “大哥,我不是这里的,不过我儿子是啊,魏明你知道吧,著名作家。”说着老魏递上一根烟。

    “知道啊,”老孙头接过烟上下打量着他,仍有怀疑,“伙计你这是刚从山沟里出来吧。”

    “可不是咋的,我跟剧组去山沟里拍戏了,”说着老魏掏出一张照片,“刘小庆认识吧。”

    这是张易谋给他和刘小庆以及三只牛拍的合影。

    “哟,兄弟你还是演员呢!”老孙头惊讶,魏作家这一家子都是人才啊,妹妹还是北大的天才呢。

    “算是吧,”老魏又道,“我这里还有我们家的全家福呢,你要再看看不。”

    “不用了不用了,”老孙头不敢再拦,直接让魏解放进去了,“四号楼在那个方向。”

    老魏拎着一个行李袋,扛着一个编织袋,头发也油乎乎的,造型确实不太优雅,不过江湖经验,埋汰一点贼都不惦记你。

    虽然进出的邻居都是非富即贵的体面样子,不过老魏内心强大,等回头自己头发一洗,衣服一换,谁还记得自己之前啥样啊。

    然而上了三楼,找到房间后,老魏敲了敲门,没人应。

    “是这啊,怎么一个两个的都不在家?”这个时间应该是做晚饭的时间啊。

    难道又出去下馆子了?

    老魏感觉自己猜对了,肯定是这样,剧组里就有特别喜欢小明散文的,据说散文里都是说的哪家馆子的。

    于是老魏怎么上来的又怎么下去了,只是换了一身干净衣服。

    而他一走,隔壁吴作人和夫人萧淑芳也相伴出门了,他们打扮得体,显然也是要参加什么正式场合的。

    ~

    “大哥,家里没人啊。”老魏对着门卫道。

    老孙头:“我想起来了,你媳妇儿之前出去了,现在还没回来,魏老师也没回来。”

    老魏:“那我把行李放你这行吧,我出去转转,天黑了他们还能不回啊。”

    “可以可以。”

    “附近有啥好玩的吗?”他问。

    老孙头道:“哦,往北走有个紫竹院公园,环境不错,也不远,十来分钟吧。”

    魏解放点点头,准备遛遛弯,再吃个饭,结果到了紫竹院公园,娘的,竟然还要门票钱。

    钱不多,可就一个公园,你还能比得过圆明园吗,圆明园都不要钱。

    于是老魏扭头就走。

    本来是想找个馆子吃饭的,结果走着走着,看到好多人,乌央乌央的。

    老魏就好看个热闹,于是上前问:“同志,你们这是干嘛的啊?”

    “去首都体育馆啊,今天有音乐会。”

    体育馆?音乐会?

    老魏农村人,听着好像不搭噶啊。

    不过这么多人,看来应该不错,于是他又问:“谁都能进吗?”

    “当然不是了,”老燕京扫了魏解放两眼,有些不耐烦,“都得买票才行。”

    “那多少钱啊?”老魏手上还有几个闲钱,不行就买个票吧,看这音乐会应该比逛公园有意义。

    老燕京呵呵道:“早卖完了,我都是凌晨就开始排的队,从首体排到动物园,好家伙,票才放出仨小时,三万张票就全都卖完了。”

    说完他还得意地晃了晃手上的票。

    这时他们已经接近首都体育馆了,就见一条长龙排了下来,这规模阵仗比当初佐田雅志那场演唱会要大的多得多。

    老魏有些不甘心,越是进不去,他越想进,于是跑到前面瞅了瞅,看有没有机会。

    突然,他看到了希望。

    只见一个瘦小的姑娘正费力地推着一个坐轮椅的老头,老头应该是瘫了,不说话,眼里也没有光。

    这样的人来听音乐会,身份应该不简单,他走的是另一条通道,跟普通观众是分开的。

    而且那个通道是有斜坡的,看小姑娘推着费劲,都要出溜下来了,老魏赶紧跑上去。

    “我来吧,别再把老爷子摔着。”

    “谢谢叔。”小姑娘倒是不嫌老魏穿着一般。

    “这是你什么人啊?”走近了一些,老魏更加确定老爷子是瘫了,估计是脑血栓,好像还瞎了。

    “这是我邻居的一个老爷爷。”

    魏解放:“哎呦,都这样了还听音乐会,这得多热爱啊。”

    小姑娘道:“刘爷爷是个大音乐家,不过也是个可怜人。”

    “音乐家啊,我儿子也算是个音乐家,这老爷子写过啥歌啊。”老魏打算显摆显摆他儿子,就他儿子写的那几首歌,你拿什么跟我拼啊。

    小姑娘道:“你听没听说过,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老魏“嘶”了一声,惊讶地看着这个老头:“这首歌是他写的啊!”那他儿子还真比不了。

    “不是。”

    老魏:“……”小朋友你很幽默啊。

    小姑娘又道:“抗日时期有个《流亡三部曲》,《松花江上》是第一首,还有两首都是刘爷爷创作的,他还写了一些歌,都是很厉害的,就连台湾人都在唱,但也是因为那些歌遭了太多罪。”

    小姑娘不再多说,她怕刘爷爷能听得懂,老魏也没再细问,他也懂。

    前面有人守着,老魏“哎呀”一声:“我刚刚检了票了,能不能跟你们从这进去啊?”

    小姑娘:“可以啊,我跟他们说说。”

    对方很好说话,在小姑娘亮出了一纸证明后就直接就把他们都放进去了,毕竟这位可是特别贵宾。

    而且进去之后还有工作人员接待他们,把他们安排在非常靠近舞台的地方,属于是VIP中P了。

    老魏有些忐忑,问小姑娘:“我坐这里合适吗,要不我去后面坐着?”

    小姑娘:“没事吧,大不了我站着嘛。”

    老魏乐了:“没事,我站着,坐火车坐一道了,就想站站。”

    “叔,刚才忘了问了,你那个音乐家儿子都写过啥歌啊?我看你儿子应该也不大吧。”

    “哦,也没啥大不了的,就那个《在希望的田野上》嘛。”

    “啥!”

    ~

    与此同时,魏明、魏红、许淑芬、魏平安、吕晓燕、喜子、乐乐、许云云、梅文化,这一大帮子人坐在舞台的另一侧,也是贵宾席位,直面舞台。

    只不过这是个体育馆,舞台太大,都是贵宾席,但位置一左一右。

    今天是中秋节,团圆的日子,没想到他们都愿意用这种方式跟家人一起度过,那魏明就干脆给他们每人准备了一张票,而且大家还能坐在一起。

    正式开始之前魏明四处张望,没看到谷老师,应该在后台吧,自己虽然贡献了一首歌,但今天只想当个纯粹的听众。

    结果看着看着,没看到谷老师,倒是看到了邻居吴作人夫妇。

    “吴老,萧阿姨,你们也来了啊。”

    萧淑芳道:“我们的票在那边,可惜没能坐在一起。”

    他们的票不是魏明帮忙搞的,魏明之前倒是问过需不需要帮忙,二老表示不需要,他们也有门路。

    萧淑芳阿姨的伯父萧友梅是中国现代音乐之父,魔都音乐学院创始人之一,还曾做过孙先生的秘书,人家在音乐圈的人脉也是相当深厚的。

    跟魏明聊了两句萧淑芳两人就去找他们的位置了,巧了,他们和老魏他们坐在一起。

    不过两人不认识魏解放,但是看着轮椅上的刘爷爷,萧淑芳忍不住眼眶湿润起来。

    “雪庵啊,你怎么成这个样子了?”

    轮椅上的音乐家刘雪庵面无表情,他的眼睛早已经盲了。

    萧淑芳以为老魏也是刘雪庵的亲朋,于是介绍道:“他是我伯父的学生,最得意的学生之一。”

    在音乐会正式开始之前,萧淑芳干脆在刘雪庵唱起了“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高粱肥大豆香,遍地黄金少灾殃……”

    小姑娘在老魏身边小声解释道:“这首歌叫《长城谣》,也是刘爷爷写的曲子。”

    老魏听着耳熟,感觉小时候老老魏应该给自己唱过。

    不过这么好的歌,这么好的词,怎么自己长大后从来没听过呢?

    听到这首自己创作的歌曲,刘雪庵浑浊的眼球里终于有了一些动容,他显然是听懂了。

    这时全场的灯光开始暗淡下来,只有舞台中这片地方还有灯光,萧淑芳停了口,她知道音乐会要正式开始了。

    ~

    魏红拉了拉老哥:“开始了,可算开始了!”

    许淑芬看着周围这一大帮子人,只觉得可惜,平安一家也在,云云也带着丈夫来了,如果解放能回来就好了。

    以后可不能让他碰电影了,耽误了多少事啊。

    以前的演出基本都有一个报幕员的角色,不过今天的中国歌舞团报幕员阚丽君有点不太一样,她更接近后世的主持人。

    上台后介绍了新星音乐会的意义,然后介绍第一个登场的歌手并和观众互动,而并非机械地上台、报幕、下台。

    第一个出场的是海政歌舞团的苏晓明,演唱的是她的成名作《军港之夜》,“军港的夜啊静悄悄,海浪把战舰轻轻地摇……”

    魏明跟着唱了起来,虽然这首歌还没大规模流行,但广播上听过。

    后来苏小明赴法学音乐,再后来干脆又嫁了个法国人。

    不过后世苏晓明更多的是以电视剧演员的身份被熟知,演各种刁钻的妈妈。

    然后是东方歌舞团的郑绪岚,唱了一首《太阳岛上》,“明媚的夏日里天空多么晴朗,美丽的太阳岛多么令人神往……”

    这首歌因为电视风光片《哈尔滨的夏天》而闻名,现场很多人都在跟着唱。

    此时的郑绪岚还没有演唱她那首著名的《牧羊曲》,也还没有变成美国人。

    再然后是任雁,她是中央歌舞团的女高音,也是谷见芬老师的弟子。

    她演唱的是谷老师创作的《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知名度比前面两首还要高,几乎没有不会唱的。

    可能是受谷老师影响,后来她基本都旅居日本。

    再然后是东方歌舞团的朱明英老师,她的歌曲都是载歌载舞类型的,非常能调动观众的情绪。

    今天她唱的第一首是《愿大家都成功》。

    后来她也出国了,还在美国开了公司,成了一名企业家,并积极捐款做慈善,不过国内的演唱事业没有落下。

    接下来登场的吴国松也是中央歌舞团的,他唱的是年度热曲《在希望的田野上》,再次把现场气氛烘上了高潮。

    坐在舞台左侧的老魏激动道:“这就是我儿子写的歌!牛逼!”

    吴作人慢悠悠瞅了他一眼,然后碰了碰他老婆。

    萧淑芳:“怎么了?”

    “他说这首歌是他儿子写的,你说有些儿子能撒多大的谎啊。”

    萧淑芳小声道:“可怜这当爹的了。”

    你要说别的歌他们没发言权,可这首歌就是他们邻居小魏写的,你要真是小魏他爹,你能坐这?你肯定跟老婆孩子坐一起啊。

    正说着,有工作人过来了,跟推着刘雪庵的小姑娘说了几句话,她顿时有些慌。

    啊,还要上台啊。

    这是节目组安排的一个环节,觉得应该在这个场合给老先生正名,他这一生太苦了。

    小姑娘左看看右看看,然后对魏解放道:“叔,要不你推刘爷爷上去吧。”

    “行啊。”魏解放随口答应下来,然后,“嗯?啥事?”

    刘雪庵还写过一首非常著名的歌,叫《何日君再来》,这首歌民国时期李香兰唱过,前些年邓丽君也唱过,还从台湾火到了大陆。

    他是谱曲,但却因为这首歌的词而落得今日下场。

    主持人阚丽君首先介绍了前段时间《燕京晚报》上关于《何日君再来》这首歌的论战。

    魏明也知道,当时的风气“南朱北李”都是被批评的,更遑论这首歌了,而《燕京晚报》的沙青等编辑为流行音乐据理力争,算是取得了初步胜利,这才有了这场声势浩大的音乐会的举办。

    但可惜为了不刺激那些保守派的敏感神经,没有把南朱(朱逢博)北李(李古一)请过来,但却请来了这位可怜的老人。

    随着《长城谣》的旋律响起,一个中年男人推着一个老人从贵宾通道上了台。

    然后魏明、魏红、许淑芬还有魏平安他们所有人都傻眼了。

    世上竟有如此相像之人!

    还是许淑芬第一个反应过来,不对啊,这就是他家解放啊!

    许淑芬也顾不得台上正在煽情,站了起来冲魏解放挥手,不过没出声。

    现场有很多人都站着,但是当许淑芬站起来的时候,老魏一眼就看到了她。

    然后才看到旁边那些阿猫阿狗。

    好啊你们,原来你们不在家是背着我跑这来听歌了!

    要不是还要负责推轮椅,老魏真想现在就跳下去给媳妇儿嘴一个。

    尽职尽责的老魏看着身前这个70多岁的老人,他的思想被禁锢在身体里,眼睛也已经看不到了,但此时央视的镜头给到他特写,能看到他已经泪流满面。

    而现场所有观众在听完他的故事后也全都起立鼓掌。

    最后在主持人的授意下,老人被魏解放推了下来,他下去的时候还看到几个小孩在跃跃欲试。

    台上的主持人继续道:“音乐的力量是巨大的,五十年前,像刘老这些前辈的音乐鼓舞着我们驱逐日寇,还我河山,而现在,也有一大批年轻的音乐人在用他们的作品反映时代的声音,比如《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在希望的田野上》等等,而接下来的这首歌,创作者是年轻音乐人魏明,演唱者也是一群来自银河合唱团的小朋友,下面请大家欣赏——《同一首歌》!”

    下台后,老魏正瞅着许淑芬他们的方向,然后就听到了“魏明”和“同一首歌”。

    老魏对旁边的小姑娘激动道:“嘿,又是我儿子的歌!”

    这小子吴作人两口子不能当听不见了,难道这人的儿子也叫魏明?

    “同志,这个音乐家魏明其实也是作家魏明,你确定没有搞错吗?”吴作人出声道。

    老魏:“没错啊,我儿子会写歌,也会写,还会说英语呢……”

    说起儿子的好来,老魏滔滔不绝。

    吴作人诧异:“不是,你儿子怎么能是魏明呢。”

    “我儿子就是魏明啊,哎呀,听歌听歌。”老魏见孩子们都上台了,忙打断不解的老吴。

    蔡国庆开头:“鲜花曾告诉我,你怎样走过,大地知道你心中的每一个角落。”

    然后王霏接:“甜蜜的梦啊谁都不会错过,终于迎来今天这欢聚时刻……”

    接着合唱:“水千条山万座我们曾走过,每一次相逢和笑脸都彼此铭刻……”

    另一边,吕晓燕感慨道:“哎呀,这首《同一首歌》太好听了,曲好词好,乐乐都会跟着唱了。”

    魏明笑道:“回头我再给乐乐写一首这么好的歌。”

    魏平安:“不过解放哥怎么会出现在这里呢?而且还跟刘老在一起,这不科学啊!”

    许淑芬对着老魏的方向望眼欲穿:“小明啊,我能不能过去找你爸啊,别等会儿散场的时候再走丢了……”

    ~

    (总算还上了!求月票,老佛继续还月票加更!)

    (本章完)

(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激荡1979!不错,请把《激荡1979!》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激荡1979!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