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和女儿国王的一场巷战

    确实是领证,不过不是结婚证,是房产证。

    当魏明把朱霖带到团结湖中路南一条的时候,朱霖犹豫着不肯下车。

    “你是说你要在这里买一套楼房,而且是以我的名义,写我的名字?”

    魏明点头。

    “理由呢?”

    魏明的手搭在她的腿上:“华侨公寓里有我娘我妹,咱们总要找个方便的地方吧。”

    “坏蛋,”朱霖打掉他的手,嗔道,“理由不够充分。”

    “怎么不充分,难道你就没有需求的吗。”魏明的手并没有挪开。

    朱霖心道怎么没有,那种事就像是出水阀门一样,一但打开了一次,水就关不住了。

    “但为什么要挂在我名下?”朱霖又问,不过已经默认了买房的必要性。

    魏明又道:“我名下已经有一套房了,再来一套,我怕自己太显眼了,你明白我的意思吧。”

    都是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朱霖显然是明白的,虽然觉得魏明过于谨慎了,但也不是没有那种可能。

    如果是三套房还觉得谨慎吗。

    见朱霖有些松动,魏明忙催道:“走,进去吧,带好你的户口本。”

    “这一套房子多少钱啊?”朱霖小心翼翼地问。

    “便宜,也就华侨公寓的一半。”

    一半也一万多呢,是自己十几年的工资了,朱霖幽幽道:“你就放心放在我手上?”

    “有什么不放心的,如果连你都要防着,那我不是白混了。”

    魏明说的正义凛然,他确实放心,关键是自己给朱霖买了这套房,他们的牵绊就又多了一层,哪怕将来朱霖知道了自己和龚樰的事,有这套房子在,他们就没那么容易完全切割。

    自己这笔钱花出去也是为了将来打算。

    团结湖的商品住宅楼算是实验性质的,是燕京为数不多有房屋产权证的小区,一共就两栋楼几十套。

    彪子和小梅买的是二号楼,魏明为了进出方便选了一号楼,省的低头不见抬头见地碰上。

    现在房子都是盖好的,不存在烂尾楼,而且也没有房贷。

    魏明以朋友的名义陪买房的朱霖同志看了一下一号楼3层的302号房。

    86个平方,南北通透,没有公摊,就是实打实的套内面积,肯定不如150平的华侨公寓,但已经比朱霖父母家还要大了。

    有三个卧室,大中小三个型号,魏明准备装修的时候砸掉一面墙,只剩两个卧室,就变成了超大和大号,超大做卧室,大号的做书房。

    至于将来有了孩子住哪,说不定那时已经住上别墅了呢。

    进来之前魏明就把放钱的包给了朱霖,由朱霖交付了所有款项,光点钞就花了好长时间,然后又签了好几个名字。

    后面还有一些手续,就需要朱霖出面来跑了,当然,魏明会帮她的,他也算是熟门熟路了。

    半天时间,魏明和朱霖从团结湖小区出来,朱霖还觉得有些恍惚,稀里糊涂地自己就有房了?

    一般按照程序,等自己结了婚,她和丈夫就会分别在各自单位排队等着分房,生了孩子能分到一套都算是走运,很多时候孩子都能打酱油了也分不到一套,大概率要跟婆家人挤在一起生活很多年,没完没了的鸡毛蒜皮。

    可现在,她轻松达成了很多老职工才能达到的成就。

    而买了人生中第三套房的魏明也很开心,和朱霖去吃了一顿全聚德。

    晚上送朱霖回家的时候她紧紧抱着魏明,原本她对两人的未来还有些迷茫,现在小魏给自己买了房子,她觉得这应该是要把关系彻底定下来的意思,估计就只等一个合适的时机见家长了。

    虽然因为年龄的差距,还有上次梅琳达事件,让朱霖一直不敢把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这段感情里,一直让自己有所保留,以免将来受伤太重。

    但今天她想为了魏明彻底豁出去一次。

    在快要到家的时候朱霖突然让魏明拐个弯,进了一条黑咕隆咚,鲜有人至的巷子,还让魏明把摩托车熄了火。

    魏明笑问:“干嘛,有悄悄话跟我说啊?”

    朱霖没说话,只是搂着魏明腰的手向下走了几寸。

    魏明内心狂喜,口中嘶嘶作响。

    “好姐姐~”

    这还是朱霖第一次做这种事,而且又是在巷子里,她还怪紧张的。

    魏明则忍不住分析起霖姐和雪姐谁的手艺更好。

    最后得出结论:都不如我自己。

    不过魏明要为她们的勇气点赞,雪姐还是黄花大闺女,就愿意为自己做这种事,而霖姐也算是书香门第了,这和她从小接受的教育相悖。

    她们都是自己这辈子都割舍不下的女人,啊!

    最后他们在车上抱着缓了十几分钟,夜风嗖嗖,朱霖知道男人这个时候很脆弱,也容易生病,所以催魏明把自己放下快回家。

    魏明把霖姐放在学校门口不舍地离开了,好希望快些把新房子弄到手啊,这样终究差了些意思。

    接下来几天朱霖一边备考,一边跟着魏明跑房子的手续。

    当拿到钥匙后,他们第一时间在毛胚房里纵情了一次,没有床就靠墙。

    接下来装修的事情魏明一手包揽了,他骑着摩托车来回也方便,而且让一个大美女跟一群男性装修工人交涉,这里面本身就有风险,后来周理京妻子被杀就是因为这个,从此就一蹶不振了。

    现在也不讲究精装,哪怕魏明对生活品质要求高一些,但现在搞装修的也没那审美,顶多就是对标华侨公寓,所以应该很快就能住了。

    他依旧找了雷师傅的团队,这对他们就是个小活儿,但三套房子就是大活儿了,雷师傅团队分成三支,把东方新天地三位老板的新房都承包了。

    不过在装修期间魏明和朱霖再次失去了性福的温床。

    到了周末魏明知道朱霖要去参加电影学院的考试,就自己逛起了家具店和信托商店,开始大手笔买家具。

    一是充实四合院,二是给团结湖的房子买,买了先放在四合院即可。

    因为手上现金充足,所以魏明买的都是大开门的好东西,以紫檀、红木、黄花梨为首选,里面应该还有一些是宫里出来的东西,魏明现在看这东西也有些眼力了。

    买呗,反正下个月又会有大笔现金分给他,现在多花点总好过几年后物价闯关,钱变毛了。

    不过他努力买买买,甚至还在荣宝斋等琉璃厂名店买了一些好墨好砚好印等雅物,充实了自己的书房,可最终也就花了两千多块。

    ~

    电影学院表演业余班的考试报名人数很多,虽然现在演员收入不高,但也算是体面的工作,肯定比工厂轻松吧,而且还能得到全国人民的喜爱。

    所以很多没有工作,甚至有工作的人都在奔着这条路努力,哪怕他们长得并不算多好看。

    李成儒到了地方后,发现好多人长得还不如自己呢,于是愈发自信起来,自己不仅相貌中上,而且还得遇名师,有人艺师承在身。

    正想着,一个比自己略帅的男子从他面前经过,也高一些,气质也好一些,李成儒越想越气。

    21岁的张光苝个子高挑,身板笔直,形象也好,站在人群中颇为醒目,现在还没展现出三姓家奴的气质。

    张光苝是海军的退伍军人,小时候还干过合唱团,颇有艺术细胞,所以想当演员,可惜错过了中戏今年的招生,没能跟姜闻成为同学,只好来电影学院试试运气。

    如果说张光北是男考生中最醒目的,那朱霖绝对是女考生里最亮眼的。

    不远处,17岁的燕京姑娘李琴琴对自己很有信心,她打小练排球,个子高,形象好,不过后来在队里遇到了一个叫郎平的人,感觉自己这辈子打排球估计是没太大希望了,于是退了出来,并偶然接触到了拍戏。

    她感觉拍戏也没什么难的,不过朋友觉得她应该学学表演,于是就报名了这个业余表演班,然后看到了人群中格外惊艳的朱霖。

    不仅人漂亮,穿的衣服也好看。

    诶,这个姐姐好像东方新天地外面海报上的美人啊!

    不是好像,她根本就是,赵宝纲敢确定,虽然他进了三次新天地却没买衣服,但那两张海报他却印象很深。

    25岁的赵宝纲只是一个翻砂工,但他也是工厂里的文艺积极分子,凭借对表演艺术的热爱,他还是咬牙报名了这个业余表演班,只希望自己的命运能够改变,他真的不想再当工人了。

    等了好一会儿,电影学院的门开了,他们纷纷涌了进去,然后依次展示自己。

    朱霖很从容,不过她前面的那位西门庆大官人就有些紧张了,但胜在形象还不错。

    一整天的考试结束后,朱霖在电影学院外面等了一会儿,没有等到魏明,见不少男考生跃跃欲试的看了过来,只好自己坐公交车回家。

    ~

    今天魏明一直忙着买买买,当最后一趟回四合院送家具的时候天都黑了,同时他在信箱里发现了一封雪姐的信。

    雪姐现在都是直接把信邮到四合院,避免被魏明家人看到。

    魏明拆开看了看来信时间,那天恰好是收房的日子,可能雪姐写信的时候他正让霖姐扶着墙呢。

    一念及此,魏明愧疚中又带着一丝兴奋,更加期待和雪姐的重逢。

    雪姐的信中除了汇报她自己的拍摄进度和心得体会外,也毫不掩饰地诉说了她对情郎的想念。

    不过这封信的重点在最后面,她说阿龙给阿莹写了一封信,信中用漫画表达了阿龙的爱意。

    雪姐好坏,竟然偷看妹妹的信,其实这封信是魏明鼓励阿龙写的。

    你都没跟人家龚莹表白,跟我算什么连襟,万一人家不答应你呢。

    当人家面的时候阿龙很怂,回到燕京后他胆子又大了起来,直接用漫画对龚莹诉衷肠,虽然魏明没看到那幅漫画,但漫画家的浪漫肯定不俗。

    雪姐没提龚莹的决定,估计龚莹也在犹豫要不要接受这段异地姐弟恋吧。

    魏明立即写信回复,让她重点观察。

    “但不要发表意见,我们没法为别人的幸福负责。”这是魏明的观点。

    四合院能做饭,但没菜,地里面的萝卜和白菜还都是苗呢。

    早上出来的时候老娘说晚上要做瓦罐焖牛肉,还特意骑自行车去买了瓦罐,魏明决定回家吃。

    没想到今天梅文化也来了,还以为他是来蹭饭的,没想到他是来说结婚的事的。

    “我们现在就想结婚了,不过需要云云让家里大队开个证明。”

    这么急?之前说的是年前的。

    魏明忍不住看了看云云的肚子。

    梅文化知道他在想什么,把他拉到一旁。

    “明哥,你听说过遇罗锦离婚案吗。”梅文化掏出一份报纸中青报。

    魏明看了一下标题:“我知道啊,这一期《当代》还发表了她的作品《一个冬天的童话》,热度很高。”

    遇罗锦是遇罗克的妹妹,这是热度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名人效应。

    其次她的离婚案也非常典型,因为受哥哥影响,遇罗锦劳教三年后又下放河北农村插队落户,无奈跟当地农民结婚,当时有很多这样的女知青。

    过了四年,政策变化,为了重回燕京,她跟没有感情的农村丈夫离了婚,又通过关系认识了一个燕京工人,跟他结婚,这样才得以重新拿到了燕京户口,脱离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不过她这次结婚是有目的性,功利性的,过了几年发现实在过不到一起去,又想离婚,离婚理由是感觉不幸福。

    不过这次她的第二任丈夫可不那么好对付,人家不愿意放手,老子是工人,你以为是农民啊,随你拿捏。

    这时候离婚可不容易,不仅是观念问题,而且步骤也非常多,要好多部门签字,稍微卡你一下就离不了。

    而且这个男人也确实不理解,自己对老婆那么好,邻居谁见了不说好啊,她怎么就不幸福了?

    就因为她看了流泪的电影自己看了想打瞌睡,她看着津津有味的自己根本看不进去?

    就这?

    于是这起离婚案持续了很久都没结果,媒体上都在报道,这在整个80年代初都是很轰动的一件事。

    不过梅文化的重点不是遇罗锦离婚,而且最后一段,根据撰稿人称:9月10日,人代会通过了修订后的《婚姻法》,新的婚姻法对离婚步骤进行了简化,或许会让这起离婚官司出现新的转机。

    梅文化担心道:“新的《婚姻法》是不是就要施行了啊,那自己岂不是就没法跟云云结婚了?”

    魏明具体也不知道到底什么时候正式施行,梅文化的担心不无道理。

    “那你们就尽快领证吧,领了证,婚礼什么时候办就不急了。”

    梅文化笑道:“我也是这么想的。”

    而且领了结婚证,他就可以干更多法律允许的事了,不得不说,跟大舅哥相比,梅文化还算是守法公民。

    魏明翻看了一下这一期《中青报》,当翻到最后一版的时候他发现,跟《婚姻法》一起通过人代会的还有《个人所得税法》,而且还详细介绍了征收标准。

    全月收入在800元以下(含800元)的部分免税,超过800元的部分,分六级超额累进税率征收,最高税率为45%!

    这个年代普通人哪有月入800块的啊,所以其实个税法根本就没想收老百姓的钱。

    不收老百姓的钱收谁的钱啊?

    谁有钱就收谁的钱!

    所以这个时候推出个税法,主要是因为改革开放后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在华工作,比如清华北大那些高薪聘请的外教,他们的收入是很高的,超过八百月薪轻而易举。

    个税征收范围项目包括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等,所以很不幸,魏明和梅文化这种暴发户也被囊括其中。

    魏明把这个小豆腐块让梅文化重点看一看,啥时候个税法正式施行记得按规定缴税。

    梅文化感觉天都要塌了。

    “不是,好日子才过几天啊,怎么就整这事儿!”

    魏明:“咋的,你不想纳税啊?”

    梅文化:“我太想纳税了,每个月拿这么多钱,我心里也不踏实,可如果缴税,咱们的利润可就藏不住了,我就不信税务工作人员的嘴都那么严,万一被什么人物盯上了咋整。”

    虽然媒体一直热衷于报道新天地的热闹,新天地模式的成功,但收益具体如何没人知道。

    梅文化不是不想交钱,是怕露富,怕引来雷霆。

    “明哥,有什么办法吗?”

    魏明:“有啊,减少分红,每个月少分钱,比如你能分一万,就分一千。”

    一千其实也够多了,但对很多大人物来说估计也看不上眼。

    “那赚了那么多钱怎么办?”

    “只能放账上,现在不是搞经济特区的吗,可以用于投资,把钱投到那边去。”现在深镇已经开始卖地皮搞房地产了,步子迈得很大。

    另外魏明又教了他一招,以公司名义买东西。

    “你不是想买摩托车了吗,这次就直接走公司的账,用公司的钱买,挂在公司名下,然后你用。”

    梅文化豁然开朗:“早知道我应该用公司名义买房子的!”

    这家伙悟性很高嘛,以后估计也是用公司的钱买私人飞机的主。

    大家高高兴兴吃了许淑芬的瓦罐牛肉,听到大家的称赞,她又叮嘱儿子明天给小红带一些。

    魏明笑道:“那你可得多弄点,她现在也爱请客。”

    “哼,都是你教出来的。”

    第二天魏明带了饭盒装了瓦罐牛肉去学校,云云也寄出那封让父亲开证明的信,这个没有难度,村领导现在都要巴结有个大作家外甥的许存茂,肯定一路绿灯。

    倒是梅文化这边开证明的时候,街道的大妈都劝他晚婚晚育,25岁再考虑。

    不过梅文化坚持,再加上有法可依,还是给他开了证明,但也塞了一些计生用品给他,并大谈晚生优生的好处。

    梅文化根本没听进去,捏着那些橡胶制品一整天都在恍惚。

    ~

    魏明去的时候宿舍里早没人了,现在大学里都有上早自习的,魏红宿舍里就有。

    于是魏明直接找到了数学系的教室,在正式上课前把饭盒交给了魏红,让她中午吃。

    她把饭盒一打开,周围几个小脑袋立即凑了过来,魏红大方道:“见者有份!”

    一句话换来了一声声“红姐威武。”

    没想到全班年纪最小的竟然成了班里大姐头,虽然很多人都是逗小孩的心态。

    见老师来了,魏明也就撤了,他蹭过中文系、外语系、历史系甚至物理系、化学系的课,但数学系从来没有,这个真是完全听不懂。

    中午魏明写到一点多,感觉到饿了才出来觅食,教职工食堂人已经不多了,不过恰好看到了平安叔和王选老师。

    不过当魏明叫“王老师”的时候,魏处长提醒:“应该叫王教授。”

    王选笑着摆摆手:“副的,副教授。”

    刚刚把《伍豪之剑》印出来,王选就直接升了副教授,也体现出了北大的求贤若渴,要不然这个程序估计没这么快。

    魏明又想到了《人民日报》头版加粗的那句“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就凭这一巨大贡献,一个教授也该给的。

    平安叔和王教授现在形影不离,估计是要商量方正集团的组织架构了。

    魏明没多问,下午早点上班准备去看团结湖房子的装修进度。

    不过平安叔让魏明晚上来家里一趟。

    魏明还以为要跟他聊方正集团的事呢,结果他问魏明想不想听演唱会。

    演唱会?这个词距离魏明感觉好陌生啊,1980年也有演唱会?

    他问:“谁的啊?”

    “记不得名字了,是个日本歌手的,谷老师给了几张票,还给你和小红留了两张。”

    魏明欣然接受,这下子跟霖姐总算有正经谈恋爱该去的地方了~

    (昨天保底)

    (本章完)

(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激荡1979!不错,请把《激荡1979!》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激荡1979!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