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话剧改编,再买套房,初见家长

    还好魏明没有喝水饮茶,要不然估计能喷出来。

    老爷子当年竟然用了这么一个代号?好中二啊!

    而且前世蓝老也没跟自己说过,要不然自己肯定要让钱雁秋给主角换个名字,他们都认识。

    现在魏明已经没法正视爷爷了,想到他就会想到什么“我赌你的枪里没有子弹”这种台词。

    然后蓝老又捡了一些能说的跟魏明讲了讲魏森豪当年的光荣战绩,倒是让魏明肃然起敬了不少,没想到老老魏手上染了那么多汉奸和鬼子的血,感觉“血手人屠”更适合他。

    “后来听说他去了魔都,执行更高级别的任务了,从那时我们就基本断了联系,因为是同乡,我算是当时为数不多知道他本名的人。”

    两人正聊着,有人来敲门,人刚进来魏明就站了起来:“于院长。”

    来人正是《茶馆》男主角王利发的扮演者于是之,也是人艺第一副院长,曹禺先生是正院长。

    于是之和蓝天也是同龄人,于略年轻一些。

    “魏作家咱们又见面了,你跟老蓝这是已经认过老乡啦。”

    两人握了握手,之前在文代会就见过面了,还合了影。

    “是啊,不仅是老乡,还是故人之后,”蓝老拍着魏明的肩膀,“以后常走动,随时欢迎你来人艺玩。”

    “一定一定。”

    于是之忙道:“别光玩啊,要不也给我们人艺写个剧本,我知道你会写剧本的。”

    当初《牧马人》的剧本之争就说明他的剧作能力绝对不成问题。

    当然,电影剧本和话剧剧本又是两个不同的体系,话剧剧本更重台词,甚至有时候需要浮夸一些的台词。

    魏明挠挠头:“那于院长您可能要等一等,我最近正忙着写一部长篇,所有精力都在这上面。”

    给梅琳达写一篇童话之外真的不能再接别的活了,因为自己的大纲已经相当完备了,随时都可以开搞了。

    蓝天也忙问是什么题材的。

    魏明倒是没隐瞒:“是结合了我祖父一些经历的战争时期的故事,我基本都是听奶奶和父亲讲的爷爷的事,今天又从您老这里听到了一些真实事迹,感觉更有把握了。”

    蓝天也笑道:“你爷爷的故事可精彩了,那我们可就等着看了,回头我把家里的地址告诉你,你随时找我聊天,只要能说的我都可以跟你讲讲。”

    “好啊!”

    随即魏明又对于是之道:“于院长,如果你们想要剧本可以考虑改编我之前那些作品,虽然谈不是什么佳作,但只要你们看上了,我随你们改,不收钱。”

    他知道人艺也有编剧岗位,他们写话剧本子更专业。

    于是之回道:“魏作家你谦虚了,我最近正在重看《动物凶猛》,部部经典,我尤其喜欢《放羊班的春天》这个故事,而且场景也少,就是小孩子角色太多,实在难以改编。”

    用成年人演儿童,终究有点不像样子。

    魏明想了想自己那几篇:“我觉得其实《双驴记》改起来应该会容易的多。”

    于是之略一沉吟,这篇作为魏明的处女作,名气倒是不小,不过当初可是引发了不小的争议,尤其是农民和知青谁更苦的大讨论,让很多知青抬不起头来。

    这篇要是改出来,会不会太戳肺管子?

    不过这篇的台词风格于院长是真喜欢,大段大段跟机关枪似的,辛辣讽刺,场景也简单,倒是有成为一个好本子的潜力。

    而且主要角色都是年轻人,倒是可以用来培养青年话剧演员队伍。

    最后他对魏明道:“我会认真考虑的。”

    之后魏明又跟二老在办公室聊了聊话剧这门艺术,因为魏明曾在人艺浸淫十年,所以他对话剧的理解之深入让二老非常意外。

    于是之都想干脆把魏明调到人艺了,不过想到人家现在的单位——北大,顿时熄了这份心思,魏明要是临时工还好,可人家是北大正式工。

    哪怕人艺是中国话剧的最高殿堂,但两大至高学府在他们演员心里的地位依然非常崇高,而且于是之本身就是北大出身,学法语的,只不过肄业了。

    聊了一会儿,有人通报,说是有客人来访,北影厂的,曹老不在,于是之这个第一副院长只好出面接待。

    蓝老告诉魏明:“估计是谢添导演,他想把《茶馆》搬上大银幕。”

    “哎呦,这可是个大挑战,那您也会参演吧?”

    “谢添导演想要把话剧版的原班人马都请过去拍电影,我估计还是秦仲义。”

    魏明建议道:“演电影也挺好的,可以让更多人欣赏到人艺这些名家的演技,惠及更多普通人。”

    现在演电影,以后就能演电视剧,他有点期待蓝老最经典的角色早些登场了。

    之后蓝老带着魏明看了看演员排戏,到了中午魏明就叫着李光富出去了。

    李光富可不好意思宰人,让魏明定。

    魏明问他:“能吃辣吗?”

    “能啊。”

    魏明:“那就峨眉酒家吧,我有一半川人血统。”

    他这也算是提前试菜,等外婆来京的时候可以请她们吃。

    这可是大馆子,李光富有些受宠若惊,同时忍不住琢磨,这魏作家是不是图自己点什么啊?

    峨眉酒家也是中华老字号了,由国宝级川菜名厨伍钰盛创建于50年代,60年代曾得梅兰芳先生题字。

    饭店就在西单商场二层,不算远,摩托车几分钟就到了。

    到了峨眉酒家,宫保鸡丁是必点的,这道菜算是一道比较家常的菜,但峨眉酒家独创的小荔枝口的宫保鸡丁别有一番滋味。

    之后魏明又点了鱼香肉丝和泡椒鱼头两道菜,李光富赶紧拦着:“可以了,够了,这就吃不完。”

    而且这还都是荤菜,平时李光富也就过年才这么吃,毕竟家道中落了。

    老李的父亲当年可了不得,在天津开橡胶厂、啤酒厂,在燕京经营洋行,入股大型工厂,李光富小时候都是拿金条当玩具玩的,不过11岁父亲去世后,再加上家产都被合营或收走了,就不太行了。

    不过魏明知道老李也是很有商业头脑的,前世他刚进人艺的时候李光富在拍戏之余还做着代理复印机的副业生意,后来还培养儿子当了大律师。

    最后魏明又点了一道素菜“峨眉豆腐”,一共四个菜,这才算完。

    李光富直呼“太丰盛了!”

    “今天进了人艺,认识了这么多话剧大家,开心嘛。”

    等吃了一会儿,魏明才把话题转移到了房子上。

    “今早我去你家接你,你家里好像还住着别户人家?”

    李光富叹息一声:“都是历史遗留问题了,打我小的时候,这房子就被收走了,只给我们孤儿寡母留了一间,这两年政策好转,房产权还给我们了,不过这些年里院子里都住满了人,也不能硬赶,只能等他们有了房子安置,才能让他们搬走,我现在就相当于他们的房东,拿几个租金。”

    而且这租金是非常低廉的,就是意思意思。

    魏明:“现在退回给个人的四合院是不是都是这种情况啊,都住满了人没法全部收回?”

    “差不多吧~”夹了口菜,李光富有点明白魏明找自己什么事了,“魏作家你不会是要买四合院吧?”

    魏明点点头:“是有这个想法。”

    李光富摆摆手:“你手上要是有闲钱,我建议买团结湖最近刚出的商品楼,我虽然打小住在四合院里,但还是羡慕人家住楼房的,现在团结湖开放了,有钱就能买,如果你钱再多一些还能考虑华侨公寓的房子。”

    魏明笑笑:“我已经在华侨公寓买了一套房子,那里距离北大近,方便上下班,不过我还想在城内买一套,就琢磨上这四合院了,今天也是想跟老哥你请教请教。”

    听到这,李光富的筷子都停下了,好家伙,这都已经在华侨公寓买房了,竟然还要再买,这写的也太有钱了吧!

    他打趣道:“前阵子我听说一个童话作家因为读者来信太多没办法买了一套房子,看来你这读者来信更多啊?”

    魏明有些尴尬,没想到魏什么装的逼已经这么深入人心了。

    他笑笑:“我想买四合院一是喜欢这种传统的老宅子,还有就是以后老家来了什么亲戚可以有个落脚的地方,现在住招待所多难啊。”

    李光富竖起大拇指,这太特么仗义了。

    他以为魏明是给老家的乡亲们准备的,其实魏明主要是给老魏老娘他们准备的,他们要是住进华侨公寓自己还怎么跟霖姐雪姐过好日子啊。

    所以哪怕为了将来的性福生活也得再寻摸一处新房子,既然已经有楼房了,那就再来一套四合院吧。

    “所以老哥你要是知道谁家想要卖四合院,尤其是那种全部在一个人手上的,产权清晰的,一定通知我。”

    李光富好交际,消息灵通,这个他倒是可以帮忙打听:“不过你不要抱太大希望,那种把一套宅子全都收回去的肯定有,但太少了,而且基本都是有权有势有名的大人物后代,不是我这种商人之后能比的,人家基本都不会太缺钱。”

    但这种人通常在政局稳定之后都很想往外面跑,因为有钱没处花,顾虑也多。

    于是魏明又加了一句:“还有就是,我可以用外汇交易,不是外汇券,是美元现金。”

    “啥!”李光富对魏明又高看了一眼,这年头能拿出那么老多的外汇,那得多大的本事啊。

    “成,今天下了班我就帮你打听,美元交易的话估计心动的人就更多了,”李光富积极出谋划策,“其实还可以打听那些公家单位的四合院,如果遇到工作地址搬迁的话,留下的四合院是有可能售卖的,而且没有那么多狗屁倒灶的事。”

    魏明笑道:“那感情好啊。”

    之后李光富又聊了聊他对京城各区四合院优劣对比的点评,不愧是几十年的胡同串子,比彪子小梅这种年轻人了解的透彻多了,想要买房还得找这样的。

    吃过饭,魏明又亲自把李光富送回了人艺,然后又回到了西单,因为刚刚他骑摩托车的时候看到梅文化的车。

    他把车子停到了一个门店外面,跟梅文化的摩托车并排放着。

    小梅正在跟一个公务员模样的人握手,并把对方送了出来。

    等人走后小梅这才看到魏明过来了,他赶紧欢天喜地地把人迎了进来。

    “明哥,你快来啊,这就是咱们的东方新天地了!”小梅站在空荡荡的店铺内激动道。

    魏明进了里面,这店铺荒废了一段时间,还需要重新装潢,空间还算可以,有个两百七八十平。

    魏明问:“多少钱?”

    梅文化道:“按照每天六十块钱计算,最后抹了零头,一年的租金收了咱们两万。”

    本来人家最少三年起租,幸好梅文化有美元开道,这才降到了一年,要不然他们连房租都出不起。

    不过梅文化已经想好了,如果生意好就赶紧多补签几年,省的水涨船高。

    听到这个价格魏明“嚯!”了一声。

    这可不便宜,现在万元户还是稀罕产物,但他们一次性要拿出两万付租金,相当于一天最少要有六十块钱的利润,六十块差不多就是燕京的平均月工资了。

    “有信心赚回来吗?”魏明问。

    “必须有啊!”他也倒腾过牛仔裤之类的东西,知道这里面的利润空间有多大。

    别看现在人们的工资低,但一条牛仔裤差不多能卖二十块,一条裤子穿几年。

    所以他每天只要卖几条牛仔裤就能把每天的房租赚回来。

    更何况这么大的门面肯定不止牛仔裤啊,还有那些女装,女人花起钱来更舍得,就是不知道明哥说的那个《庐山恋》是不是真能那么火。

    不过预付款已经给了那些街道成衣厂,包括彪子他妈所在的厂子几家一起赶工。

    另外他还通过大倒爷进了一批牛仔布料,委托制作牛仔裤。

    魏明:“这门面也要尽快装修了,半个月内必须开张。”

    梅文化点点头:“明哥,我想清楚了,我和彪子现在就辞职,专心干咱们的买卖。”

    魏明也没意见,总是夜里上班,白天跑生意,确实太累了。

    之后他又对装修和店内布局提出了一些建议,基本都是领先时代的金玉良言。

    小梅他们当初在广州也见过不少时髦的服装店,他自觉知道该怎么装修,但是听了明哥的话就明白自己还有差距,他咋就这么懂呢!

    因为接下来买四合院需要花多少钱还不确定,魏明暂缓了买电热水器的计划,冬天能安上就行。

    之后他回北大上班,同时开始了新的童话作品创作,并且见证了梅文化和赵德彪两个临时工辞职。

    梅文化立即全身心投入到东方新天地的开业准备里,而彪子告诉魏明。

    “明哥,徐导演昨天跟我见了一面,他说让我随时做好准备,接下来我们要去川渝拍戏了。”

    过去这一个月徐小明跑遍了魏明里出现的那些地点,主要是川藏地区,基本选定了拍摄场地,而且袁祥仁也带着团队回到京城待命了。

    魏明问:“那男主角定了吗?”

    “定了,就是那个姓吴的小屁孩。”

    对此彪子还是很满意的,如果让十来岁的小男孩演他家燕子的老公,他怕自己在拍戏的时候会收不住力。

    魏明:“可惜我估计是没法送你们了,等过段时间我倒是可以去四川探探班。”

    两部自己的改编的电影在这个暑假开机,魏明觉得自己有的忙了。

    次日,也是7月份第一天。

    魏明早上是被朱霖折腾醒的,她自己开门进来,然后轻手轻脚钻进了魏明的被窝。

    那还睡啥觉的,燥起来!

    “别闹,我给你买了早餐,你先吃饭吧!”

    “不急,先吃你!”

    还好朱霖来得早,要不然这么一番折腾又要耽误上班了,她冒着上班迟到的风险跑这一趟,也是因为明天魏明就要走了。

    今天又省了几个杜蕾斯,等霖姐离开后,魏明的被窝里多了30张大团结。

    魏明哭笑不得,这是跟梅琳达学的吗?怎么这么像是自己的辛苦费啊。

    魏明又抽出五张:“姐姐,之前还欠你50块呢。”

    朱霖提上内内:“你继续欠着吧,我想当你的债主。”

    魏明抱着债主的腿开始阻挠她穿裤子。

    ~

    今天魏明去了一趟电影学院,把已经放假的柳如龙接到了北大宿舍,明天一大早两人就去首都机场。

    长途火车的苦他再也不想吃了,所以提前让平安叔帮忙开了证明,获得了买票资格。

    就是阿龙觉得有点破费了:“咱们不差那点时间的。”

    “你不差,我差。”早点去魔都,就能多跟雪姐待一会儿,而且省腰省屁股。

    不过真上了飞机,阿龙又直呼这钱花得值,他还掏出画板绘制了一幅《云中的彩虹》。

    就是太短了,两个多钟头飞机就落到了虹桥机场,而且因为是早上的航班,他们都没赶上飞机上的午餐。

    魏明:“等下次飞香港估计能在飞机上吃顿饭。”

    不过也就是预制菜,在地上做好了,到了飞机上用电加热。

    阿龙激动道:“阿明,你是不是快要去香港了?”

    魏明点点头:“自古英雄出少年马上要开拍了,到时候会在香港上映,我请青鸟那边对我发个邀请函应该能出去,毕竟是原著作者和编剧嘛。”

    “那我呢,我呢?”他忙问。

    “你嘛,”魏明笑笑,“我帮忙问问吧,你就是同名漫画主笔,怕是差点资质,不过如果你愿意自付差旅费的话,倒是有可能。”

    “我完全没问题啊!”阿龙道,“跟着你我也攒了两千多块呢。”

    魏明嘿嘿道:“那你现在比我有钱,我都没那么多人民币呢,如果我钱不够了你可得借我点。”

    “你干什么能花那么多钱啊?”

    魏明摸着下巴:“也不知道在和平饭店吃顿饭多少钱。”

    第一次来魔都改稿的时候和谌荣、屈教授两位大姐漫步在外滩路过和平饭店,他就想在里面吃饭了,不过当时囊中羞涩,只能想想。

    阿龙现在已经完成了《自古英雄出少年》漫画版前三册的内容,等他开学后继续完成后两册。

    这次来还打算亲自把第三册的画稿送到魔都人民美术出版社,顺便领了第二册的稿费,这样魏明也不用跟他借了。

    魏明有些紧张:“啊,我也要去啊?”

    “你不去吗?弄完这事儿咱们再一起去美影厂呗。”

    就这样,魏明被阿龙拉着上了一辆癞蛤蟆车,直奔美术出版社。

    ~

    龚樰的母亲庄彻还不到六十岁,在美术出版社算是退休返聘的,在家里闲不住,想要发挥余热。

    之前她曾帮魏明投稿了《自古英雄出少年》的漫画,后来第一册销量极佳,第二册马上又续上了,而且有增加印数的打算。

    不过其实她并不是负责漫画连环画业务的。

    魔都人民美术出版社涉及的业务很广泛,除了漫画连环画,还有摄影类画册、画辑、挂历、生活图书、旅游读物和资料工具书籍等,凡是跟图画和照片有关的,这家出版社都有所涉及。

    因为庄彻之前是摄影图片社的经理,摄影技术好,所以她负责的也是摄影图片类书籍这一块。

    前阵子在帮女儿拍了一组照片后,她觉得女儿的照片完全可以用在自己负责的一本摄影杂志作封面。

    于是中午她在家里想再看看那些照片,选一张最漂亮的。

    翻了好久,都没找到,她还特意打公共电话去上影厂问小雪把照片放哪了。

    龚樰之前给出的说法是用来做衣服,但照片洗出来后她就一股脑寄给了魏明,不是不想多洗几张,实在是囊中羞涩了。

    几十套服装的正反面,拍照加冲洗,还是彩照,她一个月的工资都不够往里面搭的。

    不过她还有拍戏补助,倒也没想过让小魏还。

    龚樰支支吾吾,最后说了实话:“那是帮朋友拍的,他要开服装店,需要样式。”

    我就说嘛,怎么能拍那么多,庄彻问:“什么朋友啊?那开了店也带我去逛逛呗。”

    “燕京那边的朋友,店也在燕京,你想去也行啊。”龚樰姐姐顽皮了。

    燕京的,庄彻立即想到了那位知名作家魏明,不过作家也会做生意吗?

    无奈庄彻翻出底片准备回单位再洗两张。

    当她下午到了单位就看到两个毛头小伙子在门口东张西望的,于是上前问:“你们找谁啊?”

    ……

    (月票10000+10500加更!晚上还有!)

    (本章完)

(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激荡1979!不错,请把《激荡1979!》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激荡1979!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