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1章 徐庶投降

    文聘、周瑜和庞统听刘备这么说,齐齐震惊。

    自古以来,总是听说臣子为君主死战的。

    这还是他们第一次听说有君主为了臣子死战的。

    庞统看了一眼刘备,心里无比感慨。

    头一次,他觉得自己投靠错了人。

    虽然投靠周瑜,周瑜也对他尊敬万分。

    但是,他清楚,周瑜一直惦记着孙策的那点恩情,因此,不大可能反叛孙权。

    无法反叛孙权,就无法支撑霸业。

    自己堂堂王霸之业的辅佐大才,浪费在周瑜身上了。

    如果早能遇到刘备这个人,依靠自己的才华,可能早拿下荆州或者益州了。

    那么,对抗大将军,绝对有机会的。

    如今,太迟了啊!

    大将军八千骑兵,带着荆州世家大族的人马来袭,无人可挡。

    江东也只能据大江以守,另寻机会,看将来是否有北上的可能。

    庞统当先转身离开。

    周瑜看向刘备,也颇为惋惜。

    他甚至在这个所谓的刘皇叔身上看到了比孙策更加让人明亮的闪光点。

    然而,如今只能如此了。

    自己和刘备交情不深。

    而且,对方野心不小,还挂着个皇叔的身份。

    说实话,就算对方真愿意投靠江东,孙权也不可能放心的。

    自己还得想办法除掉他。

    否则,以刘备所谓的皇叔身份,加上他今日表现出来的魅力,江东世家大族怕是也要追随他。

    周瑜只能一脸惋惜,然后看向文聘道:“文将军,你怎么说?”

    文聘怔怔地看着刘备。

    一直到周瑜询问,文聘才看过去,挤出一抹笑容道:“周郎,你走吧!”

    “我也不可能抛下我主独自离开。”

    “更何况,荆州就是为文聘故土。”

    “让我退到江东那蛮荒之地,我实属做不到。”

    转过身,环顾着城墙四周的将士,文聘大声道:“有想要离开的,将军开了金口,都可以追随周郎南下江东。”

    城墙上的众将士纷纷茫然四顾。

    除了极少数的人员开始向着城下走去,绝大数人都站在原地不动。

    文聘苦笑了一声,对周瑜道:“周郎,你走吧!”

    “我这些将士,都是我从荆州挑选出来的好儿郎。”

    “以前我带着他们镇守荆北,为了是守故土。”

    “如今,让他们抛儿弃女,只身离开,太难。”

    “他们是我文聘带出来的兵。”

    “我文聘固执,他们也有了这个臭脾气。”

    周瑜有些难以置信地看了一眼城墙上的守军。

    看着他们一个个低着头,神色哀伤,却没有人动,周瑜心里说不出的滋味。

    怎么感觉天下的将士,除了江东的,大都刚毅?

    想到江东的将士,周瑜苦涩一笑。

    江东的将士大都是各个世家大族的部曲。

    虽然经过他的训练,水战能力都非同寻常。

    但是,真面临如此生死危机,他们能留住的怕是极少。

    这也是孙权十万大军袭击广陵,结果被张辽六千守军击溃,他虽然气得跺脚,却也无可奈何的原因之一。

    周瑜轻轻拍了拍刘备和文聘的肩膀,招呼着隶属于江东的两万水军撤离麦城。

    不过,周瑜也留了五十人在麦城,随时汇报这边的战果。

    周瑜和庞统直接出了麦城城南门。

    看着麦城城墙,人数一下子少了大半,周瑜和庞统都齐齐忍不住叹息。

    之后,两人统领着大军直奔南郡治所江陵县。

    就算要和大将军张遂的大军在大江大战,阻止张遂大军南下。

    但是,也不能让他的大军如此轻松地赶往大江。

    麦城城墙上的动静很快引起了张遂大军的注意。

    陈震第一时间注意到。

    他立马赶往帅帐找张遂。

    而此时,帅帐里,张遂正在陪着一个老妇人说话。

    老妇人不是别人,正是徐庶的老母亲。

    徐母原本跟在刘备等人的家眷中逃窜。

    但是,百姓被吓得够呛,一味地逃窜和冲撞,将她和刘备等人的家眷都冲得七零八落。

    徐母没有办法,只能和这些家眷商议,潜入百姓之中逃往麦城。

    谁知道,刘备大军败得太快,所有百姓都被控制,他们也被活捉。

    唯一让她们感觉到庆幸的是,张遂的这支骑兵并没有屠戮百姓。

    被抓到张遂的身前时,徐母还想着绝对不能给自己儿子拖后腿。

    一旦敌军拿自己威逼儿子徐庶投降,她宁愿自刎当场。

    却不料,她来到帅帐之后,见到张遂,张遂丝毫没有提起劝降她儿子徐庶的事情,而是和她谈及他的三个部下:荀谌、郭嘉和陈到。

    三人都是豫州人,都算是她的老乡。

    其中荀谌和郭嘉更是颍川人。

    郭嘉还是她老家不远隔壁县城的人。

    徐母和张遂聊天的时候,张遂还谈到他为中山郡郡守的时候,碰到很多流民卖儿卖女的场面。

    眼前的年轻人,让徐母丝毫没有感觉到位高权重的压迫,反而有一种和晚辈畅聊的痛快。

    就当徐母听着张遂和颜良追杀匈奴人,听得认真时,帅帐帷幕掀开。

    一个三十出头的中年文士在两个亲兵的簇拥下走了进来。

    亲兵退到帅帐外面。

    中年文士看着帅帐里,正紧张地听着张遂讲故事的徐母,中年文士脸色有些难受。

    中年文士不是别人,正是刘备军师徐庶。

    徐庶的进来,让徐母注意力分散。

    徐母转过头看向帅帐入口,见到自己儿子安然无恙地出现,徐母朝徐庶招了招手道:“元直我儿,过来,见过大将军!”

    张遂笑着看向徐庶。

    徐庶看了一眼张遂,耷拉着脑袋走过去,来到徐母身旁,朝张遂郑重地行了一礼。

    张遂问道:“元直可曾见到百姓遇到刁难甚至屠杀?”

    徐庶别过头,咬牙道:“没有。”

    张遂笑着对徐母道:“老人家,我张遂的仁义之名可不是吹出来的,是做出来的。”

    “等荆州平定,我带你去邺城看看,让你看看我们邺城的百姓过得有多好。”

    “别的我不敢说,路上,你已经看不到饿死的流民。”

    “不管老人家还是小孩,只要你能动,你就能加入官府,靠着双手赚取吃喝。”

    徐母听张遂这么说,脸上尽是希冀之色。

    她不知道什么是正统。

    她只知道,让百姓有衣穿,有饭吃的官应该差不了。

    徐庶看着老母亲看向张遂的眼睛里充满渴望,闭上眼睛。

    他可以选择和刘备赴死。

    但是,他亏欠老母亲太多。

    至少,在老母亲百年之前,他想尽可能地满足老母亲的愿望。

    朝张遂抱了抱拳,徐庶声音有些低不可闻道:“臣,徐庶,愿意追随大将军一试。”(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三国:夫人,我乃正经人家不错,请把《三国:夫人,我乃正经人家》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三国:夫人,我乃正经人家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