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让蹋顿洗好脖子!

    “许久未见,翁父精神愈发抖擞啊!”

    得知张虞巡视北疆,作为北疆贸易中心的平城愈发热闹,多了不少乌桓、鲜卑、匈奴人的身影。而这些人聚集平城,主要目的便是向北疆霸主张虞以示恭顺,其次是顺道做点生意。

    比如左南部首领呼衍贺虽是张虞的岳父,但他可不敢效仿王宏,而是亲自至平城参见张虞。即便代朔胡部首领不能亲至,他们也会让儿子前去拜谒,生怕被张虞记恨上。

    “君侯大破公孙瓒,名声广播北疆,代朔胡部无不畏服。纵某僻居参合陂,亦闻君侯之威名。”呼衍贺望着坐在椅上的张虞,说道:“仅是较北疆鲜卑分裂易治,恐幽州乌桓势大,恐难骤为君侯所用!”

    鲜卑的衰弱与东汉的衰微几乎同频,随着檀石槐、和连去世以来,鲜卑便爆发激烈的内斗,先是魁头继位,中途骞曼杀魁头,步度根、扶罗韩陆续全驱逐魁头。

    随着鲜卑王庭分裂,盘踞在幽州辽西、右北平、渔阳三郡塞外的东部鲜卑如素利、弥加、阙机部落首领,渐渐脱离了王庭的掌握,成为独立的部落。不过幽州鲜卑谈不上势大,乌桓盘踞幽州数百年已为地头蛇。

    “乌桓若离散于幽州诸郡,互相称王,各自为政,我尚不足为忧!”张虞说道:“仅是辽西乌桓蹋顿代丘力居为王,总摄上谷、渔阳、辽西三郡乌桓,倒是让我难以安心。”

    乌桓被霍去病击败之后,迁徙至幽州塞外,一直为西汉王朝护边。至南匈奴强盛之时,乌桓或被东汉所用,或被南匈奴所用,长期是各自为政的状态。东汉王朝衰弱之后,乌桓虽依旧各自为政,但却有意识联盟共掠幽州。

    尤其是张纯联合乌桓掀起的叛乱中,乌桓各部更是通力与汉军作战,渐渐诞生出具有威望的领导人如丘力居。丘力居为辽西乌桓,其部下辖五千余落,个人武艺骁勇,为诸胡所畏。

    在丘力居去世之后,代他执掌兵马的侄子蹋顿上位,并借丘力居的威望,以及比丘力居更杰出的能力,逐渐赢得诸部的信服,不仅成为实际意义上的辽西乌桓的首领,并能调度上谷、渔阳二郡乌桓,辽东、右北平乌桓亦受其号令。

    在张虞讨伐公孙瓒一役中,刘和能召集到数万汉、胡兵,其中便有上谷乌桓大人难楼的身影,其部近万落,出兵六千。

    呼衍贺自表忠心,说道:“若君侯有意讨伐蹋顿,我左南部愿为前驱。”

    张虞笑了笑,说道:“翁父美意,我自知之。我今志在中原,待我灭了袁绍,我将挥兵斩蹋顿首级。彼时我若将乌桓迁至朔方,恐需翁父为我监视乌桓。”

    “愿为君侯守边!”呼衍贺恭敬说道。

    自归顺张虞以来,呼衍贺凭借参合陂盐池,背靠女婿张虞,左南部招揽离散胡部,渐渐发展壮大,人数已有七千余帐,为雁门郡内最大的一股胡部。

    而对于呼衍贺的坐大,张虞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他长期在中原争霸,实在没太多精力管控胡部。且左南部的强盛,反而利于张虞的维稳,代他监督边塞恶胡。

    至于日后如何削弱左南部,张虞已渐有念头。然今需用左南部维稳,还需视为依仗。

    张虞为呼衍贺倒了杯酒,笑眯眯问道:“中原幅员辽阔,我今征伐缺兵,欲从各部中拣选壮儿,不知翁父愿助力否?”

    “岂敢不愿!”

    呼衍贺微思少许,讨好说道:“我左南部子弟,便是君侯兵卒,如欲征调,君侯下令便可!”

    “我今无意征调成丁,而是拣选各帐年幼壮儿。”张虞说道。

    呼衍贺懵逼了下,说道:“年幼壮儿需长成方能为君侯所用,今君侯急于争霸天下,为何不用猛士猎人?”

    张虞不愿解释太多,仅含糊说道:“猛士能为我猎人,但却不能护我。然壮儿受我养育之恩,不仅能为猎人,更能为庇护我之安危!”

    “不知君侯要多少年幼壮儿?”呼衍贺小心翼翼问道。

    张虞伸出三根手指在呼衍贺面前晃悠。

    “三十人?”

    “三百人!”张虞说道:“九岁至十二岁之间壮儿,幼弱儿童不收,我只选壮儿!”

    “若父母不愿呢?”

    “我只要壮儿!”张虞强调道。

    身体素质是种天赋,不是说人人都是身体健壮之人。尤其是在资源匮乏的农业、游牧社会中,身体健壮的儿郎非常吃香。张虞将健壮的男丁挑走,实际也是削弱胡部的手段之一。而健壮孩童稍经训练,待长大之后便会成为武力矫健之士。

    呼衍贺沉默半响,说道:“三百壮儿凭某无力负担,君侯需依照各部帐数多少,让各部首领受领名额。”

    “善!”

    张虞笑眯眯说道:“我意如此,仅是拣选壮儿时,需翁父遣人协助。”

    因游牧民族的特殊性,历代中原王朝控制胡部的手段更多是通过管理首领,继而征调胡部兵马,类似周朝的封建制。而所谓的耶尼切里(苏丹亲兵)制度,本质是以外族人才的遴选,仅是从少年孩童入手,将其从小异化成山竹人。

    而张虞打算先挑选三百胡儿培养,如果第一期成功,张虞下次会招收更多胡儿培养,并形成周期性制度,如每五年拣选壮儿,并依照人口比例挑选。甚至不仅可以用到北疆胡部,还可以使用在南蛮、高句丽、羌人上。

    与便宜丈人呼衍贺聊完,张虞在三日之后,便召开胡部大会。

    时隔多年,张虞重启平城大会。相比上次平城大会,此番平城大会多了代郡乌桓首领,上谷乌桓遣使献礼参加。但因二部乌桓初附之故,张虞批准二部乌桓放宽执行赋税标准。

    张虞作为公认的统治者,先是听取各胡部首领的反馈,调解胡部首领之间的矛盾,细化相关汉胡之间的法规,并为各部微调草场。各部胡人首领则是宣示效忠张虞,并承诺履行赋税义务。而在‘血税’上,各部首领虽有异议,但依旧是同意执行。

    平城大会后不久,出乎张虞的意料,蹋顿遣使者千里迢迢前来拜见张虞。

    “仆拜见君侯!”

    使者奉上礼单,神情谈不上恭敬,说道:“我主得闻君侯威名,早有交好之意,今特命我拜见君侯。”

    张虞瞧了眼礼单上的内容,见蹋顿仅献骏马五十匹,鹿皮百张、羊皮两百张,其所献之礼谈不上丰厚,心中由是不喜,淡淡说道:“不知蹋顿命你前来所为何事?”

    使者说道:“自君侯离幽之后,公孙瓒率兵攻伐幽州,我主愿出兵助幽。”

    “幽州牧为刘和,寻刘幽州便可,今何须问我意见?”张虞问道。

    使者尴尬而笑,说道:“刘幽州不能答应,遂让我前来拜见君侯。”

    “是何出兵条件,竟让刘幽州不能答应?”张虞问道。

    使者拱手说道:“我主欲与君侯和亲,希望并、幽二州能依旧制,每岁赐予钱粮,并能开边贸易。如出兵破公孙,则是另付钱粮。”

    “旧制为多少?”张虞漫不经心问道。

    “汉时每岁予一亿钱!”

    张虞冷笑说道:“昔汉岁予匈奴一亿九十余万钱,你可知我今治匈奴是何赏赐?”

    “是何赏赐?”使者愣愣问道。

    张虞抽出腰刀,横放在案几上,沉声说道:“匈奴王女为小妻,单于受我差遣,朔上胡部兵卒由我自取。欲得我赏赐之物,非为我杀敌不可。”

    张虞可不是刘秀,为了所谓的与民休息,便每年赐五亿钱于匈奴、鲜卑、乌桓、西域诸胡,彼时东汉开国初期一年赋税才二、三十亿。

    今对张虞而言,为了争霸天下暂向胡人让利可以,但让他花大价钱赐钱于胡人,他实在做不到,不如用这些钱打仗。况北疆中鲜卑四分五裂,匈奴不值一提,今乌桓尚不值他付大价钱讨好。

    “君侯不愿出钱,倒是莫怪我主用武!”见张虞态度生硬,使者威胁道。

    张虞冷笑说道:“蹋顿若敢越燕山击我,我愿与他率兵决战。”

    说着,张虞不愿与使者多聊,挥手说道:“将其拖下斩首,将首级送于蹋顿,言我在晋阳恭候。”

    “诺!”

    “张虞怎敢?”

    不待使者说话,甲士便上前堵住使者的嘴巴,之后拖到帐外斩首。

    “君侯,蹋顿统领幽州乌桓数万落,今杀使得罪蹋顿,恐蹋顿将会资助公孙瓒!”阎柔担忧说道。

    “区区乌桓,何愁为大患!”

    柯比沉声说道:“蹋顿若敢率兵来击,比愿为君侯领兵。”

    张虞从榻上起身,冷笑说道:“蹋顿若是安分,我尚能多留几日性命。他若不知死活,待我平了袁绍,便取他性命。”

    乌桓在边胡中排不上名号,其之发音来自胡语中的蠕蠕,而能被匈奴、鲜卑人蔑称为蠕蠕,便知乌桓的战斗力不算强。而乌桓在汉末之所以雄起一波,无非是出了领导人蹋顿,具有号令诸部的能力。(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暮汉昭唐不错,请把《暮汉昭唐》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暮汉昭唐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