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看船

    李长乐四人分别骑着三轮和脚踏车出门,在信用社取了钱后,又去废品张家。

    “大张老板,生意上门喽!”

    “是你们啊,进来坐!”张老大看到李长乐兄弟几个来,满脸笑容的递上香烟,“阿乐,多谢你帮忙宣传。”

    自从李长乐把三轮车骑回去后,附近几个村收海鲜的几乎都来他这定三轮车,一天天忙都忙不过来。

    李长乐笑嘻嘻的接过香烟,“看你的样子,生意好的很哦!”

    “嗯!”张老大高兴又烦恼的说道,“前后定了七八辆三轮车出去,还有来定的,就是没材料给人做。”

    李长乐觉得还是这年头的人老实,“这样啊!我今天来打算再定一辆三轮车,两辆脚踏车,啥时候能拿到货?”

    “家里还藏了一辆车的料子,你要就先给你做。”

    “定车的价钱我也不跟你讲,只要你把料给我用好的就成。”

    “这个你放心,藏着的都是好料子。”

    李长乐订了一辆三轮,两辆二手脚踏车,几人又蹬着车去了涂下桥。

    想着以后的管控越来越严,买枪的时候就多买了些子弹,打算有空的时候,去鲤鱼山找钱阿聪进山打猎去。

    李大哥又买了一面缎面的五星红旗,新船的驾驶台顶部设有旗杆,用于悬挂国旗。

    一行人出来,先去买了木炭、又去渔具行买鱼钩、渔线,还买了几十张七八十米长,三指到四指半的三层沉底粘网备用。

    等天气冷下来,中层鱼会越来越少,要么洄游,要么沉到更暖和的海底,到那时用粘网捕捞更合适。

    粘网的成本不高,一条才七八块,但一张网最多就拉个三五次,网到大鱼一次就报销。

    李长乐全都指着好的买,把几家人赔的九百多花了个一干二净,还贴补了几十块,三轮车也装的满满当当。

    四人到水路张,陈永威忽然想起还没起船号,“哥,你们把新船的名字想好了没?”

    麻蛋!李长乐一拍脑袋,“嗐!咋把这么重要的事给忘了?哥,你们有想过么?”

    “我们这点文化差不多都还给老师了,家里就你跟弟妹的文化水平高一些,起名啥的是你们的事。”李二哥理直气壮的说道。

    “我觉得旭日号就不错!”李大哥看向三人,“要不还是用旭日号,你们看咋样?”

    李二哥和陈永威看向李长乐,“我们无所谓,你呢?”

    “让我想想!”李长乐转了两圈,看着几人说道,“我想到了,我们的小船是旭日号,大船我们就叫东升号。旭日东升,代表我们的捕鱼事业将日益兴旺!”

    李大哥三人听了也觉得这个名字好,李二哥说道:“看看,就得多读书,我们就想不到寓意这么好的名字。”

    “我家小洋我是不指望了,能考上初中我就谢天谢地了。”

    “哥,以后船上的机械设备越来越多,跟他好好说说,让他多读点书,文化水平高一点,送他来张家跟他们学两年修理技术,以后渔船有故障也不用找人维修。”

    简单的故障他们自己会维修,大的故障只有送船坞才有办法。

    “我回去跟他好好说说。”

    说话间,一行人就到了老张家门外,老张双手糊满船泥,满脸笑容的迎了过来。

    几人寒暄后,李长乐几人把余款给了,老张把拿出船只登记表,“船只登记表我已经填好了,你们拿到边防派出所管渔政的部门,登记船只信息。

    还有,现在渔政那边鼓励渔业人员持证上岗,想报名参加培训的话,我可以帮你们报名。”

    “好,麻烦你帮我阿爸,还有我们四个,把老大,多人、老规、这些职位都报上。”

    “好,我这就给你填报信息。”老张生怕李长乐反悔,因为从接到渔政给他们下发的任务后,

    还是第一次遇到这么积极配合考试,还要把重要岗位的证件都考一遍的,有他们报名,他今年的任务就算完成。

    李大哥、李二哥、陈永威看了看积极填写报名信息的老张,苦着脸看向李长乐,“阿乐,真要考这么多证啊?”

    李长乐重重点头,“必须考,越早越划得来。”他们不晓得这些证的用处,他还不晓得么!

    只要有证,以后就算啥都不干,把这些证挂靠在别的渔船上,一月都有不少钱拿。

    况且这年头的培训费才二三十块,比起以后动不动就几千上万的培训费,不要太便宜。

    老张抬头笑道,“阿平,你们几个别怕麻烦,听阿乐的趁早把证考上,以后有大用处。”

    “谢谢张叔。”李大哥把培训费交了,“我们去船上看看,熟悉一下设备。”

    “好!”老张拿了合约给李大哥,带着几人朝埠头走,“定制规格、机械、通讯以及各种配制部件名称都在上面,你看有哪些不懂的,我跟你说一下。”

    李大哥看了看,上面有好多字都认不得,“上面东西我认得,写成字我就认不得了,还是上船看到东西再说。”

    赵老二定制的这条船跟李长乐定的那条,不管长度还是设施都差不多,就船员床位要多两张。

    他定的是上下铺的床位,一间厨房,这条船的是上中下,一共六张床位,还隔了一个小单间出来做船长室,李长乐让老张帮蒙上防火层改成了厨房。

    渔船总长23.9米,宽6米,船头是时下流行的尖头型……载重量为47吨,平均吃水深度1.8米,排水量131吨,航速9.6节。

    拖网采用的是艉滑道单船中层拖网,以机械调节曳纲长度来掌握控制网具所在的水层,又叫变水层拖网。

    艉滑道是一种安装在船舶尾部的设施,主要用于起放渔网或其他货物。

    一条倾斜的滑道,可以从甲板延伸到水面,使得渔网或其他重物可以通过滑道轻松地被拖曳和放下水中。

    在深海作业,使用这种拖网作业更灵便,它不受水深、海底地形和地质限制,拖网也不容易损坏。

    一行人到了控制台前,老张指着海事电台,“海事电台是你们的,配备的对讲机是红星牌的无线高频对讲机。”

    李二哥拉着李长乐和陈永威,指着对讲机说:“看见没有,这个摁键上数字,1、选择频道进行通话。

    2、拨对方船号进行通话……4、遇险求救群呼……接收渔政信号,这个旋钮是调整音量的,这个是降低噪音的……你俩听明白没有?”

    陈永威认真的点头,“听明白了。”

    李大哥一脸激动的看着崭新的大船,轻轻的抚摸着那些设备,“阿乐,明年那条大船也有这些设备么?”

    老张接过去说道:“那条船的设备比这条的还好,配备了定位仪,定位仪能提高渔船定位精度。

    帮助确定船只在海上的位置,快速寻找作业渔场,万一遇到恶劣气候也能减少避免损失。”

    李大哥笑得见牙不见眼,“怪不得贵了一万多。”

    “不贵的,船也加长了不少呢!”老张笑道,“听说今年省水产厅向美国购进了一种叫单波束彩色的水平渔探,那东西才贵。

    据说这种仪器能查探到鱼群,显像准确度也不错,听说配备这种水平渔探的船只,每条船的平均捕捞量能提高 10%-50%。”

    “渔探,这玩意儿好!”李大哥激动的看向李长乐,“阿乐,我们也搞一台。”

    李长乐扭头问:“张叔,他那个水平渔探准确度到底有多高?你晓得的,不管啥东西,只要一平均,那准确性就不靠谱了。”

    上辈子在渔船上就听说过这玩意儿,准确度就跟算命的差不多,比起后来的多波束系统差多了。

    就像后世那些数据,动不动就平均多少,要是跟双马平均一下,负翁秒变富翁。

    老张尬笑,“说的是平均下来能提高 10%-50%,至于准确度有多高,我也不了解,哪天去市里找同行打听一下。”

    “行!”李长乐笑着应下,几人看了一圈,李大哥和李二哥也把船上的机械设备啥的搞清楚了。

    将船号告诉老张后,一行人下船跟老张说好凌晨来试船的时间,他安排好明天跟船的技术人员。

    李长乐几人拿了船只登记表去了边防派出所,办了持枪证,又去管渔政的窗口进行了船只登记。

    回到南山,李母婆媳和李大肖在海边杀海蜇,这几天陆续有人送海蜇来卖,前前后后收了有七八千斤。

    李长乐几人看着埋在沙堆里的海蜇,拿了竹筐打算帮忙刨出来清洗。

    李母忙冲几人挥手,“还有一筐就杀好了,不用你们帮,今晚又要熬夜,你们回去睡一会儿。”

    “回去睡你们的,我们马上就好。”李大嫂也赶他们回去。

    四人还是帮着抬了两桶洗干净了的海蜇往回走,李长乐和陈永威刚到路口,就遇到李父送阿根出来。

    “阿乐,阿根想买条小船,问你们要多少钱?”

    “我那条已经有人定下了。”李长乐看向阿根,“我哥在后面,你问一下他们的有人定了没?”

    “这么快啊?”阿根有些失望的问,“卖给谁了啊?”

    他觉得李长乐那条船旺船东,一听到消息就赶来问,没想到还有人比他更快。

    “一个朋友。”李长乐不清楚葛昌发跟他哥,到底是什么情况,便没说他的名字。

    感谢友友支优U打赏支持!谢谢!

    (本章完)

(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八十年代渔猎日常不错,请把《八十年代渔猎日常》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八十年代渔猎日常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