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三章 建兴当为历朝天子标杆

    如今天下士人也渐渐明白了,但凡能让天子征到中书台,就算从书佐做起,等到外放之时,至少也是县令起步。

    天子总有渠道知晓各州郡的俊才,还有传闻往后的九卿与六部尚书,将会从中书台历练出来,然后再调度去各官署。

    刘晔一想到有越来越多的良才与他竞争“万石”之职,总有些忧虑。

    虽自认才智不凡,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刘晔不觉得自己能压住天下俊才。

    只能让天子注意到他,倘若所献的破鲜卑,骄乌桓之策能有效果,必将在陛下内心占据一席之地。

    刘晔出谋献策后,哪怕挺直站立,也仍然用余目注视着刘备的反应。

    恰逢其会,刘备刚想说话称赞刘晔之时,有中书台的官吏,在门外有要事求见天子。

    刘备遂让其快步进来禀报。

    “陛下,骠骑将军与乌桓校尉传来飞章,急需陛下过目。”

    中书台属吏将一起送来泥封的飞章递给许褚,许褚低头核对泥印后,再把飞章双手恭敬呈给刘备。

    而刘备却不觉皱起眉头,拆开泥印缓慢打开二道奏表,仔细观看起来。

    依照他重新制定的汉律,一旦边疆有事,无需再经过尚书台,立即飞章加急送抵中书台。

    建兴四年以来,能用飞章来禀报的事,简直屈指可数。

    随着刘备踱步观看奏章,整座黄堂内都噤口卷舌,听不到除了脚步外,还有其他一丝一毫的声音。

    许褚与刘晔皆不由面面相觑,杜口无言。

    忽地一记笑声,让两人眼神对视吓了一跳,再望过去,发现天子卷起了奏章,笑谓道:“公孙度认为幽州西部通辽东,道路崎岖难行,自以为汉军不可至,趁着乌桓内乱互攻之际,打着为刘协报仇的名义,出兵攻取辽西郡。”

    “此时辽西郡已丢失大半,右北平与辽西的乌桓首领,蹋顿、苏仆延、乌延、楼班等人正在相互攻伐,子扬可有破乌桓收辽东之良策?”

    刘备把奏章里的事情直接告诉了刘晔,想考究一下他的应变能力。

    而刘晔闻言则不禁陷入沉思,又出声详细问了乌桓各首领因何缘故互攻,在得知是天子率中军来幽州的消息,竟惊吓乌桓首领苏仆延与楼班率部落牧民反叛单于蹋顿导致的。

    这让刘晔也顿时心中一怔,思索了片刻,拱手回答道:“陛下,乌桓人以为陛下率中军至幽州是为了征讨乌桓而来,因此急于与蹋顿断绝关系,甚至想拿其头颅讨好汉家,可谓未耗金帛而乌桓自乱也。”

    “臣曾有耳闻苏仆延不满单于蹋顿已久,欲奉楼班为新单于,只是楼班畏惧蹋顿势强,不敢自称为单于,料此二人今敢反叛蹋顿乃是想以汉军为援,既可避免汉军擒杀,还能为昔日恩怨报仇雪恨,又能拥立丘力居之子楼班为单于,可一举多得。”

    “陛下,如今击破三郡乌桓时机已到,只需两三千幽州突骑便可袭杀蹋顿,再趁势率军收降右北平与辽西东部的乌桓部落,将苏仆延与楼班等乌桓贵族与大人送至雒阳蛮夷邸,与匈奴呼厨泉为伴。”

    “至于公孙度此贼,待整顿了乌桓部落,使汉军粮草不被胡人有可乘之时,则可出兵诛夷公孙三族,以儆效尤。”

    刘晔说起公孙度,也有一股怒气在心头久久不散,如今陛下还没正式确定宗庙祭祀,到底是过继光武一脉,把自己过继给孝顺皇帝,还是重开中山靖王一脉。

    朝堂官吏都还在争论不休,公孙狗贼屡次拿东莱王刘协出来搞事。

    万一影响了天子,就算把公孙度夷灭三族,也解不了光武一脉宗室的心头之恨。

    不仅是刘晔对公孙度厌恶,刘备亦是如此,当年便在东莱和公孙结下仇怨,没想到一晃十数年,公孙度竟然还敢主动攻辽西。

    想占据山陵险要之地,来断塞关隘,不让汉军有进入辽东的机会。

    难道还以为汉家就没别的办法了?

    刘备随即令中书台官吏撰写公文送到东莱国,寻问鲁肃海船督造得如何。

    又让书佐提笔写诏书给乌桓校尉阎柔与右北平太守曹洪、渔阳太守田豫共率突骑三千响应苏仆延,在建兴五年正月之前击杀蹋顿。

    命关羽抚恤归降汉家的乌桓各部落,然后再择机分散安置牧民,再使各郡太守与县令、县丞对乌桓编户齐民,把汉家习俗推行到三郡。

    不要再让恶吏激起汉、胡矛盾。

    所有文书撰写完,又让书佐复读了一遍无误后,刘备不由颔首点头,命佐吏等人盖印发出。

    幽州十一郡国,延绵数千里的边疆,鲜卑与乌桓,扶余,高句丽围绕在此处,但有云长为他驻守在北地,再加上步骘、刘晔、司马朗、曹洪、田豫、阎柔,这些太守与诸将校尉。

    还有功曹辛评、主簿郭图、参军沮授等幕僚辅佐,哪怕鲜卑三部合军一处,再南下侵犯幽州,也能让对面知晓大汉的厉害。

    待乌桓一破,汉家的北边忧患,算是暂时按下了。

    那就可以让朝堂把目光转向南边,顺便腾出手清一清含垢藏疾罢。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啊……备此生是感受不到高祖的那种忧愁了。”

    刘备眼睛里情绪复杂,不由笑了起来,望着随军携带的舆图,为防范并州北边鲜卑因匈奴实力大减,顺势南下踞留云中、五原、朔方三郡,让他白打一场战役。

    直接让吕布驻守在朔方临戎县,让公孙瓒驻扎于九原,任黄权为云中太守,诸葛瑾为五原太守,张辽领朔方太守,卫旌继任为上郡太守。

    还留下曹仁、曹纯、夏侯渊、夏侯惇、吴懿为校尉留驻并州各郡,同时监管匈奴动向。

    而在击匈奴时未立下功劳,仍然为军司马的徐晃,见诸将校尉太多,犹豫许久才敢壮着胆子去求见天子,想请命前往敦煌郡,以求异域封侯。

    刘备见其目光斩钉截铁,便点头同意了徐晃的调任,命其为敦煌都尉。

    老实说其实没多少武官愿意去张掖、酒泉、敦煌三郡,因为离汉家京畿之地太远了,敢主动请命的寥寥无几,张郃与高览算两个,现在又多了徐晃。

    “大丈夫仗鸿鹄之志,据英杰之才,使天下贤豪尽为我用……”

    想到这儿,刘备忍不住扬起眉梢,尽显得意。

    他敢说建业一朝,所筛选的贤才绝不在贞观与洪武之下,还能使后世皇帝好好学学,看他刘玄德是如何不野没遗贤,选拔人才治理天下。

    让历朝天子以他为标杆,来济世安民。(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不错,请把《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