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 刘备教子

    当天子车驾缓缓抵达时,晋阳城外官吏与黔首百姓忍不住高喊齐呼:“陛下万岁!”“汉家万岁!”

    成千上万人同声呼喊,声振屋瓦。

    毛玠与吕布率官吏行稽首礼,以此迎接天子。

    太子刘永坐在马车内,也被外面震响的声音吓了一跳,眼睛陡然睁大。

    刘备轻笑摸了摸他的头,安抚说道:“太子无需担心,当初朝廷运粮至并州,方得以养活黑山数十万百姓,汉家推行儒风二三百年,又得为父拨乱反正,使忠孝感恩之心犹在。”

    “天下百姓与士人仍然信奉儒家,朕为何要追封康成公为汉家太师,又赐黄肠题凑,就是为了注重经学,打击清谈之风,不让虚名无实者,掌控朝政。”

    “如今天下各种名士层出不穷,如孔伷、刘岱、许靖等辈,他们互相吹捧,居于山林竹亭之内,看不起终日劳于牍案的官吏,以自己清谈高论,嘘枯吹生为荣。”

    “既无经世致用之才,也无军帅临锋决敌之能,没有仁心抚恤百姓,亦无法慑服外敌。”

    “此辈士人所仰仗的,不过是家中传世典籍罢了,我用考课将这些人在官吏中剥离出来,不让他们继续影响朝堂。”

    说到这儿,刘备笑了笑,望着迷惑不解的太子,继续说道:“在天下推行科考阻力甚大,但这却是汉家必须要行的策略,犹如汉律不可废也。”

    “若是让所谓的清谈‘名士’活跃于朝堂之上,不加以遏制,必会居官无官官之事,处事无事事之心,整日吟诗作赋,傅粉施朱,治容艳佚,如倡人之妇,将废汉家武备,减汉人雄豪之风。”

    “因此我不辞劳苦,亲自管理科考与吏部的官吏考核,从本朝开始,天下万姓无论贵贱,想要为官为吏皆需要参加考课,内外百官升迁与罢免,亦需绩考。”

    “礼学、律学、书学、算学、史学、农、医、骑、射、驾、剑等,各科科考不作更改,汉家不崇尚名士风流,只需吏治武功,需要武艺绝伦的将帅之略,工骑射又明练时事,敏于从政的治世之臣。”

    “这就是大汉对天下官吏的要求,太子牢记为父这番话,今日我告知你,希望日后你能告知你的后嗣。”

    刘备望着听着极其认真的太子,嘴角挂上了一丝满意的笑容。

    “阿翁,我知道了……但这样的要求,对天下想做官的人来说,是否太难了?”

    “我也在学律、算、史、射、礼,得阿翁为小子解惑,每日也需学得很晚,我为汉家太子且如此,一些寻常百姓子弟又如何考得过士族与豪族。”

    “我曾听阿母所言,如今科考为官吏者,远胜于昔日各郡举孝廉为官,若长此以往,岂不是朝堂将尽为世族子弟所占据……”

    “阿翁又言鼎之能立,在于鼎下有三足,如今汉室倚重者亦当为士族、乡里豪族与黔首百姓,犹如两汉依靠外戚、豪族、宦官为三足,若百姓始终不能进朝为官为吏,只能入行伍充作军士,岂非鼎失一足乎?”

    太子刘永眉头紧蹙,听着感觉有些不对劲,思索了许久,想到自身的情况,顿时发现了问题所在,紧接着抬头问道。

    希望阿翁能够给出一个方法,而且一旦世族子弟渐渐根深蒂固,彼此抱团在一起,那又该怎么办?

    好比如自家年幼的弟、妹,他们年龄相仿能玩到一块,却害怕兄长,因阿母常告诉他,不仅要对昆弟好,更要拿出兄长威严,让他们不敢调皮。

    可这样一来他的玩伴就少了,要么找宫殿外的赵叔父玩耍,要么就找张苞、赵统、曹彰、曹植等人。

    若以此类推,日后岂不是又将启用外戚与宦官,重蹈两汉之衰?

    即便他不用,但时间长了,继位之君遇此情况,也不得不用……

    刘备教导完太子,便让许褚传令,让百姓与官吏无需再行礼,命马车直接驶进天子行宫,再令并州官吏和当地豪族前来行宫觐见。

    他准备详细的寻问各项事宜,看看有无人偷奸耍滑。

    听见太子这么一问,刘备忽地转过身,用余光不动声色地打量着刘永,脑海回想阴珺与他的约定。

    她和蔡琰只能为太子蒙学,教其习字与算、礼,不能让新野阴氏想成为汉家外戚的想法,影响到太子刘永身上。

    阴孟、阴方可以进宫与皇后、太子叙说家常,但不能总是在嘴上提及皇后为阴氏女,太子也和阴氏有血脉之亲。

    否则别怪他不讲亲戚情面,直接让两人永远禁足于南阳郡。

    刘备似笑非笑的话,让阴孟、阴方两兄弟吓得差点魂飞魄散,急忙从座位起身磕头请罪。

    打那两人进宫的频率也渐渐减少,阴氏宗长在新野听闻此事,气得呕血吐出。

    在弥留之际,通过口述上奏给天子,解释新野阴氏绝无想成为汉家外戚的想法,只求安稳居在南阳而已。

    孝章以后,各家外戚轮番争夺权势,各家兄妹以太后与大将军的身份把持内外朝政,专门择选幼儿为帝,还有许多天子莫名夭折。

    此中禁忌真假难辨,但阴氏宗长猜得到汉家天子在忌讳什么事情,于是撒手尘寰前,让人代笔修书数封给天子和皇后,还给了阴孟、阴方也送去了两封。

    在书信当中将两人骂的狗血淋头,最后更是直言说道:“汝等若敢再利欲熏心,日后瘐毙就别想埋葬在宗族祖地,南阳阴氏无需不孝子弟,使得先祖羞愧于泉下。”

    打开宗长遗书,叫阴孟与阴方兄弟二人瞬息手脚发软,哭丧着脸从云阳赶回了南阳为宗长发丧,因为有南阳豪族传言阴氏宗长被人气毙,再不回去就真没有颜面活在世上了。

    刘备伸手抚摸了太子的垂髫,把南阳豪族试探之事,快速在脑海过一遍,确定没人影响刘永的想法,才稍微放下心来。

    有些人在他这得不到好处,就想以亲近太子为名,为宗族博取数十年后的富贵。(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不错,请把《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