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在与荀彧等群臣交代完后,便不再多停留在云阳,挥军沿着渭水而下,十月初七抵达河东平阳县时,下令驻军歇息数日。
紧接着他调来襄陵、杨县、平阳、永安四县的县令与县丞,准备仔细地寻问关于呼厨泉帐下的匈奴部落汉化一事,进展到底如何。
匈奴人与河东百姓是否还有冲突?
襄陵县令的司马懿走在众人最前面,因其曾为天子辟用,又在军中效力过一段时间,由此得到其他同僚县令的尊敬与眼热。
“臣司马懿,叩见陛下!愿陛下千秋万岁,大汉长乐未央!”
司马懿听见军士依次传唤,整了整衣冠,然后毕恭毕敬地趋步进军营,进入主帐望见熟悉的面容,顿时跪地叩拜。
其余县令与县丞也跟着跪倒在地,叩拜行礼道:“愿陛下千秋万岁,大汉长乐未央!”
刘备见状抬手,笑道:“诸位免礼,快快请起罢。”
接着他的目光落在了司马懿身上,嘴角上扬道:“朕虽在云阳宫,也常听闻荀尚书夸奖,说河内司马仲达有治世之才,不逊色于兄长伯达啊。”
“又闻仲达之弟,司马叔达名动河内,成为科考的三甲之才。”
“一路科考过关斩将,最终名列第三,出任张掖的日勒令县,为汉家治理一方百姓。”
“其余幼弟也是少时扬名,由此可见,河内司马八达皆有良臣之相。”
天子的夸奖,却听得司马懿心中微微一苦,他做梦也没想到司马孚会被吏部调去遥远的河西为县令,以为再不济也会在淮南、中原一带任职。
可惜司马氏没和吏部官员有交情,不知当时许多地方并没有县令空缺,只有刚收复的酒泉,张掖两郡有大量官吏空缺。
相比于去更远的酒泉做县令,司马懿干脆让司马孚选择张掖,因汉军强势出击羌族,使张掖郡附近的小月氏也吓破了胆,选择俯首称臣。
只求汉军不要追击羌胡,却误杀了月氏牧民,主动请求派遣汉人官吏到他们部落的月氏城代为管理。
司马懿猜测凭司马孚的名声,绝对不可能成为前往小月氏的主官,倒不如就在临近的县城为县令,循循善诱让胡人化汉,也算是一大政绩。
于是将他出任襄陵县令治理匈奴的经验,全部书写在纸张上交给了司马孚,还送了数匹匈奴良马,送别时叮嘱他:“叔达虽为县令,忙碌于公务却不可疏忽汉家的骑射与剑术,若遇危险亦可保命。”
司马孚将兄长连夜用纸张书写的治理得失,放进马背的行囊,对司马懿笑着长拜道:“此去天遥地远,万水千山不知何时归返,还望兄长保重。”
“孚既得朝廷看重,奉命前往张掖郡为县令,亦我之幸也,张掖名于为断匈奴之臂,张大汉之掖,如此盛况之地,又岂能不心神向往?”
“何况大丈夫志在四方,凭战功以取封侯,如今雍、凉两州仍有战功,孚弱冠之年仗剑向西,何惧生死哉!”
司马懿听到此话,顿时打住不再言语,只是苦笑着摇了摇头,因为他在司马孚的眼里,看到了朝气蓬勃的精力,还有冲破艰难险阻的意志。
让他都有点忍不住想投笔于地,往边郡以取封侯,目送着其策马远去的背影,司马懿抚须沉吟道:“若能肃清万里,总齐八荒,方可不负平生志向,为当世之豪杰。”
送别之后,司马懿便继续忙碌匈奴的事,如今时过境迁,已快有一年之久,若非陛下忽然说起此事,司马懿也险些忘记了。
他急忙拱手回答道:“多谢陛下夸奖,司马八达除了叔达以外,其余尚且年少,不敢称良臣美誉。”
刘备笑了笑,便直言问道:“仲达自建兴元年十月就调任襄陵县令,两年下来想必对于匈奴如指诸掌,如今数万匈奴治理得如何了?”
听见天子发问,司马懿斟酌了语言,恭敬地拱手说道:“回禀陛下,臣自治襄陵匈奴以来,用恩威并施之法,使其互相分化,亲近者施利,远离者减利。”
“又整治原先征收赋税过甚的墨吏,加上河东军府驻军的胁迫与威慑,先后拔除匈奴中贵族势力,将其区别分开。”
“时机成熟后,便将襄陵附近的匈奴编户齐民,以朝廷公文为主,每十户设立一甲,十甲设一保,十保设一都保,以其中最亲汉者充任甲长、保长、都保,又定下用考绩之法,长吏每年轮换一次,优者继之。”
“待其上行下效,再用汉家服饰与儒礼教之,以臣观察,如此持续施行二十余年,足以使数万匈奴人化胡为汉。”
“到那时,仍持行匈奴之举的保甲,必会受到其余匈奴所轻视和鄙夷,在此影响下亦会逐渐稀少,施行此良策,陛下与朝堂诸公须有耐心,不可半途而废。”
司马懿详细的解释说道,话罢再拜。
河东的匈奴部落好拿捏,就在于这一部分的匈奴已经和汉军多次交战,尤其是在沁水之战里,彻底被打没了心气。
北边的匈奴王庭回不去,周围的汉家又强盛了起来,汉军大军压境有一举剿灭匈奴部落的架势。
这才是呼厨泉麾下的匈奴不敢反抗的原因,何况单于和贵族都被召去了关中,留下的贵族子弟也有三百人去了雒阳,这些人不乏是匈奴当中有威望的人。
谁让陛下对匈奴贵族放开宽了岁龄限制,十五以上,至四十岁以下,皆可去雒阳的太学府进修学习儒家经典。
天子诏书送达,外加单于龟绶印,何况也没在公文中道明去多久,不少贵族子弟还以为去了就回,结果去了才得知,进学府不是去了就能走,需通过太学里的博士与祭酒考核论语等各种儒家经典,不然连雒阳城都出不了,因为没有过所。
在大汉各种施力之下,河东部落里贵族权势瞬间消散,就算呼厨泉与去卑等人,从蛮夷邸潜逃回去,也难调动三分之一的牧民,河东匈奴的汉化已经成了指日可待的时间问题。(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