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 治大国如烹小鲜

    待匈奴人告退后,刘备收回落在呼厨泉身上的目光。

    不由摇头轻笑,收服匈奴这种有官职建制的部落,远比整合西北的羌胡要轻松,只要将他们上层分离出来,就好办多了。

    刘备思索想道:“待雍凉两州平定,各地初步恢复民生后,看来是不可避免要去并州晋阳待段时间,好好捋一捋匈奴各部落的心思。”

    彻底收服匈奴这样的大事,必须他要去亲自走一遭,了解清楚情况才能让官吏对症下药的去治理。

    不然光看各郡太守与县令递上来的奏表,而制定对匈奴的蚕食策略,那便会产生极大偏差,搞不好还会功亏一篑。

    刘备望向竹宫里,那副庞大的舆图,大汉各州与周边的蛮夷戎狄,都绢刻在其中。

    如今最重要就是恢复天下各州郡的农业,待河西四郡平定后,便要暂时停住征讨的步伐。

    这两三年间,讨灭诸侯实在太快,不仅合格的官吏空缺严重,中原与淮南还需要徐州输血,冀州也需要青州给予粮草。

    舍此外,朝廷又调集荆州、兖州、益州之谷米和农具,重造司隶七郡。

    除了早已经磨刀霍霍的江东四郡,若幽、并、雍、凉、交再度掀起叛乱,他就腾不出手臂去按了。

    不是朝廷征召不了军队,而是没有多余的粮草与军械再供养给士卒了。

    此刻的天下,就如同当年黄巾作乱后的青州六郡,哀鸿遍野,满地狼藉。

    需要他刘玄德花费精力去收拾三年五载,各州耕地稍微好转,黔首百姓有了余粮。

    才能放心出兵灭了三郡乌桓与“旧友”公孙度。

    “治大国如烹小鲜,要掌握好火候,火大则焚烧万民,火弱则恢复效果甚慢,不能有任何疏忽大意啊!”

    刘备心中感慨万千。

    什么开垦江南耕地,派兵驻守西域,至少需要各地初步恢复,百姓有三年粮食储存,才能正式动手。

    否则当年的始皇帝就是前车之鉴,修天下驰道北御匈奴,南征百越,修建灵渠、长城、始皇陵,完全不给天下百姓歇息的机会。

    不然何至于二世元年七月,一把大火从大泽乡点燃,须臾之间烧完了嬴政的万世梦。

    刘备想到这儿,转身问郭嘉道:“奉孝,汝南、九江、庐江各县的水车与农具打造的怎么样了?”

    “大豆与其他种植物替换耕种之事,必须要让农吏与农学僮通过循循善诱的方式告知百姓。”

    “而且每地的土壤、水利情况皆有不同,不能按照其他州郡的情况一并施行,立即撰写文书告知三地太守,此刻当务之急不是威慑江东度田,而是尽快准备来年的春耕杂事。”

    “许多情况需要太守与县令亲自前去调查,治农事也该有治军一样的谨慎。”

    “万事不可照搬,最好能了解情况,再因地制宜,否则一旦出现谷粟颗粒无收,百姓饿莩遍野,朕必会追责各地县令与太守的责任。”

    “亦包括功曹、主簿、督邮、主记等人。”

    “到时罢官废爵,可别怪备不讲情面,没提前有言在先。”

    天子严厉的话,让郭嘉有些咂舌,好在他并非这三地太守,不然必会提心吊胆的忙碌。

    而郭嘉也明白,朝堂治吏绝对不能松懈,朝堂若松一寸,地方官吏就敢松一尺。

    不是针对当地太守,是对付那些认为天高皇帝远,天子只会待在京都,故从此有了怠慢的官吏。

    “回禀陛下,三郡荒田重新开垦七百三十七万八千四百二十二亩,掘引水灌溉渠道二万余条,水车此时共计三千五百三十八架,各式农具铁器目前推广甚少,主要还是木质农具较多。”

    “更重要的还是汝南等地因战乱缺乏耕牛,若想提高开垦速度,恐怕需要大范围饲养的耕牛,如此看来,并非一日之功能成。”

    郭嘉拱手作揖对天子说道。

    “可惜草原的牛不适合耕地……”刘备微微惋惜,又整理了下思绪,复道:“中原与淮南替力劳作的畜牧极少,可从匈奴部落购买大量驴、骡代替一些简单耕种,恰好此时匈奴单于与诸王来到了关中。”

    “传令让文若着人前去蛮夷邸与匈奴商讨此事,汉家可出茶叶、精盐购得,并非强买强卖。”

    “雒阳工匠官署现今有便捷的农具推出吗?军械的研究可以暂时放一放,现在各郡皆在转军为农,让他们多把精力放在铁器与农具上。”

    “命人多在司隶与河北一带多加探寻炼铁煤窑,用火烧水浇开矿的方法,来挖掘运输。”

    煤矿其实早已被人发现,可以用来燃烧炼铁,但大多是开采露天矿,因为缺乏大规模开采的人力,更受限制于运输。

    卖的价格极其昂贵,别说黔首百姓了,连一般的豪族都没有财力消费得起。

    想冬季用煤炭取暖,还不如去山里砍柴草伐木来的便宜。

    所以刘备没有想着去推广煤炭,就是因价格太贵,长途运输得不偿失。

    寻找到煤矿,只有在邻近的地方开采使用,炼铁器尚且可以,取暖是别想了。

    刘备问完了淮南等地,又把目光投向了交州,这地方有一种植物特别适合用来制糖。

    把此植物引种到荆州、扬州等处,可谓又开拓了一条全新的商路,不仅可以卖到西域与塞外,还能走海上丝绸之路,换取一些有用的东西回来。

    “朝堂派往交州的信使,至今还未有书信传回么?”

    刘备略微皱起眉头,问道。

    “至今未有消息,不过料想交州豪族不敢加害使者,此时荆州归复已有半年,交州豪族也该遣人主动北上了,今岁年末应有讯息传至关中,陛下不如静待时日。”

    听见天子所问,郭嘉则胸有成竹,笑说道。

    不过很快,他露出一缕忧色,斟酌了会,拱手道:“陛下,嘉担心的并非交州,反而是益州南部诸多的蛮夷,此时有大量粮草从益州运输至关中,以此恢复生产。”

    “但此举却对益州南部诸郡造成了负担,时间一长必生怨言,需择良臣作为刺史前往抚之。”

    一旦益州出现乱象,那就会影响关中各事,而郭嘉作为中书令,为天子出谋划策,不得不提前思虑此事。(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不错,请把《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