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三章 金春秋死,新罗国灭(第一更)

    广阔平原,战火初歇。

    无数断折的旗帜,长矛,随意的插在地上。

    一具具尸体胡七乱八的躺在地上。

    鲜血从尸体身上流下,然后汇聚成小溪,朝着西北方向流去,源源不绝。

    四周无数的士卒在手持步槊冰冷的检查尸体。

    看到没有死的,直接一槊戳死。

    “嘶”的一声,十几匹战马从远处疾奔而来。

    为首的,赫然是一名红衣金甲,脸上一道斜疤痕,眼神淡漠的将领,随即快速来到了大纛之下。

    虽然,将领翻身下马,对着大纛之下的苏定方拱手道:“末将房遗爱,参见大将军,末将已擒新罗王金春秋。”

    苏定方猛然看向趴在房遗爱战马上,身穿鱼鳞甲、披黑色披风的金春秋,被房遗爱一把从战马上掀了下来。

    “砰”的一声,金春秋直直的跪倒在地上,脸色悲戚,一言不发。

    苏定方微微催马上前,看向金春秋,神色淡漠的说道:“抬起头来。”

    “呛”的一声,房遗爱腰中长剑出鞘,冰冷的剑刃瞬间落在了金春秋的脖颈之上:“抬头,说话……你的生死不重要,陛下可没有说过,要将你送到长安去。”

    连去长安的资格都没有,那金春秋便只有死了。

    金春秋终于还是抬头,目光紧紧的盯向苏定方,咬牙问道:“为什么?为什么?”

    “你是想问,为什么大唐介入新罗和吐蕃的战事当中吗?”苏定方神色平静的抬头,问道:“从新罗士卒杀入平穰城那一刻起,一切就已经注定了。”

    “我不懂!”金春秋抬头,脸色难看。

    “新罗杀入平穰,说明新罗有一统东岛三国之志,而整个天下,只有大唐,才有这个资格,而新罗没有。”苏定方看向金春秋,摇头道:“任何有这样野心的人,都必死。”

    “大唐……”金春秋轻轻低头,问道:“大唐究竟要怎样?”

    “大唐不会怎样的。”苏定方平静的摇头,说道:“本帅如今在这里,大唐行军已是停了,剩下的,是杀入新罗的高句丽人的事情了,至于他们会不会一口气杀到新罗王都,攻破王都,就不是大唐的事了。”

    “胡说。”金春秋猛地抬头,咬牙道:“我看到薛万彻混在高句丽大军中,杀向了新罗。”

    苏定方深深的看了金春秋一眼,叹声说道:“你又何必说这么一句话呢?”

    金春秋一愣,下一刻,冰冷的剑刃已经划开了他的咽喉。

    剧烈的疼痛中,金春秋缓缓的倒了下来,满眼的血色昭示着他的愕然。

    阴沉的天空下,苏定方微微催马上上前,然后从金春秋的身上直接跨了过去。

    “新罗士卒敢杀入平穰,敢冲击大同江,说明你们对大唐没有敬畏。”苏定方缓缓前行,说道:“多年前,刘仁轨就看到了这一点,你们野心太大……或者说,东岛三国的野心都大,而这,是大唐容不下的。”

    “整个天下,只有一个人能够统领三国。”房遗爱躬身,说道:“是陛下,是大唐。”

    “不错。”苏定方点头,目光看向四周,说道:“陛下有信,大唐控新罗而制三地,所以,整个新罗和高句丽的边境线,全部都将由大唐占领。”

    “是!”房遗爱神色一肃,心中暗叹一声:好狠。

    如今高句丽的主力大军已经杀入了新罗,不管是后勤,还是归途之路,全部都在大唐的掌控当中。

    “传信长安,金春秋已死,大军杀入新罗。”苏定方看向房遗爱,说道:“记住,走密信。”

    “喏!”房遗爱凛然拱手。

    ……

    长安,两仪殿前。

    月色落在殿前广场上,一片空旷。

    远处的长安城闪烁着点点星火,一派静谧。

    李承乾坐在桌几之后,目光看向两侧,左边坐着汉王李元昌,右边坐着纪王李慎。

    每个人面前的桌几上,都摆着美酒美食。

    李承乾将手里的奏本递给李元昌,平静的说道:“大军已经杀入了新罗,新罗八万人死在高句丽,加上金春秋已死,新罗国灭之事已经抵定。”

    “金春秋死了?”李元昌不由得一愣,然后回过神,说道:“早些年,他来长安的时候,臣还见过他,若是臣记得没错的话,那时还是善德女王,还是真德女王病逝之后?”

    “善德女王和真德女王病逝,他都来了。”李承乾轻轻摇头,说道:“朕之所以下定决心对新罗动手,就是因为善德女王和真德女王的死都有问题。”

    “什么?”李元昌猛然抬头。

    “最主要还是真德女王。”李承乾看向一侧的李慎,问道:“十郎还记得真德女王是什么时候病逝的吗?”

    李慎想了想,说道:“是在大唐破平穰之后。”

    “是啊,大唐刚刚破平穰,真德女王就病逝了。”李承乾轻轻摇头,然后接着说道:“其实你们并不清楚,在善德女王病逝之后,新罗的政权便已经逐渐的转移到了金春秋的手上,真德女王不过是傀儡而已,平穰一破……”

    “高句丽的威胁没有了,他们不需要大唐了,自然也就不需要真德女王了。”李元昌嘴角不由得微微一抽。

    “金春秋忍耐不住了。”李承乾轻轻摇头,叹声说道:“若是真德女王还在,一切后续还好些。”

    李元昌微微低头,大唐之所以和新罗关系友善,一方面是因为战略大局的需要,大唐和新罗都需要彼此牵制高句丽来减轻自身压力,高句丽一弱,战略需求的关系没有了;另外一方面,是真德女王和善德女王和大唐的特殊关系。

    在早年的时候,真德女王和善德女王曾经来过长安,有过一段时间的留宿宫廷……

    大唐百姓自然以为是一段风流佳话,而在新罗,或许会被认为是一种耻辱,所以当双方需求关系减弱的时候,新罗就不甘心了。

    所以,真德女王在平穰城刚破的时候,就死了。

    “新罗有一统三国之志,他们最希望的,是大唐灭了高句丽和百济,然后新罗一统三国地界。”李承乾轻轻冷笑,说道:“这一点,当年刘仁轨去新罗的时候,就已经敏锐的察觉到了。”

    李元昌和李慎神色同时肃然起来。

    大唐打下来的领土,凭什么给别人。

    所有新罗人都该死。

    “从那个时候朕便开始做准备的。”李承乾摆摆手,道:“好了,不说这些了,今日叫王叔和十郎来,是因为有件事。”

    李承乾举起酒杯,李元昌和李慎同时躬身举杯。

    将一杯酒饮下,李承乾这才开口说道:“如今新罗灭国,只在指日之间,而一旦新罗灭国,百济灭国,朕需要有人替朕去一趟军前,安抚奖赏军中将士。”

    “陛下!”李元昌和李慎同时拱手。

    李承乾摆摆手,说道:“这只是其一,其二者,东岛三国已灭,就有大唐的田地和矿山归入大唐,少府会从中抽走一部分,其他的,朝中便会有大量的世家涌入东岛。

    在此之前,朕需要宗室提前一步进入东岛,一些肥沃的土地,除了朕和军中有功将士以外,要首先封给宗室,平衡世家。”

    东岛三国灭国,朝中要迅速清点其中的利益,少府会代表李承乾率先抽走一部分,之后是户部和有军功点将士,再之后是大量的世家,还有宗室,但是,为了避免世家对东岛介入太深,李承乾需要宗室提前介入,进行制衡。

    正好三国灭国,他可以提前派人前往犒赏军中士卒,所以让宗室收走一部分利益。

    毕竟宗室收走了地方利益,李承乾轻易就可以收回,但想要从世家的手里收回田地,就难了。

    东岛在李承乾转移天下矛盾的过程中,有极大的作用。

    “陛下是害怕将来世家占据东岛之后,反而会成为祸患?”李慎有些明白了过来。

    “朕是希望东岛能够更长久的成为大唐新的赋税来源罢了。至于说东岛生乱,”李承乾微微摇头,说道:“哪怕到最后,真的有什么万一,朕只要派人锁死扬州,登州,平州和辽州,就算那些世家在东岛闹个天翻地覆,朕也不在意。”

    李元昌和李慎一时间突然有股毛骨悚然的感觉。

    以他们对皇帝的了解,皇帝有足够的力量控制住东岛三国的核心命脉,一旦锁死东岛和大唐本土的联系,那么剩下的,就是东岛本地的混乱和厮杀。

    等他们杀够了,朝中再派人前去收拾残局。

    这样反而容易许多,只需要杀就足够了。

    这很皇帝。

    这才是皇帝的行事风格。

    “当然,朕是不希望东岛生乱的。”李承乾摇摇头,说道:“东岛能够源源不断的容纳大唐新增的人口,同时也将世家大族的目光吸引过去,避免他们在天下间大肆的侵吞田地,同时,朕在严查的时候,世家也会因为东岛的利益会退让几分,这样天下才能清明。”

    “陛下贤明。”李元昌和李慎同时拱手。

    “好了,不说这些了,东岛的治理是一件长期的事情,不是说朕在这里泛泛而谈就能解决所有问题的,需要每一项事务的认真解决。”李承乾看向李元昌和李慎,问道:“东岛谁去。”

    “臣去吧。”李元昌微微抬头,看向李承乾道:“臣毕竟年长些,处理事情的手段可以圆滑些,而且说起来,苏勖和薛万彻还是臣的妹夫,臣在那边也还是有些薄面的。”

    代皇帝东巡,本身就有权威,和地方主官关系良善,更能促进事情解决。

    至于说其他的,在关键时刻,李元昌也能更狠的下手。

    “便这样吧。”李承乾点头,说道:“王叔年前和各王府通好气,记住,要保密,仅仅是各王府,公主府就不要说了,先帮他们她住地便是,免得消息传入世家当中,我们要快他们一步。”

    “臣明白。”李元昌认真点头。

    “来饮!”

    “敬陛下!”

    ……

    月色之下,御辇在宫道上缓缓而行。

    李承乾坐在御辇上,平静的思考。

    他之所以要将宗室拉进来,根本的目的就是控制。

    若是从文臣的角度来看,去掉一切皇权和宗室的影响,才是天下清明的最好方式。

    但那不过是世家通过文臣愚弄皇权的话术罢了。

    天下真正清明的文臣又能有几个呢。

    所以,以宗室,加军功将士,加亲信大臣,还有世家宗族,移民百姓,这样的方式来统治东岛三国,是最好的办法。

    “东岛太大了啊!”李承乾不由得轻叹一声,高句丽,新罗和百济,三国加起来,有近三百万的人口,如果不能竖立起一根稳定的统治枝干,那么不用大唐乱,东岛自己最后就能大唐所有的力量全部撵出去。

    李承乾微微抬头。

    夜空之上,月朗星稀,让人心不由得安静了下来。

    ……

    北风冷冽。

    东岛东南,茫茫山野当中,新罗国祚延续百余年,但是被人杀到国都还是头一回。

    金城内外的厮杀已经持续了整整一个月,高句丽数万大军围城,从各个方面试图寻找城池的破绽,但是还是被新罗人不要命的挡了下来。

    终于高句丽人精疲力竭。

    然而,就在这一天,无数黑衣黑甲的骑兵出现在了金城之下。

    一面面黑底赤边,绣白虎头颅的大唐军旗当先开道,随后,一面黑色的大纛出现在金城之下。

    整个金城之中,所有人都陷入了无尽的绝望当中。

    苏定方缓缓的从后面驶到了黑色大纛下,随即,一名赤膊的大唐骑兵,口叼白色绢布,骑马朝着金城而去,最后坐在吊篮中,缓缓进城。

    唐军迅速的在金城之下扎营,同时做好了攻城准备。

    第二日,天明时分,阳光铺洒。

    被围困了整整一个月的金城终于彻底打开了城门。

    无数的唐军骑兵排开精疲力竭的高句丽士卒,牢牢的占据在城门两侧。

    “大将军。”金法敏带着整个王室所有男女,跪倒在城门外,然后面色哀恸的将新罗王印献上。

    苏定方平静的摆摆手,房遗爱上前,直接接过王印,然后递给苏定方。

    苏定方淡漠的看了金法敏一眼,说道:“你做了最对的选择,若是大唐杀入金城,恐怕整个金城活不下几个人,但是如今,新罗国灭,但金城你却能保留,而你,将成为大唐庆善都督府第一任都督,换一种方式保护百姓。”

    “是!”金法敏脸色虽然难看,但还是沉沉叩首。

    苏定方继续开口,说道:“除了你的妻子儿女,你的兄弟姐妹,还有他们的家人,都要被送往长安。”

    “是!”金法敏面色一变,但无力的点头。

    “你做庆善都督府都督,房遗爱任庆善都督府长史。”苏定方侧身看了房遗爱一眼。

    房遗爱一愣,随即拱手道:“末将命令。”

    “嗯!”苏定方微微摆手,下一刻,大唐的唐军士卒就已经有序的进入到了金城之中。

    金城,还有整个新罗,都将是大唐的,所有的财富,也都将被搬入大唐。

    “大帅!”泉男生脸色微微有些难看的上前,拱手道:“二郎们……”

    苏定方直接摆手,说道:“一个贫瘠的新罗,有什么抢的,告诉他们整军三日,然后由你带兵杀往百济,一路上,所得城池内的一切财富女子,都是你们的。”

    “喏!”泉男生用力的拱手,然后返回到了手下之中。

    很快,一阵阵的欢呼声就在四方响起。

    新罗算什么,百济的富饶远超新罗三倍不止。

    “大帅!”薛万彻从后方走上,有些诧异的看着苏定方。

    苏定方微微侧身,淡漠的说道:“他们这些人,攻了一座新罗国都都这么久,想要打百济,也没有那么容易,好好的耗一耗他们和百济的力量,然后我们再一举杀入。”

    “是!”薛万彻拱手,然后小心的问道:“我们这么直接杀入,真的好吗?”

    “我们当然不会直接杀入,但是当高句丽人灭了新罗国都之后,率兵东进,而大唐又逐渐的陈兵在高句丽和百济边境,你说是大唐会先动手,还是百济会先动手。”

    “百济!”薛万彻很肯定的点头。

    “记住。”苏定方深吸一口气,说道:“灭掉新罗的,从来不是大唐,而是高句丽,灭掉百济的,从来也不是大唐,而是高句丽,只不过是在战后,高句丽难以承担东岛治理之重,才将整个东岛全部献于大唐,献于陛下!”

    薛万彻嘴角微微颤抖,一时间不代表该说什么好。

    这种鬼话,真的有人信吗?

    “大唐军强,自然会有无数人替大唐定论名正言顺的。”苏定方微微催马,继续向前,同时道:“走吧,房遗爱率人攻克新罗的每一座城池,而你则率兵从北面杀入,刘仁轨和刘德敏已经从海上出发了,一统东岛值日可待,不要让陛下久等了。”

    “喏!”薛万彻神色一凛,然后骑马朝着苏定方追去。(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不错,请把《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