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六章 李勣终于明白皇帝要做什么了(第三更)

    月明星稀,夜空晴朗。

    军营之中,篝火遍地。

    无数的将士坐在矮几之后,面前摆着各色酒菜。

    前方的篝火上,炖着大锅的羊肉。

    里面还放着从辽东带回来的人参。

    一队队袒着左臂的将士在中央的空地上,手持刀盾,在四周鼓乐的伴奏下,跳着秦王破阵舞。

    一时间欢快异常。

    酒过半晌,一支支杂技队伍进入场地之中,表演各色杂技,欢叫声立刻更加热烈起来。

    李承乾坐在上首,看着这一幕幕,心中不由得松了口气。

    大胜啊,大胜。

    破平穰城虽然比不上灭国之功,但对大唐而言,却是最合适的。

    而且,这样的功劳,加上这些立功的将士,也足够李承乾开始推动一些之前比较艰难的事情了。

    ……

    侧过身,李承乾在徐安的耳边说了几句。

    徐安立刻拱手,走到了一侧的李勣身旁,低声说了几句。

    李勣有些诧异的起身,然后来到李承乾的身侧。

    徐安很快又搬了一张矮几,还有一些酒菜,放在了李勣身上。

    不少人注意到了这边的动静,好奇的东西,也有些羡慕李勣受到了恩遇。

    李承乾举杯敬了李勣一杯,然后才放下酒杯,低声问道:“高句丽的铜矿,爱卿去看过了,如何?”

    一个“铜”字,李勣立刻肃然起来,点头道:“高句丽的铜矿的确丰富,只是一直以来,他们不善于开采,才没有大规模的开采,可是即便如此,平穰城仓库当中的铜依旧相当可观。”

    李承乾微微点头,然后说道:“朕在邢州遇到的有人铸炉恶钱之事,爱卿应该知道了吧?”

    “臣看过邸报了。”李勣点点头,说道:“陛下处置的极为果断。”

    李承乾笑笑,说道:“淮家的事情不能深查,虽然诸事都有来源,也都很清晰,但是仅仅一个少府铸办处已死的匠人死而复生,就不是淮家能够做到的。”

    “陛下打算继续查吗?”李勣的神色严肃起来。

    如今大军归朝,皇帝如果真的要彻查的话,数万大军威慑之下,什么事情也是都能够查的出来的。

    李承乾摇摇头道:“没有必要,恶钱的事情,其实多有地域限制,河北的恶钱多在河北流通,想要流到其他地方,很难。”

    地方保护主义,在很多事情,其实还是很有用的。

    李承乾微微抬头,说道:“随便他们怎么制恶钱,朕明年打算在河北多发行一些新钱,足量的新钱。”

    “陛下今年在河北用新钱在民间购粮,也是如此?”李勣有些诧异的抬头。

    “嗯!”李承乾点点头,说道:“常人做事,都是劣币驱逐良币,朕想要反过来,用良币驱逐一下劣币。”

    任何东西,一旦多了,就会驱逐和他属性对立的东西。

    好人多了,自然坏人就少了。

    坏人多了,好人自然就少了。

    “那么铜钱可能不足。”李勣面色凝重的看着李承乾。

    “仅仅是在河北而已。”李承乾微微摆手,说道:“朕的目的,就是在于缓解河北百姓身上沉重的负担。”

    李勣眉头一挑,他没有想到,皇帝竟然在着手做这件事情。

    “其实天下百姓,谁的负担不重,只是河北的负担尤其重而已。”李承乾叹息一声,说道:“眼下还好,百姓还能支撑,但是十年,二十年,五十年后,河北人口膨胀,负担又重,前途渺茫,那个时候,是要出大乱子。”

    “陛下远见。”李勣沉沉躬身。

    其实李勣知道,先帝在的时候,魏征他们未尝没有看到这里面的危机。

    不过那个时候无数内忧外患之下,这些只能够放在将来再解决。

    现在,皇帝便已经开始着手了。

    现在,已经是当年的未来了。

    “河北的事情,需要的不仅是朕一个人,还需要朝中上下群策群力。”李承乾看向李勣,说道:“爱卿是尚书右仆射,回朝稍微歇息歇息,就开始着手在这件事情上吧,不用着急,慢慢来,我们还有的是时间。”

    “是!”李勣稍微松了口气,他就怕皇帝一拍脑门,然后要在短时间内解决。

    只要有时间,就能从容,就不会出错。

    另外,李勣也敏锐的把握住了李承乾话语当中一些隐晦提到的信息。

    尚书右仆射,李勣回朝之后,依旧会是尚书右仆射,而长孙无忌依旧会是尚书左仆射。

    这对李勣来讲没有什么,但是对于长孙无忌而言,可未必就是一件好事了。

    “河北的问题,归根到底,还在于未来的人口膨胀。”李承乾收回目光,看向天空之上,然后说道:“所以,人口迁移辽东,迁移安东之事,必须坚持不停的推动,此事依旧是爱卿负责。”

    “臣领旨。”李勣沉沉拱手。

    迁移人口的事情只要能持续的进行下去,那么以安东和辽东的广阔,足够容纳河北的人口了。

    普通百姓,只要有一口饭吃,基本就不会乱来,皇帝担心的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也就不大。

    “另外。”李承乾笑笑,对着李勣说道:“朝中已经两年没有科举了,明年的科举已经在准备了,朕打算多取些寒门士子,河北文教之地,进士应该不少,爱卿明年做主考,多注意一些。”

    “是!”李勣忍不住的起身,然后沉沉拱手道:“臣领旨。”

    科举主考可不是一般人轻易能做的,一旦成为了科举主考,就等于李勣和明年考中进士的那批士子,就有了一定的师生关系,这对于李勣的未来而言,有极大的好处。

    其他人看到李勣起身,然后神色激动的拱手,顿时就明白,皇帝肯定又赏赐什么了。

    李承乾微微摆手,李勣这才在一旁重新坐下。

    李承乾抬起头,说道:“铜钱,移民,还有科举,然后还要再加上一项府兵,短时间内应该能解决河北的一些问题,不过长时间而言,还是需要让河北的百姓富起来。

    这里面就需要加强河北和高句丽的商贸往来,一步步平衡河北和其他地方的差距。”

    李承乾需要的,不是做什么圣人,他需要的,是河北和其他各地尽可能的达到平衡。

    剩下的,就是整个天下一起奔赴盛世。

    这里面当然会有快有慢,这就是地区差异性的问题了。

    “臣明白。”李勣用力的拱手。

    “好了,便是这些了。”李承乾举起酒杯,再度敬了李勣一杯,然后看向前方,侧身对着徐安说了两句。

    徐安立刻拱手而退。

    片刻之后,无数的内侍从军营之外涌出,然后端着一只只托盘,将一枚枚金色的开元通宝放在了每一名将士的身前。

    每个人只有一枚。

    每一枚开元通宝的中间,都刻着一个“胜”字,

    大军得胜,大战得胜。

    一名士卒忍不住的拿起来,就要放在嘴里去咬。

    “不用咬了,这不是纯金的金币,不过是錾金的而已。”李承乾端着酒杯站了起来,看向众人说道:“此番大战,兵部,户部和吏部已经开始考核军功,等到诸卿回到长安之后,赏赐就会发现,眼下这金币,是朕的一点心意。”

    将士们神色顿时肃然起来。

    如果这是皇帝个人的心意,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他的价值,也不能仅仅从他表面上的价值来看。

    “辽东大战前后三年,朝中消耗严重,便是朕这里也拿不出多少钱财来,这些平胜金币只是用来让诸卿留作纪念的。”李承乾笑笑,说道:“诸卿在定州休整三日,三日之后,起行回洛阳。这几日定州城中会有不少商贩来军营四周贩卖,有放松的,可以出去走走,但是,不许进定州城,定州可没有洛阳大。”

    “喏!”所有的士卒忍不住的低声笑了起来,皇帝什么意思,他们听得明白。

    李承乾举起酒杯,看向所有人,然后高声道:“诸卿,朕以这一杯酒敬诸卿,同时也祝愿诸卿,日后大战能如同此番一样,前行无阻,百战百胜。”

    “前行无阻,百战百胜。”军营中所有人都举起来手中的酒杯。

    “大军万胜,大唐万胜!”李承乾一口,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大唐万胜,陛下万胜!”军中将士在高呼中将酒跟着一饮而尽。

    夜风沉醉。

    星光闪耀。

    ……

    御乘晃晃幽幽的前行。

    李承乾站在窗口,看向外面。

    天地广阔,山脉起伏。

    数万大军从安东而归,皇帝定州亲迎,然后大军随同皇帝一起返回洛阳。

    李承乾转身走到短榻上坐下,然后才看向两侧的众人。

    李勣,于志宁,高季辅,李乾祐,张大象,许敬宗各自坐在两侧。

    裴炎和李义府坐在后面。

    李承乾从桌几上拿起一本奏本,递给李勣,说道:“这是河北诸州县递送上来的土地名录,将来河北府兵军功赏赐的土地都会从这里面出。”

    李勣恭敬的接过,然后打开细看了起来,然而看着看着,他的眉头不由得皱了起来。

    抬起头,李勣看向李承乾道:“陛下,这里面的土地数目有些不对吧?”

    “哪里不对了?”李承乾诧异的看向李勣,说道:“户部审核,数目足够赏赐将士。”

    “陛下!”李勣神色认真起来,拱手道:“陛下,地方州县虽然上禀有这么多数目的土地,但实际上,这些数目兵部确实,所以往往需要地方州县多汇报一两成上来,以防不足。”

    李承乾平静了下来,他看着李勣说道:“爱卿的意思,是说地方州县上奏上来的这些田地,已经被人给侵占了?”

    土地,侵占?

    李勣一愣。

    一瞬间,他终于明白皇帝究竟要做什么了。(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不错,请把《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