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六章 衢州谋反,陈硕真妹夫章叔胤称帝(第三更)

    “是!”李恪低着头,点头道:“臣听说一些,说是在荆王叔的计划当中还有臣,是陛下严令无有实证不得相扰,臣弟这才避过一难。”

    “朕之所以没有让人继续查下去,是因为朕知道,你根本没有介入,而他们也不过是拿你做伐而已。”李承乾轻叹一声,说道:“三郎,你的性情朕是了解的,但是很多事情里外都不由人,甚至不由朕,朕这里只能给六个字。”

    “请陛下教诲!”李恪再度叩首。

    李承乾抬起头,神色认真的说道:“亲贤臣远小人,这是为人为臣之道,也是避祸之道。”

    “是!”李恪很认真的记下。

    李承乾轻轻点头,然后说道:“小人总是图谋太大,而又多不为律法所容,贤臣多能控制自己的欲望,行事遵守律法,若是你的身边全是贤臣,那么你的行止便不会出格,自然就不会有事。”

    “臣等谨遵陛下教诲。”李恪沉沉叩首。

    “好了,你去吧,路上小心些。”李承乾微微摆手。

    “臣告退!”李恪拱手,然后才起身,从殿中退了出去。

    看着李恪的背影,李承乾不由得轻叹一声。

    李恪可以说最倒霉的一个,少年的时候什么都不知道,虽为人有几分聪明才智,但却在别人的一声声称赞中迷失了自己。

    现在回头来看,李恪的那点才智,在整个天下的面前,又算的了什么。

    所以,他在就任安州都督的时候,就出了错。

    一次出错,便引起了巨大的风波。

    李恪被罢免了安州都督的官职,被朝中官员群起弹劾,一年多没有任职。

    虽然一年后被起复,但是自那之后开始行事小心翼翼,甚至是小心翼翼的过分。

    虽然很多人都在警惕李恪对皇位的威胁,但是李承乾却知道,李恪根本没有多少的动作。

    所以,很多时候,都是别人在打李恪的主意。

    李承乾有一段时间也对李恪充满了戒备,但是随着李象大婚之后,李承乾对于李恪的警惕一下子就少了很多。

    现在,李承乾还是希望能够将李恪利用起来,他这个人能力还是有的。

    当然,这里面还是需要李恪做一个孤臣。

    他需要将自己从宗室当中孤立出来。

    以前的时候,李恪会迟疑拒绝,但这一次,他接受了。

    李承乾微微抬头,看向一侧的许敬宗,说道:“将各州刺史的奏本拿过来吧。”

    “喏!”许敬宗立刻拱手。

    李承乾平静的接过,然后仔细的看了起来。

    对于天下事,李承乾最直接管的,就是天下刺史。

    他要求天下刺史约束州郡内的官员,法曹和地方县令,会对百姓一些轻微的触犯律法的行为直接放过,然后让百姓将更多的心思放在种地上,这样今年风调雨顺,才又国泰平安!

    ……

    “什么,衢州有人起兵谋反?”李承乾猛然从床榻上坐了起来,看了一眼外面六月风雨交加的天色,然后看向殿门处问道:“怎么回事?”

    “陛下,歙州刚刚传回的消息,有人率兵攻打歙州,这才立刻将消息传回,但更多的消息,还要等之后。”张阿难站在殿外,面色凝重的拱手。

    “知道了,传令于相,彭城郡公,还有兵部崔尚书,雁门郡公和丘神勣一起觐见。”李承乾直接抬手。

    “喏!”张阿难拱手,然后转身离开。

    “陛下!”有些担忧的声音从侧畔传来。

    李承乾侧过身,看向满脸担忧的崔鸾,轻轻拍拍她的脸颊,说道:“放心,没事的,衢州地处淮南,江左和江右的交界处,那个地方对大局没有影响。”

    “是!”崔鸾稍微放心下来,然后道:“妾身服侍陛下更衣。”

    “嗯!”李承乾轻轻点头,然后起身。

    在崔鸾的服侍下,李承乾很快就换好了衣服,然后离开了飞香殿,朝着贞观殿而去。

    坐在御辇上,李承乾眉头微微皱了起来:“怎么会是衢州呢?”

    他抬起头,看向黄盖之上,风雨扑打在上面。

    今年虽然不算是绝对的风调雨顺,但是相比往年,雨水少了不少。

    绝对是个丰年。

    可是这样的时节,为什么会有人突然就起兵造反了,还是在衢州那个尴尬的地方。

    不过衢州就在睦洲以南。

    陈硕真的老家就在睦洲。

    一夜风雨很快过去。

    第二天,天下大亮,更多的消息从南方传了过来。

    “半月之前,衢州有大风雨,摧毁农田无数,然而到了七日之前,州府开始收缴秋赋,因为今年催的紧,所以常山的衙役们就催的急了些,谁知道直接和百姓冲突了起来。”

    刘德威看着御榻上的皇帝,说道:“中间就没有消息了,再来就是百姓攻陷了信安县,随后他们又攻向了龙丘,但却在龙丘被挡了下来,后来就杀往了歙州。”

    崔敦礼拱手,跟着说道:“衢州有三县,常山,信安和龙丘,龙丘是由原信安的一部分,加金华的一部分而成,距离金华很近,和信安又稍微远些,婺州刺史崔义玄动作很快,派手下功曹参军崔玄籍当夜就率人去了龙丘。”

    于志宁这个时候抬头,说道:“陛下,崔玄籍是蒋国公的女婿。”

    蒋国公,故左骁卫大将军,兵部尚书,洛州都督屈突通。

    “这么说来应该也没有问题了。”李承乾稍微松了口气,就在这个时候,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在殿外响起,随即一封密奏被送了进来,李承乾看了一眼,皱眉道:“章叔胤,衢州章氏,这个家伙在攻龙丘,歙州和饶州不克之后,在信安称帝了。”

    殿中的群臣一时间有些惊讶的难以置信,仅仅是两个县,就称帝了。

    “陛下,这是好手段。”梁建方站在一侧,拱手道:“称帝了,就能封赏群臣,然后激励人心,再四面攻伐……另外,衢州地处淮南,江左和江右之地,三不管地带,一时间如何出兵平叛,地方恐怕还没有商量。”

    李承乾神色严肃起来,点点头道:“传旨,以越州都督柳楚贤率会稽折冲府府兵统领平叛事,杭州刺史杜构,睦洲刺史侯元振,歙州刺史胡演,婺州刺史崔义玄,协助平叛,饶州方面不需乱动,守住山道,不许贼寇闯入江右。”

    “喏!”群臣齐齐拱手,只是低头之间,众人感觉都是些熟悉的人。

    杜构,杜如晦的长子。

    胡演,前大理寺少卿。

    崔义玄,前左司郎中,

    柳楚贤,前太常寺卿。

    前面两个,更是这两年才刚调任。

    李承乾平静的看向群臣道:“还有,告诉柳楚贤,以最快的速度平叛,今年江南的秋收之事不能耽搁,至于后事如何处理,让他自己掂量。”

    “喏!”群臣再度拱手。

    自己掂量,是那么好自己掂量的吗?

    不过有杜构这个杜如晦的长子,还有胡演这个前大理寺少卿,定下这一切倒不难。

    李承乾摆摆手,说道:“好了,便如此吧。”

    群臣拱手道:“臣等告退。”

    片刻之后,被重新叫回来的丘神勣对着李承乾拱手道:“陛下!”

    “嗯!”李承乾点头,说道:“你带一百千牛卫,一百金吾卫,一百左卫骑兵,即刻起赶赴扬州,找到国丈,让他协助你盯住江南整个地面,看看在这段时间,有没有什么人会乱动起来。”

    丘神勣神色顿时肃然起来,随即拱手道:“臣领旨。”

    李承乾直接摆手,丘神勣这才拱手告退。

    ……

    李承乾缓缓的从御榻上站了起来,看向殿外,面色冷冽。

    陈硕真死了,没想到陈硕真的妹夫代替她起兵称帝了。

    真的有意思。

    结合前世的事情来看,前一世陈硕真起兵,章叔胤,还有他一家人,恐怕给予了不少的助力。

    只是这个章叔胤,他看起来是世家出身,为什么会娶陈硕真的妹妹为妻呢。

    还有陈硕真,她的确姿容出色,也颇有手段,但是能够让章叔胤在前世以她为女帝,这里面怕也有些问题。

    江南的事情啊!

    章氏?

    难道是张氏?

    李承乾皱了皱,想了想,迈步朝着殿外而去,同时说道:“摆驾流光殿!”

    “喏!”徐安立刻派人跑着去传信,他自己则是跟在皇帝的身后一路到了流光殿。

    徐慧和徐艺两姐妹已经在殿门口等着了。

    看到李承乾,两人齐齐俯身道:“参见陛下。”

    “平身吧。”李承乾走到了殿中长榻上坐下,然后看向徐慧道:“你可知道衢州章氏?”

    “衢州章氏?”徐慧从一旁的侍女手中接过茶杯,递给李承乾的同时,思索着说道:“没怎么听说过,应该是地方小族。”

    “地方小族如何敢起兵称帝?”李承乾直直的看向徐慧。

    徐慧一愣,说道:“是昨夜……章氏,章氏,难道?”

    “怎样?”李承乾忍不住的追问?

    徐慧福身,然后认真的说道:“陛下可知道陈霸先?”

    “当然,南陈开国皇帝。”李承乾眉头微皱!

    “陛下!”徐慧看着李承乾,认真说道:“陈霸先有两任皇后,一位姓钱,一位姓章,宣皇后章要儿,罢黜陈废帝陈伯宗的太皇太后,谥号宣皇后,章氏。”

    章氏,陈氏。

    章叔胤,陈硕真?(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不错,请把《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