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四章 高阳公主谋反(第三更)

    夜色之下,宫灯璀璨。

    御辇落下,坐在上面有些打盹的李承乾,这才回过神。

    看向四周,他已经出现在立政殿外。

    深吸一口气,李承乾起身,从御辇之上走下,然后步入立政殿中。

    对面,苏淑已经带人迎了出来,福身道:“陛下!”

    “皇后平身吧。”李承乾单手搀扶起苏淑,然后朝着中央主榻上走去,坐下。

    苏淑站在一旁从托盘上,端起一杯清茶,递给忙碌了一天神色有些疲惫的李承乾。

    李承乾接过清茶,目光示意。

    苏淑很顺从的在一旁坐下。

    “太子大婚的事情准备的如何了?”李承乾身体稍微靠后,微微的闭上眼睛。

    这一阵子,他都在处理朝中的事务。

    这一次东巡,不是一时半刻能够回来的。

    光是从三省六部带往洛阳的官员,就比以往要多上许多。

    每动一个人,朝堂上下的政务处置都要重新安排。

    所以不仅是他,整个三省六部的官员,这些日子都很忙,而太子大婚的事情,李承乾只有交给苏淑来处置。

    “基本已经处置妥当。”苏淑轻轻地捶打李承乾的肩膀,让他尽可能的放松下来。

    李承乾轻轻点头,说道:“如此就好。”

    苏淑眼底闪过一丝诧异,低声道:“太子大婚,陛下怎么看起来没有臣妾这般欢喜?”

    “欢喜自然是欢喜的,只是略微心情复杂罢了。”李承乾睁开眼,看向苏淑感慨道:“皇后应该还记得,东宫是你我住了十几年的地方,那里一早一木我们都熟悉,但如今那里成了太子的地方,便是你我再去那里也多有不便,朕的心绪有些复杂。”

    李象没有大婚之前,在李承乾的感觉当中,整个皇宫都是他自己的。

    但现在,太子大婚。

    东宫立刻就一股从他的手中割出去的感觉,让他心理上有些莫名的不舒服。

    他自己也很诧异自己心底的情绪。

    “陛下一天到晚尽瞎想。”苏淑没好气的白了李承乾一眼,道:“太子不住在东宫住在哪儿,总不能继续住在宫里吧,而且还有那么多的东宫属官,总不能住在掖庭吧。”

    李承乾苦笑着轻轻点头,的确,太子住在东宫,是最优解。

    后宫成年的太子是不能住的,能住的,只有东宫和掖庭。

    至于说宫外,更不可能。

    哪怕太子不被人蛊惑,万一一个不小心被人挟持,那问题可比从皇宫当中割出一个东宫要严重的多。

    历朝历代为什么没有人改变这一点,便是因为这一点已经是内外相互妥协能够达到的唯一解

    苏淑平静下来,握住李承乾的手腕道:“其实东宫从来不是什么个人寝殿,那里根本还是一座官廨,是整个朝堂的一部分,其他的,才是太子的寝居之所,实际上皇宫又何尝不是如此。”

    李承乾彻底的平静了下来。

    的确是这样的。

    这个皇宫最大的职能不是让皇帝休养,而是让皇帝处理天下大事的地方。

    东宫也是一样,他天生的职能,就是让太子履行储君职能的地方。

    李承乾心中何尝不明白这一点。

    只是在他稍微有些敏感的神经中,一想到东宫的太子六卫率将会在名义上归太子指挥,他的心里就有些不自然的别扭。

    他何尝不知道,太子根本动不了东宫六卫率。

    即便是当年他自己做太子的时候,实际上也从来没有掌控过太子六卫率。

    这种不自然的别扭感,深深扎在了他的心底,难以去除。

    李承乾心思微微飘荡。

    他的父皇当年会不会也有这种情绪?

    其实说起来,当年父皇偏爱青雀也是在李承乾大婚之后。

    皇帝对太子的戒备。

    李承乾心底一时间感到有些好笑,原来他也会有这种戒备。

    或者说,是个皇帝都会有这种戒备。

    汉武帝之于太子刘据。

    杨广之于杨勇,杨坚。

    李治之于李忠,李弘,李贤。

    李隆基之于李瑛李亨的极度警惕,甚至到了变态的地步。

    一日杀三子,就是历代帝王也很少见。

    李承乾神色平静了下来,转身对着苏淑轻轻点头道:“皇后说的对,是朕一时间转不过来弯,现在好多了。”

    “陛下贤明。”苏淑终于放心下来,一边帮李承乾轻轻捶打按摩,一边问道:“陛下这次去洛阳,后宫谁跟着过去?”

    李承乾略微沉吟,说道:“这一次前往洛阳,本身是为了稳定安东大军的粮道,而这几年的粮食,多数来自于山东,所以,出身山东世族的宫中后妃,都带上吧。

    萧妃,张妃,兰儿和鸾儿,徐妃,加上裴妃,薛妃,就这几个吧,加个郑妃,她是贵妃,皇后不在,后宫以她为主。”

    “就知道陛下会带这几个人,不过以臣妾来看,陛下还是将韦妃也带上吧。”苏淑看着李承乾,说道:“杜家为陛下信重,不需要多做些什么,但韦氏还是欠些,陛下将韦妃带往洛阳,长安韦氏也能尽力些。”

    “的确,韦氏和杜氏联手,加上窦氏和舅舅,长安城,没人能动得了。”李承乾对着苏淑满意的点点头,伸手搂过她,说道:“还是皇后想的周到。”

    苏淑靠在李承乾的怀里,低声问道:“那么陛下这一次去洛阳,大概要多长时间?”

    “今年去了,冬天肯定是不回来了,明年,明年大战正酣,肯定也没有时间,从宽而论,明后两年,应该能够拿下高句丽了。”李承乾停下来,看向苏淑,苦笑道:“等朕下次回长安,应该是在两年后,永惟六年的冬天了。”

    “一走两年。”苏淑抬起头,有些不安的看着李承乾,说道:“陛下,不会出事吧?”

    “应该是不会的,但是,谁知道会不会有万一呢。”李承乾将苏淑扶了起来,看着他说道:“朕这一次走,张阿难和徐安都要跟朕一起去洛阳,窦知节留下,这样皇后有事除了舅舅,也能直接联系窦家。”

    稍微停顿,李承乾认真说道:“殷元和杜荷,还有李玄嗣也都留下,他们三个虽然不显眼,但在关键时刻,能最大程度的稳定局面,再加上洛州都督丘行恭,长安应该稳如泰山。”

    “嗯!”苏淑稍微松了口气。

    “有舅舅在,大局倒不用担心。”李承乾想了想,还是说道:“虽然有些不厚道,象儿每日承天门监国,让他每日早晚走通讯门入立政殿请安,皇后可以每日询问他对朝事的了解,同时有象儿在皇后和舅舅间缓冲,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妾身知道该怎么办。”苏淑轻轻笑了。

    李承乾继续说道:“还有,朕虽然到了洛阳,但皇后依旧可以每日给朕去一封信,殷元和窦知节会将洛阳城中的事情分别向皇后禀奏,皇后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可以写在信中。”

    “妾身明白了。”苏淑轻轻点头,神色逐渐凝重起来。

    “窦家成了太子的母族,那么太子妃的母亲便是我们的亲家,皇后没事的时候,可以召亲家母进宫,随意闲聊些什么,窦家在长安的势力,不逊色韦杜两家,有什么百骑司不知道的情况,皇后也能通过窦家知晓,另外……”

    稍微停顿,李承乾说道:“另外,逢年过节,中秋,重阳,冬至,除夕,新年,元宵,皇后都可以将诸妃的家人,诸公主,诸王妃,叫入宫中过节,实际上这些人家,便已经是整个长安城了。”

    长孙无忌的长媳,便是李承乾的嫡妹长乐公主。

    “臣妾明白了。”苏淑认真的点头。

    “最后,皇后该怎么杀人,朕之前已经教过皇后了,若是舅舅出了什么事情,皇后觉得谁有问题,要么囚禁,要么勒杀,不要迟疑。”李承乾面色郑重的看着苏淑。

    “妾身知道。”苏淑面色紧张的轻吸一口气。

    李承乾上一次教他的杀人之法,她查过史书,历史上做这种事情的人不少,最经典的,就是吕后杀韩信。

    李承乾轻轻搂住苏淑,低声说道:“这几年,最有可能出问题的是西突厥的阿史那·贺鲁,就算有什么事情,皇后也可以稳住,长安有舅舅,而朕就在洛阳,真到了危急时刻,一日一夜,朕就能杀回长安。”

    “是!”苏淑轻轻点头,李承乾看似是去了东都洛阳,但实际上也没有多远。

    “真的,若是前线一切顺利,朕说不得会到骊山去散散心,到时候皇后和太子也可以一起去。”李承乾很轻松的笑笑。

    “好!”苏淑很满足的笑了。

    “嗯!”李承乾抬起头,脸色沉重下来。

    真正会在后宫做手脚的,只有一个人。

    那就是高阳公主。

    她会试图通过控制皇后,控制太子,来控制长孙无忌。

    她才是整个长安,最威胁的人。

    这个时候,怀里苏淑的声音响了起来:“陛下!”

    李承乾低头,看着苏淑眼中期盼的目光,他轻轻笑了。

    下一刻,李承乾已经抱起苏淑,大踏步的朝着床榻走去。

    一时间,春光迷人。

    ……

    “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夫妻对拜。”

    两仪殿中,李象和窦忻站在殿中,对面躬身。

    看着团扇之后第一次见面的窦忻,李承乾难得满意的点点头。

    的确,虽然窦家的家世太强,让李承乾有些担心李象将来会有些控制不住,但是看到窦忻,他算是放心下来。

    李象控制不住,窦忻也能控制得住。

    诸般礼节结束,李承乾侧身看向一旁的苏淑,两人同时欣慰的笑笑。

    李承乾微微抬手。

    站在众多宾客左上的礼部尚书杜行本立刻高声道:“礼成,送入洞房。”

    “恭贺陛下,恭贺皇后,恭贺太子。”大殿之中的诸王诸公主驸马,还有满文臣武将,他们的家人,齐齐拱手恭贺。

    “平身吧。”李承乾笑笑,说道:“来人,开宴!”

    高阳公主站在柴令武身侧,跟着众人齐齐福身道:“多谢陛下!”

    ……

    太子大婚,皇帝大宴群臣。

    长安城免宵禁三日。

    ……

    六月下旬,夜风已凉。

    喧闹了一夜的宫廷中,逐渐的安静了下来。

    高阳公主行走在两仪殿侧。

    抬头看向四周。

    她并不焦急离开。

    这里也曾经是她居住过的地方

    可惜,她很难再来的。

    高阳公主怀念的在角落中走过。

    突然,一道人影出现在黑暗的角落里,看到高阳公主,低声道:“殿下!”

    “嗯!”高阳平静的点点头,顺手将一张纸条塞到了对方手里,然后便像是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朝着两仪门走去。

    等到高阳公主消失在两仪门外,黑暗中的人影才走了出来。

    掖庭令陈玄运。

    陈玄运抬头看向四周,宫中的贵人们逐渐的散去,内庭的宫女在两仪殿进行收拾。

    陈玄运平静的朝着两仪殿走去,四周根本无人注意他。

    站在两仪殿外的角落里,陈玄运借着殿中的火光,看向手里的纸条:皇帝东巡,查宫禁薄弱之处。

    转手,陈玄运就将纸条吞进了独自里。

    夜风逐渐的冷了下来。

    陈玄运的心,却逐渐的火热起来。

    他抬起头,看向头顶夜空,群星璀璨。

    紫微星璀璨异常。

    怎么会?

    陈玄运低头,看向甘露门的方向,不知不觉中,他向前走了几步。

    “谁,谁在哪儿?”一声断喝从前方传来。

    陈玄运下意识的后退几步。

    下一刻,他竟然转身跑了起来。(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不错,请把《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