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四章 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馀(第二更)

    长安西南,鄠县东北。

    终南山巍峨的屹立在天南,峪河从山中流出,最终汇入渭水。

    高阳公主别院。

    一身暗红色齐腰长裙的高阳公主,长发束后,大踏步的走入后院。

    正在后院的一处松软空地之前,她冷着脸侧身问道:“人就埋在这里?”

    “是!”家令拱手,说道:“张监亲自带人来的,带到后院就处置了,然后挖坑埋了下去,臣无能,无力阻止。”

    “不关你的事情,张阿难出面,就是本公主都挡不了。”高阳公主忍不住的轻轻摇头。

    张阿难是先帝从秦王府带出来的老人,在宫里任内侍监多年,他手里掌握的人手,掌握的秘密,高阳公主连想都不敢想。

    “殿下!”家令低头,问道:“要不要到了夜里,将人挖出来,埋到其他地方,不然这座别院就废掉了。”

    “皇兄下旨,张阿难亲自动的手,你确定你敢?”高阳公主抬头,看了家令一眼,家令很勉强的笑笑。

    高阳公主侧过头,说道:“其实一个张阿难,得罪就得罪了,但是皇兄,还是要给他留些颜面的。”

    家令忍不住的低头。

    张阿难是那么好得罪的吗?

    他们也是从宫里出来的,很多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当然,最重要的是皇帝。

    这话是没错的。

    “殿下。”家令回过神,看向高阳公主,担忧的说道:“人就这么埋在这里吗?”

    “当然。”高阳公主神色淡然的回头看了他一眼,说道:“去找人,在这里用重石堆一座三丈高的假山,然后在山顶供一座佛塔,我房里还有一封玄奘法师手写的字帖,正好供奉。”

    “喏!”家令稍微松了口气,低头之间,神色凛然。

    用重石做假山,这是要压在上面,让别人永世不得超生啊!

    “对了。”高阳公主脸色突然冷了下来,看向家令,说道:“虽然说张阿难知道家里的情况不奇怪,但皇帝才刚刚回长安,徐妃又产子,这里面的消息还是泄露的太快,这里面肯定有问题,你去查、”

    “喏!”家令认真严肃起来。

    高阳公主点点头,然后朝着前院而去。

    皇帝虽然没说不让出门,也没说让她闭门思过,但说过让她收拾自己,将庄园里的秘密彻底的收束起来。

    张阿难和皇帝知道了没事,但长安城中的其他人知道了,就是高阳公主自己的错了。

    ……

    夜色之下,高阳公主坐在梳妆台前,侧身看向一旁的家令,淡淡的问道:“事情查清楚了?”

    “查清楚了。”家令面色凝重的拱手,说道:“殿下,不是其他方面出了问题,而是那几个人,本身就是别人塞进来的。”

    高阳公主愕然的抬头,说道:“他们不是来自其他地方的名僧吗?”

    “殿下,是也不是!”家令摇头,说道:“人是名僧,但却是这一两年才刚刚冒出头的,而在此之前,他们根本默默无闻,是有人给他们造势,才有了后来的他们。”

    高阳公主瞬间就明白了,她眯着眼睛说道:“你是说有人在算计本公主,而且是在两年前就开始了。现在是永惟三年,那么就是从永惟元年,也就是父皇刚过世的时候……该死,他们是什么人?”

    “殿下。”家令神色凝重的拱手,说道:“臣查了许久,才发现,背后的推手,是弘农杨氏的人。”

    “杨氏,他们要做什么?”高阳公主神色瞬间一冷。

    “其他的臣不知道,但府里今日有点消息。”家令拱手,说道:“驸马和弘农杨氏的人在议亲。”

    “议亲?”高阳公主忍不住的站了起来,看向家令道:“怎么,他们要给驸马纳妾?”

    高阳和房遗爱的关系并不是很好,但很多事情上,两人有默契。

    高阳自己玩自己的,房遗爱也自己玩自己的。

    对于房遗爱在外面养着一些自己的女人,高阳公主是不管的。

    只要房遗爱不将人带回到公主府,不将人带到房家诸人的面前,别有孩子,那么高阳公主随他的便。

    但是弘农杨氏的女儿要嫁给房遗爱,那必然不可能养在外面。

    高阳公主的脑海中瞬间出现房遗爱带着女人,指责自己在别院乱来的事情,从来找理由休了自己……

    “殿下,不是!”家令看高阳公主想错了,赶紧说道:“不是为驸马纳妾,而是给小郎君定亲,毕竟小郎君现在也不小了。”

    “不小,大郎他才九岁,哪里不小了。”高阳公主狠狠的瞪了家令一眼,然后说道:“杨家的人做事,会那么简单吗?”

    “是!”家令赶紧拱手。

    高阳公主微微的眯起眼睛,说道:“总感觉他们是在用手段来要挟本公主,还有驸马……对了,你说谁从中做媒来着?”

    “是荆王!”家令拱手低头。

    “荆王叔!”高阳公主轻轻地敲着梳妆台,自言自语的说道:“大郎才九岁,如何会到议亲的地步,而且议亲就议亲吧,何必弄得一副鬼鬼祟祟的模样,还有……荆王现在人并不在长安啊,怎么做媒,写信做媒吗,这么积极?”

    家令抬头,说道:“本来这事驸马藏的很紧,只是殿下这些日子在别院,所以才被下人看到了那封信。”

    房遗爱住在公主府,虽然他有自己的人手,但身边高阳公主的人更多。

    高阳公主不在意的点点头,轻声说道:“定亲,做媒,这可不是一封信能决定得了的,他们还是得见面。”

    “国公周年祭祀的时候,荆王没来,年底的时候,荆王应该会回朝。”家令小心的看向高阳公主,低声道:“公主,此事会不会年底的时候定下。”

    “定下?怎么定?”高阳公主摇摇头,说道:“这事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定的,而且大郎虽然出了孝期,但驸马还在,所以要定下,起码还要两年,今年年底,明年年中,明年年底,后……”

    一道灵光突兀的在高阳公主脑海中炸开,她的脸色不由得微微一变。

    转过身,高阳公主对家令说道:“派人小心的盯住驸马的行踪,记住,盯住就行了。”

    “是!”家令拱手,然后看到高阳公主已经闭上了眼睛,这才小心的拱手而退。

    听到脚步声远处,高阳公主这才缓缓的睁开了眼睛。

    看了家令的方向一眼,高阳轻轻摇头。

    杨家,荆王,房遗爱。

    皇族子弟天生的政治敏锐,让高阳公主嗅到了一丝不寻常的味道。

    房遗爱和荆王,还有杨家,似乎的确是在为她家大郎的亲事在商议,然而,她家大郎想要定亲,起码得在两年之后。

    明年,皇帝就要东征高句丽了。

    后年,正是前线战事进行的如火如荼的时候。

    还有,皇帝和弘农杨氏之间的争斗,高阳公主之前不过是不在意而已,但里面隐藏的血腥味道,现在想起来,是真的让她有些头皮发麻。

    两年后,杨氏和房遗爱,还有荆王,一起联手……

    呵呵!

    高阳公主一阵冷笑。

    其他人不说,房遗爱究竟心底在想什么,没人比高阳公主最清楚。

    相比于杜荷,赵节这些深受皇帝信任的人,房遗爱这个当年跟随魏王李泰的人,自然不受皇帝信任。

    他心底的抱怨可不少,只是从来没有在其他人眼前展现出来罢了。

    还有荆王。

    荆王是如今宗室最长者,尤其是在不久之前,襄邑郡王病逝之后,他在宗室当中的地位,已经举足轻重起来。

    所以,他们三个私下见面……

    今年还好,明年也行,那么后年呢,在前线战事进行的如火如荼的时候,他们想做什么。

    高阳公主深吸一口气,轻声说道:“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馀。”

    高阳公主的呼吸声,越发的沉重起来。

    屋外,深秋的风,也沉沉的刮了起来。

    ……

    北风在长安城的上方,呼啸而过。

    大地之上,满目皆是厚厚的白雪。

    转眼,已经是腊月时节。

    一行上百骑,从洛阳方向,踏着白雪,顶着寒风,过崤函古道,函谷关,潼关,直赴长安城。

    长安城外,一身绯色官袍,头戴镤帽,披着黑色披风的内侍少监窦知节,带着十几名千牛卫,站在春明门。

    百骑在春明门百米之外,就放慢了马蹄。

    一行人来到了春明门下,为首的,赫然是原本应该驻守辽东军前的右屯卫将军苏定方。

    在苏定方身后紧紧跟随的,是兵部郎中裴行俭。

    “窦监!”苏定方直接下马拱手,被冷风冻的僵硬的脸上没有丝毫表情。

    窦知节对着苏定方点头,说道:“陛下口谕,令右屯卫将军苏定方,回府歇息三日,三日之后,两仪殿述职。”

    “臣领旨。”苏定方立刻拱手。

    “走吧。”窦知节过来帮助苏定方拉住缰绳,然后说道:“陛下已经为苏将军换了一栋宅子。”

    看到窦知节的动作,苏定方用力的点头,然后拱手道:“多谢窦监,多谢陛下!”

    “走吧。”窦知节看着苏定方上马,然后说道:“陛下关于辽东军前,有很多话要问,将军做好准备。”

    “喏!”苏定方肃然拱手。(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不错,请把《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