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四章 绞索在一点点的勒紧(第三更)

    站在丹陛之下,长孙无忌忍不住抬头看了李承乾一眼,随即拱手道:“陛下,岐州刺史长孙操如何?”

    长孙操是长孙无忌的族叔,也是秦王府老人,很有能力。

    “人倒是个好人选,但朕这里也有一个人选,舅舅看看觉得如何。”李承乾深深的看了长孙无忌一眼,然后递出一张短笺,张阿难立刻接过,递送到长孙无忌手里。

    长孙无忌接过,然后打开短笺,上面就写着一个名字。

    褚遂良。

    “陛下!”长孙无忌忍不住的抬头,难以置信的看向李承乾。

    李承乾轻轻摇头,说道:“叔公虽然有能力,但说实话,他去了陕州,必然会和杨氏有一场龙争虎斗,而现在,朕最需要的其实是稳定,不需要龙争虎斗,所以,以褚卿的威望,调任陕州,足够压制弘农杨氏一切异动。”

    褚遂良曾经是宰相,不过是因为欺凌下属,被罢免相位。

    如今皇帝将他调任陕州,一眼就能看出皇帝有重新任他为相的想法。

    以宰相镇压弘农,弘农杨氏敢有动静才怪。

    而且以褚遂良的能力,足够压制弘农杨氏的一切异动。

    “陛下英明。”长孙无忌还能说什么,长孙操虽然是他的族叔,但褚遂良也是他的亲信啊!

    只要褚遂良再回长安,那么就能再度为相,那才是对长孙无忌最大的帮助。

    脑中灵光一闪,长孙无忌顿时就想明白了。

    褚遂良想要重回长安为相,那么他就必须要彻底的解决弘农杨氏这个问题。

    最彻底的解决。

    “好了,这件事就这么定下吧。”李承乾抬头,说道:“召集诸相,朝议吧!”

    “喏!”长孙无忌凛然拱手。

    ……

    李承乾坐在御榻之上。

    长孙无忌,唐俭,马周,于志宁,来济,张玄素,孙伏伽,张行成,刘德威和尹君等十人,分列大殿两侧。

    一名名刑部,大理寺,还有御史台的官员,将一份份奏本搬到了大殿中央的矮几上。

    密密麻麻,有上百份卷宗。

    李承乾看着这些卷宗,轻叹一声,说道:“诸卿,朕登基两年以来,自以为天下安定,但实际上没有想到,人心竟然松弛至此,两年时间,竟然有上百位地方参军和县令,行有不法。”

    “陛下!”群臣面色凝重的齐齐拱手。

    “这里面有相当多一批人,实际上是年轻人,不少都是父辈有爵位的二代。”李承乾眉头紧皱,看向群臣道:“甚至有人在被刑部,吏部,御史台和大理寺查获之后,还大言炎炎,说实话自家有功有爵,根本不怕惩处。”

    群臣面色肃穆的地方,他们忍不住的看了那些卷宗一眼。

    一个名字在这个时候,跳入了他们的脑海中。

    卢文操。

    卢文操是房玄龄的外甥,其父也曾是秦王府的老将,但是他却敢在洛州仓做手脚,其胆子之大,令人乍舌。

    萧钧为卢文操求情的时候,就说过八议之事,现在皇帝这么提,明显是因为此事来的。

    长孙无忌是最了解李承乾的人,他隐隐有种感觉,皇帝这么做,还是在针对弘农杨氏。

    但究竟是怎么回事,他一时间也看不明白。

    不过皇帝自从回京以后,对弘农杨氏针对性的手段就多了起来。

    “诸卿。”李承乾神色冷肃起来,开口道:“朕清楚的记得,武德年间的时候,律法严格,犯法之事甚少,后来到了贞观初年,先帝为了宽容天下百姓,所以改革武德律为贞观律,宽以待民,而到了如今,朕没有父皇的威望,没有他的约束力,这宽仁便渐渐的有纵容之象。”

    “臣等有罪!”群臣齐齐拱手。

    “不关你们的事情,父皇离世,人心离散乃是必然,朕心中有数。”李承乾摆摆手,说道:“朕既然没有父皇的威望,那么便以律法来要求天下百官,约束天下百官,所以,朕决议,整修贞观律,诸不适条纹进行修改,舅舅,你来总负责。”

    “臣领旨。”长孙无忌没有犹豫的拱手。

    如果说洛阳之事前,长孙无忌可能还会迟疑,但现在,弘农杨氏的肆无忌惮,让他也在反省。

    律法是不是真的太松了。

    “虽然是整修律法,但律法大体还是要以宽仁待民,这是贞观盛世的根本,朕也不打算改。”李承乾侧身看向长孙无忌,说道:“朕主要针对的,还是对于官员的那些,要以惩罚加大对他们的约束。”

    稍微停顿,李承乾说道:“像之前那种,盗取库粮无数,而只以流放为终的惩罚,朕这里不要。”

    “喏!”群臣齐齐拱手。

    皇帝整修贞观律,不是对民,而是对吏。

    皇帝要整顿吏治。

    这还能说什么,拱手赞同便是。

    ……

    李承乾的神色缓和下来,看向长孙无忌道:“舅舅,需要调什么人,你自己看着调,到什么地步,你也自己掌握。”

    “臣领旨!”长孙无忌眨眨眼,现在他终于彻底确定,皇帝就是针对弘农杨氏去的。

    不过这不是针对眼下的弘农杨氏,而是针对将来的弘农杨氏。

    弘农杨氏不可能是皇帝的对手,一旦他们倒下,如何处置他们就是问题。

    毕竟他们身上都有官职爵位,他们的子孙也有官职爵位。

    有的人可能会被直接斩首,但有的人却也会因此而幸存下来。

    皇帝如今的这一手,就是在尽可能在将来,彻底清除弘农杨氏所有可能活下来的人。

    你们真的是得罪错人了。

    提前两年,就已经开始布局对你们斩草除根的狠人,是你们能轻易得罪的吗?

    李承乾侧身看了长孙无忌一眼,眼底轻轻笑笑。

    他做事,又岂止是为了一个弘农杨氏啊!

    “好了,说点轻松的事情吧。”李承乾抬头,看向殿外开口道:“如今马上就要年底了,翻过年,就要准备永惟三年的科举,今日趁着诸卿都在,定一定明年科考主考的人选吧。”

    “喏!”群臣拱手起身。

    李承乾的目光落在长孙无忌身上,摇摇头,说道:“舅舅还是处理律法的事情吧,这是正事!”

    “臣领旨。”长孙无忌拱手领命。

    李承乾又看向唐俭,再度摇头道:“唐卿已经做过一届科举主考了,朕看这次换人吧。”

    “是!”唐俭轻松的拱手。

    李承乾看向了于志宁,关心的问道:“于师最近身体如何?”

    于志宁站出苦笑的拱手道:“陛下,自从前次感染风寒以来,臣的身体总是不时的咳嗦,怕到时难以支撑。”

    李承乾点点头,目光在来济,马周的身上掠过,最后看向张玄素,说道:“张公,你是弘文馆大学士,这次科举主考,便由你来吧。”

    “臣领旨。”张玄素肃然站出拱手。

    李承乾满意的笑笑,说道:“张公注意保重身体,科举可有的熬。”

    “谢陛下关心。”张玄素拱手,然后退回班列。

    李承乾看向群臣,说道:“马上都要年底了,诸卿收拾好手上的公务,然后好好的准备过年。”

    “臣等领命。”群臣再度齐齐拱手。

    长孙无忌低头之间,忍不住的看向张玄素。

    现在的他,总是有些怀疑皇帝的种种布局,都是别有深意的。

    如今以张玄素为明年的科举主考,在他看来应该也是如此。

    只是他不知道皇帝的布局点,究竟是在哪里?

    ……

    晨光照在窗棂之上,温和而不刺眼。

    李承乾躺在床榻上,目光轻轻看向身侧一袭红纱的徐艺。

    伸手,李承乾在她的脸颊轻轻拂过。

    突然,睡梦中的徐艺突然干呕起来:“呕……呕……”

    难受之中,徐艺有些艰难的张开了眼睛,看着躺在身边的李承乾,徐艺稍微松了口气,摸了摸胸口,然后才靠进李承乾的怀里,低声道:“陛下,臣妾做了个噩梦。”

    李承乾有些好笑的抱住徐艺,低声说道:“你这哪里是做了什么噩梦啊,你是有孕了啊!”

    “啊!”徐艺惊愕的抬头。

    李承乾抱着徐艺,在她耳边说道:“再睡会吧,一会我们去见皇后,顺带让御医帮你诊脉,”

    “臣妾是真的有孕了吗?”徐艺一时间又惊又喜。

    ……

    “是的。”张宝藏站了起来,对着李承乾和苏淑,还有徐艺拱手道:“恭喜陛下,恭喜皇后,徐美人已经有了身孕。”

    “多谢御医了。”苏淑满意的看向李承乾,说道:“陛下,徐妃有孕,安排她的家人照料吧。”

    “徐妃的家人都在江南,一时间难以过来,朕看不如让徐慧进宫吧,住在山水阁,照料徐妃吧。”李承乾抬头看向苏淑。

    苏淑没有犹豫,直接点头:“好!”

    站在另外一侧的武媚娘惊愕的抬头。

    徐慧,这就入宫了。

    武媚娘一上午都浑浑噩噩的,好几次都差点犯错。

    皇后以为她不舒服,就让她回去休息了。

    然而,武媚娘最后却出现在了甘露殿外。

    殿中,张阿难的声音传出:“陛下,武婕妤求见。”

    “让她进来吧。”(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不错,请把《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