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三章 萧皇后祭拜先帝(第三更)

    现在已经是五月了,七个月后,就是明年正月。

    让太上皇停灵七个月,到明年正月春节。

    影响太大了。

    但《礼记》有载:故天子七月而葬,同轨毕至;诸侯五月而葬,同会毕至;大夫三月而葬,同朝毕至;士庶人二月而葬,外姻毕至也。

    这是礼。

    李承乾抬头,说道:“《礼记》所载,天子七月而葬,其实多是为了修缮陵寝之故,同时令天下刺史前来奔丧,如今父皇有旨,除诸王驸马以外,天下刺史无需奔丧,至于陵寝之事……表兄,昭陵那边什么时候可以完工?”

    工部尚书长孙祥站出拱手道:“启奏陛下,七月中,昭陵便可完工。”

    李承乾点点头,看向长孙无忌,说道:“舅舅,朕看,就八月让父皇归葬昭陵吧……父皇临终的时候,嘴里在念叨着母后的名字,早日让他们团圆……对父皇,对母后,都好。”

    说着,李承乾眼中已经再度含起热泪,他忍不住的侧过头。

    “陛下所言极是。”长孙无忌心里沉痛的点点头,说道:“便依陛下圣旨,先帝八月归葬昭陵。”

    “嗯!”李承乾轻叹一声,然后说道:“剩下的,就是为父皇拟定庙号和谥号了。

    此事,礼部,太常寺,还有弘文馆诸学士,你们一起议一议,好好的议一议。”

    李袭志,赵元楷,还有张玄素全部齐齐拱手。

    李承乾稍微松了口气,目光看向御榻之上的李世民,神色再度哀戚起来。

    父皇走了,天下日后将由他一个人来担负。

    大唐,大唐。

    大唐万年。

    李承乾轻轻闭上眼睛。

    大唐万年,他能做到吗?

    ……

    “哗啦”的大雨,从阴沉的天空中轰然降落。

    整个皇宫之中一片迷蒙,但依旧人影如梭。

    今日是太上皇大敛,移棺太极殿的日子。

    长安城中九品以上的官员,致仕耆老,内外诸藩都要来。

    甚至就连以往正旦大朝都不出现的人物,今日也会来。

    武德殿外,搭起的竹棚远远的拉了出去。

    ……

    一张黄纸飘然落在了火盆当中。

    李承乾跪在一旁,看着腾起的火焰,火焰中跳跃而起的,依旧是李世民的面容。

    没有了李世民,整个天下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他的身上。

    等着他,带领整个大唐,继续往前。

    延续整个盛世。

    就在这个时候,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殿外传来,一直来到了李承乾的身侧。

    “陛下!”徐安面色严肃的拱手。

    “有事?”李承乾平静的抬头,沉重的目光让徐安下意识的躬身。

    “启奏陛下!”徐安拱手,低声道:“纪王让人回报,萧后和宋国公,还有尚衣奉御杨政道来了。”

    李承乾还没有说话,一旁跪着的吏部尚书杨师道已经惊愕的抬头。

    萧后,就是杨广的皇后萧氏,宋国公萧瑀是萧皇后的亲弟弟,还有尚衣奉御杨政道,那是杨广的亲孙子。

    杨师道眼中带过一丝紧张,他们今日怎么来了?

    不过杨师道轻轻点头,面色无奈。

    今日是太上皇移灵之日,从今日开始,太上皇就要在太极殿停灵七日。

    不管如何,他们今日必须来。

    李承乾淡淡的点头,说道:“让杜荷护送入武德殿。”

    “喏!”徐安立刻快步的走了下来。

    一侧的人群中,陪伴在城阳公主身侧的杜荷立刻起身,然后朝着外面而去。

    整个武德殿内。

    李承乾跪在御床之前的左侧,苏淑跪在右侧。

    李承乾的身后是他的儿女和后宫诸妃。

    苏淑的身后,是太上皇的后宫诸妃,还有他们的儿女。

    高祖李渊的儿子女儿则是跪在两侧。

    苏淑碰了碰李承乾的手,有些担忧的看了他一眼。

    萧皇后是杨广的皇后,杨政道更是杨广亲孙,前隋最后的血脉。

    今日前来祭奠先帝,难免会让人心动荡。

    李承乾看向苏淑,然后平静的轻轻摇头。

    看到李承乾的模样,苏淑顿时就放心下来。

    很快,殿外就传入来一阵脚步声。

    萧瑀和杨师道,搀扶着一名八十多岁,神态贵气,面容却只有六十多模样的老妇人走了进来。

    来到御床之前,萧后在杨政道和萧瑀的搀扶下,跪倒在地。

    对着床榻上的先帝,沉沉叩首。

    随后痛哭十五声。

    之后,萧后才对着李承乾躬身道:“陛下节哀。”

    李承乾没有看萧后,他的目光依旧在眼前的火盆中,只是声音淡淡的说道:“有劳萧太夫人今日前来,父皇丧仪深重,太夫人年长,今日之后,平常便不必到宫中祭拜了,七日之后,还有父皇下葬之日,太夫人来便可以了。”

    “多谢陛下恩典,陛下万寿,先帝冥福无疆。”萧后对着李承乾再度叩首。

    萧瑀和杨师道跟着叩首,痛哭,随后二人才对李承乾躬身道:“陛下节哀。”

    李承乾点点头,说道:“宋国公身体欠佳,尚衣奉御身体敏感,也是一样,七日之后和父皇下葬之日,前来祭拜便可。”

    “多谢陛下恩典,陛下万寿,先帝冥福无疆。”萧瑀和杨师道同时对着李承乾叩首。

    李承乾这才平静的转身,对着三人微微三点头。

    三人这才起身拱手,然后缓缓的退了出去。

    ……

    从承天门而出,杨政道搀扶萧后和萧瑀坐在了马车上,

    萧后坐在马车里,缓缓的朝着宫外而行。

    一直到出了朱雀门,萧后才微微松了口气。

    她的目光看向车外,两侧是紧紧护卫队两队金吾卫,而在更远处,随时有人在不停戒备。

    萧后看向对面的萧瑀,轻声道:“七郎,如今的这位皇帝,虽不如先帝,但也是有能力有手段的人。”

    “阿姐不必担心。”萧瑀微微低身,说道:“陛下为人仁孝醇厚,登基之前又与吾家多有关联,之前皇后为陛下纳关中七家女儿的时候,便有人问过萧氏,族中已经议定,等到陛下丧期过去,就将家中的一个女儿送入宫中为妃。”

    萧皇后想了想,微微点头。

    萧氏终究和杨氏不同。

    她侧身看向另外一侧的杨政道,目光中闪过一丝担忧。

    萧瑀轻轻抓住了她的手腕,神色温和的微微摇头,说道:“陛下心中明澈,只要我们足够安分,他就什么都不会做的。”

    “希望如此吧。”萧后不由得轻叹一声。

    突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在车外响起。

    萧后皱了皱眉头,下意识的看向了车外。

    狂奔的马蹄声,这一刻也放缓了下来。

    随即,大雨之中,一名身穿白麻丧服、风尘仆仆的青年男子从马车旁而过。

    他的目光恰好和看出外面的萧后碰撞在了一起。

    随即,在萧后平静的目光中,那人脸色大变,但随即就被奔马,带向了承天门方向。

    萧后有些诧异的回头。

    “是吴王。”杨政道第一次开口,神色复杂的看向了萧后。

    萧后嘴唇微微颤动。

    吴王李恪,他的母亲是杨广的女儿。

    当然,那不是萧后的女儿。

    是另外一名普通妃嫔的女儿。

    甚至在杨广死前,她都没有得到任何的公主封号。

    不像萧后的女儿,一生下来,便已经是有封号当公主了

    但不管如何,李恪的母亲,见到萧后,也必须称一声母亲。

    萧后是杨妃的嫡母,也算是李恪的外祖母。

    杨政道是杨广的孙子,是齐王杨暕的儿子,是李恪的亲表兄。

    萧皇后对着杨政道摇摇头,眼神逐渐冷厉下来。

    杨政道沉沉低头,随即他平静的点点头。

    他不会和李恪有任何的往来交集。

    萧后面色依旧凝重,她转身看向了萧瑀,眼神中带着一丝询问。

    萧瑀面色凝重,目光看向了车外。

    大道广阔。

    怎么可能恰好这么相遇。

    难道是有人算计不成?

    ……

    武德殿中,李恪脚步沉重的迈入殿中。

    他的脸上满是悲戚,泪水不自禁的留了下来。

    纪王李慎站在一侧,对着李恪低声说道:“皇兄,先拜祭父皇,然后参拜陛下。”

    李恪这才回过神,对着李慎感激的点点头,然后才走到了御床之前,直接跪了下来,然后沉沉的叩拜。

    痛声哭泣。

    片刻之后,李恪才抹了抹眼泪,转身看向李承乾,对着他躬身叩首道:“臣弟吴王恪,参见陛下,陛下万寿无疆。”

    “起来吧。”李承乾长叹一声,看向李恪说道:“三郎,朕就是在等你了,你来了,父皇便可以移灵了。”

    “臣弟有罪,耽搁时间至此。”李恪再度沉沉的叩首,泪水再度流了下来。

    他本来应该提前到的,但是偏偏赶上山洪冲垮道路,将他给耽搁了。

    “无妨,你终究是到了。”李承乾看向右侧后方的杨妃和蜀王,说道:“先归位吧,稍后你我兄弟再聊。”

    “臣领旨。”李恪再度对着李承乾拱手,然后退到了自己母妃身侧。

    看到自己的母妃,李恪面色安慰的同时,脑海中也忍不住的闪过之前见过的萧后的身影。

    他的脸色顿时凝重了起来。

    就在这个时候,一道身影从他的身侧走过。

    李恪抬头,一眼就认出来长孙无忌。

    他的心里顿时一惊,难道说这一切都是长孙无忌在设计?

    还是说是皇帝在设计?

    难道,皇帝要杀兄弟吗?(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不错,请把《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