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四章 软禁太上皇(第二更)

    武德殿中,李世民小心的躺在了内殿床榻上。

    窗户打开,朗朗的读书声从昭德殿方向传来。

    李世民低头,喃喃说道:“难道朕真的糊涂了?”

    从甘露殿而来,一路上穿过献春门,立政门,大吉门,武德西门,然后入武德殿。

    他看到了甘露门下的柴哲威和郑仁泰,看到了万春殿台阶下的郑氏,立政殿的太子妃苏淑,还有大吉殿的魏薇。

    这些原本太子的后宫,已经全部住进了皇宫。

    守卫各门的,也全都是太子的亲信。

    不,是皇帝的亲信。

    李世民终于明白自己哪里错了。

    如果自己真的要做什么的话,那么就不应该一开始就几乎将脸撕破。

    因为从甘露殿一路到武德殿,全都是皇帝的人。

    他根本没有一点机会。

    而且,如果一切真的如皇帝所说的那样,他已经登基快一年了。

    看长孙无忌,张阿难,还有其他人对李承乾的态度,能看的出来,李承乾这个皇帝做的还是不错的。

    既然如此,他还有必要多做些什么吗?

    更何况,他的腿如今根本就动不了。

    李世民的目光落在殿中的长孙无忌身上。

    他无声的叹了口气。

    他自己最大的敌人不只有李承乾,还有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是皇帝的亲舅舅,在李治被流放,李泰被废,而李承乾又登基了一年之后,他根本不会支持自己。

    所以,他真的能做什么吗?

    ……

    李承乾站在殿中,看向徐安,说道:“告诉皇后,今日请她去昭德殿,监督诸皇子读书。”

    “喏!”徐安拱手,然后快步的转身离开。

    “希望读书声能够对父皇有用。”李承乾看向张宝藏和尹文操,说道:“父皇应只是一时的精神混乱,只要让他心思彻底安定下来,那么他就能够恢复过来,张医,真人,朕需要你们商议出一个妥善的治疗方案出来,药也好,针也罢,以让父皇恢复为先。”

    “喏!”张宝藏和尹文操齐齐拱手。

    李承乾侧身看向长孙无忌,说道:“舅舅,关键还是需要让父皇知道这些年发生了什么,你我说怕是没用的,让人将这几年发生诸事的奏本,抄写一份,送到武德殿来。”

    “是!”长孙无忌点头,嘴角微微抽搐。

    抄写过来的奏本,之后也不用再拿回去,也不用担心会有什么消息传递。

    “最后,父皇这里还是需要用人伺候的,让皇贵太妃过来吧,他来伺候,朕还是能够放心的。”李承乾轻叹一声。

    “喏!”张阿难拱手。

    皇贵太妃韦氏,是纪王李慎的母后,而纪王为人谨慎,是皇帝最亲近的诸王之一。

    这是一个陷阱。

    长孙无忌看的很清楚。

    针对谁的陷阱,可以是太上皇,也可以是纪王和韦氏。

    “陛下!”长孙无忌轻轻拱手,说道:“此番太上皇身体有恙,前后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处置。”

    李承乾点点头,说道:“麻烦舅舅现在就将诸卿都叫到两仪殿吧,这下子很多事情都要变。”

    “喏!”长孙无忌拱手,然后转身离开。

    李承乾看了藏在帷帐之后的李五一眼,然后平静的走出了武德殿。

    或许他不在的时候,太上皇的康复会好一些。

    武德殿外,李安俨手按千牛刀,紧密护卫。

    ……

    晨光初照,远空明澈。

    李承乾坐在御辇上,平静的朝两仪殿去。

    过立政殿,徐安已经等在了道旁。

    李承乾微微摆手,徐安这才快步走了过来。

    李承乾手抬了起来,徐安立刻让两侧内侍远去。

    “传旨下去,兴庆殿的守卫增加一倍,内外消息不许流通。”李承乾目光无比的冰冷。

    “喏!”徐安神色凛然的躬身。

    “派人去黔州,看看晋王是不是还在流放地,若是不在,找出来。”李承乾目光微微抬起。

    “喏!”徐安轻轻低头。

    晋王怎么可能不在黔州,这是防备有人来找晋王吧。

    “还有。”李承乾继续开口,说道:“张阿难这些日子都会在武德殿,轻易不会再出来,从现在开始,你去接手他在后宫各个宫殿的人手,彻底掌握整个后宫。”

    “喏!”徐安眼神中闪过一丝畏惧。

    张阿难在武德殿不会轻易出来,那么太上皇呢。

    太上皇到了武德殿,是不是也不会再轻易出来了。

    太上皇,他这是被软禁了啊!

    “不要只知道应诺。”李承乾侧身看了徐安一眼,不悦的说道:“这件事情没那么容易,各个宫殿都有管事内侍,各位太妃也都是尊贵之人,不要打扰到她们,做的隐秘一些。”

    “是!”徐安立刻认真起来。

    后宫的事情从来没有那么容易,一个不小心,是会死人的。

    “最后。”李承乾稍微停顿,说道:“在长乐公主身边也安插一些人,拉拢收买威胁,控制一些人手,但什么都别做。”

    “陛下!”徐安惊讶的抬头。

    “皇妹自从嫁入长孙家,就和舅舅住在一座府邸当中。”李承乾目光轻轻地扫过,然后说道:“找机会,在赵国公府一些出外的人身上做些手脚,从马上跌下,或者失足落水都成,不一定要杀人,让他们一时间动弹不了就可,杀人太容易引人注意了。”

    “奴才明白。”徐安赶紧低下头,皇帝的意思,就是要在赵国公长孙无忌的身边安插人手。

    但是,长孙无忌是什么人,他是皇帝的亲舅舅,是太上皇的小舅子,是多年的司空,司徒,尚书左仆射,百骑司,千牛卫,金吾卫,到处都有他的亲信。

    在朝堂中,他更加是整个关中门阀的代言人。

    如今,皇帝要在他的身边安插人手。

    赵国公府不是没有百骑司的人,甚至就连李安俨也安插了一些人手在赵国公府,但皇帝现在似乎担心这些人手难以发挥作用。

    “朕算是看出来了,你啊,虽然行事无差,但有些时候,谋略不足。”李承乾侧身看向徐安,说道:“在宫中找上三两个人,培养一下,做你的副手,有些事情,处理起来是需要些智慧和手段的。”

    “奴才有罪。”徐安轻轻点头,面色凝重。

    皇帝对他的能力产生了怀疑,但对他还是信任的。

    李承乾摆摆手,说道:“朕不需要你做到贾诩、郭嘉那样的地步,但是内外清澈还是需要做到的,而且你也需要一些帮手,不然内侍监设置那么多官职是做什么。”

    “奴才明白了。”徐安躬身听命。

    李承乾笑笑,没有再多说什么,轻轻摆手。

    徐安立刻稍微后退一步,安静下来。

    ……

    两仪殿中,李承乾平静的从侧殿走入。

    房玄龄,长孙无忌,唐俭,于志宁,马周,来济,杨师道,阎立德等人齐齐拱手道:“参见陛下。”

    李承乾走上丹陛,然后在御榻之上坐下。

    看着殿中的群臣,他将面前的奏本群稍微往侧面推了推,然后开口道:“父皇身体不安,诸卿都说说吧,接下来该如何?”

    “陛下!”房玄龄率先站了出来,拱手道:“太上皇圣躬不安,那么前往洛阳的事情?”

    “是今日去洛阳,对吧?”李承乾摇摇头,说道:“父皇已经病成这样了,如何还能去洛阳,他去不了,朕也得在身边伺候,算了吧,先暂时停下来,以后再说。”

    “喏!”房玄龄躬身领命。

    “不过原本计划去了洛阳之后,要派人巡视地方,这件事情不能落下。”李承乾开口,道:“房相,你弄出一个妥善的计划来,秋收之前,诸相诸尚书,要都到地方去走走。

    关中,河洛,河北,并州,齐鲁,荆州,淮南和江南,都要派人去巡视,今年秋收依旧是天下之重。”

    粮税是催动整个天下运转的根基,没了这份根基,天下是要出事的。

    “臣领旨。”房玄龄拱手,然后退回班列之中。

    长孙无忌拱手上前,躬身道:“陛下,拜火教阴谋构害太上皇,臣请彻底禁止其在大唐传教,同时全长安城,清查拜火教徒。”

    李承乾缓缓点头,说道:“这是应有之义,那逻迩娑婆寐构害父皇,不可能只有他一个人,他的背后也还有其他人,这些人需要全部抓起来,也好弄清楚,父皇现在究竟是怎么回事?”

    “是!”长孙无忌拱手,然后退回班列。

    “陛下,臣以为不妥。”给事中李义府从群臣后侧站了出来。

    长孙无忌立刻转过身盯向他,眼睛眯了起来。

    李义府拱手,说道:“陛下,拜火教来历不明,行为诡异,可予封禁,但不能对外说他们构害太上皇,太上皇身体有恙,只是暑热所致,和拜火教,和那逻迩娑婆寐进献的长寿延命丹没有关系。”

    群臣神色一跳,他们彻底明白了李义府的意思。

    太上皇身体不安,但绝对不能是负担所致。

    服丹从来不是好事。

    尤其还是服用邪教的丹药,这种事情一旦记入史书当中,对太上皇的形象将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长孙无忌有些赞赏的看了李义府一眼,然后转身对着李承乾拱手道:“陛下,的确如此。”

    “是啊,是啊!”殿中群臣齐齐拱手。

    “嗯!”李承乾点点头,说道:“李卿说的是对的,不过这样一来,察查拜火教的力度就会小许多,换个人吧,丘神勣!”

    右金吾卫将军丘神勣站了出来,拱手道:“陛下!”

    “此事你负责去查,动手的时候,利索些。”李承乾淡淡的开口。

    “喏!”丘神勣躬身,眼底满是嗜血的渴望。

    ……

    “陛下!”御史大夫孙伏伽站了出来,拱手道:“那逻迩娑婆寐是王玄策从天竺带回来的,臣请追究王玄策的失察之责。”

    李承乾惊讶的看向孙伏伽。

    他在救人。

    孙伏伽看似是在弹劾王玄策,但实际是在救他。

    只要李承乾处置了王玄策在这件事情上的责任,那么以后其他人就难以在这件事上对他弹劾了。

    毕竟那逻迩娑婆寐是王玄策从天竺带回来的。

    如果真的要追查,查的就不是他的失察之责,而是同谋嫌疑。

    李承乾微微点头,说道:“传旨,贬王玄策为安西都护府司马,令他即日启程赴任,不得迁延。”

    孙伏伽发自内心的笑了,对着李承乾拱手道:“喏!”(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不错,请把《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